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微型小说 >> 【雅香】大听筒 (小小说)

编辑推荐 【雅香】大听筒 (小小说)


作者:平林漠漠 布衣,17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82发表时间:2023-08-18 10:45:01
摘要:一部退下的大听筒老年手机,当时没有舍得卖破烂,平时被当做手电筒,照亮暗夜。不巧现在手机掉了,那个大听筒里储存的信息还在,谢天谢地,拿来再用吧。

老李在村上很有人缘,是村上一名小工头子,他有眼力,能识图,懂得一点技术,时常在附近村上包拦一些泥瓦匠的活计,赚了,他舍得自己吃喝,也舍得给别人吃喝,再把剩下的钱用来置办一下建筑所需用具,小铁车,搅拌机,发电机,钢模板,卡抠,钢柱腿,竹芭,等等堆满了家院,墙根。
   那日,老王被老李叫去,为本村一户潘姓人家修建坟墓。
   现如今,放眼沿海一代地方,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绝大多数人,不论穷富,已经丢弃了人老入土为安的旧习俗,纷纷为逝者在地面以上建造亭台楼阁,不惜花费重金,买来瓷砖瓷瓦,大理石,图阔气,来安慰逝者在天之灵,以此祈祷他的后人平安幸福,子孙满堂。
   老王早早吃完饭,来到老李与他约会的地点。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老李已经提前一步来到目的地,地上放着水泵,尺子,紫外线仪器,就是缺少一只水桶,不知老李人开三轮车去了哪儿。
   墓地的黄沙和水泥是袁春来刚刚拉来的,他卸完车走了。老王拌完沙灰,缺少水桶拎水,咋办?
   老王从电瓶车后备箱里拿起手机,呼叫老李从家里再带来一只水桶,信号通了,没有人接。对方手机传来短信呼,请他不要挂机。
   老王挂机,随手把手机扔进后备箱,骑车回家,拿来一只水桶。此刻,老李也回来了,他又拉来三套装璜架。
   老王把电瓶车停靠路边,检查一下后备箱,手机不见了,短短十分钟,怎么也找不到了。
   老王拿着老李的手机,一边打自己的手机号码寻找,一边留神路面。起初还有信号,没有人接,他把希望寄托在路边的草丛里,可是不一会儿,对方就挂了手机。
   哎,谁会爱惜一部老年机,他安慰自己:瞎不了。
   他依旧按照回家的路线沿途找去,人人都摇头说没有看见,只要拾到了,绝对瞎不了,一路上,隔三差五,除了监控,还是监控,住家户都说帮助查一查。
   他回到墓地,老李却轻描淡写道:“放心干活,你把两包烟准备好,有人自然会送手机来的。”
   老王担心说:“你可知道,我那手机上有银行卡,土地补贴卡,还有劳动与社会保障卡的信息。”
   “什么卡信息也没有事,干拾着,谁也取不出来你那点小钱,有一定神通的人又看不上眼。”老李又出主意说:“你现在少干一会儿活,去村部,让村干部在喇叭里喊叫喊叫,自然会有人送来。”
   老王说:“一部老年手机,折叠式的,一二百元,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大不了中午去镇上再买一部。”
   老王和老李此时各怀各的心思。老李一边砌砖,一边虔诚地祷告:“老潘家的老祖宗啊,我本来不想挣你家这一点小钱的,是你家人硬叫我干的,干孬干好,多多包涵,可别给我们带来麻烦啊!”
   老王说:“我们尽力而为。”老王让自己的心安静一下,打开脑海里的摄像头,去搜寻手机丟掉时间段路上所经过的行人:家里叔叔乘坐密封的三轮车里去岭上割喂羊草经过这里,他排除嫌疑;第二个是外村人,他在我们村头开办过一两年汽车修厂,他在我丢失手机的地方与村上石粉场一名职工停留几分钟;中间飞快行驶过一个忘记面貌的青年人;最后一个是去岭上割草喂牛的戚二马,还有一个办丧事的大料理……
   老李再次打断老王的思路说:“上次我跟营庄村的一个土供修建一个土地庙,刚刚竣工,我们正放鞭炮庆贺大功告成,村上人匆匆赶来说,土供的老爸刚刚断气,想象不到,土供老爸第一个进了土地庙,真是烧香多,就引鬼多!”
   老王被老李的故事深深吸引着,很难陷入沉思,便留神路上正在经过的一个行人,还没有等到老王挥手阻拦,割草喂牛的戚二马就把青草车停靠路边,向他们走来。
   老王用庄邻辈分称呼他:“二表叔,你早晨经过这段路线,看没有看见我的手机?”
   “没有没有,我一边吃烟一边开车,没有留神路面。”戚二马说:“你去问问二口的拖儿子小陈,他早晨在这段路上骑的飞快,向被鬼追一般超过了我,他此时在他家玉米地里打草药。一村人,瞎不了的。”
   收晌工时,没有等来小陈,老王顺路去了二口家。
   二口家住在殡事家不远处,小陈的母亲正在院中,用罗子筛着玉米面中的黑壳虫子。
   老王进了院中,礼貌地称呼着:“小陈的母亲,你的大儿小陈早晨上岭,经过石粉场的路途,不知道他拾没有拾到我的手机?”
   她有些诧异道:“我哪有什么大儿?”她随即明白过来说,“你说前面那一位?好,我问问他。”经过短暂的手机通话,她回答老王说,“没有拾到,我那小子,睁眼大瞎子,骑车风快,这辈子都没有拾到过一件东西——假如拾到,我会让他交还给你,放心。”
   前些年,二口在村上贩卖烂泥,结识了外村的小陈父母,常来常往,二口拐走了小陈的母亲,二口心中有愧,将本村一个养鸡寡妇介绍给了小陈的父亲,还把他们举家迁到寡妇的鸡场里。小陈现在与生父异母生活在一起。
   犯不着再去鸡场找小陈,一线希望彻底破灭。
   一部老年机,虽然不值多少钱,关键手机里的信息蒸发了,给他带来了麻烦,老王心里不是滋味。他没有去病事家吃饭,回家匆忙泡了两袋快餐面,完了,顺手从梳头桌子上拿起一年前退旧手机,开机,手机依旧有三个电。接着打开电话簿,翻了一下,竟然所有信息还保留在上面,他暗自窃喜,或许这部大听筒手机还能用一下呢,当时嫌弃它的网速慢,换了下来,就没有舍得扔掉,老王时常为大听筒充电,每当夜晚,他总是用大听筒当手电筒,走夜路,在暗中寻找东西。感谢大听筒帮助了他许多忙。
   于是,老王带着大听筒,骑车决定去镇上的一家移动营业厅,在他经过村头时,碰见司机袁春来,他在一棵女贞树下和一个老头聊天,他向袁春来打一下招呼。袁春来反应很快,招手让他站住,老王急忙下车,说明情由。
   袁春来说:“我也上街。”
   老王问:“你有什么事?”
   袁春来说:“没有事,我跟你搭个伴,随便一游。”
   老王带头,随意进入街北头一家移动营业厅,一个叫王梅的青年女子坐在柜台里。
   老王对王梅说:“我的手机上午丢掉了,想要再买一部,老年人用的。”
   王梅问:“想要什么样式?”
   老王说:“还是折叠式的吧,声音大一些。”王梅从柜台下拿出两款手机。老王问:“多少钱?”
   王梅说:“三百。”
   老王大马荒看了一看,说:“跟我丢掉的那部几乎一样,涨价啦?”
   王梅说:“外表看似一样,里面不一样,更新换代了。”
   “超过二百元不买。”老王想要砍价,看见王梅丝毫不让价,老王也拿劲说:“没有二百元的?”
   王梅说:“没有。”
   袁春来从身上掏出几页红章人民币:“钱不够,我有啊,你要几百?花千八百,你买个智能机拉倒。”
   老王从身上掏出他的大听筒,对王梅说:“买一张卡,试一试,看它还能不能用吧!”
   王梅给大听筒里补上一张新卡,当时接通了袁春来的电话。袁春来又打了回来,大听筒顿时传来坚强有力的女高音歌唱信号:“过上了好日子,红红火火……”
   王梅说,“可以用,可以用,很好。”
   老王拿出钱欲付,王梅问,“第几次补卡?”
   老王说:“第一次。”
   王梅说:“第一次免费喔。”
   2023年初秋
   (原创首发)
  
  
  
  

共 28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李是村上小包工头,他叫老王给本村一户潘姓人家修建坟墓,奇怪的事发生了,老王打完电话放在后备箱的手机不见了,怎么找都找不到,老王只好起用他的一部旧手机“大听筒”到了镇上的移动营业厅,营业员王梅告诉老王第一次补卡免费,真是意想不到的结果。作者行文流畅,平和朴实,人物个性化的刻画描写比较成功,文字很有渗透力,画面感强,不错的小小说。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3-08-18 10:47:15
  感谢支持社团,征文已结束,祝秋安。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平林漠漠        2023-08-18 12:05:29
  随笔记录身边的鸡毛蒜皮,风吹草动。
   感谢老师编辑,祝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