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卤兔头的故事(散文)
1973年冬天,我在射洪县柳树中学读初一,临近寒假,班主任宋德芝老师向全班学生每人退了3角钱学杂费(当年每学期3一4元)。宋老师一再叮嘱大家,一定要把钱拿回家交到父母手中,千万不要乱花。
那天下午放学后,我捏着3张1角面币钞票,与好朋友皮有志、谢永华,早把宋老师的叮嘱抛到九霄云外,悄悄留出校门,沿着校门外绵渝公路跑到3公里到柳树场镇,在中街国营食店,各人花1角钱购买了一个卤兔头,边啃边往学校跑。
到学校时已上晚自习了,宋老师阻在教室门囗,问我们去哪儿了?我们低着头一言不发。宋老师看到我们嘴皮上油光水滑,叫我们老实交待。知道我们偷吃卤兔头后,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批评了我们,并叫我们写检讨在班上念。
晚自习快下课了,宋老师还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已13岁了,还不懂事?你父亲死得早,母亲没日没夜编草辫卖钱供你读书。你知道一挂草辫要编多久?值几个钱?你啃一个卤兔头,整整啃掉了你母亲一天的心血啊!一个不会量体裁衣的人,长大还有啥子出息?宋老师的话未完,我早已泣不成声……”
宋老师与我同住一个村,对我家情况了如指掌。我当然知道:一个草辫20圈,1尺5长,白天加一个夜班编一挂也要手麻利才行。供销社有专门草辫的窗口,一级3角,二级2角6分,三级1角6角。母亲编的草辫大小不一,难看死了,每挂卖1角6分还给收购员说不尽的好话。上个星期天,我把母亲那星期编的4挂草辫拿到集镇上换回6角4分钱,凭票称了一斤盐打了一斤煤油,所剩无几。路过大食店门口,看到一群人排队抢购卤兔头。一打听,卤兔头1角钱一个。我暗忖:等有钱了,一定买一个卤兔头啃个够……
哎,今天啃了卤兔头,想不到被老师狠狠刮一顿……
从此以后,再香的卤兔头也提不起我的食欲来。四十九年过去了,无论有钱无钱,一见卤兔头,我连价也不愿意问,扭头就走。
时间如百驹过隙,如今,我虽从神圣讲台走下来已三年多了,坐拥不菲的退休金,女儿和儿子在大都市安居乐业,老婆也领退休金,我真不差钱。可勤俭节约的本色我从未褪色,每当独自外出游玩,一碗辣凉粉,或一碗酸汤面,肚子“闹情绪”的问题就这么轻而易举解决了。
6月5日上午,我独自去成都市武侯祠游玩,不知不觉就是午后,出门顿觉饥肠辘辘。路过一家卤兔头店,闻到兔头的香味,我涎水欲滴。悄悄问价格,老板说,18元!好贵啊!我心里直咕噜,不由自主地移开脚步。尽管我每月退休金不少,但仍然觉得一只二丶三两重的卤兔头当午餐,实在是高消费啊!
我在武侯大街转角处一家面馆,花10元饱餐吃了宜宾燃面,那个爽歪歪就别提了。
在高升桥乘3号地铁,返回双流儿子的新居。一路上,卤兔头的香味,仿佛还在我眼前缭绕……
久违的卤兔头,我什么时将你啃得满嘴喷油呢?
6月8日
作品对读者具有启迪和教育意义。充满正能量。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