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署名(短篇小说)

精品 【流年】署名(短篇小说)


作者:钱在扬 布衣,311.4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99发表时间:2023-08-22 22:53:28

昨天一个电话,把报社资料室的老李忙得不可开交,翻箱倒柜寻找总编张斌的手迹原稿。
   电话是省高职委打来的,这关系到张斌总编申报主任记者的职称问题。
   报社总编从字面释意,那就是登上报纸的稿件,统统都要经他过目申核,就是报社所有编辑的总头头。
   其实在报社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总编是出版机构的领导,所有稿件并不需总编亲自动笔,即使有人将稿件直接投到他那里,他也只需坐在办公室里,抓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根据稿件的内容不同或体裁差异,给某某编辑部主任一个电话:“某主任,我这里有篇来稿,很适合在你那个版面发表。”
   然后,某主任就会来到总编的办公室,将总编交待的稿件拿回去,认真编辑,编好后,还会把稿件送给总编过目。如果此稿不但非常切合当前的宣传形势需要,而且还颇有份量,总编还会若有所嘱地说:“此稿是否考虑重点处理。”这“处理”二字,不但蕴含着总编的权力和职责,还体现了总编的敏锐眼光和思想高度,是属下们应该心领神会的意图。此时某主任便会凑上一句:“我把标题处理得突出一点,再写上几句编按,安排在版面置顶头条。”这样也就执行了总编的“处理”含意。
   在报社这个笔杆子成堆的地方,总编不仅要文笔了得,否则怎么领导得了那么多自鸣清高的知识分子,而且还要有对社会政治议题的高度敏感性,为每天出版的报纸把好與论导向的关,决不能让大众传媒闹出纰漏来,影响社会的稳定大局。这一点比文笔的巧拙更为重要,往往是考察报社总编人选的关键。
   市委机关报的总编张斌,政治敏感性强,这一点不容置疑,早在他还是某企业的宣传科长时,就十分注重與论导向,他操办的《企业通讯》,总是紧跟党中央的大政方针,重要的社论都亲笔撰写,刋物内容都是满满的正能量,为所在企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與论先导作用,多次被局宣传处和市委宣传部,评为市里的先进内刋,他本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宣传科长。当企业的党委老书记退休后,他便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新的党委书记。
   自当上党委书记后,每期《企业通讯》的什么报告、消息、通讯、社论等等,已不用张斌劳精费神,都要自己亲自动笔,他只需轻松地写几行提纲要领,甚至连提纲要领也不需动笔,他只要张嘴动动嘴巴,说出起导向功能社论的一二三四……几个要点,自有党委秘书根据他的批示,不折不扣地完成稿件。虽然在这篇社论的生产过程中,他像个被访对象,秘书倒像是采访他的记者,但最后登在《企业通讯》头版头条的社论,署的并不是秘书的名,一定是“党委书记张斌”。
   说起张斌发表在市委机关报上的第一篇署名文章,时间已过去了四十多年。就读于天高皇帝远荡角小学的张斌,对枯燥乏味的作文课从未有过兴趣,常常听着听着打起了瞌睡,自从来了个新的代课教师殷勤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简直判若两人。事因殷勤老师的第一堂课的开场白如同一剂兴奋剂:“今天和同学们讲讲作文写作时如何紧扣主题,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将上饭馆的主题,不能写成上厕所的文章;写某人慷慨大方挥金如土的话题,绝不可尽扯些此人抠门吝啬的内容;描写一对恋人倾心相爱如胶似漆的故事,更不可刻画得两人唯恐避之不及……”讲到这里,张斌身上的瞌睡虫,烟消云散,竖起两只耳朵,凝精聚神地听得津津有味,禁不住发问:“那这样的作文能及格吗?”“我告诉你,要是我来打分,给零分都是客气的,应该打负60分。因为这不仅是离题万里,那简直是南辕北辙……”殷老师的对比讲析,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对作文严格的好坏评判,使他领悟到了认真作文的重要性和其引人入胜的巨大魅力。自此,以往作文都靠抄抄摘摘应付作业的张斌,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后殷勤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写一篇为人民服务的记叙文。大多数同学均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角度着笔,描写了雷锋式人物如何和谒可亲,怎样一丝不苟,把螺丝钉精神表达出来……唯独张斌独出心裁,故意把自己破旧不堪的自行车,戳破了轮胎,扯断了链条,弄哑了车铃,找了四家修车铺,都说:“你这破车该报废了,不值得修。”没人愿意接他这个吃力不赚钱的生意,并说:“这破车即使以略高于废铁的价格卖了,也拆不下几件可用的部件。”最好将这破车送给他们才好。正当他后悔不该这样瞎折腾时,抱着再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了第五家修铺,没想到这家店铺的师傅一瘸一拐地迎出店门,看到这辆约等于废铁的破车,紧蹙眉头,面露难色,当听说他每天要赶好几里地上学,全靠这辆破车,不知是师傅出于同情,还是自己腿脚不便,对他每天要跑这么多路感同身受,二话没说,动足脑筋,花了近半天功夫,好不容易把这辆破车修好,也没好意思多收他这个做学生的几文钱。
   由于张斌饱受求人修车的种种磨难,将这辆堪称“病危”的破车,经华佗般医术高明的师傅“救治”后“转危为安他有感而发的这篇《车》,写作角度与众不同,全文充满了四次求人而不得的跌宕起伏,用修车师傅不畏困难和不唯利是图的思想境界,赞美了一心为顾客着想的高贵品德,被殷勤老师推为范文。
   再说张斌就读的荡角小学,因远离城区,条件简陋,有点名望的老师都不愿到这里任教,所以学校的师资,几乎是清一色地没有正规师范文凭的民办教师和学校所在地湖荡村的初高中毕业的代课教师。在历年的全市教学考评中,总是敬陪全市各小学的末座。上面一直想改变这所学校长期的落后面貌,曾先后多次想调几位名校能干的副校长,到这里任正校长,均因人家不图这个正职而作罢。现任校长蔡振兴,初任时也踌躇满志,几经努力未果,只得自认荡角小学生源和师资双差的教育基因先天不足,认为鸡蛋只会孵化出小鸡,绝不会从鸡蛋壳里蹦出一只凤凰来。
   正当蔡振兴以基因理论自我安慰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天,蔡振兴在市委机关报的“小学生美文园地”栏目里,看到一篇名为《车医》的习作,作者竟是荡角小学的张斌同学,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怀疑是自己眼睛花糊涂了,揉了几下眼睛,静下心来细看,发现不仅刋登在该栏目的头条位置上,文章旁边还贴上了“水乡杯”征文的报花。这让蔡振兴喜出望外,没想到张斌这只金凤凰,就出在荡角小学这个鸡窝里。
   这一令人意外的惊喜,使快要丧失振兴荡小斗志的蔡振兴,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不已,一下课就将张斌同学叫到校长室:“张斌同学,你为荡小争光了。”
   “蔡校长,我没做啥,争什么光了?ℽ
   “张斌,你悄悄地背着学校向报社投稿,生怕不被录用,被别人看笑话,低调行事,虑事周全为人稳重。没想到你的文采了得,为荡小争了面子,还谦虚,你看你的《车医》一文见报了,还登在栏目的头条位置。”边说边将报纸推到张斌的面前。
   张斌一看,文章叙事的内容,虽然跟他的范文《修车》大同小异,但文章结构、写作风格、措辞技巧、特别是思想深度,可以说已经脱胎换骨,令人耳目一新,连标题都改得弹眼落睛,简直是神来之笔,自然不敢妄称此文是自己的原创:“蔡校长,这篇文章,应该是殷老师重写的杰作,我绝无如此妙笔。”
   经蔡振兴事后核实,《车医》一文确系殷勤将原《修车》这篇粗糙之作,推翻了重新改头换面,像把一间不能入目的旧房屋,重新铺上地板,贴上墙布,装上窗帘,摆设了一套全新的家具,再在写字台上放上一盆郁金香,把吊灯、壁灯一开,整个房屋显得金壁辉煌……殷勤反复改了好几遍,直至自己看看也感到满意后,最后将标题“修车”改为“车医,”成了一篇生动活泼,文字优美的记叙文。为便于参赛,署上了作者荡角小学张斌的大名,并按征文要求,写上了指导老师殷勤的名字,悄悄地用荡角小学的专用信封,自己贴上8分钱的邮票寄了出去。
   《车医》虽非张斌的真正原创,但主题内容确有张斌损车求修的贡献,再说还是殷勤老师不慕名利,主动让名于张斌,故不能说是张斌剽窃,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殷勤老师成就了张斌同学之美誉。殷勤老师默默为学生张斌作嫁衣的这一举措,让蔡振兴重新燃起了振兴荡小的热情。
   三个月后,在“水乡杯”颁奖表彰大会上,因在全市各小学考评中,总是垫底的荡小校长蔡振兴,为躲避每次开会时,被先进学校压抑得抬不起头,弄得灰头土脸的窘境,从不敢往容易丢人现眼的地方落座。不过,这次会议,他一改以往总是往会场后排角落里藏身的习惯,穿着灰色的卡中山装,挺胸直腰,满脸露出了久违了的自信笑容,一进会场便昂起头颅,迈开大步,大摇大摆地走到主席台下的第一排落座,一扫以往畏畏缩缩的可怜形象。这是他担任荡小校长几年来,第一次在镁光灯下,从报社总编和教育局长手中分别接过张斌同学的“水乡杯”一等奖和殷勤老师优秀指导奖的奖品、证书和奖金。
   回到学校后,蔡振兴借这次破天荒获奖的东风,大张旗鼓地组织了全校师生,在学校的大操场上,隆重地举办了“振兴荡小”的动员表彰会,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请张斌同学和殷勤老师上主席台就座,亲自给他俩胸前戴上了大红花,并请他们发表获奖感言。大会最后,蔡振兴郑重其事地宣布:“从这次获奖算起,凡是有同学在市里获奖的,优先评三好生;指导老师连续三次获优秀指导奖的,代课教师优先转为民办教师,民办教师优先转为公办教师……”出台了一系列“振兴荡小”的激励措施。
   这一举措,如同找准了优化教育基因的密码,全校师生纷纷振作起来,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和学习之中。张斌同学因殷勤老师捉笔署上自已的大名,获得从天上掉馅饼的一等奖,大受鼓舞,更加勤奋地学习写作,隔三差五地向殷勤老师求教,作文越写越好,继“水乡杯”后,在殷老师的帮助下,又相继捧得“青山杯”“景秀杯”,毕业前连续三次摘得三好生的桂冠。蔡振兴也一诺千金,多次向市教育局申请代转民的名额,终使殷勤从十几位荡小代课教师中,第一个率先破格转为民办教师,使他从一个挣工分的临时土教师,摇身一变成了编制内拿工资的正式民办教师。
   殷勤老师原来文笔功底就好,对写作也有浓厚的兴趣,初尝替学生捉笔改变自己命运的甜头后,使他对写作有了更大的憧景。夏收时试着写了一篇《天大旱,人大干》的稿件,登上了当地报纸的版面;乡镇企业兴起时,又写了一篇有关本乡镇《村村冒烟窗,队队办工厂》的文章,被《人民日报》录用,引起了中央经济部门的重视,因此还招引来了不少中央的大领导和一批著名的经济学家,在本乡镇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观摩研讨会,一时间上至中央,下达省市的电视、广播、报纸纷纷报道,使在全国地图上几乎找不到的默默无闻的湖荡小镇,一下子变为在全国家喻户晓声名显赫的工业名镇。
   从此,殷勤这个从不被人待见的教书匠,引起了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的重视,镇领导们一致认为,湖荡镇这么多年来,各项工作大家干得都很出色,可是不要说引起中央的关注,就是在本省,甚至在本市也无人问津,问题就出在大家只会埋头苦干,不擅长宣传,这次要不是殷勤的一篇文章,湖荡镇还是无声无息,成了被世人遗忘的角落。真是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说的,说的不如写的,写的关键还要看是不是中央大报登的。否则我们乡镇一班人,辛辛苦苦干出来的成绩,就会白白地让自己给埋没掉了。殷勤在荡小当民办教师,是大才小用。
   最后湖荡镇党委以全票通过,作出果断决定:把殷勤调镇党委宣传科工作,享受以工代干待遇。而湖荡镇的党委书记和镇长,也因发展乡村工业有方,在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新时期用人机制下,党政职务一路攀升,最后登上了市领导的高位。殷勤作为他们用得最满意的贴身笔杆子,为他们苦干、实干加巧干取得各层级的辉煌的成绩,总结出了发展地方经济特色的经验,被各级媒体记者纷纷报道,成为经济学家和上级官员关注研究的“苏南模式。”十几年下来,殷勤先后从乡镇宣传科、区委秘书处、一路跟着老领导调到市委办公室工作,最后担任了市政府副秘书长。
   时光如梭,张斌上中学后,正好赶上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写了不少批判封资修的战斗檄文。下放到广阔天地的第三年,被推荐上了大学,成了一名工农兵学员,因对时政热点颇有兴趣,写了几篇时评被报刋录用,毕业后凭着几篇在报刋上发表的文章,被一家国企录用,由于他工作勤奋,为企业宣传屡有文章见报,并很快被提升为宣传科长兼《企业通讯》的执行主编。由于他在大学里经过几年政教专业的修习,对舆论导向的拿揑十分精准,他撰写的几篇迎合时代政治走向的文章,得到市里有关领导的赏识,于是就有了从宣传科长、党委委员,逐步提拨到企业党委书记的职位。
   张斌的仕途变迁远非止此,正当市委机关报老总编退休后,在物色接班人选时,分管意识形态的市委副书记和宣传部长,虽对几位副总编的出众文笔非常认可,但因专业不是中文,就是汉语言不是很放心。为守住舆论宣传上绝不能出纰漏的底线,政教专业毕业的张斌,进入了市领导的考察视线,最后并非正宗报业出身的张斌当上了机关报的总编。

共 877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张斌是市委机关报的总编,在面临退休之际,想解决自己的主任记者职称问题,材料递上去,却因没有他单独署名的稿件而搁浅,省有关部门来电让补充这部分材料,报社资料室开始认真梳理张斌这些年的发稿记录。张斌第一次在机关报发稿还是在五十年前,他那时还是小学生,因为写了一篇《修车》,他当时的语文老师殷勤觉得不错,便亲自捉刀修改后给投到了机关报,没想到在栏目头条发表了,后来还得了一等奖。这不仅大大激发了张斌的写作兴趣,也唤醒了殷勤老师的写作梦,他们二人也确实因写作而改命,多年以后,殷勤成为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斌成为报社总编。当了领导的张斌不再摇笔杆子,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操心,既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保住自己的乌纱,还要把经济效益搞上去,凡有需要上报纸的,列个提纲就行,文章发出来他还是第一作者。但这次申报职称不行了,上面要求必须是独立作者,报社翻遍了他所有发表的文章,也没找到一篇,申报主任记者职称的事就这么黄了,连副主任记者都未通过,只好按中级职称退休,他也成为中级职称身份退休的总编第一人。小说为我们揭开了报社内部运行的神秘面纱,让我们见识了这一特殊行业不为人知的一面,故事推进平稳有序,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佳作,流年推荐阅读。【编辑:闲云落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826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3-08-22 23:00:09
  一篇针砭时弊的好小说,为读者揭开了报社内部运作的一些神秘面纱。我在乡镇工作多年,知道秘书们是专门给领导写材料的,也自己写东西,但都是独立作者,对报社文章署名这一块儿不了解。今天在老师这里长了不少见识,感谢分享。祝老师流年写作愉快。
闲云落雪
2 楼        文友:巧眉        2023-08-22 23:07:34
  好文欣赏,学习品读。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 楼        文友:陈雨        2023-08-23 17:20:05
  构思巧妙,欣赏学习!
始终相信,只有文字才是点燃生命的火柴。
4 楼        文友:钱在扬        2023-08-24 12:45:39
  谢谢闲云落雪老师编评,昨晚改了一遍,联系不上你,今早发玫瑰姐了,
5 楼        文友:钱在扬        2023-08-24 12:47:16
  谢谢巧眉老师和陈雨老师鼓励。4983
6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8-24 13:18:4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趋势愈加严重,文坛,作协的一些潜规则游戏层出不穷。署名写篇小说冲满了冷讽刺的味道。如同“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一样的形态。算在“真假”二字里揣摩。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7 楼        文友:钱在扬        2023-08-24 18:13:55
  谢谢素心若雪老师点评,说得有理,否则罗刹海市一曲会这么火爆,再谢玫瑰姐为我换稿。
8 楼        文友:风逝        2023-08-24 20:38:29
  针砭现实的好文,职称评选历来为人诟病。我们单位评职称,有的人送礼要优秀荣誉,要优质课,还有的花钱买论文论著。教导人诚实的教师如此,怎让人忧虑?!小说鞭辟入里,引人入胜。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9 楼        文友:钱在扬        2023-08-24 20:54:19
  谢风逝老师点评,这些马户都是社会不公平的制造者,为了生存混迹在罗刹国的马骥,成了帮凶。
10 楼        文友:风逝        2023-08-25 21:17:34
  8楼改错:怎不让人忧虑?!
   很钦佩钱老师,能够用手机写作。俺只是写几句,都出现错误呢。
   问好钱老师,佳作连连!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