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河】游天台山记(散文)

精品 【山河】游天台山记(散文)


作者:大别山人 布衣,22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31发表时间:2023-08-16 09:48:53

【山河】游天台山记(散文)
   夏日炎炎,我驱车千里,东向故园,奔赴回乡之旅。这世上,也只有故乡,才让你不惧炎暑,归心似箭了。
   落日偏西,暮色渐起,倒水河若隐若现,故乡在视野时逐渐变得清晰。河道蜿蜒,两岸堤柳,青瓦白墙,倒映水面,时光也仿佛停止,静谧而安详。沿着河道,一路向北,约三四里地,就到了天台山脚下。
   天台山,横亘中原,地跨南北,方圆百余里,由天台山、鲫鱼岭、九焰山等山峰组成。因“山形类台,势若接天”而得名,以“佛宗道源,山水灵秀”而著称。1400年前,智者大师在山北静居寺悟法,七年后赴金陵弘法,创立天台宗。南朝未年,大师躲避战火,复归故地,遂将此山也命名为天台山。
   沿山上行,一路峰回路转,远望青山如黛。回首俯瞰,香山湖逶迤十余里,像一块湛蓝的宝石,静静地镶嵌在群山之间。上行十余里,就到了住宿点,房子临路而建,白墙青瓦,门前一株凌霄花,犹自绽放。后院山坡上,一排排青松,俨然组成一道天然的屏障。老板很和气,话里都透着熟络,晚饭都是家乡菜,都来自周边村民之家,老黄瓜煨汤,熟豇豆炖肉,臭豆腐皮,捶肉丝瓜汤,竟全出自老板娘之手,乡味久违,大快朵颐,回味悠长。
   夜半醒来,万赖俱寂,推窗见山,清风徐来,半轮明月,爬上山岗,格外清澈明亮。远处大山,影影绰绰,应该就是天台山了。明代思想家李贽黄安(今湖北红安)游学四载,夜宿天台山,留下著名的《同耿尚书游天台》:“明月三更谁共醉,朔风初动不堪留。朝来云雨千峰闭,恍惚仙人在上头。”此情此景,想来此时的天台山,应是明月朗照,银辉万里了。
  
   二
   次日清晨,整装出发,上行二三里,远望一峰,拨地而起,四周皆壁,形状若台,绝壁千仞,势若接天。峰下一湖,清澈见底,清风徐来,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下车仰视,晨光万道,峰顶瀑泻而下。迎面山门,飞檐拱立,正中“天台山”三字,苍劲有力。上行百余步,路口有碑,上书“马友才之墓”。细看碑文,天台寺僧所立,马友才,系红安县首任县长,一生征战天台山,死后归葬天台山下。天台山,是中国创建最早的根据地之一,历经二十余年艰苦斗争,走出了李先念、徐向前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帅。
   沿阶上行,千年古樱,矗立路边,冠盖如荫。拾级而上,苍松古柏,盘曲虬枝,姿态万千。前行二三里,环顾有台,台旁崖壁,篆刻“文脉”字样。相传昔时孔子周游列国,滞留楚蔡之间,见此地群山环抱,万峰来朝,岩峰奇异,欣然留下“文脉”二字。
   孔子留墨,竟不想一语成真。北宋程颢、程颐,出生于县西二程镇,从小受蒙修学,终成大儒。明朝户部尚书耿定向,不满严祟专权,归隐故里,筑院讲学,世称天台先生。明朝焦弘《天台耿先生行状》载:先生归,虽居万山中,四方学者顺风而请者,如鸟投林,如川赴海。明朝李贽、罗汝芳等名士,也慕名纷至沓来,天台山一时文风大盛。据《黄安县志》记载,明清两代,黄安县有进士56人和举人214人,并建有天台书院、桃花书院等十余所,素有“文风犹盛唯有楚,楚亦在黄”之说。
   沿阶向上,渐至山脊,脊背有一石隘,篆刻“天臺山”三字。入门左转,丈高岩石,似锥倒立,苑如蘑菇,上刻“告天”二字。沿峰脚前行,崖壁内凹,形成百余平方深洞,洞内有石台,台上筑有神龛,龛内供奉神祇,侧有亭栏以供休憩。向东直行,约五百余步,岩下有洞。明代焦弘拜耿定向为师,日日于此洞修习,万历十七年高中状元后,时人遂称此洞为状元洞。
   回转向上,百余台阶后,上至山腰平地。北边临谷,深不可测,东有崖壁,上刻静慧禅师诗偈:“高标宗旨万峰头,一派清风异浊流。识得无弦琴外意,茫茫人海驾慈舟。”偈句禅意十足,面壁吟诵,身心俱净。
  
   三
   回首西望,天台主峰,森然矗立。层岩叠嶂,绝壁百仞,仅有石道,百余台阶,直通石门,上书“离垢门”。门后往左,有石如座,上刻“坐忘台”。台侧岩石交错,谽谺有石,隐隐如龙,称之“卧龙洞”。
   洞前有泉,凿石为井,上刻“作霖池”。泉水流注,清冽见底,池苔石藓,随水飘荡,荡涤心神。据说池水四季溢满,久旱不干,方圆百里,常有迢迢求水者,归洒祷告求雨,应验不爽。
   池右有窟,伏身可入,直身数步,有石平滑如几,明焦弘曾率六弟子围坐论学,留诗云:“尽将双足压崔嵬,下视青天万里开。飞腾莫讶不知险,曾踏羊肠百折来。”后人因而称之“七子臺”,亦叫“抱奇窟”。
   离垢门右,前行约数十步,崖壁有巨缝,高约五丈,宽约尺许,深不见底,旁刻“壹綫天”三字。侧身而入,内极促狭,仰头仅见青天。贴壁徐行,忽上又下,崖壁湿滑,数十步后,豁然开朗,出口处竟是作霖池。据说阴险狡诈或作奸犯科者,石缝难以过去,心下不由欣喜,生出几分得意来。
   过一线天,上行百余步,有石门当道,上书“息缘门”。门侧石壁,刻有“伯臺”二字,右下刻“宋端平囗囗”字样,笔迹斑驳,不可辩认。沿阶上行,约二三百步,豁然开朗,已然到达山顶。山平如台,广约三四亩,四面层岩耸峙,壁立千仞。台西五座石碑,神龟当座,青石刻碑。台中又一石碑,上书“中天一柱”,台北有石台,通体黝黑,上刻“達摩臺”三字,应是寺僧跌坐修行,沟通天地,晓达天意的地方。
   达摩台北,悬岩峭壁,北岩峙出。岩中有缝,若巨剑凌空斩断,深不可测,乃是“试心石”,据说奸邪之人,一跨必堕。登临北岩,山风鼓荡,衣袖翻飞,凝神远眺,群山嵯峨,千峰来朝,层峦叠嶂,逶迤不绝。下视万千沟壑,丛林叠翠,草木葳蕤,覆盖千里。南望鲫鱼岭上,乱石林立,似鳞翻飞,千亩茶园,星布其间,大小湖泊,晶莹如玉,静卧于群峰之间。
   沿台南行,下行数百步,眼前一座石门,已到“達天门”。石门正对,一座寺庙,青砖黄墙,飞檐挑角,寺门半掩,上书“天臺寺”三字。相传昔时智者大师,西归天台山后,于群山之颠,修筑寺庙,命名为“天台寺”。千百年来,天台寺香火缭绕,信士如云,佛事兴隆。
   历经千年战火,寺庙已焚毁大半,仅存一二遗迹。寺门一幅楹偈:“世外人法无定法不法亦法、天下事了又未了不了了之。”笔力苍劲,观之忘俗。寺院幽静,古柏森郁,左右阁楼,居中大殿,善男信女,三三两两,匆匆来去。柏下静坐,香炉袅袅,钟馨悠悠,闻之心静,坐而忘忧。
  
   四
   出寺东望,三峰左右排列,降班并列侍立,附丽于主峰左右,如学子环拱请益,又若兄弟骈肩共学。明耿定向《天台胜概记》载:壬申夏,余名其台之大者曰“伯台”,前中曰“仲台”,右曰“叔台”,左曰“小台”。耿公将天台三门命名为“离垢、息缘、达天”,将四峰命名为“伯仲叔小”,寓意绝尘脱俗,人伦孝悌,以山明志,寄托甚远。
   沿伯台下行,回转山腰,东行百十步,仲叔两台间,有处石隘,如刀斧斫就,上刻“了心關”。史载原两台相连,宋朝嘉熙年间始凿通,方便淮河难民上山,躲避元兵祸乱。石隘往北,向东七八里,就是九焰山。《湖北通志》记载:宋端平、嘉熙间,淮西兵扰,土人结寨,常活十万人。元末兵乱,有黄杨者聚众据此,曰黄杨寨。
   黄杨寨即九焰山,九焰山南北走向,四周峭壁,山顶平旷,可田可池,南北八九里,东西二三里,广约数万亩。山有四门,昔时城门、城墙、古寨、巷道、石巢、水井等古迹尤存。山南有岩,岩下有洞,洞前有池,池水清澈,时有四方修士,居住于其间。东边山腰处,有一石洞,宽高逾丈,深二三丈,叫止止洞,智者大师修行之所。时逢节假,天台寺僧相约前往,瞻仰拜谒。
   过了心关,往东是叔台,路边石壁,刻有“留月岩”字样。前行数十步,折而上即到留月亭。亭周环树,绿荫铺地,清风徐来,惬意不已。树间鸟鸣,婉转悦耳,起身寻看,二三小鸟,枝头兀自嬉戏。小鸟头顶一抹栗红,长啄蓝喉绿羽,原来是“中国最美小鸟”蓝喉蜂虎。亭下稍息,向南数十步,崖壁突出五六米,远观似舌如冠,上有青松数株,称为“抚松岩”。登临其上,下望千仞,头晕目眩,山风拂袖,衣袂飘飘,远望腾空若飞,仿若天上仙人。
   相传昔年耿公七十,登临天台山,诗云:“解绂归来苦病侵,爱山时复强登临。旧游朋辈今何在,手把茱萸泪满襟。”默念诗篇,东望群山,感慨万千。昔日少时,携朋登临,指点江山,不意自此,人间蒸发,不知所终。如今风景依旧,斯人己逝,念天地之悠悠,感世事之无常,耿公此诗此情,千古同矣。
  
   五
   沿山下行,回转山脚,路口向右,曲径通幽,直通山下天台寺。此天台寺是县政府礼请释悟乐禅师重修,于2007年建成,寺庙占地百庙,依山而建,左右勾连,上下布局,殿宇严整。建寺之初,天台寺提出“圣德真如,以德成佛”理念,推行禅乐、禅茶、禅林“天台三禅”文化,以乐弘法创建首个禅乐团,成为享誉世界的禅乐圣地。
   顺阶下行,进入寺院,远望一座雕塑,竟是音乐家莫扎特的雕像。沿阶下行,一方菏池,两只黑天鹅,水自嬉戏,池底游鱼,历历可见,池中一石,上书“靈泉”。沿池上行,迎面是大雄宝殿,殿內一尊汉白玉佛祖,高十余米,持手肃立,宝相庄严,观之肃穆。
   殿左水声潺潺,一汪碧泉,水自四溢,蓝天白云,天台山峰,倒映其间。池水清洌,一只巨鳖,游曳自得。沿右下行,沿坡几排厢房,时有僧尼,匆匆来去。回转正门,门房柜台,僧尼二三,肃坐其间,询问禅乐团,皆答道:禅乐团刚刚离开,远赴欧美巡演交流去了。闻之一怔,怅然若失。
   登车下山,回望天台,郁郁苍苍。天台形胜,不让五岳,雄奇险秀,兼而有之。时逢治世,则以山河形胜,汇聚四海名士,开启民智,移风易俗。若逢乱世,则以山川险峻,存活亿万黎民,汇聚天下救亡力量。耿公赞曰“美含不章,功崇不伐,可谓至德也已矣”,吾深以为然。
   天台胜地,山之不高,老幼皆宜,有登高之乐,无跋涉之苦。乡野村民,四方贩旅,皆可登临,无拥堵之烦,少售卖之扰,来去放任自由。大德不彰,大美不言,揽胜之乐,莫过于此。

共 39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游记散文,大别山人老师写的是炎炎夏日,握驱车千里,奔赴天台山的游览过程,对天台山景色的描写,以及一些景点的历史渊源,中途变迁。描写非常有特色,移步换景,凝炼的语句。这次天台山之行,彻底放松和释放,景色还是过去的景色,却重新领略,别有新意。味道还是过去的味道。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情感真挚,让人心潮起伏。力荐赏读!【编辑:极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82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极冰        2023-08-16 10:10:02
  感谢大别山人老师赐稿山河如画!(? ̄▽ ̄)?
极冰
回复1 楼        文友:大别山人        2023-08-16 12:55:29
  谢谢社长辛苦编辑,敬茶夏安!
2 楼        文友:极冰        2023-08-16 10:11:10
  拜读您的游记文字,我都想回老家了。我想念那些经典美食了。(? ̄▽ ̄)?
极冰
回复2 楼        文友:大别山人        2023-08-16 13:00:26
  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是异乡怀念家乡的主要原因。俗话说,一个人的胃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家乡难忘,美食难忘,回乡吃家乡菜是必须的内容,只有美食才能勾起游子对家乡对母亲最深沉的记忆。
3 楼        文友:极冰        2023-08-16 10:11:44
  也想去天台山旅游。(? ̄▽ ̄)?
极冰
回复3 楼        文友:大别山人        2023-08-16 13:05:02
  天台山值得一游,天台山是文山也是武山,还是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出生成长战斗过的地方。更加好的地方是,山不高不低,老幼都能够上得去,还没有门票,也没有排队拥挤的烦恼。
4 楼        文友:极冰        2023-08-16 10:12:50
  体会您的心情“大德不彰,大美不言,揽胜之乐,莫过于此。”(? ̄▽ ̄)?
极冰
回复4 楼        文友:大别山人        2023-08-16 13:07:55
  天台山,可以说是大音希声,大德不彰,大美不言,这是山的品质,也是我们革命老区人民的朴实写照!
5 楼        文友:极冰        2023-08-16 10:14:41
  您的游记,除了移步换景,还加入您的心情,变化自然,牵着读者的心弦。好!(? ̄▽ ̄)?
极冰
回复5 楼        文友:大别山人        2023-08-16 13:12:19
  我想游记,由景物生情,由情及景,是很自然的事,杜甫登泰山而小天下,也许从登泰山的那一刻,就立下了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
6 楼        文友:极冰        2023-08-16 10:15:37
  感谢您支持山河!敬茶!远握!(? ̄▽ ̄)?(? ̄▽ ̄)?(? ̄▽ ̄)?
极冰
7 楼        文友:极冰        2023-08-16 10:17:36
  我这几天到西安女儿家暂住,我的手机获取不了网址,今天女婿回来,我才用他的手提获取了网址,才申报精品了。(? ̄▽ ̄)?
极冰
回复7 楼        文友:大别山人        2023-08-21 13:11:15
  谢谢老师,敬茶远握!
8 楼        文友:极冰        2023-10-01 15:09:53
   恭喜大别山人老师散文获得精品!可喜可贺!o(* ̄︶ ̄*)oo(* ̄︶ ̄*)oo(* ̄︶ ̄*)o
极冰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