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最美夏日(散文)

精品 【东篱】最美夏日(散文)


作者:清风垂柳 秀才,140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59发表时间:2023-06-16 04:51:56

夏日炎热,那是热情。在热情里,总有美好的事情发生。似乎,那些节日也被夏日的热情唤醒,一股脑齐聚夏天,让每一个夏日充满美好。
  
   一
   六一儿童节,端午节和高考,本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不过今年的六一儿童节、端午节和高考的时间离得那么近,这在三十年的记忆中是不存在的。六一和端午节只相隔一天,六一的时候想写点东西,可不知道怎么下笔。儿时的记忆模糊了。端午节刚过去四天,明天又是一年高考时,不禁思绪万千,下笔唠叨几句,回忆一下远去的童年和学生时代。
   一定要拭去蒙在我时光记忆上的尘埃。记忆中的儿童节是和收麦子密不可分的。小学时说到六一,并不是过儿童节,而是过麦忙假。上了初中以后就没有童年了,那些在麦地里摸爬滚打的日子就算和我告别了。初中在县城上的,没有麦忙假;初三的时候家里就不种地了,从此再也没有下地收过麦子了。当时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麦忙假,只知道在我们那个地方,小学有雷打不动的麦忙假。很怀念。因为当时农业机械化没有普及,收麦子全靠人工。老师家里也都种地,所以每到六一就开始放假了,麦忙假好像是21天,到6月底开学,然后再上一个月到7月20号放暑假。现在实现农业机械化了,不知道学生还有没有麦忙假。
   我喜欢“麦忙假”三个字,一直把我牵在麦地里的感觉,是一种不息的麦香。所以,这些年到了收割小麦的日子,我总是去田野看看,和麦忙的情境在一起,心中有着温暖。这是怀旧?我觉得自己骨子里还是留在了麦田里,和我的乡亲有着难解的亲切。
   小学的时候,一年有四个假期,麦忙假,暑假,秋忙假,寒假。相比秋忙假,还是喜欢过麦忙假。比较收玉米,我还是喜欢收麦子,因为收麦子不用像掰玉米一样要在玉米地里一穗一穗地弄。当时我们收麦子是用铲子,看着一望无际的金黄麦子在铲子的推动下,一片一片地倒下,土地一片一片地露出原来的样子,感觉很过瘾。而不像掰玉米一眼望不到头,感觉一直掰不完。收麦子最喜欢的是,晚上可以跟父亲一起,到场里看麦子。看麦子睡在小庵里,小庵一般都是打场的时候碾过的麦秸杆垛成的,有个别人家是从家里拉的床做成小庵。垛小庵,先用几个木棍做个支架把麦秸杆铺上面,然后再铺上塑料布,最后再把剩下的麦秸杆垛在上面,就是下雨也不怕。白天收麦子劳累一天,晚上睡在小庵里,吹着凉爽的风,看着天上的星星,听着远处传来的摸黑碾麦子的拖拉机的声音,感觉那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童年的声音吧。
   远去的麦收风景,这样在回忆里出现。那时并未体会到收麦的美,原始的劳作,人很累,但麦子收回家,那种美好感觉没有什么可以比拟的。
  
   二
   前几天和妻子散步,看着麦子一天就收完了。感叹现在收麦子少了味道,是亲密接触的感觉吧。小时候收麦子基本都要20天左右才能把麦子收完。当时漫长的麦季中,炎炎烈日下铲麦子,最期待的就是能看到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人嘴里不停地吆喝着,从远处过来,车座上绑着一个泡沫箱或者木箱子,箱子上用红色胶带粘着“冰糕”“雪糕”字样。这意味着有可能吃到一块一毛钱的冰糕或者冰袋,运气好的话有可能吃上一块两毛钱的雪糕。这对当时在场里劳作的小孩子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快乐和慰藉。不过并不是每次都能吃到冰糕的。因为当时的一毛两毛钱也不是随便花的。所以,有时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卖冰糕的自行车从地头过去。
   诱惑,总是给人美感。远去的车子,我可以一直目视着送到不见影子。这是一种美好的感觉,现在,什么可以勾起我的这份感觉呢?
   记得是在四五年级,麦忙假享受到一次冰爽的感觉。当时和父亲聊天聊到卖冰糕的事了,父亲说:“今年收麦不让你帮忙了,你去卖冰糕吧,别讲挣钱不挣钱,就当锻炼了。我当年卖冰糕的箱子还在你爷那屋呢。我给你收拾收拾,你去卖冰糕吧。”父亲是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第二天早上,父亲就把箱子给我绑在二八杠自行车上了,给了我十块钱当本钱。于是,我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做生意。一大早吃了饭,父亲母亲他们去下地收麦子,我骑着二八杠就去观音街上卖冰糕的小卖部进冰糕了,第一次没敢进多,进了二十块冰袋,十块冰糕。冰袋进价一毛,卖两毛,冰糕进价七分,卖一毛。不敢跑太远,就在大队西路的三四个村转着卖。当时还是害羞,不敢吆喝,就骑着二八大杠慢慢地转悠。当时个子矮,坐在车座上,脚还够不到自行车脚蹬。所以每次踩的时候特别难受,只能利用惯性让脚蹬转圈。木箱上也没有用胶带粘字,也不好意思吆喝,就不停地转,希望我的往返就是广告。每次都是别人喊着“卖冰糕的别走呢”,我才停下来。有次遇到一个人说:“你咋不吆喝啊?”我只是嘿嘿一笑。现在想想,还是胆小害羞。二八杠本来就挺沉的,再带上一个那么大的木箱子,里面又装着冰糕,而且又够不到脚蹬,遇到赖路就不好走,哪吆喝得出欢快劲儿。有次在田间小路拐弯,遇到正在浇地的。一个坑没过去,自行车歪了,跳又跳不及,连车带箱子摔在地上了。还好父亲给我绑得比较结实,虽然倒了,箱子并没有掉,我使劲才把车子扶起来。每天中午卖完冰糕,都会留几个拿回场里和家人一起吃。这个时候感觉卖冰糕挺舒服的,天天有冰糕吃。好像卖了三天半吧,然后就不去了。最后数数挣了三十多块钱。那个时候三十多块钱对我来说是一大笔钱了。父亲说:“这是你自己挣的,你留着吧。”所以那个麦忙假,是至今仍记忆深刻的一个麦忙假。
   第一次挣钱,我的热情也随之夏日的温度提升起来,总是盼着快到另一个夏天。孩子们盼着过年,我盼着入夏,入夏就热起来才好呢。
  
   三
   当时的端午节是个很重要的节日,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都是麦子收完,垛起麦秸垛,就该过端午节了。过端午节,并不吃粽子,而是吃油炸糖糕和菜角。只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南北饮食差异缩小了,都可以吃上粽子,不过现在还是觉得粽子没有糖糕菜角好吃。今年过端午,正好我和妻子都休息,我们就尝试炸了糖糕和菜角,别说虽然是第一次炸,味道还不错,比在街上买的好吃多了。给母亲拍照片看了看,母亲说炸的真好。真的想马上递给母亲一些,可那么遥远。
   记得初一暑假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补习班,补习时间是一个月。感觉那年端午节是在收完麦子好久才过的。当时正在学校补习,那天还是阴天转小雨,比较凉爽。那个时候迷恋乒乓球,一有时间就去打乒乓球,有时打到晚上看不见还在凭感觉打,一个使劲,乒乓球没接住,就跑到远处的草丛中了,当时找不到(因为操场没有路灯),等到第二天天亮再去找,发现乒乓球正在草丛里静静地睡觉呢。那天中午吃了饭,下着蒙蒙细雨,比较凉快,就跟同学在操场打乒乓球。当时并不记得是端午节,忽然看到母亲拎着一个布兜从校门口方向走来。然后就飞奔到母亲面前急促地说:“妈,下着雨你咋来了?”“今天是五月端午呢,我炸的菜角和糖糕给你送点。”说着母亲在布兜里拿出来包了两层塑料袋的菜角和糖糕,我顺手接着,还是热的呢。“你咋来的啊?”“我骑车来的啊。”“俺学校离咱家十八里地远的呢。你咋没有坐公交车啊?”顿时眼睛湿润了。“好了,你赶紧趁热吃吧,你最爱吃菜角和糖糕了。让你同学也吃点啊,我走了,你妹还在家呢。”说完母亲转身走了。我站在那里看着母亲慢慢离去的背影,拿起一个菜角,咬了一口。真香!星期天回家,妹妹说母亲走到离家还有五六里的时候就下大雨了。母亲到家都淋透了。母亲还笑着说:“我给你去送菜角的时候,邻居还说就几个菜角还值当跑那么远去送吗?我说‘申光爱吃啊’。”可能母亲总是这样,只要孩子喜欢,一定会尽其所能做到的。
   夏日里,得到母亲迢迢送来的美食,能不兴奋吗?所以,每当我站在曾经的学校门外,就看到了母亲的影子,那么美,那么亲切。夏天的热和母亲的爱,是重叠在一起的。
  
   四
   又是一年高考时,我的高考已经过去十一年了,高考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高中三年,高考那几天的记忆是最深刻的。从初三时,母亲和妹妹也去打工了,从那以后就是我一个人在家。高中三年一直一个人奋斗。高考前,父亲打电话问我要不要让他回来陪我参加高考。我吞吞吐吐地说“那你回来哎”。高考前两天,父亲从北京回来了。6号去看考场,7号、8号考试。6号早上吃过饭,父亲用个兜子把需要的东西收拾好,骑自行车带着我,去国道上坐公交车。把自行车放到亲戚家后,我们就坐公交去考点了。
   到考点附近,父亲找了一间宾馆,安顿好。考试两天,每次下考场,都看到父亲在熙熙攘攘的陪考人群中,掂着脚尖在极力寻找着我。考试的时候,感觉自己并不紧张,反而父亲是最紧张的。每次接到我,父亲都是先问饿不饿,而不是问考得怎么样。其实下了考场自己就能感觉到考得怎么样。父亲不问,我就先说了。总体来说是正常发挥,相比较数学最好。数学考完一出考场,就跟父亲说数学考得不错。父亲笑着点头。考试完第二天,父亲陪我去网吧对答案估分数,没两天父亲就回北京了。我自己在家等分数,查学校。感觉不错,并不惊慌,第一次等待,感觉那么美好。
   说实话,考试的时候并不紧张,反而是等分数出来的时候还是最紧张的。那晚和同学为了等分数出来,特意包了一夜网吧。凌晨分数公布,一看得483分,跟自己估的分就差了三分,过三本线23分,距离二本线32分。当时二模的时候分数高出了二本线,父亲一直希望我能过二本分数线,可是最后还是让父亲失望了。接下来就是查学校。又在家将近一个月,报了志愿才去北京的。报志愿的时候给父亲打电话讨论自己的志愿,父亲说:“这些我也不懂,你自己觉得可以就报吧,我只管负责给你提供学费。”第一志愿报的是河南三本院校排名第二的学校。报完志愿,我给父亲说百分之百能录取。后来就是第一志愿录取的。这件事还挺让父亲骄傲的,后来还跟人说:“我儿子说第一志愿第一专业百分之百能录取,结果就是第一志愿录取的。”我知道,这样的成绩并不是最好的,但父亲总是很骄傲,父子之情,不是用分数加厚的,是处于一种血缘。那段时间,我很幸福,幸福在高考期间。
   今年表弟参加高考,前段时候三姑打电话问父亲我当时高考时陪考了吗?父亲骄傲地说:“当时我特意回家陪申光考试的啊,专门住的宾馆。学习上只有靠他自己,咱又帮不上忙,咱得把吃住安排好,让他们安心考试。”父亲说的话,感觉我高考犹如昨日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虽说当时没考上二本,可是大学毕业后,坚持不懈地考了四年半的公务员终于考上编制了。这点让父亲挺骄傲的。在外干活的时候跟人聊天,提及当年,就给人说:“俺儿子是公务员啊。”“咦,那恁儿咋考的啊?恁找的谁啊?”“哪找关系啊?全是凭他自己考的。也不容易,考了几年才考上。”感觉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一定很骄傲,很欣慰。因为现在的我,算是工作稳定了,也不枉他当年千里迢迢从北京回来陪我参加高考。
   又是一年高考时,正值芒种时节,在这个夏天,种下希望收获美好。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并不代表以后的道路怎么走。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留遗憾就好。不管结果怎么样,都会是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四季里,我最爱夏日,多么美好的事情发生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曾经天真地想,若是像在三亚,年年都是夏日的温度,多么好。不在三亚,我只能多盼着过几个美好的夏日。
  

共 44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回忆了远去的童年和学生时代。记忆中的儿童节是和收割麦子不可分的。小学的时候,一年有四个“麦忙假”。最期待的就是能看到卖雪糕的,吃上一块两毛钱的雪糕,这对当时在地里劳作的小孩子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快乐和慰籍,一两毛钱也不是随便花的。不过在我五年级时,麦忙假实现了一次冰糕自由,父亲让“我”去卖冰糕,别说挣不挣钱,就当锻炼。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做生意,是至今记忆深刻的一个麦忙假。初一暑假时,“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补习班,正值端午节,没想到母亲冒雨给“我”送来了菜角和糖糕,学校离家可是有十八里地呢。“我”高中三年,父亲、母亲和妹妹都去外面打工了,可“我”高考时,父亲回来陪考了。“我”考上大学和公务员,成了父亲与人聊天的话题,可看出,这些是父亲的骄傲。本文段落清晰,条理分明,语言质朴,深情地回忆了儿时的时光,写满了乡愁与亲情,写尽了父爱与母爱。好文,推荐品读!问候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625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6-16 04:57:58
  文章截取夏日几个片段,连缀成文,读来给人带来满满的回忆,产生共鸣。好文笔!遥握问候老师,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回复1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3-06-16 14:55:23
  谢谢老师,问候,敬茶!
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6-16 08:22:17
  夏日里收麦子,过六一,过端午,还正是高考季,这是打拼的时节也是收获的时节,爱意满满的文章,拜读学习,问候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3-06-16 14:55:44
  谢谢老师。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6-16 08:23:36
  独爱夏日,因为多少美好的事情,最美的亲情,都在夏日里升温了。文章尽管取材平常,但感悟深刻,写得温暖,值得一读。怀才抱器问候作者夏祺!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3-06-16 14:56:10
  谢谢老师,敬茶!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6-16 10:11:32
  作者回忆了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往事,尤其是高考期间父亲的陪考,令作者终生难忘。有亲情有乡情有感情,好文拜读学习,祝好!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3-06-16 14:56:37
  童年的记忆总是清晰的。谢谢老师。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6-25 21:44:45
  东篱取文之要求很高,对一个作者的成长是有着好处的,追求卓越,总有收获,攀登颠覆,会看到曙光。东篱不会放弃每一篇精彩文章,这是东篱风格。祝贺清风老师摘精!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3-06-26 08:06:35
  谢谢老师的肯定。
回复5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3-06-26 08:53:19
  谢谢老师,老师的鼓励给了我更大的动力。不忘初心,笔耕不辍。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