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他扶起了老人(小说)
赵大富老板驾驶着宝马轿车,只能缓慢地前进着。与缓慢的车速相反,赵总心里很着急。约好上午九点与张总在华阳宾馆洽谈合作。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关系着赵总的事业前途。
看样子是堵车了,否则不会这么慢。谁知道出了什么状况,堵、堵、堵,到处都是堵车,不知道交管部门是干什么吃的。赵总心里焦躁。
二十多分钟后,赵总的车走到了堵车的卡点。原来是一位老年男子,倒在公路上起不来。他半躺在公路上,占据了公路的四分之一,左手撑着路面,右手不时的向车流摆手求助。他因为着急,脸色有点发红。车流冷漠的像冷水一样流动着,无视他的存在,无视他的求助。车辆一个个缓缓的躲着他,绕过他,没有人停留。
老人看样子七十多岁的样子,衣着虽然不高档,但是干净整洁。赵总朦胧觉得有点面熟,一时想不起来。
赵总没有犹豫,把车停在对交通妨碍最小的位置,下车走到老人面前。老人这时已经平躺在路面,显然是长时间求救无果,失望了。或许是他累了,要休息一下。
老人看到赵总走过来,有点惊喜,灰黄的眼珠发出希望的光亮。他两手用力撑着坐起来,望着赵总不说话。
赵总问:“你怎么了?知道家人的电话号码吗?”
“我平时身体还行,经常出来遛弯。今天遛弯出来,忽然不能动弹了,可能是病了。”老人说出了儿子的名字和电话号码。
赵总拨打了老人儿子的电话号码,官方提示无法接通。赵总打通了张总的电话,表示了歉意,告诉他自己路上堵车且遇到了点急事,要晚到一会儿。
赵总说:“你儿子的电话无法接通,我先送你到医院吧。”
老人看了看赵总,感激地说麻烦您了。
赵总说:“没什么麻烦的,谁家没有老人父母。上我车吧。”说着就去搀扶老人。
路过的一个年轻司机,明白了赵总的意思,放慢车速摇下车玻璃喊道:“朋友,救人危难是对的,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先拍几个照片,再让他给你出个自己倒在路上的证明,然后再作下一步。”
那年轻人看赵总不理睬他,摇摇头笑一笑开车离开了。
赵总把老人扶到车门前。老人却是腿脚无力不由自主,上不了车。赵总一个人也无法照顾他上车。一辆车停下来,走过两位年轻的姑娘,帮助赵总把老人照顾到后排车座上躺下。
赵总对两位姑娘拱手致谢。两位姑娘说:“不谢不谢,我们应当向你学习。”两位姑娘还主动与赵总互相留下了联系电话,说万一有人讹诈赵总,她俩出来证明实情。
赵总给老人的儿子发了个手机短信,告诉他的父亲得病,自己正送往医院的名称。
赵总开车行驶在去医院的路上。老人轻声问:“能看出你是个好人。现在好人经常吃亏,你不怕被讹诈吗?”
赵总眼睛盯着前方,一边开车一边说:“世界上总是好人多于坏人。如果坏人多于好人,人类早灭亡了。不能因为一件扶起老人被讹诈的事件,就认为世界上尽是坏人。以心换心吧。”
老人连连称赞说,赵总有家国情怀,是成大事的材料。
赵总忽然想起了什么,说:“请问你是不是在温水公社供销社干过?”
老人说是啊,我当过温水供销社主任,后来调到县供销社、市供销社,退休多年了。
赵总说,你记不记得这事。有一个大热天的傍晚,一个黑瘦的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去温水供销社售卖远志。这男孩家是山里的,距离供销社二十多华里。他为了交学费去刨远志,为了多刨一些早晨出去中午才回家。中午晒干了药材,才步行急忙赶往供销社,连走带跑。赶到供销社时已经下班了,收货员要他明天再来。小男孩一再祈求,他往返一次五十多华里不容易。任他如何祈求,收货员无动于衷。供销社张主任路过时听到了他俩对话,批评了收货员,亲自过秤收下了远志,还给药材定了个最高的价格。几天刨药材收获了二元五角,男孩兴奋的离开了。
老人疑惑的问:“不会你就是那个小男孩?”
赵总没有正面回答,凝重地说道:“相逢就是缘分。”
赵总将老人送到医院急诊科,大夫们急急忙忙的给老人作着检查。这时张总打来了电话:“赵总,九点半了,你为什么还没有到?”
“对不起张总,我这里的事情处理完了,马上就过去。或者我们另约时间。您看怎么办?”
“赵总不知道重要的约会失约,是合作的大忌吗?”
“非常知道,对不起了。真是发生了意外的事情,请张总谅解。”
“什么意外的事情,可以告诉我吗?”
“也不是不可以,我以后给你解释好吗?”
“你在半路中救助了一位倒地老人,是吗?”
“张总怎么知道的?”
“因为您刚才救助的老人就是我的父亲!刚刚看到赵总您的手机短信知道的。太感谢赵总啦。您的失约体现了您的人品。我马上赶到医院。”
原来张总有三个电话号码,给他父亲和赵总留的不同的电话号。张总父亲给赵总报的是张总的小名,张总平时用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