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千华古村行(散文)
一
宝华镇千华古村,位于句容佛教圣地——宝华山脚下,是一座仿明清古村。
阳光并未普照,而是若隐若现,气温最高三十度,正是盛夏时节难得适合出行的好天气。于是,老公带着我,驱车四十公里,来到宝华山脚下。背依宝华山的千华古村,得风水宝地的滋养,远看,犹似一位遗世独立的古典佳人,又似空谷幽兰,洗尽铅华,安静地坐在时光深处,眉目如画,楚楚动人。
乾隆皇帝当年曾六下江南,每次都会到千华古镇来一游,赞叹这里山清水秀,宛如世外桃源。村里有一座山泉叫“叠泉”,乾隆帝不喜此名,不知何因,便赐名“杨柳泉”,当时乾隆帝见古村中杨柳轻拂,便赐名“杨柳泉村”,即现在的千华古村。千华古村可以说是一座由皇帝亲自鉴定的古村落,曾经让乾隆皇帝六次造访,足见其魅力。
进入千华古村的北大门,我们沿着一条宽阔整洁的大道步行向南。路两旁浓荫蔽日,绿柳依依,花开灼灼,溪水潺潺。最先扑入眼帘的两棵垂柳约有半抱粗,枝繁叶茂,分立道路两边,像两位历经沧桑的岁月老人,阅尽千帆,淡看晨光暮霭。约行三百米,一座飞檐翘角的木质门楼巍然屹立,门楼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花纹,显得沉厚而典雅,上面几个遒劲行书大字璀璨夺目:千华古村。门楼对面平滑雪白的墙面上,“天宝物华”四个字金光闪闪,这四个字完美诠释了“宝华”这个乡镇的丰富内涵及取此地名的文化渊源。
二
入了门楼,一条悠长深远的青砖路尽显时代的厚重感,每踏上一步,都能仿佛可以踩出时代的回音。路两旁店铺林立,建筑皆明清风格,灰黑色的墙面及屋脊透出古老的气息。店内物品琳琅满目,女店主有的身穿汉服,有的一袭旗袍,步态婀娜,顾盼生辉,各具风情,吸引众多游客步入店中,生意很是兴隆。一些食品坊、纪念品店很受孩子们欢迎,他们尽情挑选,嘻嘻哈哈,渲染着快乐的气氛。
兀自往前,忽觉满目缤纷,原来马路两旁建筑屋檐有绳子相连,绳上悬着一只只硕大的红灯笼和黄灯笼,红黄相配,极其艳丽,极其热烈,营造出隆重的仪式感,让人顿时陷入这里曾有过的奢华和热闹。恍惚中,一行车马浩浩荡荡驶过,两旁行人纷纷下跪,原来是乾隆皇帝到此巡访,轿中的乾隆帝气宇轩昂,英气逼人,只听一声“平身!”行人缓缓起身。紧随其后的另一轿中的妃子隔着轿帘,隐约可见绰约姿态,倾国倾城。
我正沉浸于天马行空的想象中,老公轻拍了一下我的肩,说:还在发呆呢,走吧,看那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座古朴小楼门上方,“长乐坊”三个大字赫然入目。门前舞台上一名妙龄健美女子正在表演呼啦圈的游戏。她手中的呼啦圈逐渐增多,颜色各异,她不慌不忙,再多的呼啦圈就像长在她身上似的,无论她怎么旋转,一个都不掉落。她还玩出更多的花样,那些呼拉圈分别落于她的左手、右手,双脚一个弹跳间,一个呼拉圈落于脖颈,眨眼间,在她身上呈现了奥运五环的造型,好漂亮,令人叹为观止!
一场表演结束,接着是三位颇具古典气质的少女表演古风伞舞《烟雨江南》,当柔婉缠绵的音乐徐徐响起,她们身着一袭粉色纱裙,举起淡蓝色的油纸伞,忽撑忽收,水袖飘摇,眼波流转,舞姿曼妙,翩若惊鸿,真是“盈盈一握若无骨,风吹袂裙戏蝶舞”,又恰似弱柳扶风,占尽风流。此情此景与戴望舒的《雨巷》的意境太契合了:一群结着丁香一般愁怨的姑娘,撑着油纸伞,走在寂寥又悠长的雨巷,散发着丁香一样的芬芳……
有风景的地方就是舞台,我很久没有逛逛风景区了,这番景象让我颠覆了演出的旧知。时代不同了,人们的快乐感的表达不再局限于舞台,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那里就是文艺性的。
三
离开长乐坊,继续前行,见有许多游人在一座拱桥上专注地望向桥对面,有的举起相机或手机拍照,我们也怀着好奇心,三步并作两步走上桥面。蓦地,眼前一亮,一座“秦淮之源”水阁矗立在前方,该水阁为千华古村的标志建筑,其主体以“塔状”呈现,飞檐翘角,雄伟壮观。这就是秦淮源头,溪水从其间一跃而下,形成奔流向前的澎湃气势。匾额“秦淮之源”四个金灿灿的大字圆润灵动,雄浑飘逸,据说出自乾隆帝手笔,游人对着此处一阵猛拍,留作纪念。我也加入其中,不虚此行。
这里隔不多远,总有亭台楼阁纳入视线,亭台较大,设有长椅供游人休息,亭台的镂空窗户雕着精致的花纹,空隙处正好是取景框,拍照绝佳,不少游客在那儿摆拍,“咔嚓”一声,定格成永恒的美好。
踩着青砖路,感觉和着旧时光的节奏,一路逶迤,拾级而上,来到一个美景与文化气息相融的地方。约六十平米见方,虽小巧玲珑,但足够雅致,中间是逼仄的人行道,两旁皆种满荷花,几张旧式的竹椅随意摆放,几把不同花色的油纸伞置于地上,供游人拍照自取。眼下正是荷的旺季,红色的荷亭亭玉立,荷叶田田,有的花苞俏立枝头,盈盈待放;有的已完全盛开,倾泻无尽的风华。
更有情趣的是,花主将若干情调小字贴于两边的墙上,如“无事小神仙”、“荷你相约”、“误入藕花深处”等,一看就心生欢喜,古意绵绵,可释放怀旧情愫。尤其是“误入藕花深处”,源于李清照《如梦令》的句子,让人遐思翩翩,易安因酒醉迷失方向,划着一叶兰舟不小心入荷花深处,惊起鸥鹭振翅急飞。多么美丽的“误入”,词的意境跳脱而出,画面感十足。人们在此赏景,不知不觉跌入易安词的情韵之中,美不胜收。不知是词催生了荷,还是荷唤醒了词。我想,若是选个月光漫照的夜晚,再来欣赏这里的荷,光影梦幻迷离间,该更有情味吧。
美,是有深度的。我第一次感觉我所理解的那些美,有些肤浅了。审美的一门学问,更是生活本身啊。
四
千华古村因紧连宝华山,故地形也是高低起伏,坡状连绵,那些台阶和亭台楼阁也是因势而建,浑然天成,每登上一级台阶,感觉旧时光的气息愈发浓郁。林间风携带着满满的负离子,让人神清气爽。
跨上一座长桥,桥下河水碧波荡漾,阳光斑驳洒向河面,泛出柔和的光泽,折射出岁月静好的模样。河两岸的民居沉静古朴,柳树在风儿轻抚下,柔枝舒展,婆娑起舞。清凌凌的河水映出民居和柳树的倒影,宛如瑶台仙境,美轮美奂。沿桥往南,石阶忽上忽下,层层叠叠,一个拐弯,来到一条小径,小径幽深,树木参差,花影轻漾。一抬头,发现别有洞天,这里竟有几个起名不俗的所在,“卧荷苑”“墨荷苑”“青荷苑”,光看这名就充满诗情画意,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每个“苑”,都是一个由木、竹混合建成的小屋,仍是古色古香的风格。因“苑”门紧锁,我们只能欣赏门前的风景。“卧荷苑”门前凌霄花开得绚丽极了,桔红欲燃,足以染透人的心房,让人心醉神迷。“墨荷苑”门前一株紫薇正不管不顾地恣肆盛开,粉紫色的花朵倾泻泼天泼地的烂漫,美得不可方物。“青荷苑”的门前有一口大缸,缸内水清如玉,几枝睡莲正浮在水面,娇艳欲滴,妩媚可人。
单就那些芳名看,现在的人们人人可为词人,在我心中这些名字赛过词牌,唯美得很,简单地以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来探究这些芳名,是不够的,时代给与人们的不仅仅是审美视野的精致,还有生活情调的焕发吧。
这条小径的尽头,即是古村尽处。我们按原路返回,一路清泉潺潺,鸟鸣声声。快到出口处,却发现还有个重要的去处,那便是“乾隆年间展馆”。我们拾阶而上,又顺台阶而下,感觉像是走进幽深的地下隧道,光线有些暗淡,里面的铺子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全是复古的效果,很逼真,像“药房”“私塾讲堂”“云裳楼”“禅茶”“面点”“酒馆”“八音坊”“当铺”“灯笼店”“万宝轩”等等。店内人物塑像栩栩如生,让人瞬间穿越到乾隆年间,真切地感知当时人们的生活现状,融入市井文化的氛围,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妙不可言。
走出千华古村,回望去时路,恍如隔世,那缕厚重的时光气息一直包裹着我。这趟短暂又绵长的古村行,落在我心底的是古雅、温润、悠远,终将酿成一坛醇美,在记忆里芬芳弥漫。
被美包围的感觉甚好,不得美的底色可能是感观上的愉悦,而于我则是获得了美的深层韵味,真的不虚此行,千华古村,还有太多的韵味没有读出,下次吧,我期待着古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