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思】七月半(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思】七月半(散文)


作者:崀山拳王 白丁,6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4发表时间:2023-08-30 18:21:41
摘要:每到七月半,村里就热闹起来,鞭炮声声,冥钱飞舞,祈祷声在烧冥钱中“保佑全家人身体健康。”“送走霉运,财运来。”“希望某伢子娶个好媳妇,发子发孙。”云云。


   每到七月半,村里就热闹起来,鞭炮声声,冥钱飞舞,祈祷声在烧冥钱中“保佑全家人身体健康”“送走霉运,财运来”“希望某伢子娶个好媳妇,发子发孙”云云。
   “七月半”本是早期的农作丰收秋尝祭祖的日子,古人们对于农事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在收获的秋季,古人们举行像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时令佳品供奉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祷来年有好收成。人们相信死后有灵,祖先会在七月半时返回家中探望子孙,因此需要祭祖。
   七月半,叫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后被称为“中元节”,其实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乞求地官赦罪之日,故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使已故祖先回家团圆。而在佛教中的这一天被称为“盂兰盆节”。因唐代统治者推崇道教,故“中元节”开始兴盛,后世逐渐将“中元”此名固定为节日名称,沿用至今。
   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因此,上元节张灯在陆地,而中元节就是在水里了。人们认为水下世界神秘昏暗,使人想到幽冥地府,鬼魂都在那里沉沦,放河灯的目的,是为了普渡和祈祷。如今,放河灯已是一项轻松愉快的活动项目。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度孤”这一习俗,是指中元节夜晚在江河湖海之中放下有底座的灯盏,任其漂泊。放河灯这一习俗,据说是从上元节张灯习俗演变来的:民间认为上元节是人节,而中元节是鬼节。
   我村离广西桂林市资源县近,两个小时车程就到了。资源有放河灯的习俗,村里的人每到中元节那天就会开着车赶到资源去看河灯。看完河灯又回家,到家已经是下半夜了。他们说看河灯半夜回家沾点“人气、财气”也值。
   我家在世界自然遗产之地的新宁县崀山镇深冲村,每到七月半前家家户户就开始请已故的祖先回家,供饭、供茶,装香化纸,忙个不停。比如,每到六月初,一些商贩就做起七月半的冥包生意来,购足冥纸、白纸、透明胶纸,然后将冥纸一张一张撕开,七张、五张为一筒,每个冥包放三筒,逢单即可。折叠起来,放进冥包内,用透明胶纸粘牢,一天一人可包百余个冥包,按每个冥包多少钱卖给他人,或者商店、代销点。如果村里谁家不想写冥包,还可以代写,每个冥包可多收几毛笔墨手工钱。
   大家把冥包买回来后,放在七月十四晚上化包。以前,送鬼(即送老人)化冥纸钱。家家户户买冥纸钱最少一斤,多则五斤,在七月十四那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把冥纸钱一张一张撕开,七张放一起交错叠起来,撕完后到晚上化。现在不同了,可能是科学的进步,还是人们思想的进步,抑或是想赚钱多动脑的缘故,一些人就发明了这个冥包,既方便了人们,又对祖先有礼貌,显得大气,好看。他们把白纸按要求裁好,对折起来用胶水粘牢,交接处放中间压平,然后在正面印上化包日期、已故某某收、某某具冥包一封等字样,反面印上“封”字,盖上大印,将冥纸钱放进去,一个大气好看的冥包就摆在面前了。
   写冥包也有学问,分死人包、已故包。死人包,就是人死了,要做道场,化屋。这个屋就是死人住的纸屋。化屋时,就要化冥包,称死人包;已故包即是死去多年七月半化的包,称已故包。已故包还分两种,一种是三年内的与三年外的冥包,写法也不同。写冥包照包填写,也要注意已故人的辈分,父辈父亲称显考、母亲称显妣,曾考曾妣,以此类推,男人为老大人、女人称老孺人,等等,不能写错,写错了,已故的人就收不到,而不保佑后人了。
   母亲去世后,就兴起化冥包。而我家三兄弟,长兄已故,弟弟在长沙安居乐业,而我孤寡一人,小学文化,智商又低,每年写冥包就落在我身上,没办法,谁叫你不娶老婆,没有儿女呢?便硬着头皮查百度,找样板,写冥包。几年来,我硬是把这些写冥包的知识学得滚瓜烂熟,每逢谁家死人,就安排我写冥包,写得手发麻。但我也觉得很幸福,很快乐。
   七月半,最愁的是装香供饭。钱纸线香中的香,怎么装,早进夜出,装几根香,神龛上几根?土地屋几根?天地面前几根?弄不好装错了就会闹出大笑话来,还有念话语,怎么念祈祷语才能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首先,本宗堂上某门中观音菩萨、灶王司令、地主阶师、家主法官、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然后念完祖辈名字,希望祖宗保佑自己及全家人有个好身体、好运气,大吉大利。
   在2000年的这个社会上,七月半供饭,真的是一门大学问,人人要学要懂,不然,这个习俗就会失传,而得不到菩萨与祖宗的保佑。
  

共 17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字的大致走向,是根据即将过去的“七月半”,亦就是俗称的“鬼节”“中元节”而作。文中,笔者向读者简单介绍了中元节的演变和由来,以及将其沿袭下去的岁月长河里,于中元节兴起的放河灯的习俗。其次,把笔者家乡中元节前所需冥包的分类和冥包上书写的一些规范列举出来。而后,以母亲的故去,就怀念故人和祭祖的实质性,指出其内涵,除了祭拜,还能祈求故人和先祖保佑自己。结尾,笔者以简短的语调,鞭策华夏儿女不能忘记先祖们传下的中元节这一民间习俗。因为,这是对故人和先祖的一种尊敬和缅怀,更是一种崇高品德的重要表现。可谓意义深远。感谢赐稿宁静社团,问候作者,欣赏美文,推荐阅读!【编辑:峙榛起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峙榛起航        2023-08-30 18:22:12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问候作者,祝开心快乐每一天!
坚持原创文学,梦想将在这里起航!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