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稻虾报村恩(微型小说)
稻虾报村恩
江苏兴化有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小村庄,座落在鲫鱼湖畔,名叫新伍村。一条东西走向的中心公路穿村而过,两旁鳞次栉比的楼房以及花草树木点缀,在太阳光照的映衬下熠熠生辉。这里的土地肥沃,景色宜人,是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的风水宝地。
传说有一天清晨,村上有位年轻的后生,叫钱三多。他在鲫鱼湖岸边玩耍时,发现了一群异常美丽的小龙虾。只见这些出色彩斑斓的小可爱,盔甲鲜红,横冲直闯,两只大嵌高高举起,甚是吓人,仿佛来自神秘海洋的使者。钱三多憨厚老实,从没有见过这些东西,慢慢的被其美丽所吸引,他想尽办法将其带回村庄展示给其村人看,并为这些小龙虾下一步的生存着想着。
最后钱三多小心翼翼地把小龙虾放置在一个稻田旁边的大缸中,受到精心照料。然而,当第二天清晨来临时,村上的人们就发现了令人震惊的景象——稻田中长出了大量奇特而美丽的水稻。
这些水稻不同于普通品种,每一粒都闪烁着微光,色彩绚丽夺目。人们疑惑这是小龙虾的功劳?暗忖:莫不是菩萨显灵送宝至此!于是村庄上的好事者开始把更多的小龙虾放入稻田中进行调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钱三多发现这些小龙虾与稻田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神奇的联系。每当小龙虾进入稻田,水稻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并且产量也明显增加。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兴化市以及周边地区。各地农民纷纷前来求购这些奇特的水稻种子和异常漂亮的小龙虾,并愿意付出高昂的价格。兴化也因此地稻虾共生广为流传,成为了一个很有名气的农业生产经营宝地,一度被誉称“鱼米之乡”。
村上的人们开始通过种植和销售这些奇特水稻获得巨额财富。他们以村级管理为经济领航,修建现代化农场,挖出资源优势,合理打造鲫鱼湖畔养殖区、包括村庄农家承包田进行提水养殖,兴建村级小龙虾交易市场、虾蟹混养产业园区,引进了先进设备和技术,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奇特水稻种植中,导致供应过剩和竞争加剧。价格开始下滑,利润空间也由此变得越来越小。同时,小龙虾在稻田间大斗的现象进一步扩大,越演越激励,伤及到整个片区,收成一度大幅度降低。贪婪的思想成了当时惊动上苍的主要依据。小龙虾身体也开始慢慢地收回了往日的风彩,一落千丈,成为了一个个色泽暗淡举步维艰,只是退步不前进的小龙虾群体。
正当村人们为经济前景感到沮丧时,一个年轻的专家张教授提出了新的想法。他建议一稻一虾的养殖模式,主要是优化组合,将这些奇特水稻用于制作高品质无公害的美食、以及小龙虾品质再重新包装成一个新的档次。
钱三多根据专家的指导建议,在一稻一虾上做起了文章,实现稻、虾一田双茬养殖模式,专属作战,产量突出,收获颇丰,效益翻倍,专家将此经验写成了书,并得到了推广应用。钱三多是个实足的书呆子,啃书的本事有的是,他举第一反三,利用自己的厨艺和创意,研发出一系列以奇特水稻为主要原料的美食。小龙虾的产量和32种不同烹饪,也随着成熟经验逐年提升,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外观华丽,引人入胜,让人魂牵梦萦、流连忘返。
通过精心包装和宣传,这些美食很快成为了全国范围内的热门产品。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水乡兴化品尝这些独特的美食,并纷纷将其带回自己所在的城市。
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桂花飘香的时节,“扇贝嫩皤开口笑,龙虾弯曲引高谈”。千里寻味、稻虾美食,虾蟹膏黄肥美……。随着奇特水稻、龙虾美食的走红,兴化市再次迎来了经济繁荣。大量游客涌入村庄,带动了旅游业和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村庄里兴起了龙虾馆、餐店、泰美小院、楚枫山庄(民宿)和虾蟹养殖示范点等旅游景点。
钱三多他们自发组织村民开始与厨师、饭店老板等合作,共同打造出一条产、供、销于一体的完整线上线下销售产业链,小村通过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将奇特水稻、虾蟹美食打造成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渭水新伍专业品牌。随着“渔歌唱晚”声调旋律传播,走向了大江南北。
兴化市以其独特的农业经济模式闻名于世,并成为了一个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新伍小龙虾与稻田之间的不懈之缘以及经济效益的奇迹,从此也就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