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乐亭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乐亭】“贤”与“竹林七贤”(随笔)

编辑推荐 【乐亭】“贤”与“竹林七贤”(随笔)


作者:黄金山 进士,7528.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31发表时间:2023-07-31 09:49:18
摘要:这些隐士也是虚伪的。向秀在嵇康被害后,依旧去出仕当了官。阮咸进入晋曾当上司马炎的散骑侍郎。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还是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这些竹林下的隐士是一些什么隐士,是官迷还差不多。

贤, 读作贤 (xian) 。繁体字左上为“臣”字,左上边的"臣",是竖立的眼睛,意为"奴隶的眼睛"。右边的"又",是手。下面的"贝",是钱。能用眼睛和手控制钱的人,称贤人。《庄子•徐无鬼》:以财分人谓贤。(2) 有德行;多才能简化为"贤"。俗字作"臤"。"臤"本义为"驾驭臣属",引申为"牢牢掌握"。"贝"指钱币、财富。"臤"与"贝"联合起来表示"牢牢掌握财富",量入为出的人,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善于理财的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说:"贤,多才也。从贝、臤声。"意思是能用手段掌握住屈服者与财物的人是贤之范式。贤的本义是有道德的,有才能的。 如:贤明、贤德、贤能、贤良、贤惠、贤淑、贤哲、贤人、圣贤、贤达、礼贤下士……。诸葛亮《出师表》中提出“亲贤臣,远小人……”后又引申指"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如:贤弟、贤侄、贤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总起来说,“贤”就是德才兼备的人物。
   但是有人却偏偏把一些怪异,乖张的人称为“贤”,比如人们经常提到的“竹林七贤”就是这样的一类人。
   何为“竹林七贤”?《晋书•本传》开列的名单是: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这几人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云台山一带)的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的酣畅谈论。后来人们把这七个人称为七贤,并与地名竹林合称起来。
   “竹林七贤”基本上继承建安文学的精神,由于当时的统治,不能直抒胸臆,他们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生活上他们不拘礼法,喜爱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谈论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此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但是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可见他们的信念和初心都不是统一的,只是几个人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夸夸其谈,玩玩而已。
   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更比较明显。嵇康、阮籍、刘伶亲魏,而对执掌大权的司马氏集团坚持不合作态度。嵇康还用骂大街的方式,公开与司马集团唱对台戏,最终被推上法场,身首异处。嵇康擅长弹琴,临刑前,还当作三千太学士演奏他最拿手的《广陵散》,死,如何慷慨悲壮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以言罪之人白白拼上性命,实在是太不值得。一介书生,三尺微命,没有任何自卫武器,只图一时痛快就引颈就戮,世人就有理由怀疑他那无畏背后的真实性,即使司马集团不处置他,也还有后来人不会放过他。因为嵇康是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人,也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半点好处,只会添乱子,找麻烦而已。这样的人一点与“贤”不沾边。
   阮籍稍微温和一点,但是他“不与世事,酣饮为常”。整日纵酒谈玄,终究没有丢下那颗高傲的心。阮籍登广武而叹息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他称道的英雄,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又做英雄的机会,他拒绝;当一介草民又不甘心,对别人的声望和成就就是一脸看不起,一味地喝酒,做酒鬼,说风凉话……你既然与司马政权不共戴天,那就干脆不要理这个政治,何必去吃一个,看一个!这样的人,与“贤”字配得上吗?
   刘伶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酒鬼。走路出行,登山游湖随身就是一壶酒,几分醉意加上他那隐士风度,看起来就令人发笑。刘伶身后随时跟着一个扛着铁锨的人,刘伶吩咐他说:“我死你就埋!”刘伶成天昏昏大醉,不在乎他的臭皮囊,躲到对头与时间都找不到的地方,这样的人真是对“贤”字的轻侮。
   这些隐士也是虚伪的。向秀在嵇康被害后,依旧去出仕当了官。阮咸进入晋曾当上司马炎的散骑侍郎。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还是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这些竹林下的隐士是一些什么隐士,是官迷还差不多。
   再来看看他们的“魏晋风度。”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文章中说,魏晋风度与服药关系很大。因为他们炼出的丹药是有毒的,所以吃了后浑身发热,需要吃冷食,洗冷水澡才能给自己降温。而且不能穿厚衣服,衣服需要宽松,因为吃药之后,皮肤瘙痒,很脆弱,如果衣服太紧太窄,会把皮肤磨破,至于鞋子,赤脚最好。竹林七贤都是爱光着脚丫子从家里走出来“发散”的人,(“散”是散发药力的意思),“散步”一词就是这么来的。路上遇到同样出来散步的熟人,就一起找个阴凉地方(比如竹林)坐下来聊天。但政治斗争使他们对所谓熟人并不信任,害怕自己因为阐述政治观点而被对方告发,只好答非所问地胡扯一些玄之又玄的话题。这时候,天色将晚,那些在田里劳动制造粮草的老农扛着锄头回家,经过竹林,看到了他们,觉得他们真是很有“风度”,就没有实际意义的让人羡慕一番罢了。到了路的尽头,再也无路可走时,他们就在道路的尽头痛哭。对于他所厌恶的人,就翻白眼,对于他们喜爱的人,则青眼有加。“竹林七贤”的不拘小节,超然世俗,仅仅就是如此而已。
   后人往往只记得“刘伶荷锸”一类愤世疾俗,荒诞不羁的故事,以为七人全部都是远离世俗,可以纵情酒肉的哥儿。其实这七位人物不是铁板一块,他们的思想流派,对政权的态度都各有不同,至少可分为两至三派看法;七人不是避世隐逸,七人都曾为官或与官场人物打交道,吃过皇粮,其中阮籍一生为官时间更是长。就是这样几个一时官迷心窍,一时消极避世;一时纵酒闲谈,一时散步服药的神经病疯子,哪里配得上“贤”人的称呼!
  
   2023年7月31日卧薪斋原创首发
  

共 24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魏晋多隐士,竹林七贤一直受人推崇,这篇文章却富有创意,一反前人观点,将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等七人的一生作为与那个“贤”字做了分析,得出这七个人只是一时官迷心窍,一时消极避世;一时纵酒闲谈,一时散步服药的怪异,乖张的神经病疯子,根本配得上“贤”字的人!分析颇有见地,给人许多新的思考!推荐欣赏!【编辑:野山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7-31 09:52:37
  贤人,是一个美好的字眼,不能让一些乖张,怪异的人来玷污!
回复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7-31 09:55:31
  谢谢编辑老师的编按留言支持!贤人自古很少,哪里有一下就出现七八个的,竹林里就是一群与时宜不和的人,一点有了机会,这些“贤人”都是贪官一类!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7-31 09:56:33
  阮咸进入晋曾当上司马炎的散骑侍郎。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还是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这些竹林下的隐士是一些什么隐士,是官迷还差不多。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7-31 15:58:14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今见大师“贤”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大师所列“竹林七贤”,多为不贤之“贤”,其德其行,乖张叛逆,是为可“嫌”之人耶。
回复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7-31 17:35:05
  先生高论正确!这些人当做贤人来吹捧真的是侮辱斯文!谢谢支持!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7-31 16:18:55
  老师懂得真多,将这竹林七贤,剖析的十分深刻。我对三国只懂得一点点皮毛,仅知道一些大概情节而已,读老师的文,可以重新了解一些片段细节,学习老师的美文佳作,读后很受益。祝老师健康每一天!
回复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7-31 17:39:22
  这些贤人不是三国里的人物,是魏晋时期的几个与司马朝廷对抗的人,他们隐居在一个叫“竹林”的地方,谈论一些怪话,喝酒,睡大觉、散步……假装有“魏晋风度”,历来被人人称颂。后来这些“贤人”有的被杀,有的还是去了朝廷当官,都是虚假隐士,算不得贤人,我根据历史写了这篇文章!谢谢支持鼓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