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亭】外国医生(小说) ——沂蒙山抗日小调系列故事之十
一天,有个外国来的医生到滨海解放区根据地走访察看,王仲锋和八路军首长们陪着他来到良店八路军伤病员治疗室。
这位外国医生叫罗生特,是奥地利人,为帮助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来到中国,他勤勤恳恳地忘我工作,走遍全国八路军各个根据地解放区,很受中国人民的爱戴和欢迎。
他来到根据地,非常关心八路军伤病员的治疗恢复情况;他一下马不到办公室里坐,不要人们介绍情况,便亲自带着翻译到治疗室探望伤员。
医生王本华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迎了出来,罗生特大为吃惊,因为他见过的中国农村郎中都留着胡须、头戴瓜壳帽、身穿青色古装大布褂,没有戴口罩、穿白大褂的习惯。
他又到室内详细地看了看所有的外科器具、仪器、药品,才说:“你不是一般的医生,你的医术在八路军中少有的好,因为你对西医外科很内行!”
原来王本华也是出身豪门大家,祖传从医。抗战后,他意识到单凭中医是不能为抗战服务的,所以,他专门到上海学习西医外科,是鲁南远近闻名的外科大夫。后来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专门为八路军抗日战士和穷苦百姓服务,为八路军抗战做出巨大贡献。八路军各支部队之所以都到良店驻扎休整,也是与王本华为部队提供良好的医治条件分不开的。
罗生特又细心地看了看室内的卫生条件、护理情况和伤员的饮食饭菜,又逐个检查伤员伤情。最后他还强调了心理治疗的重要性,让战士们一定保持乐观自信的状态,相信我们的反法西斯斗争一定胜利,抗日战争一定胜利。他要求伤员们多读报纸、宣传胜利消息,对他们早日恢复健康是有帮助的。并且又说:“我如果对反法西斯斗争不怀有必胜的信心,是绝不会到中国来的,我们的斗争必然要胜利!”
他又尝了口伤病员喝的水,很高兴地说:“这水很甘,不是井水,是什么水?”大家告诉他:“我们喝的是河边的泉水!”
接着他和大家一同到村后河边参观,只见河水清澈见底,水中没有任何脏物,河边挖了个深坑,河水经过沙子过滤到水坑里,老百姓也到这里挑水吃,就连牲畜也饮用河里的水。所以,夜间都由民兵站岗巡逻,确保饮水安全。罗生特连连称赞大家的工作做得很到位。
回到屋里,罗生特又惊奇地问:“你们用的药品很珍贵,特别是青霉素,去年刚投入市场,欧洲战场被希特勒严格控制,很难购到。由于敌人封锁破坏,解放区用药很困难,就连我用的药都很紧缺,不知你们是怎样购来的药?”
王本华说:“我们有自己的地下购买渠道,直通上海、南京等地。在滨海东边坪上村开了个药房,对外治病卖药,实质是我们八路军的地下物资转运站,主要任务是从南方购来紧缺物资,特别是药品,集结在这里,再支援胶东和沂蒙山根据地。
这个站里只有两个人,守在家里的是乡长王仲锋的父亲王乃俊,是著名的老医生,也是靠得住的人。另一位是本村的地下党员王克敏,这个人神通广大,各种药品的来源渠道他都熟悉,各种药物的习性、用途他都明白;从国外进口的药品商标、说明他都能看懂。所以,需要什么药,不用我们告诉他。
购买这些药品是很危险的,一旦被敌人查出,立刻杀死!每次从南方购来药,或走水路或走旱路,他都能机智、勇敢地脱离危险,安全运到目的地。他时刻为八路军伤员着急,所以我们不缺药品。”
罗生特一听,一拍手乐了起来,说道:“这个王克敏真了不起,我很缺药品,还要求助于他呢!我离开这里便到坪上去会见这个了不起的人!”
临走又嘱咐道:“这个地方很安全、很方便,医生技术又很高、药品又不紧缺;你们可以把外地的伤病员多运到这里治疗。你们领导也要多支持这个治疗室。”
果然,领导采纳了罗生特的建议,伤病员天天不住地往这里送来,小小的治疗室实在容纳不下。不长时间,八路军只好把王本华调到随军野战医院……
周边的老百姓听说来了个外国医生,都到这里求医治病,院子被围得水泄不通,罗生特只好答应群众的要求,住下来给群众治病。
于是王本华给他另立了一个专用房间接待看病的群众,罗生特在良店村住了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