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亭】大槐树下的市场(传奇小说)
好久没有上街赶场了,对几多新的事情那还真是不了解。
六月二十二日是场期,决定去走走。刚收拾好行装,就接到友人的急电,说他的母亲逝世,要我马上去看望一下。于是就把赶场改为了奔丧。
一路小跑到集镇。为了争取时间,同行的要求搭车前去,一贯不坐车的我也只好同意。
一辆跑乡村公路的长安车载着我们从拥挤的集市穿过。集市上大多是两类人:一是从乡村来赶集卖菜的老婆婆和农妇女;二是从武汉等大城市来乡村消夏的“候鸟” 。市场上人的确不算多,但是车辆都是很拥挤,那些各种型号的大小,长短,高矮的车辆堵塞着那本就不宽敞的街道,人在车缝里穿行,车在车缝里穿行,“滴滴滴”“嘟嘟嘟”的噪音响成一片, 一处传来骂声:“奶奶的,车真多!叫老子咋走啊?”
我们的车自然也是夹在其中,还在司机还老练,寻着空子慢慢的向前爬行。突然后边传来一声“轰”响,接着就是几个妇女的尖叫……原来是一辆桑塔拉撞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上面。顿时大街一片混乱,人们争着离开现场,等待交警来裁决!
“这个集镇怎么这么乱?”同车的友人发出感叹。
一段不足三十米的街道大路,足足走了半小时,我们的长安车终于走出街道。司机加大油门向前,这时我才感觉是在坐车!
长安车出了大街,顺着318国道前行,到了烈龙加油站,司机补足了油料,继续前行。这时我们离开集市的大街大约已经有了一公里远近。
我们的车继续前行,两边都是农田,视野宽旷起来。突然我发现车路边的一棵大槐树下,有一堆人,十来个吧,像是在神秘地交易着什么。我突发感慨说:“这里也像是一个市场!”
同车的老郭见我感叹,就介绍说:“你乡下真的闭塞,这个你还不知道啊!这里就是一个市场,从四月初起每天都有上百人来此做生意!”
大槐树下做生意,还每天百十人,我觉得好新鲜。就问:“那他们做的什么生意,要离开集市,跑到大路边来?”
老郭继续讲:“这里就是一个天生市场,大槐树高大,挡住太阳和小雨,真是地利。来这里的人大都是买卖野生野生覃的。”野生覃我知道,就是我地山林里自然长出的一种菌子,是山里的特产,尤其数枞树菌,阳雀菌,乔巴菌,刷把菌最好吃。那真是美美的好滋味,我们年轻时每次进山,都要捡回一大包袱,回来井水一洗,油锅一架,那清香的味道简直是天下一绝……老郭的介绍引出我的甜美回忆。
春末夏初开始,野生的菌子就开始长出,一些农村的闲杂人,老人都进山林里去捡菌。自己吃不完就拿到市场上去卖,换成人民币,有的人每年可收入几千元呢!
但是打从2000年起,市场上就管理起来,不准人们到集市去销售野生覃。镇上,村里也都年年发出文件,不准人们购买野生覃,因为这些年来,有许多人吃了野生覃就中毒身亡。那些泛滥的农药透入每一寸土壤,连大山林也一起遭受了污染,那些菌子自然是不能在多吃了的。集镇加强管理也是很应该的。
但是人们爱吃枞树菌,刷把菌的嗜好总是不能杜绝,那些农村闲杂人员自然为了找钱,就进山将菌子检出来出卖,一斤上好的枞树菌可以卖到60---80元的好价钱。有利可图,谁不去挣钱。有钱的人爱吃美味,你80元值得什么,你有我就买。但是市场上不敢销售,于是就把卖菌子的市场转移到了大槐树底下……
“喔!原来是这样?”我听了讲述,顿时明白起来。但是我又发出疑问:“难道市场管理就不到大槐树下来吗?”
听了我的发问,老郭哈哈哈大笑起来:“管理市场是指街道,这里是大路边上,谁来管这个闲事,再说一管就要吵架要得罪人,谁会有这么愚蠢来管,这个世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多了……”
我连连摇头,说:“那如果真的毒死人咋办?”
“那就是他该死!是他自找死路,村里给家家户户发了纸单单的,警告你不要吃野生覃,你自己要吃,死了管我屁事!”
“喔!我明白了,关乎百姓生死的事,只要印在纸单单上,发到每一家就行了,就可以脱管理责任,吃野生覃的人就是自己找死!”想到此处,我也哈哈大笑起来。
我在想,发发纸单单,这大慨就是现在为人民服务的方式……
一辆救护车“哇哇哇”的嚎叫着奔过来,据说是去抢救好几个吃野生覃中毒的人。
“唉!这世道,怎么就有人不怕中毒呢?”
2023年8月17日看静心草堂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