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朝夕若梦(微小说)
一
齐东海个头挺拔,身高一米七五,腿长腰细,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像石头上长出一棵壮硕的杨树。他嘴里咬着一根手指头,望着面前一条蜿蜒的小路。小路弯弯曲曲,逶迤而去,像一条灰褐色的飘带。
齐东海心里特别高兴。前几天,连长告诉他,由于他各方面表现突出,团部研究决定,破格提拔他担任三排排长。从农村出来的齐东海做梦都没敢想过提干这件事,这天大的喜事让齐东海心里充满了激动和喜悦。
到部队熬了三年,终于盼来了提干。穿上四个兜的干部服,再也不用回艰苦的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打土疙瘩了。当上排长,每个月不仅能领到五十二块五的津贴,以后找对象自己也成了香饽饽。
怀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齐东海接连写了两封信。一封信写给爹娘,一是把自己提干的好消息告诉他们,二是明确告诉他们,自己现在是部队干部了,婚姻要由自己作主,坚决反对包办婚姻,要求取消与老家王彩玲订定的娃娃亲。老家爹娘收到信一看,气得肺都要炸了,连声骂浑小子,良心让狼狗吃了。骂过了,又说看你小子能闹腾出什么动静,想娶县长的闺女不成?另一封信写给李燕,告诉她自己在部队提了干,自己喜欢她,想念她。
二
李燕是谁?她是齐东海的高中同学,班里的班花,副县长家的千金小姐。
读高中时,齐东海和李燕坐一张课桌。李燕身材苗条,皮肤白暂,模样俊俏,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笑起来声音像银铃一样好听,站在女同学中间鹤立鸡群、与众不同。课间时分,男同学大都想和她套近乎、说话聊天,女同学则显得有些嫉妒。
能这般靠近李燕,齐东海相信这是天意。他得意得很。
那时,齐东海个头蹿得高,言语不多,但心肠好,李燕对他也有好感。下课时,李燕常主动和齐东海聊天、讨论习题。男同学们看到他们经常在一起,就想办法捉弄他们。李燕的书包里经常会出现约她溜马路、看电影的纸条,那是其他男同学模仿齐东海的笔迹写好放进去的。她的手套、沙巾丢了,其他男同学会不怀好意地从齐东海的书包里搜出来。每当此时,男同学狂笑不已、口哨忽响,女同学便趴在课桌上笑弯了腰。
刚开始,两人不明就里,尴尬得不知所措。知道是男同学捣鬼后,两人便坦然了许多。
从内心讲,齐东海很喜欢李燕。暗地里,他常会偷看李燕,看她的一头乌发,看她的一颦一笑,看她的一举一动。有时他还会想入非非、黄梁一梦。但想归想,齐东海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高中毕业回到农村当农民,而李燕是雨后天边一道绚丽的彩虹,可望而不可即。
三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心目中的女神,高中毕业后齐东海决定去部队当兵。他知道当兵苦,但他不怕苦。到部队后,齐东海服从命令,严格要求,刻苦训练,射击、武装越野等各项军事技能在连队名列前茅。功夫不负有心人。穿上四个兜的干部服果然不一样,当上排长的齐东海腰杆笔直,满面春风,走路虎虎生威,像换了一个人。
这时,齐东海想起了李燕,给她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对她的思念,试探下一步发展的可能。李燕回了信,鼓励他继续进步,但对两人的关系不置可否。
第二年中秋节前,齐东海回家探亲。参加同学聚会时,他见到了李燕,看到李燕时齐东海吓了一跳。只见她面容黯淡,神情憔悴,好像刚刚得过一场大病。邻座的同学告诉他,去年底李燕当副县长的爹被造反派打倒,被关进了牛棚。前一段,对象又和她在闹矛盾,精神一直不好,还跳过一次河,幸亏被人及时发现救下了。齐东海听了,不禁感慨万千。聚会结束后,齐东海专程把李燕送回了家。
李燕家里没有人,她给齐东海倒了一杯水,齐东海没有喝,不知说什么好。李燕说:东海,你喜欢我吗?齐东海手足无措。李燕嘤嘤地哭起来,齐东海一把抱住了她。李燕哭着说:东海,你要我吗?边说边把齐东海推到了里间的床上。李燕用力撕扯着衣服的纽扣,一件件衣服脱落,李燕裸露的上半身让齐东海目瞪口呆。一团血冲上了齐东海的脑门,他翻身把李燕压到身下,一阵手忙脚乱。两个年轻的身体交缠想一起。
这次探亲,齐东海坚决退掉了村里的娃娃亲,赔给女方家二百块钱。爹气得照齐东海屁股狠狠踢了两脚,说你让俺今后在村里咋做人嘛!
四
回到部队,齐东海以为自己继续努力好好干,一步一个脚印,将来一定能当上连长,甚至营长。
两个月后的一天,连指导员把齐东海喊到了连部。指导员严肃地说:部队收到一封匿名信,举报你抢夺别人的对象,乱搞男女关系。齐东海傻傻地站在原地,好一会儿才说:指导员,都怪我一时糊涂。指导员厉声说:齐东海,你这个笨驴,干部谈恋爱结婚必须写申请,向组织报告,请组织批准,你不知道吗?你真是色胆包天,目无军纪,你的政治觉悟丢哪儿了?指导员愤怒地重重拍打桌子。
连长和指导员想了一些办法,然而军法无情,团部要求齐东海脱下军装,离开军营。
临行前,连长、指导员和连里的排长们相聚在食堂,为齐东海送行。两碗白酒下肚,连长惋惜地说,东海,我和指导员找了营里,也找了团里,但没有办法。说完,连长擤了一把鼻涕。
齐东海低下头,哽咽了。
指导员端过一碗酒,递到齐东海面前说,东海,堂堂七尺男子汉,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焰山。一切往前看,我相信你会好起来的。来,干一碗。
齐东海抬起头,端过碗,一饮而尽,一下子栽倒在地上。
五
按规定,齐东海要被遣送回原籍老家。办理相关手续的同时,齐东海给李燕拍了份电报,告诉她自己要退伍回乡,也告诉了她自己回乡的时间。
面向依依不舍的军营,齐东海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踏上了返乡的列车。
长途漫漫,一路颠簸,齐东海回到老家,走出了破旧的长途汽车站。来到大街上,齐东海莫名地感到孤独无助、惶恐不安。时令已过小寒,路边的花草早已枯萎,大地一片萧索,没有一点生机。齐东海忐忑地行进着,生怕碰上熟人,心里有一种做贼的感觉。
凭着记忆,齐东海找到了李燕的工作单位。县化肥公司的同事告诉齐东海,李燕的父亲官复原职,李燕已经调往县委宣传部工作。
费了很大周折,齐东海找到了高中同学孙小红,她和李燕关系很好,从李小红那里获知了李燕单位的电话号码。
齐东海拨通了电话,接电话的女同事告诉他,李燕到北京出差去了。
挂断了电话,齐东海心里空空的,脸上火辣辣的。突然,他举起手狠狠地抽了自己一个嘴巴。现在自己被遣返回乡,从一名部队军官变为一个平头百姓,他觉得自己一文不名,和副县长的女儿还能有什么结果呢?
齐东海鼻子一酸,眼圈泛红。街道边柳树光秃秃的枝条随风摆动着,一阵风吹来,地上的枯叶和垃圾上下翻飞,一片狼藉。
齐东海踟蹰着,不知该向何处去。
一切都是梦,不过,他想在梦中理顺头绪,找到属于自己的。
小说篇幅不太长,有两千多字。故事不太复杂,但情节引人入胜。一个农村出身的普通兵,凭着过硬的训练技能,成长为一名排长,穿上了四个兜的干部服,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他憧憬着爱情,思念着梦中的初恋情人。他坚决地退掉了父母订的娃娃亲,梦想着有一天才子佳人,双宿双飞。但造化弄人,因为一时的冲动,他被举报了,军法无情,无可挽回,依依不舍地脱下了军装,告别了培养锻炼自己的军营。回到故乡,已是隆冬,想要见到初恋的爱人而不得见。蓦然间,他发现自己已回归平头百姓,一文不名。随之,他陷入了迷茫和困顿,不知道未来该向哪儿去。
小说对人生命运作了巧妙的构思,对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刻画,给我们以警醒。人生路漫长,把握好自己非常重要。但遭遇坎坷不可避免,关键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未来的方向和目标。只要脚踏实地,勇敢向前,总有一扇窗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