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鼓楼(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鼓楼(散文)


作者:海上老牛 童生,53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0429发表时间:2023-05-07 10:05:02
摘要:对于京城的鼓楼,您都知多少的呢?是的。在下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就住在那里的呀……那么,都有什么故事和趣事的呢?那么,您不想看看的么?还是——

北京鼓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钟楼湾胡同临字9号,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北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北京鼓楼坐北朝南,四周砌有矮砖墙,门前有石狮一对,楼通高46.7米,通面宽34米,通进深22.4米。北京鼓楼由台及楼两部分组成,楼基称台,台高4米,台的南北侧各有券门三座,左、右侧各有券门一座,台内为十字形券洞,系无梁式砖石结构。
   1996年11月20日,包括北京钟楼在内的北京鼓楼、钟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啊,不知从几何起,京城的鼓楼成为了当今的打卡地。于是乎,一时间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和水泄不通的呀!为何?不知也。于是,在下也就想起了住在鼓楼时的点点滴滴,在那里的读书、生活及家长里短。
   那是1973年吧。
   父母,将我和胞妹带回了京城。还好,老外婆跟着我们一起来的,否则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样生活。
   每个月,父母只回来3、4天了。那时,母亲在延庆的部队;父亲在津门的部队。每次父母回来,才带着我们去游玩了故宫、中山公园和民族文化宫,以及景山、天坛和颐和园等等地。那么,北海的呢?对不起啊,那时还没有开放的呀。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的呢?好像似乎都没有了。
   三个月之后,老外婆就要回老家了。没有办法的呀,老家要分房子了……那么,老外婆只得回去了。站台上,在送老外婆时,我是哭得很伤心的呀!为何?我以为:此生,再也见不到老外婆了,生离死别的呀!返回之后,我常常独自在夜里、一旦想起我的老外婆时,定会嚎啕大哭起来……等哭完之后,我才好受一些、振作起来和面对未来!
   那么,京城,我们来过几次的呢?两次也。第一次1967年。那时,母亲在空军大院。后来,等我再来时,就在温泉的部队了。那么,这一次,就是在鼓楼了。我是甚费解的呀!后来,母亲,也没有和我说起过了。今天,我要想问问母亲的时候……只可惜,我的父母早就不在了,且都过去了十多年的呢!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呀!是的,这就是我最最伤心的啦……
   当父亲带我来到国旺小学的时候,班主任刘老师起初是很不以为然的。为何?那时的教材都没有全国统一的;读书的季节也是不一致的。于是,刘老师就叫了四个女同学,帮我补习语文和算术了(各两个女同学),只可惜,女同学的大名,我都不记得了……经过几个月的补习,加上我自己的不懈努力等等,那么我的成绩也就很快的跟上班级的中等水平了。待到下半年的时候,我的成绩就在班上名列前茅。
   后来,我们就换班主任了,换成了梁老师。当梁老师知道我的情况之后,就通知我的同桌莉莉,叫我到学校办公室去一次。我去了后,梁老师动情的拉着我的小手告诉我:今后有啥困难,就直接找他!至今,我是记忆犹新、无法忘却和特别的感动的啦!
   1978年,当我从津门来看望刘老师和梁老师的时候,刘老师甫一见面我就问:现在,你在哪所大学读书?
   对不起啊,刘老师!我工作了。
   哎呀……太可惜啦!根据你当时的成绩,清华、北大,随便你挑呀!
   哦……
   一时语塞,我竟不知道如何来回答我的刘老师。是啊,1974年离开京城,我也是很不情愿的呀!为何?母亲,实在是很不放心、也放心不下我们独自在鼓楼的生活呀。于是,改行(俄语专业),调至父亲天津的部队了。
   那时,我们的邻居郑阿姨(北京市少体校/篮球教练),邀请我到少体校打球(乒乓球)去。我也是特别的欢喜的、也是非常想去的呀……可是,我的老父亲坚决的不同意:打球,有啥出息的?
   那么,今天我也是还没有啥出息的呀……特别是来沪之后(1980/为了大学梦),我是一共考了6次的呀?结果,六六大顺未必顺的呀!最后一次,仅以总分一分之差的、再次名落孙山。那么,您说:我还要考的么?是的,不考了!我深深的知道了:此生,大学与我无缘的呢。从此,我也就再也不去考了。要知道,我是多么的伤心、不甘心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
   那么,反之,我的情况将会是怎样的呢?
   自从老外婆走后,所有的读书、学习和生活自理等等,都是由我独自来完成。
   好在,有老师、同学们和邻居们的帮助和照顾。否则,我是肯定完不成学业、生活亦是无法自理,也带不好我比我小2岁的胞妹。
   是的,当年刘老师和梁老师都是非常的关心我的。只要有空,都会照顾我的;叫我早点回家;经常询问我的生活情况怎么样了等等的啦。我始终没有感到有何不适、不妥和不悦的呀?反而更加的自在、独立和自由的呀!
   每天的饮食起居,都是非常的有规律的;平日里,除去上学和买菜、买东西等等,一般的情况下,我是足不出户的。独自呆在家里,做作业和做家务等等,实在没事可做的时候,我就会拿出毛笔来练练的。还有就是听听广播(“美多”牌收音机)了:《小喇叭》和一些相声,以及淮剧《捡煤渣》和二人转的啦……
   同学们,也是。有个男同学(很可惜/大名忘之),每天上学、放学,他都要来接送我的呀……每天上学,不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和酷暑严寒,他一天都不会落下的。他总是早早的来叫我。那么,他住哪里,我是不知的、我也没有去过他家的。我估计:还是很远很远的;他都是绕道过来。那么,他每天为何都要来叫我、陪着我和护送着我上下学的呢?至今,我也不知道的呀!那么,我还是不是有这个机会搞搞清楚的呢?这个么,我就不知道了。这个还要看我在有生之年里,是不是还有机会去京城、寻找到我的老同学们。
   放学,我们总是排好队才走的。都是根据离家的远近和方向,排成几支队伍的,然后,到了谁家之后,说声再见!就离开队伍了。每天他都要和我排在一起,送我到家之后,他才走。
   是的,今天回想起来,我都是感到特别的感动和内疚了!为何?坚持一天、几天的不难;难的是每天、天天都是如此这般的呀!这,都是难能可贵的呀!
   由于学校太小,好像是没有操场的?于是,我们有时的体育课都要到校外、小胡同和小马路上去上了。记得有一回,我们是练长跑,其实,最多也就几百米远,可是快要到达终点的时候,我再也跑不动了,就连两条腿都迈不开了。
   我们学校的下面,还有一个防空洞的。这是那时的必修课呀?是的。每天下午,一位劳动老师(特像陈铎的),就会到班上来点名、要人的。于是,同学们都会高高的举起右手来、甚至立起来高喊:
   我去!
   我去!
   我去吧……老师,叫我呀!
   ……
   是的。我也下去过的。通过学校大门口的井口,从井口上吊着的轱辘中、坐在柳条筐里下去的。大概有十几米深吧?井下,全是很干、很粉的泥土;有个独轮车;挖出泥土之后,装在独轮车里,然后由轱辘拉着箩筐拉上去的;挖多少,我就不知了;挖多久,也不知道;最后,天黑了,或是我们放学了,我们才上来了。其实,我们不是去干活的,我们都是去玩耍的,都是去闹着玩的呀……
   还有一次,很晚了,胞妹又跑回学校里来找我,我还在打乒乓球。
   小牛,我饿呀……
   哦,知道了!
   于是,我立马就收拾好、不打了,马上就回家去做饭了……这是第一次么?不知道了。这是最后一次么?也不知道了。那么,这到底是第几次的呢?我更加的不知道了。
   我们还要学工、学农劳动的。学工,是到旁边的101印刷厂劳动的。我们都被分配到各个车间。那时,好像正在印刷“批林批孔”的白色小册子了。那个纸张,都是很锋利的,我的手指,也被划破过的鲜血直流。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了、感受到了纸张的锋利。
   我们还学会了用牛皮纸来打包和包装,成捆成捆的书籍,我们包装好了之后,还要装车、推出去,以及,进库、或是推到外面去装车运走的。不过,在车间的休息室里,我们还要学习、看书和做作业。当时,我们觉得特别的开心、都不觉得累呢……为何?都是在闹着玩似的!
   学农,就是到我们的后面、如今的二环以外的农田里。有一次,我记得最最清楚的:收高粮。是的。我记得特别的清楚了。我们早早的来到学校,背着书包。不过,书包里装的不是书、都是我们自带的干粮。其实,也没啥?最多两个馒头和一块咸菜疙瘩,一壶白开水了。我们排着队、整整齐齐的走出校门,我们唱着歌,歌声嘹亮。不过,唱的什么歌,对不起,我不记得了!我们拿着镰刀,将那高粱穗一个一个的割下来、放在一起,也就完事儿了……同学们干得来都是热火朝天,你追我赶、我追你赶,很热闹、很开心,可能还有劳动竞赛,只是具体的我都没有记住。
   吃完午饭之后,我们就返回了。随后,刘老师要求我们:回去,写一篇作文的呀……是的。到家之后,我立马就写了。
   等作文本发下来之后,我的文字下面有许许多多的红杠杠、红圈圈,那时我还不知是啥意思,后来,莉莉告诉我:那是好句、好词的呀!
   哦……
   有个同学说,这个呀,都是他们邻居帮着写的!
   邻居?
   是的。
   可笑么?这个邻居,我几乎都没有见过几次了。为何?他平时是不住这里的。后来我才知道,这位邻居,也是某校的老师、或是校长。您说:我都不认识她、她也不住在这里,他们的房间空着,那么她怎么帮我写的呢?最最使我不解的是:那位说我的同学,他又是怎么知道我们邻居的呢?是的。这,成为了我的一个千年之谜的呀!
   那时,我们还要向黄帅学习了。学习她的日记,如同学习雷锋日记一样的呀……还有我们的班会等等。是的。当我们小学毕业的时候,我们班,成为了全校惟一的红领巾班了!
   今天,每当我再次听见《少先队队歌》的时候,特别是“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的时候,我就特别的激动、动情和情不自禁的呀!尽管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还是历历在目、仿佛昨日一般的呀!
   尽管我在班上的时间,也不是很长的,满打满算、前后加在一起,也就一年多一点点的呀?但是,给我的印象是最深和极深的,始终都无法忘怀的……我是三天三夜都无法讲完的啦!
   其实,鼓楼和钟楼,我都是没有进去过的。为何?当时,尚未修复、开发和展出,那口又高又大的大钟,还是在墙外倒扣着的,那么它是几时搬进去的,我是一无所知的呀!
   那么,我们的邻居们呢?当时,可能有五家吧!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中一家郑阿姨了。郑阿姨的爱人张叔(天津人),系我母亲的战友。郑阿姨刚刚生产完小伟。郑阿姨的三婶来帮她带着小伟。三婶,还叫我给小伟写来一幅“幸福”二字。不久,三婶就用黑丝线锈在了一个红肚兜上。三婶还教会我发面、做馒头和擀面条,以及包饺子和烙饼等等。总之,我的面食的手艺,都是三婶教会的。后来,三婶身体不好回老家养病去了。她的女儿三姨来了……从此,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三婶了!那么,今天,三婶您老还好么?
   如果,我还没有记错的话:那地址应该是旧鼓楼大街玉阁二巷12号!
  

共 42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作者以“鼓楼”为题,叙述自己当年住在北京鼓楼时的读书和生活经历及家长里短的往事。那是1973年,父母,将自己和胞妹带回了京城,还有老外婆也住在一起。文中生动详实的叙述自己当年的读书生涯,有着许多难忘的往事。内涵厚重的文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3-05-07 10:05:50
  作者以“鼓楼”为题,叙述自己当年住在北京鼓楼时的读书和生活经历及家长里短的往事。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回复1 楼        文友:海上老牛        2023-05-07 11:10:24
  中午好!
   是的。
   多谢!
  
   多谢!
   老师:
  
   多谢!
  
   多谢。
  
   多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