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好声音】【晓荷】走进江山(散文)
时间如流水,一晃我在江山文学网九年了。在网站成立十五周年之际,回首这九年的光阴,有许多往事和人一起涌上心头。
我是一个很散淡的人,喜欢无拘无束。因为文字的缘分,我走进了江山。没想到,走进江山不久,就被它无形之中的一双大手,牵扯住了脚步。从此,开始了我的文学梦。
人的一生,会与什么结缘,上天自有安排。缘分来了,欣然接受。是与文字的缘分让我了解到,在众多网络文学网的世界里,有一个后起之秀——江山文学网。也正是因为缘分这种无形的连接,才让我与江山文学网有了不解之缘。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冥冥之中,它好像就在不远处看着我、等着我,等待我与它的机缘巧合呢。
我永远也忘不了刚踏进江山文学网的大门时的那段时光,至今记忆犹新。
初识江山,懵懵懂懂地走进它,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带着一份好奇,我闯进了江山。没想到,闯进来容易,想要在那里“坐稳”,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清晰地记得,当我注册为江山文学网的会员,一踏进它的大门,就被网站首页的设计风格所吸引了。网站涉及的题材一目了然,可谓是包罗万象。各具特色的社团名字更是令人耳目一新,文雅的、诗意的、温暖的等等,文学氛围特别浓郁。原来我眼中的这个后起之秀,真有口口相传的属于它的精彩和辉煌。我作为一个新人,带着极大的好奇心,想真正地走进它。可是一时间我却无从“落脚”,东瞅瞅、西望望,真的就如刘姥姥进大观园那般,在此大开了眼界。虽说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可瞬间有种莫名的亲切感。我想,应该是缘分的力量,在帮我慢慢地推开眼前这扇文学网的大门。因为我从小就喜欢诗歌和古诗词,所以就有选择性地阅读网站内老师们的相关文章。每一位老师的文章对我来说,都是一种久违的精神食粮。我庆幸,自己没有走错门。
尽管我是如此的喜欢现代诗歌和古诗词,可对诗词的写作精髓还是一窍不通。读了很多老师的作品,也模仿着将习作投稿到自己喜欢的社团,结果是一个个蓝豆豆。还是不肯放弃,是想要得一颗红豆豆的心在作祟。有时候,越是想得到的东西,往往与你失之交臂。接下来还是醒目的蓝豆豆,甚至有时候盼着它突然变成红豆豆。那时的自己,很可笑。持续了几个月都是如此,我有点迷茫了,想要离开这个让我一败涂地的伤心之地。才发现,这个江山可不那么好闯的。自以为是个“老江湖”来闯江山,没有真本事,只能是落荒而逃。
人总是那么奇怪。说离开容易,总有一份不舍。于我而言,那时我刚进网站也就四个来月,什么都没有留下,还是有那么一丝的不甘。可是自尊心貌似驱使我:快离开吧。与网站老师们的文采相比,自己的文学水平差之千里,我泄了气。可是从小就很倔强的我,自己那可怜的自尊心,终是被我的倔强击败。
心想,“反正谁也不认识你,接着投呗!管它什么有没有豆豆,管它什么颜色的豆豆。”
其实,内心的不舍,还有对网站浓郁的文学氛围的留恋。我想着,留下来继续潜心向老师们学习,总会有收获的。
可是那时执拗的我,一味的模仿写出来的那些所谓现代诗歌和诗词古韵,哪有什么风骨啊,更别提格律了。当初在它们两者身上,浪费了很多时间。我特别感谢原来笔尖温暖的社长航帐老师,老师应该是发现了我的短板,为了不伤及一位作者的自尊心,他用婉转的艺术语言,在我发表在他社团的一首现代诗歌里留评:“一株雪老师,在支持诗歌的同时,也请支持小说、散文作品哟,你懂的!”
如果没有老师那次善意地提醒和点拨我这个梦中人,我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呢。我最终可算是“迷途知返”,不至于陷入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挣扎、浪掷宝贵的时间了。而我在笔尖为暖社团投稿的散文和小说中,也终于有了红豆豆标识。我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我非常感谢航帐老师给我指明了方向。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人啊,必须要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能力有多少,一味盲目地追逐一个不切实际的所谓梦想,不如换个角度和方向,或许那里才是你的终极目标。
虽然与航帐老师不曾谋面,老师也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社团。但是老师用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语言,指引我走上了一条适合我的文学道路,我一直铭记于心。
我自2014年5月注册为江山文学网的一名会员,至今走过九年的历程。在这九年里,是江山文学网让我成长。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作者,我亲眼目睹了网站的发展和日新月异。
这九年里,不仅有众多作者涌入网站投稿、驻足、签约,网站文章数量一直处于趋增的趋势。社团数量也在发生着变化,有人谢幕、有人登场。而江山文学网这棵常青树上,依然是枝繁叶茂的盛景。还有一些更具特色的社团的成立,给网站增添了新的血液和生机。像2018年12月成立的萌芽作文社团,更是网站的一个新的生力军。就如该社团的宗旨所写:“怀揣一份明净的心境,任由一只只蜗牛牵引着在童心编织的纯美童话的世界里散步,用心灵触摸稚童心田上长出的充满灵性的文字,体味与一株株萌芽相伴成长、情感共鸣、心灵交融的快意与欣喜。萌芽,愿为有文学梦想的孩子拓展一片写作的田园,用双手托举江山明天的朝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江山文学网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纯净的文学平台,是何足珍贵。江山文学网这个我们所爱的大家庭,是一个有担当的网站。它没有所波逐流,而是秉承着自己的初心,日趋完善着网站系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公司文化的定位准则。它不仅是一个传统文学的载体,更是一个具有正能量、严肃性,且具时代感的纯文学网站。这正是我多少年来心里要寻的,它也给祖国的小花朵们,一个放飞文学梦的纯净田园。
九年时间里,我只要有时间就会阅读网站前辈老师们的好文章,读来受益匪浅。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纯文学网站的存在,我的精神家园定会荒芜。而我的成长和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那些素未谋面的老师们的鼓励和支持。是江山文学网的精神和经营理念感染和影响着我,这里有包容、有激励,更有让人驻足下来的吸引力。我想就因为它的纯粹、不随波追流,有家的感觉,才使那么多喜欢文字的作者聚在了一起,共筑自己的文学梦。
九年时间里,除了在系统投稿,我也曾经到过其它社团投稿。也有其它社团老师诚心相邀,虽有不胜感激,但我决意留在淡雅晓荷社团。至今,心系晓荷八年。
人生之中,每一次选择都会有自己的理由。我也不例外,初识何叶社长于笔尖温暖社团。我本就是一个不善于交际的人,自己独来独往的习惯养成了独处的那份淡然。是何叶社长的热情、乐观、执着、敢闯敢作为的性格感染了,还有她对每一位作者视为家人的那份温暖和亲切感,也是我心系晓荷的理由之一。我很喜欢淡雅晓荷的社团宗旨:“持淡定之心,追高雅之风,沐破晓之阳,品清荷之韵。由心而写,率性而活。”这就是我心之所向。
尽管喜欢文字,但自己的水平有限,有时候固化的东西也牵制着自己的写作模式。我记得进入淡雅晓荷社团后,我投稿的第一篇散文叫《雨》,因为喜欢雨,才有了这篇文章的初稿。那时候,绿叶红了老师还在社团,他是一位很有才气的老师,是老师耐心地帮我修改、润色,那篇文章才得以被评为精品。还有原来在社团的你猜老师,编辑我的文章居多,他对我的鼓励和支持,我都一直记在心里。而现在社团的至简至爱老师、萧垦老师、陌小雨老师等,更是不用说了。他们工作再忙,也不忘记对每一位作者给予真诚的鼓励和支持。社团是一个集体,也是一个家,每一位作者进入淡雅晓荷,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社团人心齐,凝心聚力,是与每一位晓荷人的默默付出和贡献分不开的。何叶社长作为一名医者,工作虽说更忙,可是不论哪一位作者得了精品,她都先是截图发在群里以示鼓励,带动群里一片掌声响起。我每次得了精品,她都会第一时间用微信对我表示祝贺和鼓励。就如她言:“你们每个人得了精品,比我自己得还高兴呢。”正是她如此豁达的性格、以及把每一位作者当家人一样看待的品行,把一群真正喜欢文字的作者,聚拢在了一起,共筑文学梦。
这两年,虽然我的身体多种病发,写作少了,但是每天都会打开江山文学网,进来阅读网站老师们的文章,成了我的必修课。是江山文学网的文学氛围温暖着我,是老师们隔屏传来的墨香让我身心愉悦不少。人说:“文学是精神食粮的主粮。”这一点,作为一个病体缠身的我来说,是深有体会。
因为体弱多病,变得越来越懒惰。如果不是2022年12月5日晚上,何叶社长给我发来微信,或许我早就放弃写作,只做江山文学网的一个忠实读者。
“姐,我月底之后回晓荷,你方便的时候就回去支持哈。”
“嗯,好久不写了,越来越木讷了。如果能写,一定会支持美女。”我虽然答应了何叶社长,其实心里真是没有底。
“可愁死我了。”没有素材,从何入手啊!
再难也得写,不能寒了何叶社长的心呀。我暗下决心,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吧。何叶社长,与我有知遇之恩。她也把我当家人,一直鼓励我与各种病魔抗争,这是令我很欣慰的一种难以言表的温暖。
我不会忘记她曾经在微信里,打趣地对我说:“姐,你是我的人!”
是的,我是她的人。我是晓荷人,我也是江山人。
感恩江山文学网,让我在最好的时间与你相遇。是你的纯文学的文学魅力挽留住我的脚步,才让我有幸徜徉在纯文学的海洋里吸取精神上的养分和食粮。感谢淡雅晓荷,让我在最对的时间走进你。是你家一般的温暖,令我有了归属感,让我那颗漂泊的心有了栖息的港湾。
九年前,当我走进江山文学网的大门那一刻,就注定我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缘。九年后,“江山如画”,“江山如此多娇”,而我作为一个一直驻足在江山文学网的人,感恩江山文学网这棵大树,托举着我看尽江山文学网的风景,写出我心声。正如我在网站的个性签名:“人说文字是心中盛开的花朵,我用心煮文字,依着心的温度,让心里绽放美丽的花朵,温暖你我。”我做到了,因为有江山文学网这个无法割舍的纯文学平台。有江山在,我就在,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