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革命者(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革命者(散文)


作者:郑安怀 童生,693.1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69发表时间:2023-08-17 17:07:52

在陕西山阳县的漫川关镇,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它的名字叫万福村。万福村由撤区并乡的万福乡撤后划定的行政村。万福村位于漫川关古镇东北,当地人称万福沟。由漫川关启程,进沟五公里左拐,进入一个岔沟,名张家沟。张家沟总长五六公里,自然村落沿沟而上,人们傍河而居。上至四公里许,是个叫屋场的村庄。在这个只有几十口人居住的小山村里,有一位近九十高龄的长寿老人。老人须眉皆白,慈颜善目,耳朵有点背,腰弓近九十度。门口转悠,拄杖可行。稍远,靠轮椅代步。老人大名徐启艮,身份证名徐启印。
   徐启艮老人,一生育三子四女。三子取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意,依次抗美、世朝。世保。长子抗美幼年遭火烧,残疾。至今单身。次子世朝天生侏儒,中年出家天竺山为道士。幼子世保,中年之时,渭北铜川小煤窑打工,脊柱受伤,无法负重,如今与老人一起生活,瞻养老人。四女皆嫁。老人的老伴一年前病逝。我家与老人的家百步之距,按乡间辈分,称老人叔公,也就是我的爷爷辈。自幼,就知他是一位抗美援朝退伍的老军人。家里有退伍时带回的,骑马用的驮搭、军用水壶、骑兵风镜、军功章以及朝鲜人民军领袖金日成将军照片等,山沟里少见的稀罕物件。这次回乡,发现老人门眉上悬挂一匾,乃陕西著名书法家钟明善题字:抗战英雄。心生敬意,与老人拉家常,细问老人戎马生涯。老人耳背,我须大声询问,他才听得见。好在,老人记忆力尚好,思维清晰。面对他的邻居小孙子辈,老人打开话匣子,详叙了他传奇的一生。
   徐启艮,生于一九二八年,一九四一年,他十三岁。徐光余在湖北口拉杆子成立游击队,任游击司令。徐光余,江苏人,生平不详。徐启艮祖上安徽徐州,与徐光余同宗同支,徐启艮是徐光余的孙子辈。徐光余领导游击队在鄂豫陕边界闹革命,与徐启艮的父亲相识相认,遂吸收徐启艮参加游击队。徐光余领导的游击队与山阳县小河口阮英臣部合并,成立苏维埃红色政权。大概是四三年,红二十五军徐海东部北上抗日,需年轻人补充兵员,于阮英臣部挑年轻人,徐启艮被挑中。编入徐海东部骑兵师。他至今清楚记得,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政委郑位三。
   红二十五军北上至陕甘宁,经满回堂到武原县,在内蒙古察树旗(音)休整。到察树旗是农历十月,大雪封路,冰天雪地,战士们没有棉衣和棉靴等过冬装备。次年夏天离开,至包头,进入正面抗日战场。战斗至旬化、张家口,部队缴获大量日军装备。到这里,战士们才更换了老掉牙的汉阳造步枪。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徐启艮所部驻张家口一年多时间,后开拔山海关,进军东北。解放战争转战东北期间,徐启艮任骑兵师某连通讯员一职,足迹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几乎东北全境。在沈阳新城(音)县,遭遇敌军偷袭,部队伤忘惨重。徐启艮第一次负重伤,子弹穿透右小腿。东北全境解放,部队出山海关,直奔天津,参加解放天津战役。天津解放后,部队又调头围攻北京。北京和平解放。徐启艮所在部队于民国三十八年腊月二十三进驻北京丰台车站,守卫丰台车站和安定门。老人至今准确地记着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次年部队南下,经山西洪洞,过黄河至潼关,再至陕西礼泉县境,与马鸿奎部战斗。战斗异常惨烈,骑兵部队与马鸿奎部骑兵展开白刃战,大部分战友受伤甚至牺牲。此战胜利后,转战宁夏吴忠堡、甘肃平凉等地。全国解放后,部队驻平凉休整。一九五O年,朝鲜战争爆发。五一年,徐启艮所在部队,作为第二批入朝的志愿军部队,入朝参战,徐启艮任所部救护队队长。五三年在无名高地战斗中,遭飞机轰炸,身受重伤,昏迷近三个月。于东北养伤恢复神智后,回北京治疗。五五年二月退伍。于二月二十二日回到阔别已十五年的漫川关家乡。五七年改退伍为复员。回乡初在人民公社工作,文革始回大队(当时张家沟为一个大队)任民兵连长。徐启艮自叙,他五一年朝鲜战场战地入党,后受伤昏迷三月,未及时缴纳党费。当时部队规定,三月不缴党费者视为自动退党。故其组织关系至今成迷。
   徐启艮老人生于一九二八年,一九四一年参加革命,一九五五年退伍。其间经历了地方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大小战千余次,屡次受伤,转战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唇齿相依的邻邦朝鲜,可谓战功赫赫、劳苦功高。是中国近代革命战争的一部活字典。近九十高龄的老人已无法一一回忆起每次战斗的细节,只详细讲述了几次最惨痛的经历:山阳小河口,阮英臣部阮开科叛变,他敬爱的领导李红章(音)及几位战友惨遭杀害。无名高地遭飞机轰炸,他被掩埋,是他炸飞双腿的战友徒手扒出他并救了他的命,战友壮烈牺牲。一起在朝鲜战场战斗的亲兄弟徐启升埋骨异国他乡……讲叙这些往事时,老人几度哽咽,泪流满面,难以为继。
   老人一生艰难。退伍回乡,经历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文革。这一时期,子女多而幼小,一年的日子,有半年在饥饿中度过。七十年代初,我已记事。常与他的孩子们在一起玩儿。不论大小,他家的小孩过冬,没见哪个穿棉裤,一条粗布裤子,下露半截小腿,在寒风肆虐的旷野拾柴禾或放羊。一到春天,粮食短缺,一大家人,顿顿一大锅野菜,糊一把苞谷面度春荒。有时粮食断顿,以山姜、神仙叶凉粉、白蒿、蕨根充饥。集体大锅饭,他家九口人,劳力少,是缺劳大户,欠生产队的缺劳款一累积好多年,无钱还债。生产队以钱分配的副食品,如南瓜、豆角等,便没他的份儿。直到土地承包到户,他家才勉強有裹腹的粮食和越冬的棉衣。如今,老人的生活状态并不乐观。他与小儿一起生活,小儿受伤残疾,靠低保生活。大儿吃五保。二子出家,基本与家庭脱离关系。偶有帮补,却是杯水车薪。老人一年虽有几千块钱的补贴,却还要用于帮助小儿的孩子们读书花费。小儿自身残疾,儿媳患神经病多年,不时住院。女儿们远远近近嫁了,皆普通农民,各有各的艰难日子……好在,政府对老革命军人的优抚,解决了老人的基础衣食。
   徐启艮老人这代的革命军人,对中国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现存世者已是凤毛麟角。我们享有的和谐社会、幸福生活,都是他那一代的热血男儿抛头颅、洒热血、献青春拼得的,不忘历史,是人类共有的道德与良知。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人已耄耋之年,来日无多。我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行动,帮助老人度过幸福的晚年。
  
   2016年岁末
  

共 25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详实的叙述,感人至深的内容,再现了革命老人徐启艮的革命人生经历和革命贡献。徐启艮生于一九二八年,十三岁就参加革命游击队在鄂豫陕边界闹革命,后来 加入红二十五军徐海东部北上抗日,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经历了多次剧烈的战斗,身边的战友很多都牺牲了。老人1955年退伍,退伍后回乡经历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文革,家中子女,生活困难,政府对老革命军人的优抚,解决了老人的基础衣食。作者感悟徐启艮老人这代的革命军人,对中国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我们享有的和谐社会、幸福生活,都是他那一代的热血男儿抛头颅、洒热血、献青春拼得的,不忘历史,是人类共有的道德与良知。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人已耄耋之年,来日无多。我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行动,帮助老人度过幸福的晚年。这篇散文,内涵厚重,内容感人,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3-08-17 17:10:38
  这篇传记散文,生动详实的叙述,内涵厚重的内容,展现了老革命徐启艮的革命人生经历和伟大的革命贡献。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