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护花使者】韩太湖·10 (小说)
第十章、施巧计刻印经卷
石府的客厅内,弘阳教教主韩太湖和他的三位大护法正在商议刻印弘阳教经卷的事。
“刻印经卷可以在皇家内经厂印制,但要想个万全之策。私印经卷,那可是大罪呀!”石公公担心地说。
大护法张公公说:“慈圣太后(李太后)是万历皇帝的亲生母亲,心慈面善,乐善好施。以前就有过施经书、修庙宇的先例。如果以李太后的名义印制经卷那就合情合理了。关键是如何让太后去印弘阳教的经卷呢?”
“我们以太后的名义在京城将举办一次大型的施药、施粥、施经卷慈善活动,活动现场老佛爷亲自给参加活动的人赠送经卷。那么,刻印弘阳教经卷就顺理成章了。这关键是,谁去说服老佛爷呢?”
“韩教主言之有理!陈公公是李太后的大红人,也是我多年的好友,我们一起去说服太后,定会马到成功。”
大护法程公公信心十足,很有把握地说。
“甚好!那就烦劳程公公亲自出马了”韩教主面带微笑地说。
慈宁宫前面是一个宽大的殿前广场,慈宁宫前后共两进院落,通过东西垂花门相连。整个院落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慈宁门、慈宁宫与后殿大佛堂,院内东西两侧为廊庑,南接慈宁门,北至大佛堂的东西耳房。
殿前有五尺高青砖台基,殿前是宽大的白石月台,有一圈汉白玉扶手栏杆。月台正面三路出陛,中路有龙凤丹陛石,侧面各有一路汉白玉扶手踏跺。
慈宁宫如同太和殿、乾清宫和皇极殿这些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宫殿一样,殿前的月台上有着一排仪仗陈设,四支镏金铜薰炉和青铜的神龟仙鹤。
月台的东侧设置了一座石雕日晷,西边对应位置没有设置嘉量,而是安放了一台青铜月晷。月晷同日晷一样,都是计时的仪器,月晷是通过月亮来计时的,但月晷作用其实很小,所以它仅为象征太后主宫,用月晷来显示这里的主人。
李太后是万历皇帝的亲生母亲,就居住在慈宁宫内。
程公公和陈公公来到慈宁宫,只见太后坐在宫殿上悠闲地看着经卷。两人急忙跪拜施礼道:“小的叩谢太后,祝贺太后福寿安康。”
太后放下经卷,缓缓地抬起了头缓和地说道:“两位公公,来慈宁宫何事?”
陈公公应道:“弘阳教将在京城举办施粥、施药、施经卷大型慈善活动,特邀请您老人家参加,故老奴前来请示。”
程公公也附和着说:“太后心慈目善,乐善好施被世人誉为活菩萨。弘阳教久仰太后盛名,望太后在慈善活动中为众人赠送经卷。”
“程公公的嘴还是那么甜,听了让人浑身舒服。弘阳教韩教主著的经卷,太好这了,读了更让人舒服!,今天哀家高兴,你们说的事本宫都允了。告诉石公公,把弘阳教的经卷刻印八千册,费用记载本宫的账上。”
程、陈两位公公拜别太后,步履轻快的离开了慈宁宫。这时,程公公说:“老兄,今天小弟高兴,我马车已备好去柳泉居吃上两杯。”
“今天你要做东呀!”
“那是自然。”
他们说笑着上了马车,向宫外驶去。
夜色融融,坳黑的天幕上缀满了繁星点点,夜空中偶尔有流星划过,为寂静的夜增添了几分活力。
夜已深了,皇宫内的印经厂依然是灯火辉煌,刻印经卷的工匠在灯光下忙碌着。
石公公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奔走在印经常各个角落。他心里明白,刻印的、印刷的、校对的、装订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要按时,保质保量把弘阳教的经卷刻印好。
经过几天的昼夜工作,八千册经卷按时完成了印刷。经太后审阅,得到了她老人家的高度赞誉。
弘阳教在京城举办大型慈善活动那天,人们像潮水般的涌来,踩得京城的街道只晃荡。太后手捧经卷赠送给到场的人们,当天共赠送精美的因有龙纹图案的经卷两千八百多册。施药、施粥、义诊不计其数。
经过这次大型慈善活动,使弘阳教的教务大盛,弘阳教声誉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弘阳教以衣钵相传,与其他民间宗教很不相同,只传弟子不传子孙。以京师大兴县黄村为核心,形成九杆十八枝的庞大宗教体系,逐渐发展成为明朝第一大教。(未完待续)
(非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