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村庄,依然是心中的那片记忆(散文)

编辑推荐 【风恋】村庄,依然是心中的那片记忆(散文)


作者:常林 白丁,1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37发表时间:2023-07-06 05:48:19
摘要:心中依然是那片记忆的村庄,说到底不如我们现实生活的一日千里,美轮美奂。可是,我以怀旧的方式,“老马思家乡”的情怀,想起当年家长的旧址、水源、农田、树木等的回忆,再一次唤起我对家乡的浓浓的人间真情!

“虽然京城乐,不如早还乡”,这是侄儿在北京工作发出的感慨。当时,我听到他说的这句话,以为他是在谦虚,有故弄玄虚,不再说真话之嫌;“虽然县城好,不如回家乡”,这是本家老哥在县城居住多年时说出的感受。当时,我听到他说的这句话,以为他是在卖乖,在炫耀自己居住环境,有说假话之嫌。由于条件好了,我也在城里买了楼房,举家搬到了城里居住。期间总有“人在城里心在老家”的感觉。一有空闲时间,就产生想回老家转转的想法,并付诸于行动。常回家看看,成了我割舍不断的亲情。侄儿的感慨,老哥的感受,我的想法,汇聚在一起,不再有对侄儿、对老哥上述偏颇的看法。根据我居住城里的亲身感受,我产生一种思想,凝聚着一个情结,那就是“老马思家乡”的情愫,在我心中荡漾着。我、哥、侄三人的心中,思家乡什么?不是侄儿的故弄玄虚,老哥的卖乖炫耀,我的念念不忘回老家的想法,而是我们心中所想的,依然是那片村庄记忆的往事情怀。
  
   旧址的影像,挥之不去。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家家户户都住上了砖瓦房,有的人家还住上了二层小楼,日子过得殷殷实实,小康的路上一个也没有掉队。我们在感叹家乡人过上好日子,感激共产党好政策,感谢社会主义好制度的同时,不是把眼睛盯在家乡人的排排新房上,而是抚今追昔,在努力寻找老家的居住旧址,诸如:土平房、茅草屋,防控洞,碾道——。现在这些旧址有的改变了它原有的模样,有的根本就不存在了。但尽管这样,我的记忆仍然是清晰的。
   就说家乡的防控洞吧,早在30多年前,为了备战,备荒,防修反修,家家户户都挖了防修抗震的防控洞。当年,防修备战紧急,地震也发生频繁,人们暂时离开了居住的房屋,全搬进备战防震的防控洞。说起那时,还很热闹。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为挖防控洞起早贪黑的干。生产队长,随时报告挖防控洞的工程进度。大喇叭还不失时机的喊话,提醒人们:挖防控洞是一项政治任务,爱国的表现。工程上实行一刀切,防控洞的尺寸、样式要相同,检查防控洞的标准也相同。就连X月X日是竣工的日子都有明确的规定。说,这是对毛主席崇敬、热爱和忠诚。防控洞随着岁月的流逝,它现在不是原先那样:一排排的、整整齐齐的模样,现在是破烂不堪,被一些茅草所覆盖。但在我的记忆中,它永远是美好的,永远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再说碾道。现在的年轻人很可能不知道碾道是个啥玩意。碾道,顾名思义,就是存放碾子的地方(房子)以及碾子运行时所占有的范围(走过的痕迹)。碾道里,有碾子。碾子,由碾砣、碾盘、碾管、碾框、碾棍等组成。早在30多年前,碾道成为百姓生存的重要场所与工具。现在的碾子已经不被人们使用(特殊贫困山区除外),取而代之的是现在的米面加工厂。现在的碾道,几乎绝迹,即使存在,也破烂不堪,房子濒于倒塌。碾道里的碾子,碾砣斜躺在碾盘上,气息奄奄;碾盘上的积土很厚,长出了杂草和小树;碾管虽然还直立在碾盘中央,但它的身体早已消瘦,像一棵死去的老树,骨瘦嶙峋;碾框早已散架,肢体旁落在一边;碾棍不知去向何方。现在的碾子,形体四分五裂,百孔千疮,几乎面目全非,活力生机贻尽。尽管这样,向我们这代人还是对它情有独钟,仍然记忆它昔日的辉煌。
   -早先这个地方,人声鼎沸,排班压碾子的人络绎不绝。人们顶着星辰,踏着骄阳,迎着落日,排着长队,有序地进入碾道,推五谷,碾米面,欢欢乐乐地劳作。昔日的小小碾道,成为人们填饱肚子的救生地,五谷杂粮的“加工厂”。碾道,踏出了一条生存的路;碾子,碾出了美食的五谷香;碾道里人们留下的是岁月的串串脚印,碾子上散发着是人们记忆的五谷飘香。碾道,今天它虽然被社会发展终止了使命,改变了模样,但它过去的辉煌,仍在我的记忆中徜徉!
  
   农田之水,开启记忆珍藏
   我走进家乡,置身于田间地头,看到块块农田,平整如镜,绿的鲜亮。田中银白色的滴灌带软管,爬遍平田坡地的各个角落,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滴灌带射出的伞状井水,滋润着农田,浇灌着幼苗。幼苗绿绿的嫩嫩的,生机一片。在滴灌带的作用下,我看到了农田之水和生命强大,看到了祖国日新月异变化,就又想起了家乡十几年前,村里南北机井,在柴油机的转动下,把20几米深的井水,通过水泵扬起30多米,把它送到坝渠里情景,又一次再现:你看,井水从水管里出来,又直射出五六米远,蹿落在坝渠的水泥地面上,发出“哗哗”的响声。立刻坝渠里的水,像一条白色的长蛇,在坝渠里撒着欢儿地箭一般地狂跑,像是比赛,看谁先到了农田。坝渠里的水,又像一条洁白的哈达,缠绕在田间地头,把整个村子里的土地装扮的分外素雅。你听,管子的吐水声、坝渠里的流水声、人们浇地堵水的喊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当时新中国农村农业发展的交响曲,由此,又使我回忆起了七十年代农村兴修水利,大干快上,改天换地的时代潮。我不会忘记,家乡穷山沟里,砂窝窝下找水源,打机井的往事。那时,全生产小队百十号人,男女老少齐上阵,顶着星辰,冒着严寒,提着矿灯,燃着篝火,挥铣抡镐,挖土捞砂,硬是在一个冬日的时间里,打出一眼深水井!共产党员,生产队副队长,史哥为打这眼深水井牺牲。那是1975年,我刚高中毕业,为此事,我写了通讯:砂石窝里找水源。报道了史哥的事迹,并在全旗人民广播电台播发。
   我看到了家乡的农田之水,虽然有一个“想起”,一个“不会忘记”的回忆,但终究都会被设施农业的发展,滴灌带的普及所淹没,那种大水灌农田,水过地皮湿的做法,已一去不复返!这就是当今农村农业发展进步的现实!今天开启这段珍藏的记忆,也是思念家乡的表白吧!
   葱绿的麦田,染不去记忆中的村庄村庄南北道的正前方,是一片宽阔的麦地,
   葱绿的麦苗,随着夏风波澜起伏,一派丰收景象。但谁能知道,就是这块麦田,是三十多年前的生产队大院,是本村庄的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的中心。现在,虽然被一片麦田所代替,但在我的记忆中,仍然是生产队的四合大院。学习室、记分室、饲养处、粮食大仓库、豆腐坊;牛圈、马圈、驴圈、羊圈;草屋子、大门栋、存车场房等建筑设施,分布在生产队四合院的东西南北。我,此时虽然是伫立在麦田前,但心想的确是昔日的往事。昔日的学习室,人们的激情可浓了。人们到了那个地方,没有一点私心杂念,总觉得天蓝蓝,地阔阔,跟着毛主席世界一片红!干革命有使不完的劲。记分室,熙熙攘攘的人群,又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浮现,每两天社员们记一次工分。会计记分,队长按戳。这项活动,虽然简单,但社员们却都感到很温馨,愿意做这项工作,每天晚上刚一吃完饭,社员们就来到这里记分。麦田里的夏风在我耳畔想起,它不允许我对记分室往事的多想。催促我和家乡人向麦田的中央走去,眼前麦田中央千浪层层,水草、粪肥、麦苗特有的气息味道,扑鼻而来。此时,我再想,再观察,“麦田中央”不就是当年的“大门存车场房”的地方吗?它,夏日夜晚别致的生活场景,一下子又打开我的记忆的闸门。家乡人为了躲避夏日夜里的闷热,总是不肯闲呆在屋里,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大门存车场房”里拎着旱烟袋,提着点燃的艾蒿绳,抽着旱烟,谈天说地,借古评今。什么天塌地陷,什么六道轮回;什么改朝换代,因果报应等等的民间故事,在他们的口中娓娓道来。他们谈论这些还嫌不够,还把旱烟袋抽得丝丝作响,烟锅的热量超过了白天骄阳的温度。艾蒿绳点燃的亮光,烟锅里的旱烟燃起的火花,在远处的人群看来,像“夜明星”落地,像“萤火虫”飞舞欢歌;艾蒿的香味,旱烟的辣味,在夜风的吹拂下,沁人心脾,飘向远方。“大门存车场房”我们不但见到了家乡人的生活场景,而且又领略到了家乡人的人文情怀。
  
   繁茂的树林,比不上场院景观
   我们北方人把存放庄稼(五谷的果实和茎叶)的地方叫场院。现在,场院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繁茂树林。现在的树林长势很好,树干挺拔苍翠,直刺云天。我看到了这一情景。昔日场院的景象也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圆圆的高大的数尊金黄色谷垛,伸向天际,好像村里的天是它撑起;红红的高粱果实,一片连一片,远处看,像血染的战旗,红透场院里的半边天;玉米穗子整齐垜在场院的向阳处,像一座橙色的城墙,阻碍着太阳的落山;荞麦占据场院的中央,仗着数众,侵犯其它五谷的领地。它像一座高山,挡住了行人的去路。它还出尽了风头,逢人点头,逢人微笑,“握手”、“亲吻”是它的讨好别人的本领!场院里的五谷数不胜数,杂粮也尽显风流!正因为回忆这样的场景,我忘记了身在树林中。
   心中依然是那片记忆的村庄,说到底不如我们农村现实生活中的一日千里,美轮美奂。可是,我以怀旧方式,“老马思家乡”的情怀,想通过对当年家乡的旧址、水源、农田、树木等的回忆,再一次唤起我对家乡的浓浓的人间真情!
  

共 35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人们的记忆开始,家就是一种情怀,依恋。不管身在何处,心里对自己曾经生活几十年的故土,都是怀着深深地念想。挥之不去的记忆中故事,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新模样,都能牵动作者的神经,久久放不下就去走一走看一看,村子里原有的老物件,当年备战备荒所挖的防空洞,虽然被荒草覆盖,村里的碾坊也千疮百孔面目全非,但是,那原有的记忆中的样子却在作者心中继续辉煌。在田间地头,看到田里的配套水利设施,想起当年家乡打机井时,为了改变缺水状况打井牺牲的朋友,心中之感慨与伤痛都在笔下流出。生产队大院,场院,现在虽然没有了,可那也是这片新农村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一篇回忆,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人间真情。文章紧贴生活,有老一代人地传承和意境,推荐共赏。【编辑:刘春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春庆        2023-07-06 05:51:01
  读完常林老师的回忆录,心里不由也想起了当年自己也在农村生产队劳动过的场景,非常有同感。感谢赐稿支持,问好老师夏安吉祥。
2 楼        文友:常林        2023-07-06 07:34:52
  感谢刘老师的劳神编辑,向您说一声辛苦了!祝刘老师夏日安康快乐!
3 楼        文友:常林        2023-07-06 21:45:32
  编辑老师把文章的题目《心中依然是那片记忆的村庄》改成《村庄,依然是心中的那片记忆》,把“村庄”前置,强调了记忆重点,使文章主旨分明,看点多多。向老师学习用语考究、严谨的治学精神!拜谢老师!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