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樱花艳(散文)
一
春天的湖里公园,花繁,叶绿,湖水柔,一切都是最好的状态,有盛世的气象。三月,频频去公园,不为看湖,看树,看人,只为四棵樱花。
我觉得,春天的风韵,桃花占了五分,樱花占了三分。遇见樱花前,最爱桃花。因为桃花从年少时就存在于我的生活中。家乡的春天,田野间、人家的后院、山上,到处可见桃花,望之欢喜。那时,并不懂得欣赏桃花的美,只为桃花开后,离吃桃子的日子就不远了。真正喜欢上桃花,是因为《射雕英雄传》这部电视剧。一代武林宗师黄药师就居住在桃花岛上,岛上种满铺天盖地的桃树。春天,桃花开时,美得惊心动魄。桃花,在这里,是花,也是武器,带着邪气,又带着灵气。从此,桃花霸占了我的身心,我一度固执地认为,春天没有桃花,就不是春天。
遇见樱花是在厦门,在中年的渡口。那年春天,和静静去梅海岭看三角梅。山道悠长,春风清爽,漫山遍野都是春色。然后,我看到了一棵树,开满了粉红色的小花,那么热烈,那么温柔,美得内敛,充满着诱惑。初看以为是桃花,心不由砰砰地跳。和桃花分别太久,自离开九宫山就未看过,不知是厦门桃花鲜见,还是我失去了看花的心情。
但那不是桃花,静静告诉我是樱花,不由失落。带着好奇的心情走向那棵樱花,又俏丽,又妩媚,有桃花的五分风情和姿色,让我有如见故人似的亲切和欢喜。前生,我一定是樱花旁的一朵无名小花,一生都在仰望着它的绝世风华。
这棵樱花是寂寥的,孤零零地伫立在山野间,旁边也没有别的花,唯有杂树杂草。我思忖:这棵樱花为何会独自伫立于此,它的一生一定承载着盛大的忧伤和孤独。但孤独也是一种福气,无人打扰,不被修剪,不被喷药,自然生长,活得无拘无束。更没有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想开就开,想落就落,自由自在,无比放松。
自那一次,爱上樱花。想到樱花,会想象着这样一个画面:一个穿着白色和服的日本女子,有着猫一样的柔顺,一张狐媚的脸,一双迷离的眼神,她和着袅袅琴音,在樱花树下跳舞,那般风情,那般妖娆,勾魂摄魄。我不知为何会想到日本女子,大概是因为樱花是日本国花吧,也是因为“樱花”这个名字颇有东洋味道,但也真好听,又古典,又现代,配得上樱花的美。其实,我知道,樱花本自喜马拉雅山,被岛国借了粽子去而已。在我的心底,樱花永远是带着一种冷峻的美感,而非轻佻。所以,我总是面对樱花就把“磅礴,纵意,无拘无束”这样的词汇送给她。
因为樱花,我爱上所有红色的花——梅花、荷花、凤凰花、三角梅、茶花、郁金香……人到中年,竟然迷恋上绚丽的花花朵朵,也许是害怕衰老吧,看到红色的花儿,似看到锦绣华年,看到一个沸腾的青春时代。红色,给予我激情和力量。
因为樱花,我爱上颜色鲜亮的衣服。年轻时,固执地只爱黑与白,爱得不可理喻,衣柜里尽是黑色和白色的衣服,总觉花红柳绿太俗气。如今,却觉得花红柳绿才好看,晚上去跳广场舞爱穿鲜艳的T恤——粉红、玫红、橘色、明黄、果绿……从不穿黑色,生怕人家看不见。我什么时候变得张扬了,我曾经是多么害羞呀,谁多看我一眼就紧张。色彩,折射了我的心境和性情。如今的我,活得有点像樱花了,不敢奢望樱花的美,但是我渴望活出樱花的姿态和精神。
每年樱花盛开之际,必定要去狐尾山、文屏山、十里蓝山看樱花。那里的樱花少则几十棵,多则上百棵,开得热闹又霸气。每一棵樱花都有自己的生存情态,有的在路边,轻易可见;有的在中间,不易看到;有的开得密,有的开得稀;有的艳,有的淡。也有的樱花开了多少个春天,永远被人忽略,但也开得殷勤,默默为春天奉献。就像一个公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位,有的职位高,有的职位低,有的张扬,有的内敛,但都会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使得公司得以正常运转,每个人,都绽放自己的魅力和风采。
最迷恋十里蓝山的樱花,几百棵,在春天里呼啸般绽放,开得隆重,逼近狂野,是奋不顾身的姿态,似一个女子要去私奔,有凛然,有决绝,美得动荡,美到巅峰,简直要占尽春光。它们吸引了世人的眼光,被无数的长枪短炮对准,享受着无上的礼遇和赞美,就像大牌明星出场,万人骚动。
二
湖里公园这四棵樱花为前年种植。
五年前,湖里公园因附近修地铁站,一小半公园做了工地,嘈杂不堪,多少花木凋折。那几年,简直不敢来公园。前年,地铁站建好,修复湖里公园,四棵樱花得以在这里安家。初来时,它们还是光秃秃的,一身枯枝,不美,倒也苍劲、遒曲,每一根都有傲骨,有风范。次年,抽出嫩绿的叶,今年开了花,我惊叹它们蓬勃的生命力。
两棵樱花在草地上,与棕榈树、松树、黄花风铃木相伴,它们威猛,樱花娇柔,呈现出一种刚柔并济的美。
还有两棵在一个小园里。小园临湖,很小。白色的园墙,墙上开着椭圆形的窗,无窗棂,颇似古典园林的框景,站于窗前,看园,看人,诗境迭出,美感凸显。两个圆拱形的门,韵致无限。一个略微曲折的回廊,有清幽意味,坐在回廊上,一汪湖水盈盈映入眼帘,说不出的爽气。还有一座小小的阁楼,两层,楼外有一个小小的楼梯通往二楼,梯旁各有一块巨石,朴拙中透着沧桑气。阁楼空着,站在阁楼的窗边,可收纳半园春色。小园小巧别致,有古意,很江南。只是阁楼的空让我遗憾,就如看到一个如花般的美人独守空闺,又怜惜又心痛。我常想:阁楼应该摆上有古风的家具,住进一个娉婷的女子,她身材苗条,明眸如秋水,有一头乌黑的长发,爱穿汉服,会作诗,弹筝,会哼几句江南小曲。如此不负阁楼,不负小园。
两棵樱花,一棵挨着墙,一棵挨着回廊,因为少,并不惊艳,但开得昂扬而蓬勃,饱含着对春天的爱恋,对生命的激情。除了樱花,还有三角梅、一株芭蕉、些许灌木之类。三角梅在樱花边,也好看,但风韵不敌樱花。芭蕉在阁楼的墙角边,一幅老成持重的样子,默然与樱花相对。灌木灰头土脸,并不吸引人,仿佛从来没有鲜艳过,但是活得坚韧,从不气馁。它们与樱花相伴,点缀了小园,让小园变得鲜活生动。
小园的樱花,很美,终究清冷。公园本不是景点,只有附近居民前来,而来小园的人更少,没有多少人为这两棵樱花驻足,只有春风、蝴蝶稀罕它们。两棵樱花远离了世间的喧闹和排场,似被隔绝在繁华之外。它们是否会羡慕狐尾山、十里蓝山的樱花,那里的樱花得到最精心的呵护,得到世人的喝彩与掌声。也许会羡慕,但它们并不为此伤怀,依旧执着地开,骄傲地开,为春天捧出自己的一颗痴心,把万千柔情交付,不为霸占春天,只想成为春天里的一道景致。让我想起金庸笔下的黄蓉,那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子,有樱花的灵动和俏丽,七分正气,三分邪气。既能做贤妻慈母,又能杀伐决断,既能享受风光,也能甘守寂寞。有一颗七窍玲珑心,更有满腔痴情,爱她的靖哥哥爱得掏心掏肺。她是一朵最美的樱花。
三
如果要像樱花一样活着,我愿意如这两棵樱花一样的寂寞,守着这个小园,真好。我越来越害怕喧嚣,喜欢安静。最喜欢一个人,坐在窗前,喝茶,听歌,看天,看云,看山,看树,在茶的清苦里咀嚼心事,在缠绵的歌声里回忆青春和过往,我享受这样的寂寞,思绪可以痛快地驰骋,万般自在。
那个三月,我与两棵樱花相看两不厌,这个春天因此不俗,变得无比浪漫,诗意跌宕。四月初,樱花彻底凋谢,只剩满树绿叶,混迹于所有的树中,并不出众,流于庸常,仿佛樱花从来没有来过,不由扯心扯肺地疼,就如看到英雄老去,美人迟暮。之后,杜鹃花开了,茶花开了,泼天泼地,气势不凡,春天的公园并没有因为樱花的凋零而冷清。但是对我而言,少了樱花的春天,是一种缺憾,我只能怀着对樱花的思念在春天里继续前行,期待来年的三月,与樱花再来一次甜蜜的相聚。
我在想:明年,我应该以怎样的仪式与樱花相见。最好在江南的白墙黑瓦边,在人家的后院里,瓦上漫溢着青烟,院外是小桥流水,有乌篷船悠悠荡过,有一帘烟雨,而我穿着一身青色的布裙和一双黑色布鞋,挽一个发髻,伫立在窗前,含情看樱花,然后有古琴声袅袅飘过……如此才配得上樱花的美,樱花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