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佛说•说佛(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佛说•说佛(散文)


作者:类猿人911 进士,6834.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26发表时间:2023-05-04 07:49:18

【菊韵】佛说•说佛(散文) 佛经浩如烟海,梵语,诘屈聱牙,说佛,很难。其实也很容易,悟了就不难。人们一提起佛教,就说“空”,比如,人们常把佛教称作“空门”,比如,“剃发为僧,遁入空门”,或,我们常说“四大皆空”。
   公元前578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他悟到了什么?就是四个字——缘起性空。意思是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本性是空的。
   也确实,佛讲空,比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开篇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里的“色”不仅仅是“美色”“女色”,而是泛指世间一切“物”,有形的无形的,物,包括你我自己。
   《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只有260字。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影响最大,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是学佛的“老三篇”。“般若”是“终极智慧”的意思。读佛,要读《心经》和《金刚经》。
   其实,在佛那里空不是真的空,而是无我,进而无他,甚至于无佛。
   据《五灯会元》卷五记,丹霞天然禅师曾到慧林寺,因为天气寒冷,就取殿中木佛烧了来取暖,院主见状,呵责道:“为何烧我佛?”丹霞禅师用木棍拨拨灰,说道:“我是在烧取舍利。”院主说:“木佛哪有舍利?”丹霞说:“既无舍利,待我再取两尊来烧。”这是丹霞天然禅师以惊世骇俗的方式,来破除人们对偶像的执迷,属于破执显正的激烈手段,以此彰显佛教禅宗“即心即佛”、“见性成佛”之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就说:“一切众生相,皆是非相”。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空。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简单说就是:不执著于我(自己),不执著于他(他人),不执著于所有众生,乃至于不执著于有生死的一切。对一切境界不思量、不分别、不执著。
   佛说的是破“执着”。在佛教中,有一句著名的经文:“一切有为法(大千世界),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一切事物,包括我们的肉身,也包括我们迷恋的性与情,财富和权力,生住坏灭,都是短暂而易逝的,不应该为此而执着而苦恼。所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方去烦恼。
   是不是真佛,是不是真信佛,是有“印证”的,这就是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明白了一切变化无常,而我们只有觉悟之,达到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佛说,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达到不生不灭,身心俱寂的解脱。三法印,乃佛之宣言,佛之宗旨。
   人为什么会有苦恼,是因为人的自私、贪婪和欲望。人生有三毒,贪、痴、嗔。又称三垢、三火、三不善根。
   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红尘无可留恋。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在于人。在于人与生俱来的弱点和本性:“一切都是我的”“我是最好的”“我要……”,辗转反侧,欲火焚身。
   佛是舟,佛渡有缘人。
   诗人徐志摩在追求才女林徽因时,写给恩师梁启超的信中有这么一句话:“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这就是自渡的态度。近乎佛。
   解脱苦难的方法就是放下执着,自在随缘。自渡渡他。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你能找到长角的兔子吗?“佛家只说家常话,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以说,修佛修日常才是正经。
   历尽劫波始豁然,佛法无边,向上心欢;念佛醒悟绽芳莲,放下执着,自在随缘。
   佛说,人是未醒的佛,佛是已醒的人。佛不是神,不在天上,也不在寺庙里,他就在每个人的心中。这叫“悟”。
   佛说三点,一是因果,劝人为善。佛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起心动念皆是因,当下所受皆是果。佛把它叫作“业”,叫作“缘”,佛说业不作不得,天下事因缘际会,好坏由己,谁也躲不过,你我都是这因果链条上的一环,所谓,因果不虚,业力自承。只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二是入世。
   都说,佛修来世,不错。但是,修在当下。如何入世就是个问题。你见过来世吗?你见过极乐世界吗?没有。上乘佛法只有今生,只有当下,三世因果只是修佛的方便法门。修什么?修平常心,修心如止水,修究竟法身,无上之佛果。
   一位施主问得道的高僧:“您在没成为得道高僧前在庙里面做什么工作?”
   这位高僧说:“砍柴,挑水,做饭。”
   这位施主又问高僧:“您在得道以后做什么工作?”
   这位高僧说:“砍柴,挑水,做饭。”
   这位施主蒙圈,便问:“那是为什么呢?”
   高僧回答:“在早先,我挑水的时候想着砍柴,砍柴的时候想着做饭,做饭的时候又想着挑水。然后挑水的时候水洒了,砍柴的时候砍伤我自己,烧饭的时候把饭烧糊了。后来我挑水的时候,只是一心挑水,不去想砍柴。砍柴的时候不去想做饭,只是一心砍柴。做饭的时候只是一心做饭,不去想挑水。就这样,自然而然,自得其乐。”
   事实上,哪有什么未来啊,哪有一个将来的存在呀,“等到什么时候”都是一个幻想,“眼前”才是最真实的最重要的。“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生命的意义在当下。丰子恺在《不宠无惊过一生》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这就是佛。放下。活在当下。
   三曰“不二法门”。
   什么是佛说的“不二法门”?没有分别心,差别心,叫“不二”。其实,老子《道德经》就说过:“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入了佛门,万物一类,众生平等,无亲疏远近。佛认为,人世间一切烦恼和痛苦都来源于人的分别心。比如,你不喜欢他,你看到他就厌烦,其实,痛苦烦恼的是你自己,是你的“分别之心”在作怪。苏轼为何快乐?因为他无分别心,苏轼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所以,他才“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才“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活得洒脱。坚守一份宁静,两分淡雅,三分温婉,七分悠然。究竟法门,无善亦无恶,如六祖慧能所言,自性使然:“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如是所闻,你想想,你离佛还有多远?
   正所谓,心住真如,灵山不远,是心作佛,念兹在兹。【注】
   释迦牟尼圆寂时,曾对弟子们说:“以己为灯,以己为靠。”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
  
   注:灵山,即灵鹫山,坐落在恒河平原,山以形得名。传说是释迦牟尼聚徒说法的地方。
  
   2023。05。03。于浐灞半岛

共 26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侃侃而谈,用短短的一篇文字把深奥的佛教道理说的如此明白,看来,作者是把佛学研究透了,悟了。如作者说“佛经浩如烟海,梵语,诘屈聱牙,说佛,很难。其实也很容易,悟了就不难。”作为一门宗教,它追求的是善,人修的心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是释道儒互融贯通。中国文人士大夫也是释道儒杂学统修,比如王维,比如苏轼。所以说,你信不信佛都没有关系,只是文化,推荐大家阅读。【编辑:叶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雨        2023-05-04 07:50:56
  佛在心中,与人为善。问候勤奋的猴哥!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1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23-05-04 07:52:29
  谢谢叶雨,一大早劳累你了,祝一切都好 吉祥如意!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5-04 12:13:14
  上午好。问好!把佛学研究透了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5-04 12:13:42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3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23-05-04 12:16:30
  谢谢黄金山,安好!
4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23-05-05 09:50:12
  因当世,多有“专家”或“法师”或“骗子”故弄玄虚,把佛学讲得玄奥无解,故,我作此文,以正视听。老子曰:大道至简。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