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香】诗美润夕阳(散文)

编辑推荐 【雅香】诗美润夕阳(散文)


作者:曹济南 布衣,36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79发表时间:2023-08-17 16:14:31
摘要:诗歌卷《心灵涟漪》自序

英国诗人雪莱说:“自有人类便有诗。”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诗是神的词句,诗未必只存在于韵文之中。诗到处洋溢着,凡是有美和生命的地方就有诗。”可见诗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就是说,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有诗。可见诗是最接地气的文学形式。
   中国是诗的国度。早在三千多年前,就诞生了一部诗歌巨著《诗经》。这是我国古人用诗歌的形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历史画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绽放在世界文学颠峰上的奇葩。
   《诗经》对后世文学特别是对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对诗歌的喜爱,如果溯源的话,那么就要归根于《诗经》的滋润。特别是《诗经》中的“风”诗,那可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歌咏的是他们真实的生活和复杂的情感,即使几千年后的人读它,仍然为之感动,为之击节叫好。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心田里埋下了想写诗的种子,但是一直没让它发芽生长。一是没有时间,二是因为“诗歌是艺术的女王”(歌德语),我自知没有写诗歌的艺术细胞,不敢贸然写诗。但时间到了1992年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个喜欢写诗的老师,他鼓励我参加一个诗歌大赛活动,我便写了一首《台灯》,获了个“优秀”奖,收入《中国袖珍诗精萃》,由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写的第一首诗,获奖还出版,确实让我惊喜了好一阵。但惊喜过后,我仍未写诗,主要原因是我思想观念太正统,认为我是教书的,应该尽心教书,应该尽心搞教研,从1985年开始我便爱上了写教研文章,不断在全国许多语文报刊杂志上发表教研文章。
   到1994年,偶然看到一则“太白杯”全国诗歌大奖赛的广告,便怀着“重在参与”的心情,写了首《不会失落》的所谓诗投稿参赛,结果获得三等奖,收入《世纪的太阳》诗歌集,由出版社出版。这次意外获奖,也让我惊喜了好一阵。但惊喜过后,仍然未写诗。因为这时我忙于教学,教学之余忙于编著教研书籍,并且有出版社同意出版,于是全部教余时间便泡在编著书籍中,于是陆陆续续由多家出版社出版了二十多部教研书籍。
   退休之后,我的时间我做主。我便开启了写作、旅游和种菜的“三栖”晚年生活。写作方面,我的野心有点大,小说、散文、诗歌都想写,都先后写了一些,时间久了,写得较多了,但余日越来越少了,便产生了将他们整理出书的想法,于是决定出版《曹济南文集》6卷(小说卷《关雎情侠》、散文卷《桑榆心语》、游记卷《屐痕撷芳》、诗歌卷《心灵涟漪》、教育卷《舌耕犁踪》、自传卷《人生回眸》)。
   这本诗歌卷《心灵涟漪》包括上下两编,上编“新诗点水”,收录了100多首现代诗歌,这是我在现代诗歌方面的尝试和练笔;下编“古韵浅尝”,收录了古诗(第一辑)、词(第二辑)、对联(第三辑)三个方面的习作。
   诗是心灵之音,心灵之语。如果心是湖泊大海,那么诗便是水面的圈圈涟漪,激动而柔情的涟漪。清代袁枚的《遣兴》诗说“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即为绝妙词。”我写诗,便是受了袁枚的启发,怀着“寻诗”的情趣,选取自己身边的日常事物进行感悟,寄托自己心中的某种情感,也就是心灵的涟漪吧!
   诗是写出来的,但这个写,不是信笔涂鸦,而是用心推敲,精心打磨的过程。
   我喜欢读诗和写诗,是因为诗有诗美。诗美像美酒,令人陶醉;诗美像佳肴,令人咀嚼;诗美像鲜花,令人欣赏。
   诗美是诗歌的基本特证。所谓诗美,换言之就是有“诗意”和“诗味”。因为“诗意”和“诗味”的魔力,逮住了我的灵魂,让我情不自禁地喜欢读诗和写诗。
   下面将我体会到的诗美与大家分享。
   一是排列美。
   各种文学体裁都有它常用的外在表现形式,诗歌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文学形式。只有诗歌是采用分句成行排列,这就构成了诗歌的排列美。
   二是音乐美。
   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特点。诗歌的音乐美主要是从节奏和韵律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凡诗都有节奏,诗歌的节奏大致相当于音乐中的节拍,可以使声音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从而产生音乐美。
   诗歌具有音乐美的另一个原因是诗歌有韵律。马克思说过:“既然你用韵文写,你就应该把你的韵律安排得更艺术些。”前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也说过:“没有韵,诗就会散架了。”清代诗人沈德潜在《说诗萃语》中说:“诗中的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可见韵律对诗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诗歌具有和谐动听、流畅回环的韵律美。所以我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韵律、平仄、对仗。
   新诗一般没有固定的格式,但要求顺口,押大体相近的韵。当然,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有些诗没有押韵,但仍讲究节奏,那些诗也具有音乐美。
   三是情趣美。
   排列美、音韵美是属诗歌的外在形式美,而情趣美、意境美、含蓄美、集中美才是诗歌的内在的本质美。我们先谈情趣美。
   强烈的抒情是诗歌的基本特征。别林斯基说:“感情是诗歌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郭沐若说:“诗是强烈情感之录音。”又说:“诗的本质专在抒情。”感情是艺术的血液,它维系着一切艺术品的生命。诗歌尤其如此。无论抒怀,还是咏物,或是绘景写人,都包含着浓烈的感情。感情是诗的灵魂,作者没有浓烈的感情,就写不出诗来。诗中没有浓烈的感情,就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也不能认为它是诗。诗是感情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诗的本质就是抒情。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
   四是意境美。
   诗歌具有意境美。诗歌要传情达意,抒发感情,不能用抽象的方法,一定要借助语言描形绘景。赋予思想感情于具体可感的事物或景物之中,使“物”与“情”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使诗人的感情有所依托,并传达给读者,引起读者共鸣。这就是说诗歌必须创造意境。
   什么是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是指“思想”“感情”,是诗的思想内核,好比一个人的灵魂;“境”是指“形象”,是诗的物质外壳,好比一个人的躯体。“意”是抽象的、不生动的、不可感知。诗歌就是要把抽象变为具体,把不生动变为生动。所以泰戈尔说:“人的种种情感在诗中以极其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仿佛可以用手指将它们拈起来似的。”所以毛主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还有人说:诗人是“为思想和形象举行婚礼”。所以,诗是思想和形象邂逅之后产生的艺术。例如“愁”是一种抽象的请绪,诗人写“愁”,使用具体形象来表达的。写“愁多”: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写“愁乱”:李煜有“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写“愁重”,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台湾诗人余光中写《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这些诗都是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意”与“境”结合,产生了意境美。
   五是含蓄美。
   诗歌具有含蓄美,不重明出,重暗示。写出来的少,使人悟到的多。这既是技巧,也是风格,也是写诗的规律,所以高尔基说“诗总是以直接宣传你的政治主张为耻辱的”。
   六是集中美。
   所谓集中美,就是指每首诗都有一个中心,也就是一个主题。任何文学作品的文字都为主题服务。诗的篇幅短小,语言要求比小说、散文、戏剧更精炼,内容更高度集中。
   诗有这么多美,怎能不让我喜欢呢?特别是退休后,有了空余时间,便学习写新诗、古诗词及对联,让自己浸染在儒风雅韵中,不知老之已至,用诗美润夕阳,也不失为一种精神寄托和晚年幸福吧!
   这本集子,只是一本诗歌习作,肤浅和纰漏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指正,万分感谢!
  
   2022年8月于株洲寓所
   (原创首发)
  

共 31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诗歌集《心灵涟漪》出版了,这是作者退休之后的作品,他为自己作品写了序。《心灵涟漪》一共上下两编,上编“新诗点水”,收录了100多首现代诗歌,下编“古韵浅尝”,收录了古诗(第一辑)、词(第二辑)、对联(第三辑)真是收获满满。作者分享了他写诗的体会,一是排列美、二是音乐美、 三是情趣美、四是意境美、五是含蓄美、六是集中美让读者感受诗歌的美。作者例举了余光中的诗《乡愁》,让读者有个感性的认识,提高写诗的水平。纵观作品,层次清晰,文字朴实,语言流畅,作品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定会与读者产生共鸣,是一篇接地气的好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3-08-17 16:15:23
  感谢支持社团,祝秋安。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曹济南        2023-08-17 20:53:32
  谢谢闲妹精心编辑,盛情推荐,辛苦了,问好致敬!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