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流年】丹心映松江(小说)

精品 【流年】丹心映松江(小说)


作者:桑葚儿 布衣,38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15发表时间:2023-07-31 17:13:25

1932年的秋天,疯狂肆虐两个多月的松花江水慢慢地驯顺了,波光粼粼的江水绕着哈尔滨主城区的北部蜿蜒而去,汩汩东流。
   在秋日里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在通往哈尔滨西郊万家屯的土道上,走来一对父子。父亲是一个疲惫不堪、面黄肌瘦、愁苦不堪的中年男人。他肩上吃力地担着一条一头是破行李、一头是掌鞋工具的长板凳,手里还领着一个七八岁大、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小男孩。如血的残阳迎面照在这对父子蜡黄苦楚的脸上,更显现出父子俩面上无尽的苦相。但暖暖的夕阳也似乎给他们干瘦皱巴的脸上涂上了一层血色,增加了一点生气。否则,如果是在月色朗朗、清辉冷照的夜晚,冷不丁看到这一大一小两张没有血色、表情僵硬、毫无生气的脸,难免会让万家屯的人感觉自己是活见鬼了。
   这对父子在屯子里兜兜转转,想找一个落脚的地儿,但村东头的破土地庙里已经挨挨擦擦地挤进了和他们一样从哈尔滨逃荒过来的难民,再没有一点可供容脚之地。村子中间的小学校里也早已挤满了一堆堆的难民。父亲领着那不知是走了长路的原因还是染了什么病,反正走路有些晃晃悠悠、里倒外斜的儿子,继续往屯子西头走去。在屯子西面的尽头,父亲看到一户人家的牲口棚外有个空地儿。牲口棚里拴着一头虚弱不堪、瘦骨嶙峋的老牛,棚子顶虽然破败不堪,但还可以遮挡点风雨。这对父子不敢去打扰人家,就把破行李绑在牲口棚外侧墙下避风处,将就着过夜。
   “妈!妈!咱家墙外面有人。”一大早,一个梳着小辫的农家女孩叫喊着一阵风似地跑进家里,急切地要把自己的重大发现告诉给正在灶台旁忙乎着早饭的妈妈。
   “什么样的人呀?”女人见怪不怪地,将手里和好的掺了野菜叶子的大饼子贴在锅边。
   “好像是逃荒要饭的,一个破衣喽嗖的男的,还有个蔫巴拉叽的小孩。”女孩叽叽喳喳地说着。
   “别瞎说!娟儿,你先进屋,看你妹妹小芳醒了没有。妈出去看看。”女人用围裙擦了擦手,颠着小脚走出门去。
   “大妹子,俺们是从哈尔滨逃荒来的,借你墙头避避风。”中年男人见人家主人出来了,苦楚的脸上挤出一丝苦笑,嗫嚅着带着乞求的声音说着。
   “不碍事的,不碍事的。听说哈尔滨发大水了,死了好多人哩。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女人悲悯地合起掌。
   “大哥,这孩子咋了?”女人眼尖,注意到蜷缩在墙角的男孩微闭着眼睛,痛苦地蜷缩在那里瑟瑟发抖。
   “可能是路上着凉了。”男子心疼地将孩子搂在怀里。
   女人用手摸了一下孩子的头,马上下意识地抽回手说:“好烫呀。这孩子发烧了。快进屋,不能在这待着。”
   “那怎么行?俺们在这将就将就就行,可不敢打扰大妹子。”
   “大哥,你就别客气了!救孩子要紧!”女人不由分说,喊来女儿们帮忙,将这对父子的破行李等物件抱进仓房。女人告诉几个女儿赶紧把仓房收拾出来,男人抱起奄奄一息的儿子,跟着女人进了院。
   “丁先生,您看这孩子得的是啥病呀?”女人让女儿请来了村里的丁郎中。
   丁郎中捻着山羊胡,半天没有言语。他没有回答女人的话,而是把目光定定地、冷峻地盯视着那男人。片刻,丁郎中示意男人把手伸过来。丁郎中闭目号了好一阵子的脉,才睁开眼,但目光并不看那男人,而是朝向女主人,像回答刚才女人的问话,慢悠悠地说道:
   “小琴她妈,要我看,这孩子得的八成儿是霍乱。他们是不是从哈尔滨逃荒来的?”
   “是呀。”女人瞅了一眼那男人,又焦急地望向丁郎中。
   “这就对了。听说哈尔滨闹霍乱呢。唉!都是洪水闹的。天灾呀!”丁郎中摇摇头。
   “还有可恶的小日本!他们不让俺们难民到秦家岗那里避难。俺们的家都叫水给淹了。”男子虽然有些气力不足,但情绪中满满是愤懑和仇恨。
   “你快别说话,省些力气。恐怕你也得了霍乱。”丁郎中安抚一下男人,回头对女人说:“小琴妈!咱们乡里乡亲的,我说话就不避讳了。”
   丁郎中瞅了一眼那男人,然后继续对眼巴巴等待下文的女人说:“这霍乱是瘟疫,染上就没个好。”说完,丁郎中停住了话头。
   女人明显一惊,毕竟家里还有好几个孩子,万一被传染了瘟疫呢。就为了帮助素昧平生的外人,这样的风险值得冒吗?女人心里直打鼓,紧张得心也砰砰地狂跳不已。
   猛然间,那男人忽然用尽最后一点力气,俯身抱起恹恹歪歪的病儿子,踉踉跄跄往外走。但没走两步,就连大人带孩子都摔倒在仓房门口。
   女人忙上去抱起孩子,小心翼翼地放躺在仓房的草席上。丁郎中也过去扶起虚弱的男人。
   女人责备那男人道:“你往哪儿走哇。这外面马上就来雨了,你还想不想救孩子了?”
   男子用瘦骨嶙峋的大手抹了把鼻涕眼泪,哭着说:“俺不能再连累你家呀。俺们爷俩得的是瘟疫呀。俺可不能连累恩人呀。就让俺们爷俩死在外面好了,谁让俺们没有摊上好世道呢!又是天灾,又是人祸的,这是不让俺们老百姓活呀!”
   “啥世道都得活人。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咱穷苦人再不帮穷苦人,那还有穷人活路了吗?!”
   丁郎中看女人态度很坚决,就继续说道:“小琴妈,我还有两句话。一是这病不能硬挺着,但也不是不能治。不过,治这病可挺费钱的。你千万要有个心理准备。我看你与这爷俩也非亲非故的,你要想好喽。二来呢,你别怪我多嘴。你一个寡妇失业的,还拉扯着几个闺女。收留这爷俩会惹闲话的。自古道:寡妇门前是非多呀。”
   “俺身正不怕影子斜,不怕人说闲话!再说了,俺信佛,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俺不求什么几级浮屠,俺就求个心安。见死不救,俺就心不安。”
   “有你这句话,我就开方了。屯子里都知道你信佛虔诚,今天看来此言不虚。小琴妈,你必有大福报呀。不过,我再说一句,治这病很费钱的,就靠你家那点薄地,恐怕拖垮了你呦。”
   “丁先生,您别说了。到哪山唱哪歌,您就开方子吧。”
   屯子不大,很快,寡妇闫于氏收留逃荒父子的事就传开了。屯子里闲人多,说什么的都有。当然,更多的是怕染上霍乱,都对闫于氏家避之唯恐不及。好在闫于氏的家是屯子西头独立的一个院子,与别人家都不大搭界,但任凭这样,还是被人们辱骂,更多人选择避着她家门走。好在丁郎中一直没有放弃,中间来过两次,号脉调方子。还真让丁郎中说着了,治这病老费钱了。在最褃节儿、药马上断顿的时候,闫于氏咬咬牙,狠狠心,将种地的老黄牛给卖了。卖老黄牛是背着闺女们的,后来几个闺女听说老黄牛给卖了,哭了好几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或许也是这爷俩命不该绝,他们的病慢慢地还真让丁郎中给治好了。日常拉话中,女人知道这爷俩是从山东掖县闯关东过来的桑姓鞋匠父子。他们一直在傅家甸掌鞋。这场大洪水,把桑氏父子住的地方给淹了,把整个傅家甸和埠头区都给淹了。
   转眼间,这桑氏父子在闫于氏家待了快两个月了。这万家屯虽然不算小,但能买得起鞋的人并不多,大多都是自己家糊弄做个鞋,凑合着穿。男人身体稍微恢复点,就急着要干活。但这男人不会种地,只会掌鞋。可屯子里都是穷苦人,哪有找他做活计的呀。他不愿意总待在人家吃闲饭,一等身体好了,就急着带孩子回哈尔滨,继续他那掌鞋的营生。
   临走前,男人给女人和她的几个女儿每人做了一双鞋。临别的那天晚上,女人给男人和那孩子烙了几张饼,让他们带着路上吃。男人忽然给女人跪下,说:“大妹子的救命之恩,俺现在也没啥可回报的。俺给你磕个头吧。”女人扶住说:“大哥,这让俺咋当得起!男儿膝下有黄金!这可使不得呀。”男人就让孩子给女人磕了三个大响头。
   女人问男人回哈尔滨后,将来有啥打算?男人说,那能咋打算?俺只会掌鞋,还得干老本行。但那男人眼中不时闪露出一种愤恨的火焰,狠狠地道:“咱们中国人这过的叫啥日子?这都是小日本和那些汉奸卖国贼给闹的。俺们不能乖乖地、老老实实地让他们欺负。俺一定要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
   “大哥,你可得三思后行呀。你还有栓子呀。”栓子是男人的儿子。
   “大妹子,你放心。俺有数。”
   分别的时候,栓子已经和闫于氏的几个没出阁的女孩子熟悉起来了。大女儿叫小琴,早就出嫁到别的屯子了,没出阁的是二女儿、三女儿和小女儿。二女儿叫小娟,平时帮妈妈下地干活出力最多。三女儿叫小红,虽然干不动地里的活,但已经能干些家里的活。小女儿叫小芳,才三四岁。她们都舍不得栓子走,特别是小芳非常喜欢栓子爸做的漂亮鞋,更喜欢缠着栓子哥陪自己玩。
  
   二
   1958年春天,万家屯迎来了一批建设大军。这些建设大军都是城里各单位抽调来参加义务劳动的。1957年,哈尔滨遭遇有史以来第二次大洪水的侵袭。这次洪水远远超过了1932年那次洪水,但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城人民众志成城,抵御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洪水退后,政府不仅修建了防洪纪念塔,而且痛定思痛,居安思危,开始加固险工弱段,并在上游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以调节蓄水防洪能力。万家水库就在这种情况下修建的。
   “妈!我去工地了。”一个面色黧黑、透着健康肤色的青年女子朝屋里喊了一声,担起簸箕就往外走。
   “小芳,你吃口妈给你烙的饼再走。”
   “来不及了!等我回来吃!”说完,那女子不等老母亲下句话,像个欢快的小鹿似的,蹬蹬噔就跑出了院子。
   今天来义务劳动的是道里区的一些工厂工人,带队的是一个区里的干部,他把工人们分成三组,各指派一个负责人,这个负责人被叫做青年突击队长。屯子里也把年轻人组织起来,分成三组,分别配合三个突击队。小芳所在的突击队由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年轻工人做突击队长,人们都叫他解放哥。这个突击队是由五个工厂的青年工人组成,解放哥是哈尔滨龙江鞋厂的工人代表。
   见青年工人们都管他叫解放哥,小芳也跟着大伙这么叫。但不知怎的,小芳总觉得这个解放哥好亲切,就像是在哪里见过似的,或者就像是自己的亲哥哥一样。实际上,小芳家里都是女孩,并没有哥哥。
   解放哥指挥有度,调度有方,而且干在前面。无论是城里来的工人还是屯子里的年轻人都非常佩服他,大家按照他的调度安排,分工负责,彼此合作,出大力、流大汗地卖力奋战在水库建设工地。因为他们知道,为了这座英雄的城市,为了乡里乡亲不再受水患滋扰,流血流汗都值得,哪怕是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水库建设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的,有挖土的,有用簸箕担土的,有推独轮车的,还有搬运石头的。虽然大家工作内容不同,但都有条不紊,干劲十足,意气风发。小芳她们几个女青年也不甘示弱,每个人都担满满两簸箕黄土,上下往返。解放哥一边带头领着男青年和壮劳力,干最累的力气活儿,一边不忘关照这些女青年们,叮嘱她们少担点。有一次,看到小芳担着满满两簸箕土吃力地爬上高冈,解放哥赶紧跑过来帮助担了过来,还心疼地责备说:“你们女孩子身子单,不要担这么满。”小芳甩甩两个羊角辫说:“没事的。俺在家也帮妈妈下地干活的。俺能行。”
   在担着空簸箕往回返的路上,解放哥问小芳:“妹子,俺跟你打听一下。村西头的闫于氏家还在那疙瘩住吗?”
   小芳眼睛一亮,回答道:“在呀!”然后狡黠地忽闪着两个大眼睛好奇地问道:“解放哥,你打听这个干啥?”
   “那家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今天刚到屯子。等一会儿收工了,我要去那里谢恩哩。”
   听解放哥这么说,小芳又忽闪了两下眼睛,欲言又止,但很快就说:“解放哥,一会俺领你去,俺家也住那边。”
   “好哇。那就一会你带我去。”
   天刚擦黑,一天的义务劳动结束了,屯子里将城里来的青年工人们安排到村部和中心小学住了下来。安排好自己这一组青年工人住宿后,解放哥跟着早已等在外面的小芳,往村西头走去。
   在路上,解放哥还能依稀记得当年的路,简明扼要地给小芳讲了自己当年和父亲如何在伪满洲国时被大洪水逼得四处逃荒、如何被闫于氏一家搭救的经历。听解放哥这么一说,小芳心里暗暗吃准了这个解放哥就是当年逃难来家的栓子哥。
   那些年,栓子哥跟父亲走后,小芳一时没了玩伴儿。不过,她一直把栓子哥爸爸做的漂亮鞋子珍藏着,即便是自己长大了,不能穿那双鞋了,也一直像宝贝似的珍藏着。这不仅是那双鞋子好看极了,而且还是儿时玩伴的纪念。
   面对已经长成壮实青年的栓子哥,小芳反而不敢认了,也不知如何告诉这个当年的栓子哥、今天的解放哥,自己就是当年收留他们父子那户人家的女儿。再说了,解放哥还会记得当年那个满院子跑的小芳妹妹吗?她真希望解放哥还记得自己呀。这么想着,莫名其妙地,小芳感觉自己的脸有些发烫,应该说她被自己的想法羞红了脸。好在是夜晚,再加上常年劳作,风吹日晒的,脸红也不容易被看出来。

共 15002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丹心映松江》这篇小说的书写背景是哈尔滨有史记录以来的三次洪灾。1932年,1957年,1998年对于哈尔滨来说,是洪灾肆虐的三个年份。1932年的鞋匠老桑遭遇哈尔滨洪灾和灾后的霍乱大疫,他不得不带着年幼的儿子栓子一路逃难,在万家屯遇到了善良的闫家于氏一家。守寡的于氏不顾养育孩子的重担,倾其所有地给予桑家父子新生。这也埋下了这两家人日后重逢的伏笔。1958年的春天,在1957年大洪水之后,万家屯来了一批建设大军。桑解放和闫芳在工地艰苦的劳动中,互生好感,组建家庭。1998年六月的洪灾中,桑解放的儿子桑卫东正当年,他虽成科研人才,却无意上堤抢险,在母亲闫芳和妻子的支持下,在抗洪一线的子弟兵的震撼下,他勇敢地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线,勇上一线,在肆虐的洪灾中,实现了人性的升华。鞋匠老桑,鞋厂工人桑解放,规划设计院的桑工桑卫东,桑家三代人,颗颗红心向党,诠释了普通哈尔滨人的高尚品格,苦难造就平凡英雄,小说用三个篇章书写了一部抗洪史歌,丹心映松江,让人振奋,鼓舞,当属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802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3-07-31 17:16:04
  哈尔滨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抗洪纪念碑,我一直有所耳闻,却不知道为何由来。今日有缘看到老师的文章,才知道原来如此,此时正值汛期,我们生活的城市也正在经历暴雨的侵袭,水火无情人有情,真的是让人钦佩,敬仰!祝福!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08-02 16:24:5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