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乞巧的七夕(小说)
初三的月薄薄的窄窄的弯弯的,像镰刀像柳叶像峨眉。十五的月厚厚的大大的团团的,像冰轮像飞镜像玉盘。七夕的月既不像峨眉镰刀,也不像明镜冰轮,它比峨眉丰盈饱满恰似玉盘的一半。比起前两种月相,它更多了一种灵动飘逸与耐人寻味。
这可是一年一度的七夕,在千古以来就被叫做七巧节、女儿节。在七夕晚上如果有个姑娘向着明月虔诚祈祷,还有能获得姻缘良配的美妙作用。当然了其主要原因不仅是七夕,而且还是在七月里。“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人相通、天地交感的日子。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七七又有双吉之意,七这个数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应该是结束中的诞生,故有如此卓著功能。
是日,人们早早打扫好庭院。是夜,暮色刚临在一个狭小庭院里,女孩们早早就摆好了香烛供果,这是姑娘们早早约定好的,她们要一齐向明月跪拜,一齐向织女乞巧。除此之外,各自心里还隐藏了一堆对谁都不想讲出的巧妙心事。
仪式马上开始。她们中大部分已经对月穿针了。小翠左手拿针右手拿彩线也准备要去乞巧,这时候奶奶闯进来,奶奶是来找小莲的。奶奶说家里有重要事,想让小莲跟她回家。姑娘们纷纷说“有什么要事,等我们乞巧完再去不行吗?”奶奶表现得很为难,好像非得立马就走。小莲也说“如果非得去那就让姐姐去吧,反正我得先去乞巧。”奶奶说“翠儿比你大,你岁数还小耽误不了。”然而小莲却自顾自己对她没再理睬。奶奶无奈又望向了小翠,小翠稍做犹豫便问奶奶:“就等一小会儿难道不行吗?”奶奶嗫嚅着说“你爷爷病了病得不轻,想要去找医生路太远,我又行走不快。不找医生我怕把身体拖重,重得我们担待不起。”听完此话,小翠一声不响就放下了手中针线。
缓过了那个晚上。奶奶对小翠说明年还有七夕,等明年我一定让你好好乞巧。话虽如此,但小翠却不服输,她做起女红比平日更勤快了。
那个乞巧的七夕虽是被小翠耽误了,但小翠的花手帕比谁绣得都好。奶奶就把它放在了沙发上,放在折叠好的被子上,让它们装饰家园。二三年后小翠还很快地找到了伴侣。他们的姻缘是这样的,有人见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青年,青年个子高挑相貌英俊,学历高工作好又与小翠年龄相当,那人就想在小翠与青年中牵一条红线。当他说服小翠想让小翠去看看青年,小翠随口就说我还忙着呢,哪有闲工夫?奶奶看不惯递给那人一块手帕,并对他说我们小翠是没有闲暇,但你能把这一块手帕给他,我们小翠绣的花啊可好了!
小翠如果不想去见他,拿上一块手帕又能管了什么用?奶奶究竟是不是想借此机会,向陌生人炫耀小翠有一双巧手?我们不得而知。刚巧的是青年一见到这个绣花手帕,他立刻就下定决心。婚后小翠问他:“你连人都不曾见过,只凭一块手帕就以身相许,我觉得你太过盲目。”青年却说“手帕只是枝叶,绣手帕的人才是根梗,绣帕尚且如此何况人呢?”
事实上他们俩个在婚姻生活中,也是琴瑟和鸣志同道合。他们总觉得他们两个的姻缘是从一条绣帕开始,而姑娘们总觉得他们的缘分也是从那个七夕开始,是从那一个七夕节起在冥冥中的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