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也许(随笔)
那年中考,勇冠三军,英语科目蟾宫折桂,拨得头筹。考场竞技,几轮比拚,累计积分位列县域参考“秀才”第九,入围全县十名张榜公示的“精英”“种子”选手榜单,拟选送市高级示范一中“研修”“深造”,继续抛光打磨。
哇,要到市一中去读书,不可思议的惊喜与不敢相信。瞪大眼睛,盯着榜单,张大嘴巴,屏住呼吸,逐行逐字扫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搜索出了自己的大名。啊,一阵眩晕窜上脑门,愣愣地呆站着,全身血液刹时凝固,懵圈啦。自己咋会出其不意,赫然登科上“状元”榜呢?上就上呗,好事、喜事、幸事。可,短暂的几秒欣喜后,却清醒惊觉,自己一个从未远足云游、生活自理自持能力孱弱的襁袍中的宝儿,温室中的花朵,到市一中那样遥远浩淼的学府,咋过啊?!离开了家人父母的温暖庇护,自己会舒心惬意吗?唉,算了,还是原地打转转,割据一方,安静舒服地留在家里,待在县里的高级中学,继续高中阶段的赶考之路吧!
定了,自己坚执回拒了到市一中雕琢成璞玉的亲人学友的不厌其烦的劝学劝说,冥顽不化、万丈豪情地端出了各种各样的对市一中不屑一顾的说辞,狂妄称道“月是故乡明,此心安处是吾乡”,此地甚好,此处美甚。一意孤行,心无旁骛,笃断下占山为王,凭险据守的就地“自研”“自学”的封闭造车的战略思路,不去市里一中报名报道啦。如此让不少中考参考学子羡慕的千载难逢的高平台升级版加强型的与诸路同行学霸切磋交流互鉴的姻缘与良机,就这样在自己鼠目寸光的狭隘方略下,悄然从指尖遛走了。
唉,日与时驰,意与日去。岁月经年,及今思之,去留一念之差,“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一丝丝一缕缕的余恨余憾不时在心中翻江倒海。“反刍”“咀嚼”,痛定思痛,唉,悔不该当初。如果当初,不固步自封,原地留学,而是趁势豪迈地抓住“远渡重洋”到市一中“淬炼”的天赐良机,熏染在市一中浓烈的比、学、赶、超、拚的治学求学备考氛围,自己蕴藏的潜力与后劲必定会被催迫着压榨与发挥到极致,高考的战果想必会比中考的成绩更加的辉煌与耀眼。唉,世上哪有如果与后悔呢?
没有去市一中拉练,缺失了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合成化、天空化、一体化的高科技、厚学风平台“淬火”,处于生理、心理周期发育变幻关键时节的那个曾经意气风发、自律自强的孤傲少年,彻彻底底、完完全全、放肆无他地放飞自我,原地踏步,不思进取,留守县高级中学,乐乎,欢乎。开心、惬意、自在。背着书包,闲适地走读。晚上,少却了军团似的集中研习和严师的督导督教,宅在家里的那个与初中三年判若两人的松懈到拉垮的“乖巧刻苦”少年,关上书房大门,瞒着父母,弃文从武,偷师学艺,痴迷着悄悄舞练起了那个时代风靡华夏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涛涛”的桥断与剧目,痴心妄想、走火入魔迷恋上了功夫拳脚,心思与精力的高速动车在高考的轨道上一点一滴松动着离轨脱轨。唉,本来学业基础扎实,储备动能尚可的一等一的少年,最终自食其果,高考“折戟”,对着那曾经仰慕的大师级学府望洋兴叹,徒唤奈何!不幸中的万幸,这个还算有点“文武双全”的少年,靠着以武促文、文武双通的些许“聪颖”与临时抱佛脚的奋起直追,好奈在高考赛场的最后关头,一飞冲天,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捞到了省级一类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凝望着鲜红的录取通知书,少年喜极而泣,百感交集!幸哉!状哉!
未去市一中抛光打蜡,被大学豪门学第拒之门外,有啥子了不起,咱不亦照样高考涉险通关,收到在省内排得上号的大学本科“请柬”吗?不去市一中,有啥子后悔的呢?少年飘飘然着沾沾自喜,依然一幅孤清高傲的自我膨胀与自欺欺人的阿Q似自我安慰和打趣调侃。
其实,内心咋个不心如明镜的透彻清楚,如果当初去了市一中,也许高考会“过五关斩六将”冲关夺隘,如尝所愿,也许,自此往后的发展轨迹与人生前程会是别有洞天的另一番景象。也许,也许……这一个又一个的也许,不过是少年类后悔人“水中月,镜中花”的美好幻想罢了。唉,这世上,哪有可以后悔的确定无疑的也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