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蓉城】泸沽秋色彩绘重,水天湖草风清浓 ——-南下海南游之二
泸沽秋色彩绘重,水天湖草风清浓
--南下海南游之二
泸沽湖是著名风景区,位于四川盐源县与云南宁蒗县交界处。湖面海拔达2685米,蓄水9.5亿立方米,是四川第一大淡水湖。湖面高出邛海(1510米)、洱海(1966米)、抚仙湖(1722米)、滇池(1886米)等高原湖泊不少。
摩梭语“泸”为山沟,“沽”为里,意为山沟里的湖。泸沽湖崇山峻岭环抱,湖岸曲折多湾,山清水秀,如诗如画,景色迷人,空气清新,水产丰盛,被摩梭人奉为“母亲湖”,宛如洁白无瑕的珍珠镶嵌在我国西南,历来为川、滇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这是第三次来游泸沽湖,已是淡季,加上疫情,游人不多。天青水蓝,山远湖近,白云飘卷。浓浓秋意将深浅不一的金黄涂抹在树梢、草海、山坡。五颜六色的独木轻舟点缀碧澄的湖面。泸沽湖壮阔宏丽,浓墨重彩,秋韵迷人,风情万千,令人陶醉。
泸沽湖的自然景观不仅给人惊喜,覆盖着的女儿国的神秘面纱也一直吸引游客和学者。亘古独存的摩梭人母系氏族遗风民俗,宗教文化,是不可替代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五支洛古村落等还一直保持着摩梭族的走婚习俗。目前,有语言无文字的摩梭人属于纳西族的分支。虽然有不少提案,摩梭人目前还未被认可为一个单独的民族。
在背靠青山,面临草海的原摩梭土司府遗址旁,建有世界唯一的摩梭博物馆。在4500平方米的宽阔展厅中有实物、图画、文字,详尽地介绍了摩梭人的历史、生活、宗教、文化等,内容比较特殊少见,也十分丰富精彩,甚至有整头的猪膘肉实物展出。
爬上博物馆高高的观景楼,附近摩梭村寨与草海迷人彩色图画映入眼帘。摩梭人信奉本族原始宗教达巴教(与纳西族东巴教有关)和后传入的藏传佛教。草海村庄中的庄严辉煌的雍仲林黑喇嘛寺,是藏传佛教在泸沽湖唯一的最古老的“本波教派”(黑教)寺庙。
泸沽湖的草海面积达15000亩,芦苇水草起伏,水路错综隐蔽。各种水生动植物,水禽珍鸟,鱼虾贝螺,构成湿地生物大观园。这里除草海的湖面被俗称“亮海”。泸沽镇上粗糙的石头路令开车人头疼,不过广场上原来没有的骑高头大马神威英武的格姆女神塑像,却增色不少。
泸沽湖优美的湖湾沙滩很多,名为情人滩的至少有两个,湖畔水波潋滟,花艳草茂,松柏葱笼如盖,杨柳迎风抚条。百鸟群集,水鸥展翅,野鸭戏水,游人喂食,其乐融融。水岸湖边自然少不了摩梭少女的绰约风姿。水面荡舟轻盈,旱路骑马威风,如入瑶池仙境。
在公路观景台看里格半岛,细把链接陆地,像一个棒槌。岛不大却绿树成荫,各型民居密集。沿边小路可见隐藏林中的闪亮白塔,佛景仙踪,堪称一绝。要是下山进入里格村就是烟火气十足的人间韵味了。里格岛与宁蒗一侧的黑瓦吾岛、里务比岛被赞为“蓬莱三岛”。
祭神台上用长线挂起来五颜六色的藏族经幡飘扬,与碧蓝的湖面、苍翠的树林色彩缤纷,相映成趣,并带来一种天地呼应,万物有灵的宗教神秘感。祭神台靠湖处高台,有当地小哥给游客拍奇妙的天空之镜,比其他地方更有特色,技术更好,来得更快,收费也高。
湖边的大洛水村实如其名,村庄很大,蔓延湖畔,街道繁华,人口密集,商品多样。水船码头附近有金碧辉煌的亭台和洁白的藏式灵塔,与金黄色的杨树柳树,碧玉如洗的湖水,加上湖面灵动飞舞的水鸥共同组成一幅色彩丰富,生机盎然,风光极妙的生态景观。
以前总是说四川这边泸沽湖不如云南那边成熟漂亮,这次看来,四川发展后来居上。进入泸沽湖的公路已经全部完善,湖畔农家客栈、民宿十分漂亮,如花园一般,五彩缤纷,极具民族特色,又舒适美观,生意红火。湖畔鱼味店面不错,烤鱼味道好极了。而途中所见云南一边,大洛水村很完善,里格村正在大整修,还有不少农家乐、客栈正在改造之中。
上世纪初,探险家洛克曾赞叹泸沽湖:“英吉利的甘巴兰湖也没有这样美丽...笼罩在这里的是安静平和的奇妙,小岛像船只一样浮在平静的湖上,一切静穆的,真是一个适合神仙居住的地方。”其实这里也是世俗风情最浓厚的地方,最适合旅游探奇赏景的地方。
正是:
高原泸沽风光妙,浓彩秋韵最迷人。微风轻掀草海色,水禽翻飞湖畔情。
途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