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乐亭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乐亭】假戏真做(小说)

编辑推荐  【乐亭】假戏真做(小说) ——沂蒙山抗日小调系列故事之七


作者:王复生 白丁,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865发表时间:2023-05-01 09:49:07
摘要:识字班队长在政府的帮助下,演了一出抗拒封建包办婚姻的喜剧,

 【乐亭】假戏真做(小说) 一连几天,识字班队长王旗没出门带领大家搞各种活动了。姐妹们很纳闷。这天,几个人便来到她家看看究竟为何。
   只见王旗趴在床上不停地啼哭,看样子哭了很长时间了,眼都哭肿了,饭也不吃。她爸爸还气哼哼地站在外面发脾气:“你们不用管她!多大的闺女了,还在外面疯癫!该安婆家就得安婆家,父母不能养你一辈子……同意也得去,不同意也得去,由不得你说了算。明天是出嫁的大好日子,男方就要登门迎亲了,她还在那里哭哭啼啼,不梳洗打扮,这是闹着玩儿的嘛……我已对男方说好了,叫他们多来人,抬也得抬了去,绑也得绑了去,反正是他们的人了……”
   “我坚决不去!死也不去!”王旗大喊起来。
   “你死也得去!你先去了再死!死也是人家的鬼!”
   父女争吵执拗不下,劝说不了。
   姐妹们只好回去跟其他姐妹说,大家都气愤不平。多好的王旗姐姐!多好的识字班队长!多么积极抗日的模范!
   几千年来父母包办婚姻,延续至今,多少姐妹深受其害。难道共产党来了,穷人都翻了身,妇女还要继续受欺凌吗?
   王旗的样子,不就是我们姐妹们下一步的样子吗?我们是革命根据地,什么工作都跑在头里,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榜样,难道我们的婚姻就不能做出新的榜样吗?
   怎么办?“走!找王县长反映!找部队首长想办法!”
   原来王旗被她父母以五斗高粱卖给国民党一个40多岁的兵痞光棍了。这个老光棍可不是等闲之辈。他从小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父母管教不了,早早被他气死了。
   从此,没有管教的他更随便了,整日吃喝嫖赌,几亩地很快被他糟蹋尽了。后来他觉得天天这样饱一顿饥一顿不是长久之计,觉得有个固定饭碗比较好。
   当国民党兵很好,自由散漫,又不愁吃喝,但当正规军不干。后来国民党在各地成立了地方政府,还要招收乡丁。他看机会来了,便投靠了十字路国民党政府区长王复初门下当乡丁。
   这些地痞恶棍,天天就是吃饱喝足,也不上前线打仗。国民政府发服装、枪支用品,他们到处耀武扬威。每当需要什么鸡鱼肉蛋好吃的了,只要到各村把枪一举,脚一跺,伸手扇两个耳光,吓得百姓要啥给啥,不敢吭声,不敢不给。
   这个光棍嘴甜腿勤,会看眼色行事,鞍前马后跟在王复初身边,很受他的赏识,并且曾经还在关键时刻救过王复初的命。王复初也想有个称心如意的忠心保主的奴才,琢磨如何才能把他长远地掌控在自己手里。
   有办法了,回老家良店村,把自己的亲侄女王旗嫁给他。这光棍一听,可乐坏了。自己有了老婆,又能和王区长成为亲戚,前途无量呀!王复初更高兴,只要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便可拢住人心,让他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劳。
   王复初是王旗的亲三叔,他很讨厌王旗积极抗日。
   更让他容忍不了的是,每逢王复初回家,王旗总要向八路军报告。于是他暗下决心,非要除掉这一心腹大患不可。如今正是个好机会。于是他找到王旗的父亲,说明利害关系:
   “闺女这么大,不能再养了。天天和八路军混在一起,多丢人现眼,容易被人耻笑。我给安个好婆家,是我的副官,以后官职不低于我。你看我多享福,我已娶了两房老婆,再娶几房也不愁没钱。我的钱无数,咱爹妈不都是我赡养的嘛?你暂时缺吃的,我先给你送五斗高粱,日后再缺什么,我再给你送来……”
   “这倒很好!我也不想再养她了,一心给她找个婆家。只是她被八路军迷了心窍,我劝不进去!”
   “你的闺女,不由你说了算嘛,还能由着她吗?”
   “她死也不同意,坚决不跟国民党兵!”
   “我不信。好日子已定,不再改变了,娶亲那天,我多派几个当兵的,不怕她不去!绑也绑了去,抬也抬了去……”
   于是这门亲事便由这老弟兄俩定下了。明天婚期就到了,看来王旗是难逃人家的魔掌了。
   识字班们只好都到县政府找王县长帮忙给出主意。
   王县长一听很是气愤:“这些无赖竟敢在我们人民政府眼皮底下胡作非为,我们坚决不能容忍!王旗是个好同志,是抗日积极分子。旧社会不把我们妇女当人看待,这里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人民要翻身当主人,也就包括妇女要翻身。虽然当前的中心工作是抗日,但危害人民利益的事我们不能不管。几千年来买卖婚姻,不把妇女当人待,再也不能容忍了。欺负根据地的人民就是欺负人民政府……更何况王旗是抗日积极分子,大家来商量一下这事如何是好。”
   大家七嘴八舌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先让王旗躲起来,有的说把国民党兵打跑他……但这些方案都不合适。
   王县长综合了大家的意见,提出一个方案,问大家可以不可以:“这个方案就是,王旗不是很会演戏嘛,明天我们就让王旗作为主角,演一出好戏给他们看看!”
   大家很惊讶!
   接着王县长把大家叫到屋里,详细布置了这出戏的演法,大家听后一齐欢呼跳了起来。紧接着又安排了各个演员的分工,到时绝不能出现失误,又派人把王旗叫来,告诉她明天如何演戏、如何应对。
   第二天早饭后,新郎骑着马来迎亲了,后面的十多个乡丁穿着礼服抬着花轿,门前逐渐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村民。
   花轿来到女方门前,新郎派人进去通报:迎亲的花轿已到,请新娘准备上轿。里面马上有人回报:请花轿等候。
   一会儿从屋里走出一名八路军女战士,腰间挎着盒子枪,向人们宣布:今天是王旗参加八路军的大喜日子,我们来给她庆贺,请八路军女战士王旗登场!
   这时,大门敞开,从里面走出一个头罩红布的人来,旁边的八路军女战士向前把红头布猛地一掀,露出了王旗的全身真面貌。
   只见她头戴八路军五星帽,剪着短发,身穿八路军灰蓝色军服,胳膊上挂着“八路”两个字的标志;下身打着裹腿,脚穿一双八路军布鞋;肩上斜背一只盒子枪。
   她走到门前,立定脚跟后,左手叉腰,右手握在盒子枪的枪把上,做出一副随时掏枪准备战斗的姿势。
   她足有1米8的大个头,挺身一站,本身就黑黝黝的面孔,没有半点粉饰,显得威风凛凛、英姿飒爽。如果前胸没有女性特有的略突出的特性,谁会相信她是一名女性呢!
   她抬头环视了一下四周,又蔑视地扫了一眼前来迎亲的一群人,脸色严肃又淡然。
   前来迎亲的新郎和乡丁们被她这种立马横刀、英勇无比的气势惊呆了。
   周边围观的群众一片鼓掌喝彩,有的窃窃私语:“王旗真是个好演员!”“王旗了不起!”
   “乡亲们!”王旗开始讲话了:“我是王旗,今天是我光荣参加八路军的大喜日子!感谢大家都来给我贺喜。八路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坚决抗日的队伍,是保护人民利益的革命队伍!所以我坚决参加八路军,任何人不能阻挡……”
   迎亲的新郎在旁边急了:“你是我的老婆!你是我花钱买来的媳妇儿!今天是我们俩结婚的日子,你必须跟我回家去!”
   “放肆!谁是你的老婆!你们是卖国求荣、残害百姓的国民党败类!你是贪图享乐、欺压百姓的兵痞,还敢到我们解放区根据地来耍威风!解放区的人民是好欺负的吗!”
   “不行呀!不行呀!王区长同意将你许配给我的……”这新郎开始有点恳求了。乡丁们也都带着傢伙,轿子里也藏着绳索,但是不敢亮出来。
   新郎看来软的不行便开始威胁:“哼!今天你如果不嫁给我,我回去告诉你叔王区长,到时候有你好看的!”
   这时旁边的八路军女战士对着屋里大喊一声:“同志们!”“有!”“出来集合!”一声令下,屋里立刻跳出30多名八路军战士,齐刷刷地背着枪站成两排。这其实都是民兵扮演的。女战士宣布:“今天我们有战斗任务,马上奔赴前线杀鬼子。今天我们又增添了一名女战士王旗,战斗力更强了……”
   她又回过头来对着新郎和乡丁们喝道:“有本事和我们一同去杀鬼子,不想去的话赶快回家看孩子,别耽误我们的时间!”
   乡丁们愣了半天,不知所措。女八路喝了一声:“赶快滚!八路军战士是抗日的,不是任何人可以摆布的!谁敢动我们的战士一指头,我们绝不答应!”说完举起枪来,朝天“叭”地一声放了一枪。
   围观的群众一齐起哄,有的扔土块,有的扔破鞋。新郎连忙调头往回走,乡丁们紧跟着也赶快跑……花轿也不要了,新郎还回头骂骂咧咧的:“你等着,我们和你不算完!我们有很多队伍,有大炮、机枪,等王区长回来再和你算账……”
   不料土块儿越发不住地扔来,他急忙骑马逃走了……
   群众一片欢呼,“哈哈!哈哈!”笑弯了腰。秧歌队马上在街上扭起来、唱起来:
   旧社会好比是黑咕隆咚的枯井万丈深,
   井底下压迫咱们老百姓妇女在最底层!
   看不见那太阳,看不见那天,
   做不完的牛马,受不尽的苦,谁来搭救咱,
   共产党呀,毛泽东,他领导咱全中国走向光明。
   戏演完了,王旗胜利了。王旗和识字班们一起来到县政府办公室。王县长非常高兴:“王旗,好演员。这不只是你自己的胜利,也是全村、全县、全国妇女的胜利,给妇女解放树立了榜样。”
   不料王旗却哭了起来:“我不回家了!我没有家了!我父亲不知要怎么收拾我,我叔恐怕也不肯罢休……王县长,你给我想个办法吧!”
   “是呀,王旗是没有家了!”其他姐妹一齐同情起来。
   “到我家先住下吧!”“到我家住吧!”大家都这么说。
   其实王旗早就想好了,故意将了县长一军。
   “我哪里也不去,我要参军。八路军就是我的家,今天我在舞台上守着全村人已经宣布我是八路军战士了。我绝不食言,我要把演戏变成现实,我坚决要当兵!今天我就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了……”
   王县长笑哈哈地说:“王旗呀王旗!没想到你还会假戏真做,弄假成真呢!不过这事我没有权利,我要和部队首长商量。”
   王旗可等不及,故意捂起脸大哭起来,哭得那么伤心,伙伴们都感动得同情、抽泣起来。
   “好吧,你们先等一等,我这就去和部队首长商量。”王县长说完,跨出门,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县长和部队首长一起来了,告诉王旗碰巧遇到一个好消息:“上级来指示,要我们部队派三名女同志到沂水去学习。但是我们这里抽不出三名有文化的女同志,那就让王旗去吧!也算是一名战士了。明天即刻动身,你带好我写的介绍信。”
   首长和王县长又千叮咛万嘱咐:路上注意安全,注意绝对保密,穿得破旧一些,到可靠的农户家住宿;经过敌占区要特别小心;过封锁线、关卡、岗哨要绕道走……王旗高兴地带着眼泪跳了起来。
   王旗和王英华是隔街的邻居,两人很要好。今晚,王英华邀请王旗到她家吃饭住宿。晚上两人睡在一张床上,无话不说,倾诉心里的话。王英华很羡慕王旗去当兵,一心想和她一同去。但是这是件大事,王英华是家里唯一的惯女儿,父母肯定不同意。于是,王英华决定和王旗一起偷偷走。
   吃过早饭后,二人也不梳洗打扮,只带了几个干巴巴的煎饼。王英华觉得不告诉父母于心不忍,便对母亲说:“我去送送王旗姐,马上回来。”母亲不在意地应了一声。
   于是二人出了庄,蹚过村后小河,直奔向200多里路的沂水。后来二人回忆说:“没想到我们二人从此就这样简单草率地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她们二人是从根据地去的,都有文化,思想觉悟高,能接受新鲜事物,理解问题,分析问题,都能站在革命的立场上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所以进步很快,很得部队首长的赏识。两个月后结业了,她俩马上被分到115师的重要部门。
   (人物后传:这王旗果然是个巾帼英雄。抗战胜利后,她又随部队转战辽沈、平津、淮海、渡江战役,驰骋整个中国。凭着她的赤胆忠心、机智勇敢、胆识才华,一路杀来,英勇无比。她曾立过特等功两次,一等功三次,直升到团级干部。她和一位家是河南的红军战士张萍结为伉俪。张萍战时是航空第一师师长,解放后任兰州民航局主任,王旗和丈夫在同一单位。)

共 46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王先生沂蒙山抗日小调系列故事之七,主要写抗战识字班的队长在政府的帮助下,演了一出抗拒封建包办婚姻的喜剧。反映那个时代的生活,也反映那个时代的人物思想。本篇人物刻画灵动鲜活,个个颇有个性,场面描写具有真实感。尤其是人物语言精练,情节设计精巧。谢谢赐稿,推出欣赏!【编辑:丝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5-01 09:50:40
  很好的故事!鲜活的人物!
2 楼        文友:玉山松        2023-05-01 12:24:23
  巾帼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赞!
退休教师
3 楼        文友:岭后人        2023-05-01 12:30:19
  来了共产党,女性开始了新时代。本文讲述了一个女性冲破封建枷锁,参加革命的故事。人物鲜活,故事动人。为那些勇敢的女性点赞!
4 楼        文友:王复生        2023-05-01 14:40:38
  谢谢编辑!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