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春秋】老牛的回眸

编辑推荐 【春秋】老牛的回眸


作者:雪梨之秋 白丁,29.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842发表时间:2023-04-23 20:59:34
摘要:老牯牛把头向左扭过来,招起两耳,用那乌黑的眸子望着我。

说到使牛的学问,我便回想起一次学习用牛(犁田)的情景。
   那是少年时代的一个夏天,我陪父亲在“弯四分”犁田。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抑或兴趣使然,我征得父亲的同意后,试着扶犁使牛。当我像父亲一样右手扶住犁梢,左手扬起鞭子时,原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牯牛,竟然原地不动,把头向左扭过来,招起两耳,用那乌黑的眸子望着我。那一刻,我心里特别发虚,原来我那读书勤奋、成绩优秀、干活吃苦的满满的自信感,轰然倒塌。
   我家的老牯牛,我看(指放牧牛)的次数最多,我对它很了解,它对我应该也了解,没想到当我使它耕田时,它竟分得清楚,不让我使用它。在我的一再坚持下,父亲只好在前面牵着它,我在后面只是扶着犁,嘴着唤着“瘸拉撇拉(向左向右)”,那吆喝声既裹着农夫的汗味,又附着书生的墨味。其实,此时的老牯牛根本不听我的使唤,只是碍于父亲在前面牵着,才往前走(老牛是通人性的,它认为不是使用它的人,便不会听从指挥)。那天,犁了两三圈,我算过了一把用牛的瘾。
   虽然,从此我再也没有用过牛,但是,我能说自己什么农活都干过了,这也算是小小的炫耀吧。
   之前,我一直认为,我家的老牯牛对我的态度是友善的,牵它可以,骑它可以,甚至打它也可以,通过这一次尝试,才知道了不能使用它。在心里我一直把它当作家里的牲口去饲养,去照顾,去爱惜,因为它在整个村里乃至周边村里都是最标致的,最壮实的,在我的心里它甚至是最完美的。有一次,我在鹅角瘤山坡放牛。夏天的午后天特别热,阳光直射在我们的身上。整个山上尽是低矮的小灌木丛和茅草,没有一处树荫,没有一间茅屋,也没有一方水宕可以纳凉解暑。老牯牛在山上吃了不一会草,就往山下奔去,山脚下有一方池塘。为了防止它下山吃路边的庄稼,我快速奔跑,朝它面前一站,它立即收住脚步,停了下来。不过,我还是让开身子。只见它径直奔向水塘,我只得站在原处,远远地望着它。离得很远都听到它凫水喘气的声息,我好像也感受到它无比的惬意。由此可见它不是鲁莽之“牲畜”,加上它这次的行为,我觉得我家的老牯牛还真有与人相通的灵性。
   今天,在听一位著名作家的讲座时,我又回想起我家的老牯牛来。突然想到,那次我家老牯牛突然回眸,原来还有我一直没有想到的意思,可能是我平时放牧它时,经常拿一本书看,时间一长,它冥冥中认为我是看书的,不是干犁田活的人,也像使用它的主人——我的父亲的想法一样。当时它好像在说:“嗯?你怎么干起耕田的活来——这不是你要干的事,还是看你的书去吧!”
   后来,我考上了师范学校,成了一名乡村教师,我家的老牯牛在那一年的正月里死于一次意外——它为了吃到岩石上方的一丛青草,脚一滑,牛角挂在了一棵树干上,居然被活活的“吊死”了。它的肉被公养的几家卖了,重新买了一头㸺牛(即母牛),它的骨头堆放在我家一处砖堆旁边,我常常看着那一堆骨头发呆——这大约也是对它的“悼念”。
   这让我不禁又想起一件事,一年冬天,老牯牛竟钻到一户人家的茅缸屋(我当地人们对厕所的称呼)里,是为了吃到盖屋稻草,两只前腿不慎掉到粪池(直径约两米,好像是大集体时留下来的)里,幸好被我及时发现,来了许多成年人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弄上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也许从老牯牛掉进粪池那次起,就注定了它的命运——为吃食而亡。这便是万物皆有灵性,万物皆有命数的原因吧?
   2023.4.22

共 13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故事写得很有感情。原来畜生也通人性。本文最后一句话,真的耐人寻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也许从老牯牛掉进粪池那次起,就注定了它的命运——为吃食而亡。这便是万物皆有灵性,万物皆有命数的原因吧?我觉得这里颇有哲学原理。【编辑:河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梨之秋        2023-04-23 23:54:26
  感谢河杨老师的悉心编辑与点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