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乐亭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乐亭】静心草堂夜话3(随笔)

编辑推荐 【乐亭】静心草堂夜话3(随笔)


作者:野山梅 童生,51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61发表时间:2023-05-14 10:54:48

@称呼的韵味
   回忆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也是一件很有韵味的事儿。
   我们在童少年时,听到的最好称呼就是“同志”。同志在人们心目中很有神圣的地位,因为那时候能够被称为“同志”的人,大都是吃“皇粮”拿国家工资的干部或者工作人员。那在百姓心中地位是很高的,那个女子能够嫁给一个有工作的“同志”,那她的一辈子就是幸福死了。
   人们叫声“同志”,表示志同道合,很是亲切,即使是平头百姓,只要听到一声同志的称呼,顿时就没有了距离感,说话就平易起来。有时候在同志前面加上定语,加上职业听起来也很好,比如:解放军同志,司机同志,邮局同志,会计同志等等;也可以加上性别,如:男同志,女同志;可以喊成“老同志”“小同志”表明老少,表明有资历,这样称呼很是富有亲切感。人们互相也可以称同志,比如:张同志,李同志,小朱同志,老马同志……
   我后来才知道,有两种人不可以称呼“同志”。一是地主富农家庭的人,那时是阶级斗争,这些人属于对立面,不能称同志,只能直呼其名;二是右派分子,有现行破坏行为的人,叫坏分子也不能称同志,那就直呼其名:赵老二,王大武,苟代清……宁外在监狱里,犯人也不可以把管教人员称呼为“同志”,要把那些管教人员称呼为“政府”,见面就喊“政府您好!”“报告政府。”听完教训,就说:“谢谢政府!”在牢房里叫着“张政府”“李政府”“黄政府”……现在听起来也不是滋味,感觉毛病不少,但是那时候就是这样叫的。现在不这样叫了。
   “文革”期间,人们讲究阶级觉悟,一般不轻易互相喊同志。大街上遇到陌生人,也不轻易喊声同志,一般叫“师傅”,显得很客气,又不涉及立场问题,那时的造反派头头,开始有的称为“司令”,“兵团长”“战斗队长”“头头”,觉得这样喊起来不自然,显得上下有别不平等,于是后来就称呼为“服务员”,什么“一号服务员”“二号服务员”“三号服务员”……
   我那时读中学,听见一些称呼总是搞不明白,比如:有的人喊口号:“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我就想皇帝不是早就没有了吗?要是有,那又是谁呢?还有一次我听报告,报告人说:“要警惕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我也没有搞明白,睡在我们身边的不是爹妈,就是妻子,哪里来的个赫鲁晓夫啊!后来才知道,“皇帝”是代称,专指某官人某领导,赫鲁晓夫也是代称,跟睡觉没有半点关系的。
   “文革”期间是个代称满天飞的年代。对于领导层的就有:黑线人物,黑帮分子,走资派,红卫兵、三结合,军代表,贫宣队,工宣队,造反派……,对于说群众的就有:红五类,黑五类,保皇派,可教子女,变色龙,小爬虫……,还有说事情的代称,比如:三支两军,大串联,二月逆流,5•16,7.20,9.13等等。那时就连报刊上也是代称发表文章,不用真是姓名,什么“梁效”“齐卫东”“石一歌”等等满天飞,明白者就知道是抬轿子,吹喇叭,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是哪个文人黑了良心。
   后来时代发展变化了,新的代称也就随着出现,更加世俗,更加多样。男人由叫先生变成叫老板,叫老总,叫老大,后来又叫总经理,经理,董事长,有钱人叫大款;女人由叫小姐变成叫大姐,叫女强人,叫富婆。大都是以钱为基础的。至于一般民众,有的叫打工仔,有的叫“棒棒”;还有集团代称也出现了,什么“广告人”“联想人”“股民”“网民”“网虫” “枪手”“混混”等等,也有那些海外华人自称“华裔”说“我有一颗中国心。反正新的代称几乎每天都在出现。每一种代称里都有一个新人类的新故事。
   人类真是太聪明了,他们能用最简洁的代称,点染出世事沧桑,风云聚会。这也是中国文字中华文化的丰富表现力的证明。人到老年,不知多少世事,只要回想一下各个时代的代称,就可以回忆起当时,体会到时代发展。这些五光十色的代称,真是太有意味了。
  
   @酒 变(白话聊斋)
   有个叫吴优的人,官居某县招工办办公室主任,吴优最嗜酒,一天不喝就心慌。凡是有求职业者,必须先送酒与吴优。吴优对他的老婆说:“欲求职业者,必须送酒也!”
   村人陈翔,大学毕业待业者,很是聪明。一日,陈翔提着一件好酒到了吴优家里。吴优知道是求职的,就说:“外贸公司还差一名职员,你愿意就去吧!”陈翔大喜,回答:“愿意!”“你明天就去报名上任。”吴优叮嘱。
   “好的!改日再重谢!”陈翔回家后上任去了。吴优一看那酒,标签都是“正宗茅台。”大喜,舍不得独饮,藏在柜里。
   吴优生日到了,五六位挚友前来祝贺。吴优拿出“茅台”与朋友大饮。一朋友说:“你这茅台,淡如清水,何也?”另一朋友喝下一口,说:“味道有异。你搞错了,这不是茅台。”吴优生气,马上拨通电话问陈翔:“你的酒不好喝,何也?”陈翔哈哈一笑:“那个不是酒,是尿液也!我已经就业,你也不敢声张,就去喝尿吧!”
   吴优怒骂道:“尔等小人,不可交也!“转而一拍自己脑袋:”我这智者,也终有失算的时候!”
  
   2023年5月14日静心草堂首发原创
  

共 19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称呼,司空见惯,没有人去研究,作者一研究可真大有门道。称呼可以看出时代的发展变化,可以品味出内涵的深厚。这些五光十色的代称,真是太有意味了。酒变也有意思,茅台酒 变成 尿液。这个变化好。一个变化情节,写出时风,写出人情,写活两个人物,精短有味的佳作!推出欣赏!【编辑:丝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5-14 10:55:58
  谢谢编辑老师推出!有趣的夜话!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5-14 12:03:46
  有趣有味。引出时代的回忆。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5-14 12:04:05
  有趣有味。引出时代的回忆。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5-14 16:29:11
  慢读梅师的静心草堂夜话,立刻勾起往昔景象。这七十多年来,人的称呼一直在与时俱进,每个阶段的改变,都是每个时代的缩影。可改来改去,还是觉得文革前的称呼最好,一声同志,铿锵有力,清清爽爽,不带私心杂质,让人有一种无穷的奋斗精神!可惜现在回不去喽,也只能是一种美好念想。感恩梅师全盘记录了这几十年不断变化的形形色色人的称呼!
回复4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5-14 16:34:31
  谢谢!往事历历在目,还是同志好,会回来的称呼!这样的文读来只是有趣!先生大作期待,我们就是小小玩意!祝福
5 楼        文友:鲁芒        2023-05-14 16:57:09
  称呼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化。譬如对女同志,革命时代称同志,后来称美女、小姐。妇女的地位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下来了。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回复5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5-15 09:22:21
  经典,一针见血的高论。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