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明】饮料漫谈(散文)
一
周日带上高中的女儿去逛超市,路过琳琅满目的饮品区,她左挑右选后从货架上拿下一个很新颖的瓶子。我瞥了一眼,标签上写有四个醒目的大字——“元気森林”。
也许是人到中年重于养生的缘故,近几年我很少喝饮料了,即使偶尔喝几口也不过是可乐、橙汁等“老伙计”,而对于近些年的新生饮品则很少涉猎,主要是没有尝试的欲望,故也就没有关注过。今天看到“元気森林”让我觉得很陌生,心生好奇,便问女儿这是什么东西。
她故作鄙夷:“哎呀呀,我老爸是老了吗?连现在这么火的饮料都不知道吗?我告诉你哈,这是气泡水,主打O糖O脂,属于健康饮品,喝了不长肉肉。”说完,她还向我扮了一个鬼脸。
“哦,那‘元気森林’是什么意思?气泡水是不是就是汽水呢?”对于新鲜事物我还是有些求知欲的,再说我一直的态度就是努力缩小和女儿的“代沟”,所以对于她关心的事物我也颇为上心。
“老爸你真的OUT了!”女儿睇睨着我:“‘元気森林’是它的品牌名称,你也可以理解它是一种汽水。它们去年还签约了谷爱凌代言呢,就你喜欢看的那个中美混血儿美女,冬奥会滑雪冠军。”
“哦哦。”饮料我虽然不了解,但去年冬奥会上谷爱凌为国家滑雪队摘金夺银的情景犹在眼前。
终日为了生活而埋头,对于一些细枝末节浑然不顾,颇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意思。不要讲那些发展迅速的高科技了,仅仅从一瓶饮料上就暴露出我对当前社会的无知。看来我真像女儿所说的一样,“OUT”了。
回到家,看女儿品味那瓶饮料时夸张而满足的样子,让我觉得她很是幼稚且可笑,但随之思绪一飞,又隐约从她身上看到了我当初喝饮料时的样子。
有些人说饮料是个好东西,里面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许多营养成分,也有人攻击饮料的种种危害。今天暂不讨论其利害关系,超市排架上形形色色的饮料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就说明它有着很广的受众。而籍此话题,我也想聊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种饮料,其中包括一些现如今看起来很是简陋的饮品,但在我心中绝对称得上是美好的回忆。
二
出生于七十年代末,历经了八十年代的洗礼,给我留下了深刻而丰富的童年回忆。那个时候,我曾用麦秆蘸着肥皂水吹过泡泡,曾用罐头瓶装几块碎骨逮过鱼,曾借煤油灯微弱的光写作业时熏黑了鼻孔,曾为了去队部占座儿看黑白电视而误过晚饭,也曾穿着姐姐穿不下的花衣裳满大街玩耍,更是吃过两分钱的冰棍,喝过五分钱的汽水……
提到汽水,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高档货,可不是随时都能喝上的。那时的农村,无论大人孩子渴了都是就着水缸喝凉水,一年四季都大抵如此。只有在三伏天能热死知了的日子里,大人们干农活回家路过小卖铺时,才会偶尔买上一瓶井水冰镇过的啤酒解解暑。也只有这时候,小孩子才可能得到一瓶同样是井水冰镇过的汽水。但即使是有钱的人家,一个夏天也喝不了十次八次,这就已经不得了了。
我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汽水是五分钱,但是买的时候要付一角,等喝完拿着空瓶退还时,老板会再退你五分钱的瓶子押金。有此缘故,家里的孩子们往往都是抢着去退空瓶,因为到小卖铺后,跟老板说好不退押金了,直接再给打开一瓶汽水,当面喝光才惬意。
喝上一瓶汽水,能让我兴高采烈,也能让我有炫耀的资本。炎热难耐的日子,打开冰镇汽水瓶盖,一种凛冽的气息便直袭鼻孔,略带着一丝甜甜的味道。然后就迫不及待的低头,将嘴慢慢凑近瓶口,撅起嘴唇幸福地喝上一小口。之所以用嘴去就瓶口,是担心不小心弄洒了汽水,哪怕洒落几滴也会让人心疼不已;之所以只喝一小口,是希望能把这难得的饮品喝久些,哪怕是自欺欺人的多喝上两口都是好的。最后还会拎着只剩下一丁点儿汽水的瓶子,去大街上找同伴玩耍,为的是让他们都知道,我今天喝到了美味的汽水。
有一次,我从父亲手里接过同样是井水冰镇过的汽水,刚喝一口还没下咽之际,被姐姐一个恶作剧吓了一跳,手下意识一抖,汽水瓶掉落地上摔成了碎玻璃碴子。看着淌了一地的汽水,我顿时哭闹起来,这下不但这瓶汽水喝不到嘴了,连退瓶时用押金换的那瓶也泡汤了。我边哭边欲上前和姐姐扭打,她自知理亏,紧跑几步便逃之夭夭了。我见无法追上她,便哭的更凶了,那个伤心劲儿就甭提了,与上次那只心爱的花猫走失了一样伤心。现在回想起来,那时面对洒落一地的汽水应该是真的觉到了委屈。幸运的是,经过我一番哭闹有了一个好结果,祖母踮着小脚跑到街角的小卖铺,又给我买回一瓶井水冰镇过的汽水,如此风波才告一段落。
现在什么这饮料那饮料的,虽然种类如星,味道多多,但我觉得还是比不上小时候那瓶井水冰镇过的汽水。
三
除了汽水,我还喝过一种也勉强称作饮料的饮品吧,虽不怎么好喝,但依然难忘。其实那就是用玻璃瓶灌满温水,然后放进几粒糖精,然后盖上瓶盖用力摇上一摇,糖精“饮料”就新鲜出炉了。
说实话,糖精水虽然喝起来带着甜甜的味道,但比起汽水可差远了,而且如果贪吃把糖精放多了,水会变得很苦很苦,反正我是尝过那种味道,难喝到直想吐。就是这种简易的饮料,在我儿童时期也是风靡一时,上育红班的小朋友们,几乎每天人手一瓶。甚至还互相询问,你的水有没有放糖精,如果遇到谁哪天没放,还少不了自我炫耀一番,并当着那人的面喝上一口自己的糖精水,故意装出仿佛喝了琼浆玉液一般的样子。
如果说汽水是弥足珍贵的高档饮料,糖精水是司空见惯的廉价饮料,那么有一种叫橘子汁的饮料,就等同于难得一见的奢侈品。
记得第一次喝到橘子汁还是在我七岁那年,那年秋天出疹子,高烧不退,不思饮食。赤脚医生给开了一些药,吃起来很苦,让我难以下咽。母亲为了哄我吃药,每个药片咽下去后都会喂我一勺白糖,还特意到商店买了一瓶橘子汁哄我开心。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橘子汁橙黄的颜色,看起来粘稠粘稠的,打开瓶盖就能散发出一股浓郁的橘香。母亲总是小心翼翼地倒上小半杯,然后兑上一些温开水,搅拌均匀递给我,然后就把瓶子盖儿盖好,放到壁橱的高层深处。
说实话,橘子汁喝起来比汽水还要好喝,不仅甜丝丝的,那股橘子的味道也是很诱人的,这也成了我甘愿吃药的动力。可惜的是一瓶橘子汁还没喝完,我的病就好了,然后母亲就再也不给我橘子汁喝了,说是这东西喝多了对身体不好,可唬人的话我才不信。
我知道剩余的小半瓶橘子汁依然放在壁橱高层深处,便趁着大人外出之际,怂恿二姐站在马扎上寻出来,然后打开盖子,每人偷偷喝上一小口,再小心地放归原处,人不知鬼不觉。不得不说,没兑过水的橘子汁更是好喝,也更加甜美,甚至甜到有些齁嗓子。
有了第一次之后,便更加忍不住肚子里馋虫的瘙痒,于是便有了第二次,没几次瓶子就见底了。不久被母亲发现,狠狠训了我俩一顿,为此二姐还羞的抹了几滴眼泪,我则厚着脸皮不以为然。
又过了几个月,我见到玩伴生病后他妈也给他买了橘子汁,而我却好久没喝到过了。于是,第二天早上我赖在床上也佯装起了生病,不起床不吃饭更没有去上学的意思。母亲摸了我的额头,又摸摸肚子,没发现什么异样,便问我哪不舒服。我其实没病,所以也说不出所以然,便说哪都不舒服,并且忍着咕咕叫的肚子在床上躺了大半天。不过挺奏效的,午后母亲问我想吃点什么,我说不想吃东西只想喝橘子汁。于是等母亲从商店买回橘子汁,我喝了以后“病”自然就好了。但终究纸里包不住火,真相很快败露,那次气的母亲意欲动手打我屁股。幸亏我反应快,快速跑出了家门躲避到晚上才回,最后认真做了检讨,保证今后不再装病才算了结。
除了以上几种饮料,我还喝过麦乳精。一个精致的小铁桶,里面的小颗粒散发着令人垂涎的奶香味,舀上两勺用温水化开,简直叫一个美味。这应该可以归到我特喜欢的饮料之列,喜欢程度都能远胜现在小孩子们对娃哈哈的贪婪。不过,这种让我印象深刻的东西现在看不到了,多少也是一种遗憾。
儿时的饮料虽然简陋,相对于现在来说也廉价,但厚味十足,令我记忆悠长。
四
待到我上中学时,我又接触到了健力宝、可口可乐等新品饮料。果汁、咖啡、奶茶也陆续出现在我的生活中。至于尖叫、脉动等富维饮料的出现,更是后来的事情。产业随着社会与时俱进,同一种饮料为了迎合不同人的口味,更是做出了多种味道。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紧追潮流,对于饮料更是情有独钟,只要发现新品上市,总会找时机尝试一下。虽然有些喝过一次便再不想喝,但也总有一些能带给我带来意外之喜,这更加刺激了我要不断尝试。听说能提神醒脑,我曾买过红牛和乐虎;听说能祛除火气,我曾买过王老吉和加多宝;听说能领略异域,我曾买过格瓦斯和RIO。
我认为不同的饮料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与卖点,为了迎合消费者商家们也做到了输攻墨守、各显神通。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同口味的人对于饮料会有着不同的偏好与挑剔,而不同年代的人对于饮料也都有着自己的情怀与回忆。不胜枚举,大浪淘沙,只有一些经过市场考验,获得受众群体青睐的饮料,才能长久站在商超的货架上。而更多的品牌则是昙花一现,或已改头换面,或已借尸还魂,或已销声匿迹。
今天偶然看到女儿挑选的“元気森林”,让我发觉自己真的好久没关注过饮料了,也引起了我多年以前的回忆。不仅如此,从她口中我还得知了一些从没听过却早已上市的名字,如茶π、西梅汁、小酪多多等等,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饮料的出现与发展,也代表了人类智慧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古时候人们对于饮料已有了一定概念,为了摆脱清水的索然无味而关注了茶,又逐渐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这应该就是现代饮料的雏形,现在商超饮品区货架上依然摆着各种茶饮,想就是残留下的文化痕迹。而之所以抛开酒不说,是因为酒只能归为饮品之列,与饮料的范畴还是有些区别。随着人们的认知与需求,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饮料慢慢就分出了许多流派,除了一些衍生品不断丰富之外,又凭着人类的智慧开发创新出许多的品类。其实饮料的发展也像我们人类一样,开始只有一家人,经过几代的开枝散叶,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而家庭成员也会性格迥异。
小小的一瓶或一杯饮料,在默默不觉中,竟然占据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譬如我,虽然早已不怎么喝可乐、橙汁之类,但每日品一品自烹的茶却是一种享受。
那些曾经伴随我长大的饮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美好的记忆,它们就像是童年里的时光碎片,挂在天边彩虹上闪着诱人的光芒。而当我采撷时却发现,它们早已远离了我的生活。
2023.8.15廊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