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烂田湾的枪声(传奇小说)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春,卢沟桥事变已经发生半年了,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抢我资源、屠我同胞、占我土地,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存亡生死关头,四川省主席刘湘奉蒋介石之命,于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先后调派川军358万热血男儿岀川抗日,直到抗战胜利,归来的壮士仅剩13.7万人,壮士川军出川,他们穿草鞋、着薄装、背砍刀、啃土豆,奔赴全国各地战场,徒步数月与武装到牙齿的日军短兵相见,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抗日战争胜利之歌、悲壮之歌。
一九三八年,春寒料峭,一日黄昏,一阵晚风吹来,烂田湾老屋基旁边的枫树上,几只乌鸦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一只野山羊发出凄厉的叫声从屋后山上疾驰而过。(堂祖)述林推开大门,见此情况,伸出手指掐住指关节,推演麻衣神算:甲子乙丑丙艮金,戍辰己巳炉中火,早催生来晚催死,今晚有人抓壮丁!(堂祖)述林说完,打了一个寒战,赶紧关上虚掩的大门。身为老大,马上召集兄弟们在堂屋召开家庭紧急会议,老二(堂祖)述植,乳名述安(妻曾氏,桐麻马家人),马上行动,叫上老婆曾氏、侄儿延昌、延普、延甫、延详和女儿延明,躲在楼上不要出来。老大述林(妻程氏,三角坝人)和老三(胞祖)述材,乳名绍成〈妻刘氏),老四(堂祖)述极(妻张氏),十六岁的老五(堂祖)述村(未婚),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一起躲进离烂田湾两里地的爱子洞。
当夜,风呼呼地吹,夜鹰咕咕地叫,三伯延甫拉着二伯延普的手,悄声说道:“二哥,我好害怕!”二伯紧紧抓住三伯的手悄悄说:“三弟,男子汉,不要怕,还有大人保护我们呢!”“嗯嗯!”
忽然,一阵马啼声疾驰而来,十余黑衣人手执火把迅速包围了烂田湾,为首的人高马大,黑面虬髯,身上背着一杆鸟铳长枪,来者正是大有乡乡长黄海洲的第一勇士韦炳武,嘿嘿一声跳下马大声朗读大有乡公所公文:“福里六甲烂田湾韦述林尔等五兄弟听着,我们奉蒋公中正之命,召集川军出川抗击倭寇,家有男丁者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特殊时期,违命者,斩立决!”
夜,好黑,韦炳武大声说道:“韦述林,你家要两人给我们一起走,不然我交不了差,别躲藏了,乖乖的出来我们一起去当兵!”
还是没动静,突然,韦炳武一拉枪栓,对着烂田湾烤火屋的木板壁“碰”的就是一枪,倾刻间,木板壁上起了几个蜂窝孔,其中一个孔我年少的时候还把食指伸进去试过。接着,一个家丁又递过来一把鸟铳,韦炳武接过来,口中嚷嚷道:“你们五兄弟不岀来,老子要烧窑基(房子)了。”说完,对着楼上又是一枪,“碰”地一声,铁砂子穿过二楼的竹巴壁(竹编的涂上泥巴防风取暖),一粒铁砂子刚好击中躲在楼上的二伯延普后脑勺,二祖婆曾氏赶紧扯下头巾包扎伤口。这时,老二韦述安打开大门,泪流满面,悲痛欲绝,大声呵斥:“韦炳武,你是个禽兽不如的畜牲,你残杀我侄儿,我要报这个不共戴天之仇,为了我家眷,我不得不向你低头。”说完,举起手,走向韦炳武,几个家丁一拥而上,五花大绑,押着韦述安向大有乡公所汇集。韦炳武丢下一句话:“老子还要来抓老四!”
天,朦朦胧胧,快亮了,七岁的大堂伯延昌风急火燎赶到爱子洞,见到韦述林喊道:“爹也,他们抓走了二叔了,他们还打死了二弟了!”接着,一家人从爱子洞赶回烂田湾,五岁的二伯延普已经断了气,彊硬的躯体躺在木板上,怒目圆睁,好像在说:“三弟,男子汉,不要怕!”大祖婆程氏(三角坝人)哭得撕心裂肺,她诅咒着韦炳武等有权柄的人不得好死。下午,经过老大(堂祖)述林、老三(胞祖)述材、老四(堂祖)述极和老五(堂祖)述村一致商议,把二伯延普葬在爱子洞的阴河上面的那个干岩矸里。
韦述安押到大有乡汇集,与一同抓来的韦梦圆、李少田、张思亲、段天涯等12人关在一起,乡长黄海洲训话:“乡亲们,你们辛苦了,当下,日冦犯我中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奋起抵抗,奋勇杀敌,当兵,是一件无尚荣光之事!当兵,但是不能当逃兵,逃兵是要杀头的!”训完话,由国民革命军川东白市驿补充10团接兵团2人荷枪实弹护送到重庆接受军事训练。
韦述安等12人一组,5组60人为一个大队,浩浩荡荡向重庆进发,他们脚穿草鞋,徒步川黔古道,穿越石梁古桥,在观音铺子休息,喝油茶吃米巴。忽然,韦述安起身向接兵团长官走过去,对那个年轻军官说道:“长官大人,你腰上那个短货可否借我一用?”
长官大吃一惊,“你要干嘛?”
“我要报仇,我深知此去凶险,怕回不去了,我要回去杀掉韦炳武,然后再来追赶你们!”
长官摇了摇头,摸摸腰间短货,惊出一身冷汗,随即叫来黄海洲家丁过来,耳语一番,如此这般!
1938年5月,重庆白市驿国民革命军补充团10团迎来南川县大有乡60人新兵集训营一批新兵战士,开始了他们8个月的集训,为明年出川抗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海洲家丁匆匆忙忙赶回大有乡公所,迅速向大队长韦炳武报告了观音铺子发生的一幕,后背心顿时感觉到一股冷气吹来,薄凉薄凉的。韦炳武转念一想:“他妈的这群人去跟东洋鬼子拼杀,多半是回不来的。”这样一想,悬着的心又放下了!又心生一毒计,马上叫来一家丁,向烂田湾传话,说韦述安在观音铺子叛逃,被接兵团的长官追到蔡家山天坑洞,“蹦了。”胞祖韦述材,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悲愤欲绝,马上叫上老大韦述林,老四韦述极三兄弟,没叫老五,老五才十六岁,在黄家沟楼房读私塾,带上干粮、牵索、弯刀,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向蔡家山天坑洞出发,搜寻老二韦述安。
三天过去了,三兄弟搜寻完蔡家山各个角落,天坑洞上下爬了三遍,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三兄弟带着疲惫悻悻而归。
1939年8月份,韦述安,韦梦圆,李少田,张思亲,段天涯等大有乡去重庆白市驿10团的新兵营完成集训,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5军52师154团3营2连上等兵,誓师岀川抗日,他们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上船,顺江而下,3日后到达湖北宜昌,为躲避日军铁老鸦(轰炸机)在长江流域轮番轰炸,为避免国军有生力量未上前线而减员,上级密令他们在宜昌下船,徒步前往湖北沙市增援前线。
韦述安等几个大有老乡,只有韦梦圆半耕半读,断断续续读过几年私塾,认识几个方块字。营长拿出地图,摆放在地上,教战士们怎样识别地图,从宜昌到沙市大约110公里,徒步经过仙女山,大约55公里,急行军大约一天时间,到了仙女山,进入夜间休整。晚上,月亮爬上了战士们的宿营地,经过一天急行军,战士们大多酣然入睡,韦述安摇了摇身边的韦梦圆,悄声说道:“梦圆,你识字,我们快要上战场了,要杀鬼子了,不管我们谁活下来,能回到家乡去,都要互相照应家眷和孩子们,告诉我们的孩子,豺狼虎豹来了,我们要把它们赶出家园,我们才有安宁的家。”
梦圆是小辈,转过头来悄悄说话:“叔,你出来一年多了,想家了吧,想我二叔娘了吧?”韦述安狠狠揪了一下韦梦圆的屁股,酣然进入梦乡。
第二天大清早,天刚朦朦亮,李少田推醒了韦述安,他们拿岀各自背的大砍刀,来到营地旁边,找了块砂石,磨刀霍霍声响起来,有的战士也开始擦枪验炮了。吃过早饭,战士们往沙市挺进,由于当时荆州地区还是国统区,还沒沦陷,154团3营一路畅通无阻,顺利到达沙市与薛岳部下汇合休整。
1939年9月,第五战区李宗仁抽52师支援第九战区薛岳保卫长沙,韦述安、李少田、韦梦圆等154团3营2连战士奉命出击,在洞庭湖一带与日军对峙。在分析了当前的作战环境之后,每个战士都留下了遗书,誓与日寇血战到底。韦述安托韦梦圆代书一封:
家中众兄弟及爱妻曾氏卿卿如吾!
吾从抓丁入伍,时已匆匆年余,自参战以来,耳闻目睹日寇在上海、在南京、在武汉、在中华大地日战区,犯下了滔天大罪,屠我同胞,奸我妇女,杀我儿童,烧杀抢掠,泯灭人性,此为国恨;家中韦炳武犯下的罪行,此为家仇;当前外敌入侵,理应放下家仇,共赴国难,如时机成熟,可叫老五前来参军,共击日寇!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仲秋於湖南岳阳
国民革命军25军52师154团3营2连
述安敬上
9月18日,日军11军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10万兵力直扑长沙,其中有一万兵力攻打岳阳,从这里撕开一个口子,企图打开长沙北大门。154团奉命守城,日军分水陆两路直扑岳阳,枪声、炮声、喊杀声,现场一遍混乱,战斗持续一天,战士们誓死拼杀,战斗减员损失惨重,3营只剩下64人,2连枪枪手李少田耳朵被炸聋,子夜,154团奉命撤退,岳阳失守。岳阳会战,李少田成为大有乡出川的唯一幸存者,唯一的活档案,后来,他继续跟随部队抗日,一直到抗战胜利。再后来,解放战争打响,他在四川彭州起义投诚,编入解放军60师,继续在大西南剿匪,后来复员回家务农,90多岁才领到每月850元生活费。
大有乡出川抗日的韦述安、韦梦圆、张思亲、段天涯等英烈战死沙场的消息传回家乡,家属设灵祭奠,由于日军打扫战场把英烈的尸体和老百姓的尸体全部投进洞庭湖,所以家属找来英烈生前穿的长衫大褂放入棺中,做了一个衣冠冢,立了一块碑:“洞庭有幸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
1939年冬,大祖婆曾氏望穿秋水,再也等不回夫君,于是,带上英烈的女儿韦延明改嫁贵州盛家坝,育有三子:盛方珍、盛方作、盛方向。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胞祖去把大姑领回烂田湾养大成人后嫁大有彭元。同年冬,堂祖韦述村因病去逝,享年17岁,胞祖三兄弟把他葬在离家不远的石梯子下面大路旁,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