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乐亭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乐亭】开明绅士(一)(小说)

编辑推荐 【乐亭】开明绅士(一)(小说) ——沂蒙山抗日小调系列故事之十二


作者:王复生 白丁,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88发表时间:2023-05-06 08:20:06
摘要:本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积极拥护抗日,主动减租减息支持共产党打日本的开明绅士形象。

【乐亭】开明绅士(一)(小说)
   仁和堂的老太太害病一年多了,什么高医名药都求用过了,但却没有回天之力,眼看着一天不如一天。
   此时她躺在象牙钢丝床上,仍然喃喃细语叨念着:“我是当家人,倘若我不在了,这个家可怎么办……”
   她抬头看着这后堂的雕梁画柱,室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明桌亮几,层层摆设的珠宝珍器和古董豪玩……一旦自己撒手人寰,其不都化为泡影。
   膝下虽有两个儿子,尚且年小幼稚、不谙世事。大儿子王乃家刚满13岁,今年在抗日小学已读完高小。二儿子王乃臣刚满8岁,自己一旦命归西天,两个年幼无知的孩子,刚穿封裆裤子,如何能掌家过日子,更何况是家有良田百顷、牛马成群、豪宅成片……
   透过百棂花窗格,前堂的待客厅更为豪华,家境早已败落,往来的客自然也少了。即使听到有喧哗的回声,似乎与己无关,也不去过问。
   中堂本来是老爷在世时的静斋厅,只有他才能独进独出,其他人没得到允许是不让进出的,即使老太太进出也没有特权,可惜老爷已在两年前早去了西天,眼看自己就要随老爷同入黄泉,越想越是不寒而栗。
   八路军进村后,大儿子王乃家执意要让八路军高级首长住在这里,他说自己家里最安全,两边都是高墙壁垒,屋上墙上设有明哨暗岗。中堂老爷的静斋厅成了八路军的司令部,两边的厢屋成了首长和警卫员的卧室;前堂待客厅又住了一个警卫连。老太太住在后堂,中间的通道已被封闭,行人出入只能走一边的偏门。
   对于积极抗日,老太太并不反对,只是儿子小小的年纪办事从不和自己商量,实在令老太太失望。
   幸亏有个顺心的管家叫王家驹,这人精干灵便,又是本家族的兄弟,对仁和堂忠心耿耿,这几年跑里跑外,掌管家事,打点处理得有条不紊,很得老太太赏识。
   这倒是自己尚还在世,一旦自己撒手人寰,他是否还能始终不渝、忠心保主,也是老太太临终前的心病……
   堂外传来的脚步声好像是王家驹,她遂吩咐眼前的人将他唤来。
   “嫂子近日安康?”
   “快坐吧,我的好兄弟!自你大哥去世后,可把你累坏了。成天价跑里跑外,事务太多了,也要保重身体呀!”
   “多谢嫂子关照,俗话说:老嫂比母。大哥大嫂待我如亲兄弟,只恨自己才疏学浅、势单力薄,不能如愿效劳兄嫂,请多包涵!如有差错或不周之处,望老嫂多加指教。”
   王家驹本是大老粗,可长期在这诗书之家混日子,多少也学点礼貌之语、文明之规。
   “咱家仁和堂家大业大,你的两个兄弟如同阿斗一般,即使成年后,也不是掌管家业的人才。你呀,等我不在了,一定要帮着你两个兄弟把这家掌管起来。今儿个我还活着,不会亏待你的,在河北岸西北坡那片好地整整80亩,我打算送给你,那块地种的麦子,眼看就要成熟了,你只管去收割吧!”老太太只是想多破钱财,收买人心。
   王家驹感恩不尽,从心底里没想到老太太会舍大财赏赐自己,不停地连称:“多谢嫂嫂……”
   这时王乃家从学校里拿了一份报纸满脸怨气地闯了进来,先问了一声:“妈,好些了吧?”又靠床沿坐下来,接着把报纸用力往地上一摔,骂道:“什么国民党屁政府,放弃了东三省不说,鬼子又进攻中原,今天报纸上说,北平失陷,天津失守,国民党却拒不抵抗,节节退让,现在半壁中国已经没有了……”
   老太太此时对这些似乎听不下去,也或许是不想听,仍然叨念着:“孩子,你年幼尚小,你可知康熙八岁登基做皇帝,掌管天下大事,还有唐朝……我们家大业大,我眼看不行了,这个大家业就交给你了!”
   老太太喘了口气接着说:“我们这个大家业是你老爷爷那辈创下来的,最盛旺时,我们有200顷地,北靠大店,南临江苏,西近临沂,东濒东海,都有我家的土地。谁不知你老爷爷王树福的大名;可是到我这辈,只剩下二十多顷地了,只怨我和你爸治家无方,家境每况愈下。回想起来,我这辈就对不起前辈老祖。眼看我就要离世而去,我最担心的是你不能守住我们这个大家业。你一定要撑起这个家来,替我们的先辈老祖想一想!替你的父亲和我想一想!替我们这个大家族想一想……”
   王乃家实在听不下去了!对危在旦夕的母亲说道:“妈妈呀妈妈!日本鬼子已经侵占了大半个中国,多少中国同胞惨遭杀害!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我们应当替国家想一想!替我们的民族想一想!如果国家灭亡了,我们也就没有家了!”
   一句话将老太太噎得喘不过气来,回过头去一面喘息一面流泪。
   “妈!你只顾养好身体吧!我很忙,顾不得常来看你,家中的事麻烦我家驹叔多费心了!”说完,不由自主地也流下了眼泪,此时,他又弯下身想对母亲安慰几句,可是又不知说什么好,眼泪却更止不住地流淌下来,滴在母亲的面颊上,用自己的这种眼泪不住地冲刷着母亲的另一种眼泪。
   王乃家又突然想起一件事,对王家驹说:“二叔!我家原先有20多支步枪,现在找出来,马上捐献给八路军……不过还要给我留一支,必要时我也要上战场!”王家驹连连点头答应。
   王乃家从家里出来,又到后场院煎饼房里看一看,屋后是他家的打谷场。场边堆着像小山似的草垛,无论谁家给八路军做饭、烙煎饼都可以来用草。场边有一排草屋,里面有磨坊和煎饼坊,很多妇女和识字班正在里面忙碌着给八路军烙煎饼。
   王乃家走到正在烙煎饼的刘婶身边,看她热得浑身汗淌,忙拿过一把蒲扇给她扇起来,刘婶可能习以为常了,并不介意和客套,随便说了句:“饿了吗?拿个煎饼吃吧!”
   “这是供战士吃的,我不能吃!”
   “量你也不敢吃,军用品不能随便动,这可是你亲自规定的!”说完二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刘大叔的病好了吗?”王乃家问。
   “好了!只是不爱吃饭。”
   “收工后,捎二十个麦子煎饼给大叔吃。另外到账房里拿二十个鸡蛋,就说我同意的。”
   “少东家你都不舍得吃鸡蛋,俺也不要!”
   “刘大叔抗日支前太积极了,早日恢复健康,还得出伕支前去抗日呀!”
   刘婶悄声告诉他:“咱库里的麦子已经不多了,你不留点库存,用净了怎么办?”
   王乃家毫不犹豫地说:“全部用完!部队不能一天没有饭吃。我们可以吃高粱、䅟子等粗粮!”
   房东边的磨坊里有四头驴子拉磨;很多妇女识字班正在忙着淘麦子、收麦糊、烙煎饼等活儿。还有两盘磨由人工推,王乃家顺手拿起磨棍帮着推起来。
   有个尖嘴刻薄的识字班故意高声惊叫起来:“啊呀呀!把大少爷当驴使这还了得!”人们哈哈笑起来!
   王乃家抬头一看,原来是本家族的一个侄女在取笑他。他也反唇相讥笑道:“人家洙边村的姑娘梁怀玉,嫁给了第一个报名参军的青年,你到如今还没有对象,是不是也想嫁给带头报名参军的!”
   这位出名的尖嘴姑娘可是个不饶人的刺茬儿,马上回击说:“你这个大少爷也赶快报名参军吧!不然俺大婶子不跟你了。只可惜太小了,部队不要你!跳个高还摸不着俺大婶的乳房头;过门她来抱;吃饭她来喂;晚上睡觉尿湿了床,冲走了媳妇错叫了娘……”
   “哗——”的一声,爆笑声汇成巨响,几乎鼓破了小草屋,吓得毛驴夹着尾巴拉着磨跑了起来!
   “明年你结婚才14岁,俺大婶子19岁,倒不如让俺大婶子替你参军吧!”有人插嘴说。
   “有送郎参军的,没听说有送妻参军的!”又是一阵欢笑。
   又过了一个多月,老太太去世了。偌大一个家庭,只剩下王乃家和他的弟弟王乃臣,真如曹雪芹所说的“忽喇喇似大厦倾”。
   出殡时,部队首长决定尊重群众风俗,不能让老人灵柩从侧门送走,于是便把中堂正门放开,让灵柩隆重地从正门送出,首长们也依次到灵柩前鞠躬致哀。看来,赶快给王乃家结婚成家,是迫不及待的事情了。于是第二年,他和一个十九岁的姑娘结了婚。
  
   这里是白龙村,土地肥沃,一片平川,是出名的粮仓地,都是良店村仁和堂王乃家的土地,村民大多数是他的佃户。今年小麦长势好,又是一个丰收在望的好年头。往年东家早派管家来合计收租的事宜了,今年,昨天才得到消息:今天少东家要亲自来和大家商议收租的事。早饭后,佃户们都集合在大街上,七嘴八舌议论今年收租的事宜:
   “今年八路军号召减租减息,可能收的租子要少了!”
   “我们的租子本来就不多,不可能再少了!”
   “那也不一定。听说老东家两口子都去世了,当家的是他家大儿子少东家王乃家。这个人很慈善,抗日积极性很高,积极响应八路军减租减息的号召,也许还要减少租子。”
   一会儿,跑来四匹大马,前头下马的人身材高大魁梧,肩背盒子枪,是人们熟悉的管家王家驹;接着下马的是一位英俊少年少东家王乃家;随后下马而来的是县政府生产股李股长和王仲锋乡长。
   人们哄地议论开来:“少东家是乳臭未干的孩娃子!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王家驹先向大家问了好,然后说:“有关交租子的事由少东家亲自给你们讲一讲……
   王乃家说话还稚声稚气的有孩子口音,人们都暗笑。
   “乡亲们,父老兄弟们,感谢这些年来你们给我家种地!当前,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全国人民要团结抗日,是主要任务。你们种地,也要为抗日种地,我也要积极支持你们抗日;八路军号召减租减息,也是为了抗日,所以我更积极响应,只要你们跟着共产党积极抗日,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全部免除你们的上缴租子。也就是说,以前土地是我的,现在土地是你自己的,你们要精心种好,打的粮食全部归你自己所有,我颗粒不收你们的租子……”
   佃户们一片哗然,乱哄哄地议论!
   “不要乱吵,我还有个前提条件没讲!”王乃家接着又说:“那就是种地的人一定要积极响应共产党的号召,支持八路军,坚决抗日!如果反对抗日,给国民党当兵或当汉奸土匪,我马上把地收回!”
   群众又是一阵掌声。
   “还有,积极抗日一定要做到以下要求:大力支援八路军的一切粮草军用物资的需求;分配到各家各户的支前抗日粮食、军鞋等物品要积极完成;适龄够条件的男女青年要积极参军;需要支前出伕的人员一定要积极参加!”
   没等王乃家讲完,群众一齐欢呼:“我们坚决响应!我们坚决跟着共产党抗日!我们现在就报名参加八路军……”
   王乃家又接着讲:“如果做不到上面的要求,我还要把地收回,再分给其他农户耕种……各户租地多少不均匀,我要调整一下,奖励抗日参军的家属和积极出伕支前的农户:
   宋洪春,调出三亩地,给抗日军属李成忠;
   宋洪荣,调出三亩地,给抗日军属孙贤礼;
   李平东,调出一亩地,给出伕支前模范刘乐功;
   ……
   “大家有什么意见可提一提!”
   大家一片欢呼雀跃,平静不下!
   忽然有个老汉提出自己的看法:“自古种地纳租,挣钱交税是天经地义的,你这样做是真的吗?年轻人做事不要草率,如果反复无常,到时翻脸,我们可怎么办?”
   王乃家回答说:“这位大爷提的很好,我们也有准备,当时租给你们的时候都有地契。我们捎来了,现在当众销毁!”说完,从包里掏出全部地契,又当众交给每一个人,每人验过后,一齐堆起来,放火烧掉了。又是一阵鼓掌。
   王乃家又指着另外两位同志说:“这是县政府派来的一位领导和我们良店乡的王乡长,在此亲自监督完成,如有反悔,这两位八路军领导作证。”
   群众一面鼓掌一面议论:“这不是减租减息,而是免租免息!”
   就用这种方法,每天去一两个村,大约10多天的工夫,王乃家的减租减息任务全部完成。因为这是个典型的大户,在他的带动下,全县减租减息任务很快完成,并且也成为全省的典范。
  
  

共 45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沂蒙山抗日小调系列故事之十二又转换角度,塑造新的人物。结合抗日运动,开展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参与抗战,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积极拥护抗日,王乃家主动减租减息,支持共产党打日本的行动很好,真是一个开明绅士。人物突出,情节生动!推荐欣赏!【编辑:野山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5-06 08:21:03
  王乃家主动减租减息,支持共产党打日本的行动很好,真是一个开明绅士。人物突出,情节生动!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5-06 11:40:40
  小说富有教育意义。那时候抗战开明绅士也是团结对象,为抗战出了大力的,真的赞颂!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玉山松        2023-05-06 12:35:22
  开明绅士王乃家真是了不起,把“减租减息”直接改为免租免息。推动了全县的减租减息工作。
退休教师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