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南山那一抹红(散文)

精品 【菊韵】南山那一抹红(散文)


作者:艾梅 布衣,20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93发表时间:2023-06-30 15:04:24

【菊韵】南山那一抹红(散文) 在鄂东南,绵延起伏的幕阜山脉尾端,有一片莽莽苍苍的青山,她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革命武装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山。
   蔷薇攀爬成墙的五月,黄石作协采风团一行四十余人,携一袭暮春苍劲的长风,蜿蜒盘旋在前往南山头的盘山公路上。窗外,阳光的光芒耀眼,国旗和党旗在闪亮的山风里猎猎飞扬,那种红色,热烈而艳丽。“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走进南山头,旗帜翻卷如画,那种连绵起伏的红一下子让我想起我在80年代时学会的那首《英雄赞歌》。
   在南山村村委会,我们观看了《大美南山》的宣传片,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流泪了,是那种沧桑深情的旋律抵达了我的感动吧。在《南山红》深情激昂的旋律迷漫的炮火硝烟里,我们向南山头景区进发。巍巍南山,我们投奔她的历史而去。
   在南山头,第一次占领游人视线的,就是南山碑林。南山碑林汇集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军群领导人的题词。石碑之石形态各异,随地势嶙峋排布。据殷祖镇党委书记柯红云介绍,南山碑林石碑有88块之多,堪称革命碑林之最。石上之字,行草各异。可惜我不懂书法,否则可以更深地领略它们的沧桑遒劲之美。其中一块石碑上就有彭德怀元帅的亲笔题词“先烈之血浇成了革命之花”。
   关于这些手迹的来历,不能不提殷祖镇原文化站站长殷显扬。早在70年代,深知南山头惨烈与悲壮革命斗争史的殷老先生,凭着对南山的一腔热血和责任,逐一向战斗过南山头的将帅索赠字联,并在当时生活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北上南下,走西北入川黔,足迹遍及整个中国,终于拿到了如今光耀南山的珍贵手迹。南山碑林,凝聚了革命将帅们对南山的殷殷深情,展示了南山一段波澜壮阔的战斗岁月,更使它成为南山头红色旅游风景区一道凝重而独特的风景线。
   南山头的金公祠,是整个南山头风景区保护最完好的历史留存,而整个南山,也是大冶市红色资源保存最好的地方。金公祠是一处建于明万历初年的胡氏祠堂。我曾于不久前的春节特意为金公祠而来。那时,阳光暖暖地流淌在金公祠的黑瓦和斑驳的墙体上,太阳和树枝孕育出的影子无声地摇荡在“大冶中心县委旧址”几个大字上,一片宁静漫延开来。进入金公祠,首先进入游人视线的是四张八仙桌拼接而成的会议桌,上方屋梁左右各挂一盏马灯。正厅四墙上各悬挂革命先驱照片及生平事迹简介。后面小厅墙上张贴入党誓词。我仿佛听见了“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铿锵誓言在这间古老的房间里回荡,冲出那一方狭长的天井,在南山的崇山峻岭里连绵不绝。就是在这里,先后成立了“中共大冶县委”、“中共大冶中心县委”,成立了大冶第一个革命政权-大冶县工农革命委员会,以南山头为中心的鄂东南革命根据地逐步形成,为彭德怀将军率领红五军挺进鄂东南,开辟中国第二个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从而发动了被周恩来盛赞为“模范的大冶兵暴”。金公祠像一道崩裂鄂东南历史长空的闪电,成为南山的地标。
   走出金公祠,我平生第二次来到南山头革命纪念碑前。革命纪念碑正面刻有“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几个大字,为徐向前元帅的亲笔题词,背面“英雄大冶革命摇篮”是张震上将所书,每个字重若千钧。高高的纪念碑,矗立在苍山翠竹之间,蓝天白云之下,比南山头的任何一座山峰还高。我听到了天空中传来一种声音。瓦蓝瓦蓝的天穹里,成群的大雁在南山头高高的纪念碑上空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恐怕是我生命里碰到过的最庞大的雁群。大雁的叫声以我看不见的姿势从天空连绵地传入我的耳朵。
   那种声音,多么像曾经飘荡在南山的千军万马从历史跋涉而来的声音。红旗在革命纪念广场四周,迎着从狭谷穿越而来的风,呼啦作响,时卷时舒。千千万万的革命者为革命抛头颅撒热血,不就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吗?无数革命先烈在倒下时,一定是无悔的吧!就像年仅30岁的万云山烈士。他在临死前高唱《国际歌》,微笑着对刽子手说:“来吧,此地很好。”他以生命践行了入党誓词: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在“大冶革命烈士英名录”碑墙上,刻录着3000多名有名可录的烈士。在整个南山,有“佰人古墓”等无名烈士墓7塚,有遗漏烈士8名,这些长眠在南山的英烈,以另外一种方式永垂不朽。
   南山之所以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她地兵家必争的地理条件,应该还源于她很好的人民群众思想基础。早在100多年前,深受“同盟会”思想影响的曹定国先生来到南山头,以虞家学堂启盟教育为掩护,秘密组织果城里进步青年投身革命。南山先后走出了段华锋、胡汉源、余致立、饶润斋等早期革命者,也走出了饶惠潭、余立金等将军。虞家学堂秘密撒下的革命种子,为后来建立南山头革命根据地成为可能。如今,胡汉源家的苏维埃农民协会旧址还在,曹定国挥毫写下的“奇石千古,好花四时”的名句仍在巨石上清晰可见,古老而苍劲,闪着历史深邃的光芒。曹先生所坚信之革命必胜已经到来了70多年,人民的生活已经在美好的路上越走越远。
   在广袤的南山,革命的南山,有彭德怀阅兵场,有余信垴哨所等5处哨所,虞家坳战壕等4处战壕,红军洞等溶洞五处,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成立旧址等革命旧址7处,在土地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炮火纷飞中的南山人民,也受到了战争的重创,出现了曹家山、冯家山等无人村6处。
   南山,从遥远的历史悲壮地走来,她早已不仅仅是殷祖的南山,大冶的南山。早在2009年,王平之子等17位将军的后人抵达黄石,踏上他们先辈浴血奋战过魂牵梦绕过的南山热土,完成他们的寻根之旅。南山,是属于中国革命的南山!
   今天,我们作协一行走入南山头,走进她的光辉岁月,也走进了南山村的村支部。现任南山村村支部书记郑昌兵,2018年放下在汕头拼搏了多年的事业,回到南山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先后实施村道扩建、村湾环境治理、红色示范村等建设,为改变南山村贫穷落后的面貌鞠躬尽瘁。南山的革命精神感染他做一个有战斗力的人。为了改变南山村因偏远无法供应自来水的难题,他私人出资8万元,在大山深处寻找到水源,彻底解决了南山村村民的饮水难题,被村民深情地称为“找水书记”。郑书记在一次采访中说:“南山头三到五年后一定会大变样。”
   有着红色基因红色记忆的南山,这片革命先烈曾经浴血奋战过的土地,将吹响建色大美南山的号角,把这片红色的山梁建成AAAA级景区。发掘红色历史,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开发国防教育、军事文化拓展;开展竹海大观项目,以建设万亩竹博园为龙头,其中已经完成了6000多亩山林的种植。几千棵红枫如一团团火焰燃烧在近千亩群山上,站在南山,你会被那诗一般明丽热烈的色彩沉醉。南山还将种上红如意软籽石榴、软枣猕猴桃、钙果等优质果树两万棵。南山养殖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成。生态旅游的大格局在南山初步呈现。登山健身步道、跑马场、露营基地等旅游设施将圈粉无数。休闲垂钓、婚纱摄影……红色旅游、绿色生态的大美画卷正在南山徐徐铺展。
   我想把南山一个小伙子安排在作品的尾声。在对虞家坳古民居的探访中,一位朴实的小伙子始终在我们前面充当导游的角色。我开始以为是南山村安排的另外一个导游。在我们离开古民居前往将军洞时,他跟他几岁的儿子顶着炎炎烈日给我们热情带路。询问中才得知他并不是指定导游,他只是想来到这里的我们能仔细地看看、好好地写写他的家乡。直到我们上车离去,那一高一矮的身影在烈日下挥手作别的一幕在我的脑海定格。我忘记了问他的名字,他的眼神,纯朴而期待。为了这次采风,殷祖镇党委书记柯红云在我们听导游讲解时默默地陪在一旁,南山村前支书饶惠开在采风结束第二天亲自把资料送到几十公里外的作家们家里。
   我知道,我为什么来到了南山头。要读懂她革命的几十年,我想我还需要在她的历史里进行一次艰苦卓绝的长征。

共 31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艾梅的散文《南山头上一抹红》,以优美的文字讲述了南山这个革命圣地的地理特征和光荣历史。展现了中国革命的万马千军的气势和来之不易的江山,先烈的精神不朽,前仆后继的革命浪潮使南山具有不凡的庄严。有缅怀有建设,有教育有绿色生态。从金公祠到革命烈士碑,革命的火种在燎原,“在广袤的南山,革命的南山,有彭德怀阅兵场,有余信垴哨所等5处哨所,虞家坳战壕等4处战壕,红军洞等溶洞五处,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成立旧址等革命旧址7处,在土地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着红色基因红色记忆的南山,这片革命先烈曾经浴血奋战过的土地,将吹响建色大美南山的号角,把这片红色的山梁建成AAAA级景区。”走进革命圣地,就是一次红色传统的洗礼!【编辑:远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702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3-06-30 15:09:53
  先烈的献血染红了红旗,我们不能让它变色。红色历史要了解,革命传统不能丢。经济再发展,也要不忘历史,牢记过去。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自豪,学习红色历史,继承革命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乐歌        2023-06-30 18:20:39
  一个炎热的夏季,一种颜色涂抹天边,晚霞的风霜那是一种生命的原色,一支画笔勾勒中国红色的画框,缕缕硝烟中,镰刀和斧头交织在一块巨大的红色丝绸上,绣出一段革命历史!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3 楼        文友:乐歌        2023-06-30 19:10:19
  我们来到这里,聆听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南山头革命传统和南山头革命精神使我们每个党员都受到一次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洗礼。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4 楼        文友:乐歌        2023-06-30 19:11:22
  我在想,组织看展览容易,去听一场介绍容易,“造势”容易,感动和激动一阵子容易; 而不容易的,更具“功力”的,是如何将南山头革命精神真正学到手,真正指导实践用于实践,真正做到细化、量化在我的日常学习工作之中。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5 楼        文友:远近        2023-07-01 03:15:12
  南桥头革命文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如何使它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需要我们怎么做,是一个永远的课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 楼        文友:玉之残泪        2023-07-05 19:56:47
  初心勿忘,牢记使命,或许正是新时代下我们应该面对与宣传的吧。问好作者,致意初夏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