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神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神州·芬芳】知了,知了(散文)

精品 【神州·芬芳】知了,知了(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1866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14发表时间:2023-07-22 21:47:28

【神州·芬芳】知了,知了(散文) 知了就是蝉,在辽南地区,蝉不叫蝉,也不叫知了,叫“尖尖鸣”意思是拼命叫唤。后来,有在省城大学读过书的人回乡下,纠正过来这“尖尖鸣”是知了,书本称为“蝉”。
   关于知了,唐诗宋词里没少留下它的重墨,王昌龄经典诗句:“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宋•辛弃疾写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另一位宋代诗人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唐•李商隐有:“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等等,不胜枚举。知了几千年前,便行走人世间,且被许多人做为励志的标杆。知了在“金蝉脱壳”这一环节,活成一个经典,甚至传奇。按照节气,知了一般是在每年初伏那天,开始粉墨登场,无论是城市抑或村庄,知了的歌声大街小巷,漫山遍野都是。知了一曲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海之角,天之涯。知了的歌声无处不在,那是一曲天籁之音,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惺惺作态。知了究竟住在哪里?住在树上或灌木上。雌性知了在树上产卵,落在地上后钻入地底层,变成知了幼虫,在土中一住就是几年抑或十几年,出来后,便栖息在树枝,灌木上。它的蜕变,疼痛且漫长,可以说九死一生。令人不由想到涅槃重生,古往今来,知了被写进小说和诗词里,以正能量的模型,被时代称颂。我小时候对知了,没有什么了解,我们七八个孩子,一到夏天,初伏开始,就聚集一起在南河一片蓊郁的杨柳树林网知了,不是逮,知了聪明,怎么轻易被逮着?何况那些古木参天的杨柳,又高又茂密,枝叶葱茏,知了隐藏得很好。难不倒我们,回家找出母亲用旧的窗纱,寻一根针缝成一个网兜,木头做个把儿,攥在右手上,向那片杨柳林进发。
   知了,那会儿烧着吃,喷香喷香。比猪肉香,脆,嫩。吃一只知了,相当于一枚笨鸡蛋的营养价值。父亲是极反对我出去撒野网知了的,架不住,我偷着跑出来。他总要午睡,趁父亲呼噜打得地动山响时,我跳下窗台,翻过墙头,六级风似的刮到南河岸,此时,伙伴们已经到齐了。静静的南河,在阳光的照射下,慵懒的流淌着,几只白色的鸬鹚,立在芦苇荡边,打盹儿。天蓝得像一块辽阔的绸布,几朵云,悠哉悠哉飘在半空。知了,叫了一上午,这阵儿有些疲惫了。声音沙哑,昏昏欲睡。正是网知了的时候,几个人分了工,我恐高,上不了树。在树下负责拿着罐头瓶,装网住的知了。二对眼自告奋勇,他上树网知了,小菊站岗放哨,一旦发现家长来,及时报信。大虎,木头,也带着网,猴子一样敏捷,三下两下攀上树,三个男生,每人上一棵树。兵分三路,我一个人管收藏知了。大虎和木头,都不如二对眼网得多,他清楚知了的藏身处,一网一个准。二对眼还有一个高招,午后的知了,累了,不叫了,二对眼给他小叔借了小录音机来,把知了的叫声录下来,上树后,他先平心静气,歇一下,不弄出响动。待四周唯有风,吹得树叶沙沙沙,小心摁着录音机,知了的叫声,立刻就有回应,二对眼再瞄准知了的位置,抻出网,一扣,一个反转,知了落网,网中物,挣扎也无济于事。也有漏网,二对眼对逃走的知了,穷追不舍,由于被网遮了一下,知了辨不清方向,二对眼出手第二个捕捉器,五米长的竹耙子,竹耙子上阵,知了基本在劫难逃。
   大虎和木头,吭哧瘪肚,象征性网几只,就败下阵来。印象中,二对眼是我们的头儿,他说东,大家不敢说西。他说鸭,我们不敢说鸭。即使哪个心里不服,嘴巴也不好说出来。为什么?二对眼有一点值得表扬,他出手大方,每每网来的知了,二对眼都平均分配。在沙滩找树枝荒草,点着,烧知了吃。将知了翅膀掐去,就跑不了。用一根细铁丝,把知了串起来,放在柴禾火上烧烤,这个任务是小菊的,她性子不温不火,不急不躁。适合烧烤,小菊烤出来得知了,刚刚好,外焦里嫩,其他人一烧就黢黑黢黑,色泽不行。坐在柔软舒适的沙滩,吃着知了,吹着小风,听着蝉鸣,有时,居然睡着了,醒来,蚂蚁将我们的身体当成巢穴,来回爬攀。更多的是,睡醒后,一头扎进南河洗个澡。除非家长找来,不然,玩到日落西山,才慢吞吞回去。
   还有一种吃法,用豆油炸知了。豆油烧沸腾后,知了放进大铁锅里,炸,炸出来的知了,焦脆,锃亮。通常,父亲是要就着知了,抿一杯酒的。南河两岸的居民,经常炸炒知了,把炸知了当成一样美食。我读四年级时,南河雇了一个守护封山育林的人,大郑。姓郑嘛,人喊他大郑。南河村的书记,对大郑说了,抓到乱砍盗伐的,一律罚款处理,情节严重的交派出所,蹲他几天就老实了。大郑只是笑笑,没说什么。
   大郑却是个做事很认真,很严肃的人。从他做了护林员后,我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因为什么?大郑不许人们网知了,他说知了是昆虫,谁糟蹋知了,给他抓住,罚款,再犯揍他一顿,绝不轻饶。大郑每天一早就扛着一把铁锨,这山走到那山,巡逻。尤其是伏天,知了昌盛时,大郑叼一块黄面饼子,手里掐着一把大葱,一路上喂饱肚子,再到处走走,查看。哪家的牛,马,羊不小心吃了树叶啃了树枝,庄稼,大郑会将牛马羊亲自交到主人手里,说下不为例,再逮住真就得交罚款。
   我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那天去乡里赶集的吴老大说,知了是药材,能治好几种病。乡卫生院收知了,一只知了一角钱呢!一角钱在当时可以买一支麻花,十块水果糖!大郑白天四下巡逻,不敢网,那就改在夜里网。夏夜,知了从地底钻出来,上树,不用网,支个手电筒一照,伸手一按,一捂,就抓住知了。知了卖钱,舍不得烧着吃,在这件事上,我们拎得清,各人单独行动。我上不了树,又不想落在木头,二对眼他们后面,和二对眼商量,我帮他拿瓶子,盛知了,卖了钱,两个人三七开。二对眼占七,我拿三。头几天晚上,进行得很顺利,大郑没发现。过了一周,也不知哪个挨千刀的嘴贱,告诉大郑了。
   实际上,自从我们天天网知了,南河的知了叫得就轻了,不像以前那么狂躁,喧闹。杨柳树林,也清净许多。但总感到日子里少了什么?
   那天黄昏时分,南河落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雨。庄稼人下雨天,就是雨休。又临近天黑,人们做了饭,吃了,门虚掩着,上炕歇着了。乡下人夏季基本不插门,不关窗。敞着怀儿,睡觉的。这样星辰月亮,昆虫,鸟儿,也会来造访。雨过天晴的南河,呈现出以往的宁谧,和谐,安详。我和二对眼约好,等月上柳梢头,七点半到八点再来南河杨柳树林。那节骨眼儿,大郑也许睡了。为确保万无一失,我与二对眼一致意见,偷摸绕到大郑家,看看他在不在?那就行动吧!大郑家在南河村中街那块儿,二对眼手脚麻溜,不走正门,从院墙翻进来的,见大郑穿着大裤衩,仰躺在一把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金庸写的《杨过与小龙女》。风一来,将大郑洗头发用的飘柔香波味,一股脑扯来。我深深呼吸了一口,二对眼附在我耳根说,看见没,窗台上的酒杯,半瓶凤城老窖酒。我说,看到了。二对眼说,今晚能痛痛快快抓一顿知了,怎么讲?我问,二对眼说,大郑喝酒了,他有个毛病,酒喝一杯,就微醉。哪也不去,搁家看电视剧。
   迅速撤离,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趁着大郑醉酒,何不来个大满贯?!整个月亮升起来,挂在树梢上,雨后,上树的知了,发出空灵,纯净的清唱。我和二对眼来的时候,大虎,木头也来了。哼!他俩不会吃这个亏。小菊没来,上次小菊帮木头,大虎端着瓶子,收集知了,两家伙卖了三元钱,就给了小菊两角,其余二元八角,他俩一人一半。小菊很生气,尽管,她没上树,但自始至终陪伴两人。上乡里卫生院卖知了,大虎与木头还瞒着小菊卖了多少钱。还是木头说漏了嘴,把这事捅出去,小菊才知道。今晚,小菊没来,木头和大虎也不想带她。抓了知了,卖了,三个人分,没劲。
   二对眼说,咱们别靠的太近,我和青在上游,你俩在下游。大虎嗯了一声,算回答。
   落了一场雨,知了跑出来透透气,树上很多知了,手电筒一射,知了就惊慌失措,像一颗钉子,钉在树干,一摁一只。二对眼在树上,捂,我在树下接。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一个罐头瓶,没用一个小时,抓满了。我在盘算着,卖了知了,得到钱第一件事,就是去乡图书馆买两本课外书。我喜欢读童话世界,读青少年文摘。我正做着美梦呢,就听树林里一声吆喝,嗨!谁叫你们抓知了,都给我下来!这一声断喊,二对眼一慌,下树不小心摔个狗啃屎,我手里的一罐头瓶知了,啪嗒落地,瓶子瞬间摔得稀碎,知了四散逃命,飞的飞,跑得跑,断翅的飞不了,也钻到草丛里去了。大郑,横刀立马的杵在我们面前,二对眼顾不得摔得屁股疼,爬起来撒丫子就蹽,我跑不动,吓哭了。大郑反而安慰我,行了,别哭了,以后不伤害知了就好。我说过多少次了知了是益虫,它在保护这些高高大大的树木,健康的成长,你们老师没教过吗?要珍惜益虫,保护原始森林,让生态平衡。唉!回家去吧。不然,大人该着急了。深更半夜的……
   二对眼那晚吓着了,发高烧说胡话,他母亲找卫生所林大夫来给打了一针,服了点镇定药,第二天好多了。我倒是没什么?却再也不去南河杨柳树林网知了。不是怕大郑,而是我愈来愈觉得,知了是人类的朋友,不该伤害它。大虎,木头,二对眼,我们决定,从此不抓知了,放假后,扛着铁锨,拿着月牙镰刀,跟在大郑身后,沿着南河上下游,以及南河的山脉,巡视。为保护南河的生态,原始树林,知了,青蛙等昆虫,干劲十足。
   现在,久居城市。难得听到有限的几棵银杏树,梧桐树发出脆生生的蝉鸣,居然如我一般的寂寞,孤独,想着,枝头上的知了,一声又一声的歌唱,莫非是当年我认识的那一只?我们再次重逢,已然物是人非。
  

共 37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从网知了的三个理由:味道好“喷香喷香。比猪肉香,脆,嫩”,营养价值高“吃一只知了,相当于一枚笨鸡蛋的营养价值”,经济效益也不错“乡卫生院收知了,一只知了一角钱呢!一角钱在当时可以买一支麻花,十块水果糖!”到“我愈来愈觉得,知了是人类的朋友,不该伤害它”。这是认知的改变,更是思想的升华。从"我跳下窗台,翻过墙头,六级风似的刮到南河岸"与伙伴们网知了,白天网,晚上网,晴天网,雨后也网;到“扛着铁锨,拿着月牙镰刀,跟在大郑身后,沿着南河上下游,以及南河的山脉,巡视。为保护南河的生态,原始树林,知了,青蛙等昆虫,干劲十足。”这是行动的改变,是把认知的改变落到实处。我们要“保护原始森林,让生态平衡”这是文意的升华。表明,我们要保护的不只是知了,而是所有的益虫以及整个森林。立意好,取材也好,具有较强的正能量。值得一读。谢谢赐稿神舟【神舟编辑:白眉老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724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白眉老怪        2023-07-22 21:56:57
  我在阅读《知了,知了》,好像听到了窗外的蝉声。不是窗外真有蝉,而是文字与心灵产生了共鸣。
2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3-07-23 07:46:30
  老师很会观察生活,作品来自生活,更来自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文章读来感到有很强的现实画面感,如这句话让我想起小时候,很认同这句话:“落了一场雨,知了跑出来透透气,树上很多知了,手电筒一射,知了就惊慌失措,像一颗钉子,钉在树干,一摁一只。二对眼在树上,捂,我在树下接。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一个罐头瓶,没用一个小时,抓满了。”
   有些人不会观察,所以写文章没有素材,有些人会观察,但不会文学表达,所以写好文章难啊!红叶老师具备了两个素养,把文章写活了,所以偏偏精品。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3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3-07-23 07:48:44
  篇篇精品,来源于作者日常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恰到好处的文学表达。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4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3-07-23 08:38:29
  满山红叶老师的文章篇篇精彩,我抽空一定会细细拜读。感谢老师投稿对神舟征文的大力支持,期待您的文章再次展示在神舟这片文学沃土上,让神舟大地大放光彩。问候老师,敬上一杯凉茶,为老师消暑解渴!遥祝夏安!
峥嵘岁月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