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晓荷·旧时光】王土根盖房(小说)

精品 【晓荷·旧时光】王土根盖房(小说)


作者:周会涛 秀才,1411.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21发表时间:2023-07-22 18:06:34

在王家庄村北一望无际的麦野里,王土根正站在自家麦田的地头上。他将双手背在背后,一只手上,他最心爱的那把镰刀正被他下意识的熟练地转动着。那把镰刀虽然已有了些年头,中间被磨下去一个月牙形,但是王土根始终不愿意换新的,因为他觉得只有他手中的这把镰刀不闷不飘,用着透亮,最得心应手了。刀头早已被他磨得铮明瓦亮,虽然他家的麦子还没有熟透,但他已经像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在大战之前嗅到了战争的气息那样亢奋。而眼前整齐的地块,一行行直立的麦秆,多么像等待他检阅的千军万马呀!
   “今年麦子长势这么好,收成肯定差不了,亩产少说也得过千斤。”他回想,前年麦收产量不错,只可惜卖粮的五千多钱临时埋在家里的麦缸里,虽然麦缸的上面盖了厚厚的洋灰盖,但意想不到的是,可恨的老鼠居然利用边缘部结合缝隙处啃出一个小缝,糟蹋了上层的麦子不说,还硬生生把一沓人民币咬了个零零碎碎。后来到银行残币才兑换了不到两千八百多块钱。去年粮食亩产一千挂零,刚入囤,麦价就长了起来,而且越长越高,那些收下来就卖粮的人,后悔得直肝疼。眼看麦子由开始的四毛八、九,不到年底涨到了七毛六,王土根心里乐开了花。他庆幸自己沉得住气,没有贸然出手。他指望年后买个更好的价钱,可事与愿违,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年后麦价却一路跌损,最后,还是咬牙以每斤六毛多的价格出售了。加上麦子自身的耗损,盘算下来,又少卖一千多块钱。有什么办法,农民种粮就是这样,种种不确定因素,让他们无所适从。看今年的长势,弄个七八千块钱应该不成问题,加上前几年的积蓄,这样自家新房的主体工程就大有希望了!
   买就买瑶泰砖,绝不能像张春生那家伙那样,买庞庄砖打地基,还说什么地基属于阴砖,不会碱,真会糊弄人!以前的他可不那样啊,就打他小子张天旭出去干了买卖以后,他也跟着变得不那么实诚了。更让王土根百思不解,他家小子在城里干了两年买卖,就盖了四间大瓦房,据说城里的一个丫头看上了他家小子,让他在自己面前好生一顿吹牛。王土根不服,后来两人打赌说看看谁能能给孩子盖上四间房子,而且要看谁盖得更好。王土根想,靠自己种地的本事,我家小子朝晖,要找个农村里最好的丫头,不比城里的丫头差。
   他沿着堤坝,来到张春生家的麦地旁。一眼望去,长势也算不错,但秸秆明显高低不齐,中间夹杂了枯萎的蒿草,比起自己家的来,显然差了许多。王土根心里自是得意,看来比起种田来,还真的没人比得上自己了。就说这邻居张春生,生产队时他们同是生产队的顶梁柱,农事安排,播种扬场这些重头戏,队里都要靠他们俩。联产承包后一开始,他们无论论干劲还是论产量,在全村都是名列前茅的。就拿上肥来说吧,他们责任田的上的自己积的农家肥,得一榨厚,看得别的人家目瞪口呆。那时他们的责任田里,连一根草也难发现,庄稼整齐得像列队的士兵。在他们带动下,两家孩子也成了种地的好手,十里八乡的闺女们都争相前来提媒,两家门槛都要被踏破了。可到了后来,随着村里到外头打工挣钱的增多,张春生家的小子张天旭不知受了谁的蛊惑,竟然违背了家里的意愿,去省城做起了服装生意。开始的两年,到麦收、秋收的时候回家帮忙,可到了后来,就干脆不来了,生生把自己是农民的身份给忘了。可令他不可思议的是,明明自己这几年种的粮食年年比张春生家的产量高,可一是接二连三的出事,再就是据说张宝买衣服赚了不少钱,到让张春生家捷足先登,盖起了四间大瓦房,王土根心里很是不服气!他相信,只要自己勤劳致富,就一定能在这养育了祖祖辈辈的黄土地上,盖上比张春生家更好的房子。而这个愿望,眼见着今天的大丰收,就能够如愿以偿了。
   苍天不负有心人,麦收完后,王土根终于凑齐了盖房主题工程的资金,买了口碑最好的姚泰砖,开始盖房了。其实,盖房的打算,早在朝晖上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庄户人家的小子要想成家立业,盖房应该是第一项考虑的问题。他先是向大队申请宅基地,结果由于上级有严格保护土地的政策,申请的人家又多,申请了两三年,才和村里七八户人家一起要到了村边的那个一丈多深的大坑的一块地皮。为了省下一笔盖房子的费用,王土根就和妻子和孩子,利用大空小闲,用自家的胶皮车,套上自家的那匹枣红马,自己垫地窖。日积月累,又是两三年时间,竟然把自家的大坑地垫起了一个高高的土台子。虽说省下的钱有限,但庄稼人的力气是用不完的。
   阴完地窖(用水把松软的土压实)后,刨槽打桩,拉砖进料之后,工程正式开工。但在具体施工上,王土根又与儿子朝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还是包给盖房班吧!就咱俩,加上我叔帮两天忙,干到猴年马月了,不就多花点工钱嘛!”朝晖说。
   “垫宅基不就咱自己垫的吗?那是多花俩钱的事吗?盖房班干活,一个不注意就给你偷奸耍滑,能与自己盖的实在。我在班里干过,还不知道里面的事。再说,麦收忙完了,现在又有除草剂,不用浪费时间锄地了,每天不就盖房这点事吗?”王土根教训道。是的他没有说错,盖房班为了省时省力,活糙得很,自己干得才底细。他不只是一把种庄稼的把式,更是一个顶呱呱的泥瓦匠。打年轻的时候,那时人们盖的都是土坯房,他在地里打的土坯,就像他的身板一样结实,故意往地上扔,不带摔坏的。后来换成盖砖瓦房,他从小工干起,和泥和灰稀稠均匀,砖阴的湿透,供料及时,是大工们争抢的助手。扔起砖来,起初一个,后来两个,而且根据高度与角度不同,正面扔,背侧扔,花样翻新。一道弧线,砖便准确无误顺势落到大工手中,行云流水一般。后来上板当了大工,手艺更是炉火纯青,别人按一块砖,瓦刀抹灰要鼓弄好一会儿,还弄得不太均匀,有的地方灰往外冒造成浪费,有的地方灰抹不到,粘连不实;而他,瓦刀在手里就像耍杂技,左手拿起一块砖,右手瓦刀往泥兜子里一歪,左手就势一转,那块泥便准确无误抹到砖的四周,按下去,泥灰不溢不空,均匀地沾到墙体上。一遭下来,他垒的墙面整齐光洁,一看就比别的大工的活好得多。整面十几米的墙体,哪里哪怕走形一、二公分,他都能及时明察秋毫,告诉别人,及时矫正。他盖房,最见不得偷奸蹭划的行为,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现在给自己盖房,他自然更要买把力气。
   “可别人家的后生都去外地了,天旭哥也托人来信约我好几次了。”朝晖依旧辩驳道。
   “别人我管不了,可咱们老王家的后代,就要本本分分把地种好。你趁早打消了往城里去的念头,别跟着你春生叔家的小子瞎胡闹,不然,我打断你的腿!”
   于是,每天朝晖当帮手,朝晖娘帮着做饭送饭,王土根开始了艰苦的盖房工程。他们起早贪黑,眼见得房子从地下到地上,从60公分的墙基到37公分墙体,从地上作业到搭板架操作,从墙角犬牙交错到单间整体吻合。眼见得自己的愿望从自己的手中一步步变为现实,王土根心里乐开了花,每天守在工地上,劳累都被愿望的一步步实现而冲淡得无影无踪了。
   终于到架梁上顶的时段了,那一天,王土根家里就像过喜事一般热闹,由于王土根经常给别人家帮忙,因此,今天来他家帮忙的人也特别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打过招呼的,没打招呼听风跟来的,足有五十多口子。人们说笑着,讨论着,好不热闹。王土根心里也特别高兴,是啊,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场面了,这种场面在他年轻的时候,是多么常见啊!那时,只要谁家盖房子,半个村子的壮劳力都会前来帮忙。那时没有气夯,都是石夯。石夯四面有木柄,四个人合力抬起,用力落下,砸实地基。为了统一步调,需有一人唱起夯歌,内容诙谐而不雷同,唱得好的,不但激励人们的干劲,还能活跃气氛,增添喜气,因此唱夯歌的人,虽然不买大力气,往往还能多得一盒烟。那悠扬的旋律,至今还令王土根留恋。可现在,人们除了种地之外,还要干上各种各样的营生,找人帮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若不是他平日里给别人帮忙多,今天哪里有这么多人前来帮忙。按不成文的规律,上梁架屋,中午是要请酒席的,算下来跟包给盖房班的钱差不多,更何况王土根为了今天上梁,特意订制了酒席,算下来肯定比包出去花费大,但他依旧固执地选择了叫人上梁。为了上梁,他把老院那棵长了几十年的老榆树都给刨了当大梁,檩条也是他到木材市场精心挑选,全是21—23公分的上好白松,连块疤都找不出来。贵是贵了许多,但一想起跟张春生打赌的事,为了这口气,值得!他要让乡亲们看看,到底谁是真正的庄稼把式,我王土根靠这双勤劳的双手土里刨食,照样能盖上最好的房,给儿子娶上最好的媳妇!
   他的愿望达到了,他的房子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称赞,说这是村里盖得最好的房子。而且,就连前来帮忙的张春生,也赞声连连,当面表示打赌认输。当鞭炮声想起,大红纸上面写着“紫微高照”的榆木梁被人们合力抬过头顶的时候,四周顿时响起了人们的掌声和喝彩声。看着花了自己大半生精力而造就的房屋,在王土根眼力,那分明就是一个艺术品。
   之后的一段日子,王土根如愿以偿了。经过装修的“锁皮”式房子雄伟豪华,成了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王朝晖也娶上了一位朴质漂亮的好媳妇。然而,社会的发展并未按王土根预想的轨迹发展。眼见得村里出外挣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朝晖小两口结婚没两年,小两口便在张天旭的再三鼓捣下,不顾王土根的再三阻挠,先是去省城卖水果,然后靠这笔钱为启动资金,回县城开了一家小超市。由于没有城镇户口,他们的一双儿女,则由王土根夫妇看管,在本村上小学。随着村里的外出人员逐渐增多,学校规模日渐萎缩。由于王家庄是个大村子,早先的时候学校规模,不但有一到六年级的完小机制,就连邻村的孩子都来这里上学。可现在,随着出生率的大幅降低,村小学也只能维持一个教学点的规模,而且只有学前、一、二年级三个班,不足二十名学生,两个代课教师的规模。又过了几年,朝晖他们在城里买了房,就顺理成章地把孩子带到城里去上学,没有了孙子和孙女的陪伴,王土根更觉老年的寂寞和孤单。起初还有张春生经常到他家来串门唠唠闲嗑,可张春生去年也让儿子天旭接到了省城定居。无奈,他和老伴只得从他亲手盖的那间他引以为豪的村边的锁皮式的房子里,搬回他村里的那几间低矮破旧的房子里,只为每天还有几个老邻居说说话。他家的责任田,由于岁数大了,让给了其他有需求的用户,只留下两三亩地,消磨他过分闲暇的时日。再也没有了炊烟袅袅,没有了驴鸣马叫,没有了争秋夺麦时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他觉得现在的乡村,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只有村边那一幢锁皮式的高大建筑,仿佛见证者他的一段辉煌的人生。

共 41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盖房子,是农村最荣耀的一件事。在上世纪,王土根是村里最能干的庄稼汉子,他种的地都比别人家下的力大,庄稼收成也比别人家好。在地里,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手。王土根一直有个心愿,就是种好粮食,攒点钱给儿子朝晖盖栋漂亮的房子娶媳妇。为此王土根还和村里张春声打赌,看谁盖上的房子气派。为了盖好房子,王土根更努力了,看着地里那麦子长得比张春生家的麦子还好,信心立马就上来了。王土根好不容攒够了钱,说干就干,亲力亲为终于盖好了一栋全村最漂亮的房子,让他在人前显摆了一回。可刚盖好的房子总是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儿子朝晖和儿媳妇也跟着许多人出去做买卖,开了个小超市,把孩子交给老两口带着上学。等朝晖在城里买房把儿女接去后,这栋全村最气派的房子就孤零零地立在了村边上,再没了往日的热闹。没有几个人的村子,王土根又和老婆搬回了老屋,和着村里几个老人有个说话的伴。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描写很丰富很详细,读了不禁让人感叹,国家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同时文章也刻画了当下农村的现实生活。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晓荷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729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07-22 18:07:01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2 楼        文友:周会涛        2023-07-22 19:57:27
  谢谢老师经典点评
3 楼        文友:何叶        2023-07-30 20:18:20
  恭喜老师征文获得第一个精品,感谢老师支持!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何叶
4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08-02 16:36:31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