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屋檐下的低吟浅唱(散文)
一、缝纫机,一朵初春里的花朵
清晨,北门外一所街边大院里,红公鸡把天叫亮,一缕炊烟将太阳托举到屋檐角上,美好的生活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金色的阳光涂亮了大院人的日子,茵茵翠树苗将大地染成墨绿。大院里每家每户都似小溪流水,淌着爱意缠绵。每家点滴变化,就是溪水上随波逐流的花朵,带走的是记忆,留下的是真情。
大院里藏着生活的小故事,百姓鲜活的喜乐日子,也是一个时代的写照。缝纫机,曾经也是家中的最爱,宝贝一样让人宠着,只差捧在手心里。想它如见新媳妇一般,都盼“佳人”早进门。
院子里人们都嚷嚷着,跟柱要娶媳妇了。谁家娶媳妇都是一件大喜事,也是院子里的大新闻,婶子大娘们耳畔已响起新媳妇的那一声啍……
人们正在高兴头上,刮来一股凉风。听说跟柱媳妇死活要一台缝纫机,捎过话来,不看到缝纫机,一切免谈。缝纫机,拽住了新娘的衣角。那时的缝纫机,特别紧俏,是有钱也买不到的物件,胖婶愁得整晚上睡不着觉。
缝纫机承载着多少梦想,婷婷少女即将成为新媳妇的身份,每人心中都有一桩夙望。邻居胖大婶为儿子娶媳妇,被一台缝纫机搁浅了。不见缝纫机媳妇不答应,备上钱先结婚,也被说成空头支票。缝纫机不光要钱,还要凭“票”,商业局的指标,紧俏稀缺很难搞到手,没人缘没门路,那是难如登天的事。难怪媳妇不松口,不见缝纫机不上轿。
转眼,结婚那天就到了。一台缝纫机披上了一块醒目的大红布,着实让人眼睛放出亮光。
胖大婶办法就是多,天上的星星她也能摘下来了。其实,胖婶也是得人指点,费了一番周折才得以实现的。那时胖婶搬运社上班,在装卸过程中,她脚下一个趔趄,故意摔坏了缝纫机的一条腿。库房管理员气得脸色发青,差点没把鼻子气歪,那会儿胖婶也吓得直哆嗦。一件紧俏品就让一个屁股蹲弄成了残次品,砸在胖婶手里,正好趁胖婶心意,被“特批”成为了新房中的一个俏佳人。
缝纫机走进新房,每天唱得欢实,皮带轮旋转带着节奏,飞针走线舞出快乐,秀香的脸上也笑出了一朵春天的花。
那个年代,每一个女人都有一个缝纫机梦。我刚过门的媳妇,心里头也装着一台缝纫机梦。还好,她上班每天都在用缝纫机做活,她手巧,活也好,缝纫机上的活对她来说是轻车熟路,给工友们忙“家政”了。她的工作就是和缝纫机打交道。全段几千人就一台缝纫机下放给了她们队,队上四百多号人的工装缝补她一人包揽,她是众人眼里一颗“织女”星。
那时我媳妇在唐山,她就是工友们生活里的帮手,天天守着一台缝纫机,边做裁缝活,打补丁。手边放着一台收音机,边听音乐,听小说,机器声飘出门外。工人们都把破了、要改动的衣裤送来,买一尺布,在裤子上摞仨补丁,膝盖上俩,屁股上一个,这样一条裤子可以穿到新工装发下来。每天和石子,土方,铁轨,枕木打交道,一身工作服总是接不上茬就破了。我媳妇的缝纫工作间和寝室是连体的,每天热闹的像个小商店。她的责任就一句话,不让工人穿破衣。干重体力活就是费裤子,每天跑在线路上,铁锨,镐头,铁杈,是他们的三件宝。工人们练就了铁腰板,钢脊梁,铺道轨,跑火车,幸福日子全靠车头带。
在他们工程段四队,是一群一贯讲吃不讲穿的川工兄弟们,一时间讲究工装款式了,裤子上青一色风行三块补丁,成为一道风景。一台缝纫机,一位卢大姐,瞬间点燃了四百多人的干活热情,铺轨任务超额完成,似乎明天就能通车了。后来,我们家飞进来一台飞人牌缝纫机,媳妇的侄子侄女每年春节都有新衣服穿了。
那年月,我和她还是两地分居的一对鸳鸯,在天不是比翼鸟,倒像是两只劳燕各自飞。在生活里我们虽是一家人,一个东一个西分居两地。
我俩一个姓电,叫电建;一个姓铁,叫铁建。一个先行官,一个火车头,在家同吃一锅饭,在外干的却是不一样的工作。一个在河北廊坊,一个在宁夏贺兰山。只有过年才能团聚,新婚后,她上了铁路线,我去了宁夏工地。我们的孩子来到世界之前,身怀六甲的妻是全靠工友们的照顾,两个大工棚里住的五十多位女工都在悉心呵护。
那年我也刚结婚,承诺新娘的“三转”她有一转。一块手表还是她自己买给自己的,新房里更没有她喜爱的一架缝纫机。美好的愿望在那个年月里,是开在心里的一朵春花。
二、电视画面,诉说一个时代的风雨
电器开启生活之旅,幸福为新房添彩。
我的婚姻无烦恼,裸婚,一切从零开始。结婚后两张单人床一并,变成一张大床,两只木箱就是新房里两样最实用的家具,还兼着饭桌功能。彩电那时还是稀罕物,当时也只能是我心中的一个想法,在夜里做一个美梦。
白天工地爬高上低,手上干的是电建活,夜晚睡梦里做的是彩电梦,心里盼望早一天电视机搬进家门。
那年月,一台彩电就是人们眼里先富的代名词。彩电在诞生时怕也未曾预料到,一台彩电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宁夏大武口工程,两排脸对脸的职工宿舍前,都有一台电视机,装在铁房间里,打开铁窗扇就能看,每晚电视前都挤满了人。一天清晨天刚亮,电视机房的门敞开着,房间里的彩电不翼而飞。破案后小伙子没有做成新郎,反让自己吃上了牢饭。为给家里添一台彩电,头脑里生出一个错误的念头,夜晚发生一次不该有的行动,把自己送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为一台彩电的代价太昂贵了,毁了一个人的大好前程和一生幸福。
宿舍前一间铁房子,铁窗上放着供大家晚上看的电视机,他一时被泥浆糊住了心窍。他想神不知鬼不觉搬回家去,让他老婆一个人看。结果,换来了三年免费牢饭。
夜晚,望着铁窗外皎月,他心头是另一番滋味。
心中的“蚁穴”也能毁掉人生的大堤。当一个危险念头出现,朝前迈一小步,那就是万丈深渊,坠入下去万刼不复。他本想让媳妇进门来,就能看上大个儿彩电,谁知把自己也弄成了一个笑话。
一台彩电,就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很多时候,个人私欲多一点就致命。我将要离开宁夏时,他刑期未满留在了大武口。他心里很爱媳妇,爱他的家人和父母,一步走错导致自己没能跟工程一块转移。
那时,由电力部牵头,选拔技术骨干援建去西德。从国外带电器回来是一条令人羡慕的事,到国外援建工程是最佳的途径。能被选拔上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呢。当安武老哥被选中后,一家人高兴坏了。当他们脚步迈出国门时,两耳似乎已听到电器踏入家门的脚步声,屋内也回荡着家人的笑声,还有那新媳妇滋润心田、如小蜜蜂娇滴滴的一声哼。也是电力部有眼光,有远见卓识。援建西德是改革初期与世界互利共赢的前瞻之举,是学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为自己赋能,用汗水兑换新技术能力,电建人也成为全球化发展的贡献者。
第一个走出国门看世界的人,归国后又为家庭增添新颖的八件电器产品,让人有一种如塑金身般的荣光,一夜之间小伙子成为姑娘们追逐的目标。
大武口工程后期,我从牙缝里省下钱,添置了第一台20吋彩电。大武口工程竣工,转场前再添一台双缸洗衣机,和170立升两开门的冰箱,电器的远大目标,依然还在奋斗路上。
我家的第一台电视机,汤姆逊牌子。欧洲制式的电视,每次调台都要对照中国频道,而且摇控器也是半年后配上的,可见那时电视多么紧俏热销。为早一天进入市场变成金钱,衣着没有打扮停当就匆忙登台亮相了。看电视不能遥控,给使用带来不方便,每天开关机和换台都要在电视上手操。一台摇控器没有装箱,也算是给了家电同行们“切”下了一块蛋糕角,摇控器扩散到尚未规模的电器制造厂家,牙慧,也能救活一个小厂。那个年代,中国的家电市场尚在孵化中。
我从宁夏出差到咸阳,吃罢晚饭,睡觉前那段难熬的黑夜,无以排遣,心想要是能看一场电视多好。既能享受故事片又过眼瘾和心瘾,还不用花一分钱,两全其美的事。晚上,我独自一人去八厂看露天电视,还要走十多分钟的路,到厂门口悄悄地溜进去,来到一幢办公区,一面墙上的两扇窗子大开着,电视屏冲外,播放电视剧,窗户下面站着黑鸦鸦一片人,拥挤成疙瘩,一个个仰脸瞅着电视里的流动画面,个子小的还要点着脚尖把脖子伸得老长。
露天电影一年遇不上几次,露天电视就不一样了,只要你喜欢几乎每晚都可以凑一场热闹。夜晚躺床上,电视里的故事情节还没从脑海中走出来。
那年,大干工程项目进度,力争年内完成“双投”任务,公司承诺年底抱一台大彩电。身为架子班长的他,年底没有给家里抱回一台大彩电,但却收获了公司优秀青年突击队长的光荣称号,个人事迹专题登上了自治区电视台。他成为青年人学习的榜样,着实风光了一把。唯一的瑕疵或叫小遗憾,让他苦恼了几天。他本姓钱,专题片中把他的姓改成田姓。那些日子里他也没有想明白,工作上干出点成绩,事迹感人都登上了电视台,连自己姓啥都不由自己做主了?那个年代讲究,英雄人物不能爱钱,当榜样更要讨厌钱,还要从心里面把它视为粪土呢。他给媳妇说,当一回英雄也算是人生出彩了,虽被改了姓氏,人没换,还算是货真价实如假包退。
一场家用生活奢侈品的攀比,一次闪念之差的叩问,一场穿越岁月的对话,一次回眸人生的审美。人生最后都是一缕烟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终于明白:走到今天乃平常心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屋檐下,那些低吟浅唱,或婉转,或高亢,诉说着一个时代的风雨。
三、文明进步,生活变了新模式
空调是家庭戏台上的一个角儿,或者是装饰家庭的一个花坠儿,祖国强大、社会文明进步才是幸福生活的魂。
在渭河工地的夏天,太阳烤的格外热。星期天约几个同事专程到西安,买回一台窗式空调,在墙上挖一洞把它安装好,那个炎热的季节里,我过了一个凉爽的夏天。
窗式空调在渭河陪伴几年后,选择了跟我一同回到公司机关。刚装修的新家,空调安在哪里成为一道难题。二室一厅的房间安装2台挂机,窗式机成为有点值钱的多余物品。最后,把它安装在阳台上,试机后它就跟着我就过上了“冷宫”的日子,一天也没有醒来过,没有一次正式运行。这台窗式机便走到了退休。想起娶它进门“彩礼”三千元,该淘汰时,它就是一件废品,叫价三十元居然没卖掉。最后,还是碰上一打工者,要给儿子结婚,想装一个二手空调过渡一下。最后,我是零收益,他把墙上留下的洞,用砖垒上,算是“双赢”的结果。
窗式空调无言告别寂寞的日子,款式新颖具有互联网功能的挂机爬上了墙壁,轻轻的哼唱声给房间送入一丝凉爽。
夏天来得太快,人们心里还没有准备好怎样度过夏天,温度就窜到了40度。慌忙中从茶几抽屉取出摇控器,空调居然怎么也打不开,打开遥控器后盖,看看两粒电池,装得妥帖,怎么就不动作呢?心着急更热得一头汗,衣服也被汗湿一大片。孙子在沙发上跳着嚷道,是不是把摇控器拿错了,我接过话茬儿,不会错的。最后还是孙子电话告诉他爸,用手机远程打开了空调,好凉爽的夏天。后来,真是摇控器拿错了。空调换了,旧摇控器没扔掉,闹出一场虚惊。
挂在墙上的空调轻声吟唱,挂机下的遮风板如一条小船在空中飘,小船上有几个萌娃在冰天雪地游戏,小童的嘎嘎笑声透过遮风板上的针孔,送来扑面的清凉风让人爽到心底。窗外,流水叮当响,房外的响声和着屋内的清风,唱响夏日里的消暑小曲,分外和谐怡人。
记得我小时候,家中唯一的电器,是一件老掉牙的台式摇头电风扇。不开风扇,热得人睡不成;打开风扇,又吵得人睡不着。我找来一块砖压在底座上,让台面减少振动,它还是依然不停地闹腾。最后,人睡着了,耳朵也就清净了下来,听不到拖拉机一样的吵人声了。
如今电风扇进入了无“页片”时代。像一台梳妆镜,只见送出冷风,不见页片。家电的配置衍变,证实我们的生活进入到幸福的新时代,新征程。“天冷,冷穷人,天热,热大家”的口头禅,过去不变的生活模式,今天已被进步的社会方式彻底改变。天冷,家中有暖气,温暖如春;暑天,空调让房间充满着凉意,清爽怡人。家用电器走入寻常人家,幸福的日子滋润着百姓生活。
记得有一年,公司机关风行“一把折扇过夏天”。理由很有说服力:工地上人们顶着太阳攀钢架,离天最近,难道我们比他们还热。支持“一把折扇过夏天”的人们更是欢欣鼓舞,对折扇大唱赞歌,折扇比空调、风扇更环保也健康,还能活动上肢,且又能增强全身的免疫功力。
人们生活中每次淘汰,都是一次进步,一次飞跃,家用电器更是如此。只要心情快乐,每天都是好日子,今天比昨天好,明天会更好。
直到老经理退休后,他也想明白了,当初的做法欠妥,一把折扇苦了老职工……光荣传统与职工福利不能对立。社会文明进步才是幸福生活的魂。
作品全篇叙述故事都是用诗歌一样的语言讲述老百姓生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间穿插了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小故事,还穿插了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追求幸福生活,一定要遵纪守法。
作品对读者具有启迪和教育意义,能给读者带来深层的思考。作品具有历史的厚重感。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