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护花使者】异乡与故乡 (散文).
车站,总是一个悉数人生分分合合的地方,一个蓄长着亦喜亦愁的地方。它见证了你我重逢时的欣喜万分,也写意着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人潮涌动中,分不清谁是归故,谁又是离乡,来去匆匆的脚步声里,丈量起故乡和异乡起点与终点的距离,沉甸甸的行囊中,存满了梦想的荆棘亦或希冀,在那些不管是笑容可掬还是木讷无色的表情里,诠释一份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心境写照。不由让人想起苏轼的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愿每一个奔波人生路上的行人都能初心不改,以梦为马,韶华不负。 ”
只为生活好过一些,家人安定一些,一次次背起行囊,奔赴在他乡的路上。“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在外漂泊的那些年,在数个城市的辗转中,又多少次倚在黄昏的桌椽,看着日薄西山,看着异乡城市灯火次第而亮,心不由陷入了沉思,回首他乡一路而来的自己,曾经心怀的凌云之志,在历经城市的奔波和劳碌后,在尝尽异乡的人情冷暖,风霜露宿后,只身在外打拼的酸楚惟有自己知道。
久居异乡,许是生活所迫,熬夜似乎成了一种习惯。习惯在夜深人静之时,喜欢靠着窗外,看城市的万家灯火慢慢淡下,看车水马龙的街道渐渐归于寂寥,安静;看天际一方的星辰,悄悄隐匿于暗夜。也习惯在一份无所适从的孤独里拂去白日奔波的风尘,放下忙碌,洗尽铅华,学会试着找回一个内心安宁,真实的自我。“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想必是每一个在外游子追求的一种豁达,通透的心境,只身在外,然而并非所有的努力与付出,挥洒的青春都不会辜负离乡时的初心。身在这个物欲横流,繁华万千的异乡都市,或许我们都有一程荆棘难走的路,一段通宵难熬的夜,一把哽咽无声的泪,一股欲语难言的苦。异乡,曾经那个踌躇满志,激情满怀的地方,在经过多年的兜兜转转,摸爬滚打后,在熬过多少夜长难寐,待青春芳华染上了岁月风霜的历痕后才发现:异乡的日子里,尽是一本写满奔波流离,冷暖自知的辛酸史,终归难找回灵魂的恰好安放。
居他乡,数十年,已然模糊了故乡应有的音容。多少个寄人篱下,夜深人静之时,青灯为伴,思念作酒,落笔于乡,难抒是情。常常幻想着故乡,到底该如何赋予一个怎样的描写才不负于心中那份长久的惦念。对于故乡,在我们一次次背负游子的身份之后,在历经他乡岁月沧桑,尝尽人情冷暖之后,它便在你我心里从滋生,开花,到完美成型,于是故乡,便在记忆中染上了烟火况味的气息,生动的情愫,便有了成熟的味道,一份曾经一路陪伴我们成长的味道。
记忆中的故乡,想必是春天到来之时,门前灰砖小径草木的幻绿,葳蕤,是园子里桃花,李花,梨花的相继竞放,是遍野金黄的油菜花开胜地,是孩子们捧着新书本时的兴高采烈,是村农们喜笑颜开在田地的劳作景象,是昔日的父母挥着荷锄出门,脸上瞬间溢满的那一抹微笑。记忆中的故乡,是仲夏时的禾苗初齐,绿意环村的恰好点辍,是村里,国道旁边,荷花娉婷,优雅多姿一路直通县城的绝美风景,是孩子们放学,从路边小店走出,舔着冰淇淋时一份的高兴与满足,是声声蝉鸣,茂密的大树底下,邻居们纳凉时的那一份谈笑风生的惬意,是父母亲从田地里结束一天劳作,归家时与暮色合影的恰好影像捕捉。记忆中的故乡,是中秋做客时,一望无边,此起彼伏,金黄稻浪的收获特写,是应验了“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村农们干劲十足,挑着谷子来回奔跑,是调皮,好动的孩子们在刚收完谷子的田地里拔着稻垛,为着晚餐时能吃上新鲜的泥鳅,黄鳝忙得不亦乐乎,是勤劳父母披着红红晚霞,迎着落叶纷纷,在秋日的黄昏里向着家的方向。记忆中的故乡,是不觉间,冬天的一记寒风送走了硕秋的丰盈,大雪纷纷而至,一夜之间,天地间成了恢弘的一色,一大早,孩子们欣喜若狂,在雪的世界里,嘻戏追逐,尽情享受着一年到头这鲜有的快乐,在不远处屋顶升起的袅袅炊烟里,似乎记录着“瑞雪兆丰年”的述说。红泥小火炉边,父母围坐一起,想象着父亲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哼着小曲,俨然一个小富即安的角色,而母亲在掐着手指,在念数着远在千里之外,儿子归家日子的临近。
时光像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昔日的故乡带走了你我的天真无邪的童年,懵懂无知的少年,也总是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美好青春印记的回忆。而那些回不去的岁月,年华,纵是深入了故乡的心脏于一体。身在异乡,多少个夜以继日,风尘仆仆,故乡,始终是我们归途的方向。
身在异乡的我们,终究是客,之于你我一生岁月,亦是短暂停靠的站点。身在异乡,无论你我们离家多久,多远,都飘不出故乡家中父母妻孩的那份殷殷叮嘱与牵挂,同学,亲友的一份安好惦念与祈福,更泊不出那份地道,纯朴,从出生便已烙下印记,代代相传的乡音,乡情,亦是一份你我心系,由始至终的本能反应。一如董卿所说:“精神的故乡,安放着我们的灵魂,故乡是起点,也是终点。”
(原创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