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岸】父亲的苜蓿情结(散文)

精品 【柳岸·岸】父亲的苜蓿情结(散文)


作者:尚文斌 布衣,35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82发表时间:2023-07-03 10:12:04

老屋的后院里,父亲种着一坨苜蓿。后院地方虽说也不算太小,可好几颗小碗口粗细的吃货树挤在里面,地面上便每天都会有很多的树荫。加之缺水和通风不好,使得父亲种下的苜蓿稀稀拉拉地也没有出多少苗儿,可父亲却依然精心地侍弄着它们。
   每年开春,当苜蓿根的新芽刚露出地面的时候,父亲便小心翼翼地一株一株地给苜蓿浅锄松土。待苜蓿长到两三公分高的时候,又开始给它浇水施肥了。苜蓿园里,一切杂草当然是无立足之地的了。然而,无法解决的通风透光使得苜蓿仍然长得纤细而有些赢弱。由于那时家里做饭已经不是在老屋里了,其它蔬菜多而且也很是方便,所以,父亲种的苜蓿还是很少用来当菜吃的。家里也没有养着食草的动物,于是,这坨苜蓿就在父亲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生长着。每年冬天来临的时候,父亲便割去地面上苜蓿那已经显得干枯的枝条,又期待着它来年的再生。
   一转眼几年过去了,年迈的父亲坐上了轮椅,已经没有能力再来作务他的苜蓿了。儿孙们没有兴趣更没有闲暇时间来管理它,苜蓿生长的状况便差了许多,存活的数量也明显减少了。然而,父亲还是时不时地告诫我说:“不要让谁破坏了我的苜蓿”。
   九旬高龄时,父亲已经很少去后院了,头脑已经不太清晰的他更是极少提及他的苜蓿。我便动了挖掉这些苜蓿的念头,因为它既没有食用、观赏的价值,又影响着后院的环境。
   有一天,我悄悄地用镢头挖掉了那些苜蓿,并重新平整了那块园地。出乎我意料的是,已有许多时日不能离开轮椅的父亲,竟然自己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去了后院。当他看到不见了苜蓿时,竟然发起火来,质问是谁挖了他的苜蓿。当没有人承担责任的时候,父亲用拐杖敲击着地板,严肃而又略带斯文的口气又显示出他当教师时候的样子来:“对于这件事情,我自己会调查清楚的!”见父亲这样执着,我便笑着哄他说:“爸,苜蓿没挖,只是把地面上的老苜蓿铲掉了,过几天就会重新长上来的。”然而,父亲已经有些浑然的头脑忽然又出奇的清晰了起来:“不要哄我了,苜蓿连根都挖出来了还能长上来么?”显然,父亲是看到了后院墙角柴禾堆里那些带着根的苜蓿“尸体”了。我不得不又编了一个理由来劝他:“爸,那些苜蓿都老了,这些年也没有啥用场还占着院子,现在挖了它,是把地腾出来想种些其它蔬菜呢。”父亲便不再说话。表面上像是妥协了,但满脸的不悦还是让我看出了他内心里对那坨苜蓿的不舍。看着父亲对苜蓿的这般浓浓情结,我的思绪不由得一下子又飞到了儿时那艰难困苦的年月……
   曾经听父亲说,他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就很清苦,苜蓿菜是家里不可或缺的食物。上初中那会儿,每周要从家里背两次馍去学校。苜蓿生长的季节,苜蓿菜馍便是他馍兜兜里的常客了。到了冬季,菜瓶子里又开始装上了嫩苜蓿腌制的酸菜了。后来他长大成人,生活条件却依然没有太大地改变。在我出生的那年,国家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物质极度的匮乏,一切都是那样的艰难,粮食的欠缺是尤为突出的了。家里常常吃完上顿就熬煎下顿。每年到了二、三月里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的粮食就显得更加紧张。于是,地里的野菜和嫩苜蓿便成了家里的主食了。母亲则是把苜蓿的吃法发挥到了极致,用苜蓿做下锅菜;用苜蓿拌上面粉蒸疙瘩;用苜蓿和玉米糁子掺合着熬苜蓿粥;用炸熟并捣烂的苜蓿搅上面粉擀绿面、用苜蓿掺和面粉来做馍。特别困难的时候,还用麸皮和苜蓿掺和着捏成团子蒸着吃。
   有一年,农历二月刚过不久,家里就开始断粮了。地里的野菜和苜蓿还没有完全长出来,爷爷在到处求借无望的情况下,只好拆了家里的枕头,倒出里面填充的糜子、谷糠,淘洗后熬成稀粥喝。勉强坚持到了三月,地里的苜蓿终于露出地面了,父亲便和弟妹们在爷爷的带领下就去地里掐回来当粮食来吃。一家人虽然被吃得面黄肌瘦,肚皮发绿,总算是把命保住了,也许父亲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对苜蓿产生了浓郁的情结吧?后来情况渐渐地好转了,但作为牲畜草料的苜蓿仍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充当着农村人家难以弃舍的生活用菜。
   苜蓿属于豆科类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因为每个叶柄上都有三只叶片,又称“三叶草”。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是食草动物一种非常优良的饲料。虽然种类有几十种之多,但人们按照生长的地域和开花的色泽,把它们分南苜蓿和北苜蓿两类。南苜蓿开着黄花,北苜蓿开着紫花。陕西关中一带基本上都种植北苜蓿。
   苜蓿在一年的生长季节里,一茬又一茬地被人们收割着。老苜蓿作饲料,嫩苜蓿既可以作饲料又可以供人们当菜吃。清香爽口,回味无穷。它那甚长而粗壮的根系深深地扎进泥土里,耐旱抗寒,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默默地为人们奉献着。
   到了我记事的那会儿,苜蓿在农村人的生活中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记得那时候,每个生产队里都会有一片苜蓿地,种植的苜蓿主要用来作为队里牲畜的饲料。由于大家的生活还是处在非常贫困的时期,因此,每到一茬嫩苜蓿长上来的时候,队长就派出几个女劳力去撅苜蓿,然后再按人口多少分给各户。到了吃饭的时候,队里大槐树下的老碗会上,各种含有苜蓿的饭食就呈现出来。苜蓿花卷、苜蓿锅盔、苜蓿连锅面、苜蓿疙瘩等令人眼花缭乱。虽然不是美味佳肴,但只要爽口且能填饱肚子,大家也就非常满足了。
   那个时候,偷苜蓿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的。为了防止,生产队都在苜蓿地里盖着看护房。在嫩苜蓿出来后,就派人昼夜看护着。尽管如此,生活困难的人家还是利用夜深人静的时候,时不时地去偷些苜蓿,当然也有被看护人员抓住的时候。管理严格的生产队里,曾经抓住了偷撅苜蓿的,让其脖子上挂着牌子游街示众的情景就让人心酸不已。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最爱吃母亲做的苜蓿油花卷了。每次蒸苜蓿油花卷的时候,母亲都要做些油泼辣子和蒜水。苜蓿花卷蒸熟了,一揭开草圈,浓浓的苜蓿菜香便随着热气扑鼻而来,待花卷稍稍凉一会儿,父亲就急不可耐地取上几个,碗里舀上几勺辣子蒜水就端着圪蹴到一旁,撕下一块花卷蘸上蒜水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斗转星移。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生活条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机械化耕作早就完全取代了牲畜,主要作为牲畜饲料的苜蓿已经难得一见了。然而,苦难中跌撞过来的父亲却依然记着苜蓿的救命之恩,依然怀念着那极其平凡的苜蓿。当别人栽花种草的时候,父亲却种起那毫不起眼的苜蓿来。
   望着父亲的背影,猛然间,我感觉一生从教的父亲像极了那平凡的苜蓿。他深深地扎根于家乡教坛那芬芳的泥土里,一茬又一茬地为国家培育着桃李,辛勤而又默默地奉献着。而今虽已经风烛残年,但他还在用深情的怀念来装点自己对这尘世的眷恋。
            
   2023.7.1于老屋

共 26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深情的笔墨,叙述了“我”的父亲对苜蓿的情怀。在老家不大的后院,父亲种植了许多苜蓿,父亲每天用满腔热情精心地侍弄着它们,给它们浅锄松土,浇水施肥,看着它们茁壮成长。虽然,当时的家中并不需要苜蓿当菜吃,也没有吃草的动物,可父亲因为喜爱,却把苜蓿视为珍宝,不允许家人去糟蹋它们。艰难岁月,苜蓿也成为家中和父亲口中的主食,母亲用巧手,把苜蓿做成了美味佳肴,温饱了家人饥饿的肠胃,也让父亲对苜蓿更加珍爱。的确,苜蓿不仅营养丰富,适合人和动物食用,它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世代为老百姓奉献着,成为百姓的钟爱;生产队时期,有的村民为了得到它,甚至不惜名声去偷撅苜蓿,被抓到了游街示众,令人人心酸不已。记忆中,父亲吃母亲做的苜蓿花卷场景历历在目,可惜,这已经成了岁月的回忆了……散文通过回忆父亲对苜蓿情结,描述出在贫困年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令人感动。散文回忆往昔,叙述美好,借物抒情,抒发情愫,情节生动,故事感人,贴近生活,引人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703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3-07-03 10:12:59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夏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3-07-03 10:14:11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尚文斌        2023-07-03 11:20:01
  感谢刘柳琴编辑鼓励支持!
4 楼        文友:尚文斌        2023-07-04 08:08:10
  被江山评为精品非常高兴,也是极大的鼓励。谢谢编辑刘老师!远握敬茶!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