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突袭“秃鹰”(小说)
一
弯月如钩,朦胧的月色犹如大地上迷漫了一层薄雾。
夜,很静。
秘密反清组织天地会,正在三河场内召集各分舵舵主会议。
专程从三百里外赶来的总舵主凌之锋在会上与大家共同密谋,策划好了一次突袭行动的具体方案。
会后,凌之锋谢绝了各位分舵主派人护送他的好意,一人离开了三河场。
走出场口,中等身材的凌之锋行走的脚步很快,约半个时辰,来到距三河场不远的月牙湖旁。
湖面不宽,湖边有几处芦苇丛生,靠三河场一侧还有一片茂密的树林。
前面依稀可见一棵棵樟树高大挺拔,树影婆娑。
沿着湖边一条小路,凌之锋走到树林旁。
阵阵晚风吹拂,树叶沙沙作响。
忽地,一柄长剑从一棵高大的樟树后面朝凌之锋刺来。
剑速飞快,剑光一闪,近在咫尺。
凌之锋目光一瞥,隐约看见持剑者头戴头套,他顺着来剑,敏捷地一个侧身旋转,剑光贴着他的左肩划过。
电光石火间,他腰间的刀已出鞘,右手握着刀柄往上一翻,发自体内丹田的一股力道随刀而出。
黑夜中闪亮的刀,飞起一道寒光。
刀剑一碰,“铛”的一声,火星四溅。
持剑者往后退了一步,道:“好刀法,果然内力深厚。”便纵身一跃施展轻功,双脚“蜻蜓点水”,飞掠过宽约三丈的湖面,在朦胧的夜色消失。
凌之锋没有去追。
他刀入鞘,手握刀柄,站立湖边,望着夜的黑暗。
刚才袭来的一剑,让谨慎细心的他陷入深思:天地会如此秘密,自己的行踪谁会知晓?
持剑者一招即退,这一剑是试探还是警示?而且,两人对手,刀剑触碰之时,凌之锋刀上已感到,对方功夫不在自己之下,为何退走?
持剑者的剑招、身形,让凌之锋陡然想起一个人。
凌之锋九岁拜师习武,师父曾告诉过他,他有位同门师兄,名叫燕来春,年长他两岁。一年前,师父将燕来春带去青城岭拜见祖师爷,留下燕来春在祖师爷身边。
师父用刀,祖师爷说,他要亲自传授燕来春内功、轻功和青城剑法。
后来,凌之锋随师父去拜见祖师爷,在岭上见过师兄燕来春,年龄相仿,都是青春少年,二人切搓对练,相互甚是喜欢。
五年后,柳如叶、楚楚进武馆习武,十四岁的凌之锋成了师父武馆内的大师兄。
一次师父从青城岭归来,单独告诉凌之锋,祖师爷已经因病辞世,燕来春离开青城岒,参加了张献忠的大西军。
从此,凌之锋就再也不知燕来春的消息。
去年三月,他开始在明月寺闭关一年。
这段时间,他反省了自己在师父去世以后的作为。
十年过去,三十二岁的凌之峰至今师仇未报。
今晚所见月牙湖边出现的持剑者,出剑的招法、说话的声音、飘然而去的身形,他似曾相识。
凌之锋心中一动,难道是他?在用剑告诉自己。
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他回头看见二十多个人穿过树林快步走出,都是天地会的弟兄。
“总舵主,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他摇了摇头。
二
茫茫草原,风吹草低,几株柔弱的小花孤寂地在风中摇摆。
一黑一白二匹骏马,奔驰而来,身后沙尘飞扬。
前面有一溪流,一男一女勒马停住,二人跳下马,牵着马匹饮水。
他们是师兄妹,柳如叶和楚楚。
今天要去见闭关修炼一年的大师兄凌之锋。
举目眺望,草原尽头隐约可见玉泉峰下一座庙宇。
柳如叶对楚楚说道:“三天,总算赶到了这里。师妹,大师兄闭关一年已满,我们和他一定要去报师仇,杀掉秃鹰!”
轻风吹拂着楚楚飘逸的长发。
楚楚三岁时,父母先后病故,留下她孤苦无依,姓柳的一个邻居收养了她。
邻居家六岁的儿子柳如叶从小喜欢舞弄木刀木棍。
父母因此为儿子寻找了一家武馆拜师学武。
师父来到柳家看柳如叶练功,见到了躲在一旁的楚楚。
知道了楚楚的身世,师父见楚楚聪明灵巧,征得柳家同意,将柳如叶和楚楚一并带回了的武馆,跟在自己身边练功习武。
楚楚心中记得在她七岁那年,师父为了保护凌之锋和柳如叶与自己,在卭山被绰号“秃鹰”的人用穿云剑重伤。
“师父……”二师兄柳如叶哭喊着扑向遭受重伤的师父。
大师兄凌之锋眼含泪水把抱在胸前的师父,轻轻地放在床上。
“柳如叶、楚楚,别……别哭……凌……之锋,你,你一定……要……要把师弟、师妹,带……带走……他们幼小……”说到这里,师父停止了呼吸,双眼睁而未闭。
凌之锋强忍内心的悲痛,用手掌轻轻抚住师父的眼睛,将师父的双眼闭合。
泪水模糊了幼小的楚楚那双秀丽的眼睛,晶莹的泪珠,如断线的珍珠从她脸颊滑落。
掩埋好师父的遗体,二十二岁的凌之锋怀揣师父的武学密籍《浑元十八法》带着十岁的柳如叶和七岁的楚楚,在一处名叫羊角峪的地方,隐居于山林之中修炼武功。
十年,凌之锋一直在做两件事。
一是遵从师父所嘱,教授师弟柳如叶和师妹楚楚内功和刀法;二是暗中继续开展反清活动,秘密组织天地会。
他潜心研习,传授师父留下的《浑元十八法》。
师父推崇的兵器是刀。
凌之锋在师父悉心照料下练习浑元内功和师父自创的浑元刀法。
一把浑元刀,如今他已练至炉火纯青:出刀势大力沉,快、准、狠。
刀,是人类生活实践中,制造使用的一种利器。
无论远古时期为生存获取猎物;还是后来因争夺而发生战争,从石刀发展到青铜刀、钢刀,历经岁月。在人们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式各样形状:短小的匕首、适中的扑刀、单刀,大刀……成为冷兵器时期军队作战和武林中人行走江湖的首选。
戚继光领军抗倭,打造出戚家刀,威震敌胆;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挥舞的青龙偃月刀,名满天下;武松用手中刀为兄长武大郎报仇,在“狮子楼”,让西门庆血溅街头。
柳如叶和楚楚在师兄凌之锋教授下,终于也练成了浑元刀法。
楚楚心中,十年的往事历历在目。
师父的仇,师兄的恩,楚楚铭心难忘。
她眼望柳如叶道:“二师兄,见到大师兄,一定要请他和我们一路,寻找秃鹰,为师父报仇雪恨!”
柳如叶点头道:“为报师仇,师兄卧薪尝胆十年,他一定会带着我们,去灭掉秃鹰的!”
看着眼前的师妹楚楚,十年朝夕相处,随着年龄增长,一种特别的情愫暗暗在柳如叶心中滋生。
练就一身武功的楚楚容貌俊美,已经长成十七岁的大姑娘。
自幼失去父母,在楚楚心里,凌之锋和柳如叶这两位师兄都是她最信赖最可亲的人。
三
暮色苍茫,柳如叶和楚楚来到了明月寺。
听柳如叶说明来意,寺内主持清风长老,一声佛号:“阿弥陀佛。二位施主,凌之锋已于五日前离开了寺庙。”
“他去了哪里,长老您可知晓?”柳如叶问。
清风长老双手合十:“南北东西,天地苍茫,他自己未言说,贫僧亦不便问。”
大师兄会去向哪里?出了明月寺,楚楚望着红色的寺庙院墙道:“二师兄,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去找到大师兄。”
柳如叶点头道:“是的。”
楚楚不无担忧道:“天高地远,大师兄,他去了什么地方,我们,又如何去寻得他呢?”
柳如叶想了想,道:“师父当年邛山遇害,咱们就围绕着邛山一带,暗自查访遍寻珠丝马迹。”
楚楚道:“二师兄,你说得对,大师兄一定会去寻找秃鹰,可是,这么多年了,秃鹰未必还在卭山。”
柳如叶沉呤片刻道:“秃鹰沈沉当年混迹江湖,总想出人头地,称霸天下。他视我们师父为对手,以投奔李闯王为由,邀请师父去邛山商议,设局企图把师父和我们师兄妹一网打尽,夺取师父手中的《浑元十八法》密籍,幸得大师兄有所查觉,抢先出手。无奈秃鹰一伙布有埋伏,人多势众,师父与大师兄拼死抵抗,护着我俩冲出重围,师父因此胸口中了秃鹰一剑。我推测,大师兄稳重心细,他很可能去了西都城,因为,秃鹰是不会甘心长期待在山野乡村的。”
细小的雨丝飞落在脸上,仰望空中,浓云泼墨,凄风送雨。
一场暴风雨就要到来。
柳如叶道:“可能要下暴雨,师妹,前去西都城,路途尚远,我们快走吧。”
“好。”楚楚点了点头。
二人扬鞭纵马奔去。
四
西都城内。
古城墙旁边钟鼓楼附近,小吃一条街,街道两旁各种小生意卖家,吆五喝六,招揽着顾客。
炒菜炒饭、凉粉凉面、甜水面、龙抄手、钟水饺……这些地方特色小吃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让你欲罢不能。
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来到西都城这里,都情不自禁会走进店铺,品尝这里的各种小吃美食。
天上一直飘着雨,顾客不多,凌之锋一个人坐在一家面店内一张桌子边,桌上放着装在刀鞘内的浑元刀。
他用手里的筷子挑着碗里的甜水面,放进嘴里,咀嚼得很慢很慢,就像在细品面的味道。
来到西都城,他弄清楚了已是西都城九门提督沈沉的情况。
天地会两百个弟兄昨天晚上就都进入西都城,潜伏在提督府的周围。
作为总舵主,凌之锋还在考虑明天的行动。
一个头戴竹编斗笠帽的人进了面店,走到他坐的桌边站住,说道:“我想坐下,与你同桌。”
凌之锋挑起一根面,正要往嘴里放,说道:“请便,想坐就坐。”
那人在他对面坐了下来,顺手取下头上挂着雨水的帽子,放在桌子脚边。
店小二过来问道:“客官,要点什么?”
“和他一样,来一碗甜水面。”
凌之峰抬眼一看:“那晚,听到声音,就让我猜想,现在坐这么近,果然是你,燕师兄。”
燕来春笑道:“凌师弟,想不到吧,青城一别,多年不见,凌师弟还记得我?”
“你我师出同门,有兄弟之情谊,岂会忘记。这些年燕师兄在张献忠大西军如何?”
“彭山一战,张献忠牺牲,与李闯王的大顺军一样,大西军也就散了。”
“你怎么会在这里?”
“天地会有几个人,是我在大西军时有过命交情的朋友,所以,我知道了天地会总舵主是你,凌师弟,那晚上一剑,和你开个玩笑,想看你还记得我不,第二天,我就到西都城来了。”
两人对视一笑,轻声细语地说起话来。
“秃鹰”沈沉投靠满清军后在多尔衮手下受到重用。
为巩固刚建立的满清朝统治,清军血腥镇压反抗满清的汉人。
沈沉在西都城三年,杀人无数。
每天上午,沈沉都会在城内巡视全城。
当年混江湖的他也是武林中的高手之一。
冷酷、凶残的沈沉在江湖上被称为“秃鹰”。
一心贪图荣华富贵,沈沉投靠满清军成了多尔衮手下的一只鹰犬。
沈沉自己清楚,从过去到现在,为追逐名利,他手中的穿云剑粘满人血,在江湖上结怨甚多;投身清军,为满清效力,又有了更多仇家,许多人对他恨之入骨,必欲取他的性命。
所以,虽身为九门提督,沈沉却处处小心谨慎,提防着可能对他的刺杀。
作为提督的他,每天都要用两个时辰,坐在四人抬的轿子巡视西都城内。
围绕着坐轿,前后左右紧随四十名护卫保镖,戒备森严。
西都城清军军营,驻扎了沈沉统领的三万人马。
要杀“秃鹰”沈沉,显然绝非易事。
今天是沈沉五十大寿。
上午,提督府内,张灯结彩,前来朝贺的宾客众多。
“出示一下请柬。”
提督府门前,八个威风凛凛的护卫对每位来人说道。
随着人流,凌之锋走上提督府大门前的台阶。
他对护卫道:“我忘了带请柬,你们进去通报一声,就说,姓凌的要见沈沉。”
一个护卫喝道:“大胆,竟敢直呼提督大人之名。”
另一护卫道:“快退下,在此骚扰,让提督大人知道了,小心你的脑袋!”
十多名来提督府的宾客,正在出示请柬,一群人跟在后面等候。
人群中的燕来春向凌之峰眨了一下眼睛,对门前的护卫们说道:“他与我同行的,都是沈提督的客人,请柬在我这里。”
“动手!”凌之锋一声喊。
八个男子猛地摁住身边的护卫。
八把锋利的匕首,在八名护卫脖颈前面划出一道深深的刀口。
顿时,八个护卫倒在地上一声不吭,刀口处鲜血直涌。
燕来春大声道:“冲!”
刹时,提督府四周各种打扮的路人,个个手执钢刀,往提督府内冲去。
接受宾客前来祝贺的沈沉,坐在提督府后院花园内的客厅里与客人正品茶说话。
骤然听见外面传来杂乱的人声和脚步声,客人纷纷躲避四散,逃之夭夭。
后院内巡逻警戒的五十名护卫保镖,很快齐聚到了花园客厅外。
“护卫长,你带十人从客厅暗道出去,拿我的令牌调集军营的人马分别守住各城门,并速来人将提督府团团围住。快去!”说完,沈沉起身走向客厅门前。
护卫长上前说道:“沈大人,情况紧急,您快和我们一起撤吧。”
沈沉道:“不用,今天,我沈沉就要留在这里,会一会那些想杀我的,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