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明】校园往事(散文)

精品 【柳岸·明】校园往事(散文)


作者:王小鱼 举人,386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30发表时间:2023-08-30 23:42:00

秋风一起,夏蝉的鸣叫变得静悄悄,但校园里却热闹起来。又到了开学的日子,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好久不见,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看到这些不由得想起自己上学时候的一些事,有老师的,有同学的,有校园内外的,有学习和生活的,甜蜜青涩,忧伤浪漫。
   回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往事便如同涌泉般流淌。一九八九年的金秋,又是开学之季,那一天,父亲担着我上学的行李步行几十里路,从渭北的乡村一路把我送到令人羡慕的咸阳中学。一个农村孩子,就这样懵懵懂懂地迈入偌大的校园,好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第一次走进大观园,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和兴奋。看到了不一样的教室,见到了不一样的同学,尽管寒酸可怜。但我还是兴致勃勃,入校不到一个月,我就逛遍了校园的角角落落。
   我们的教室在校园内新盖的教学楼里,楼前是学校标志性植物——银杏树。粗壮的银杏树要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树冠遮天蔽日,春天里翠绿欲滴,秋天里金黄如焰。许多同学都拾起几片飘来的落叶作为书签,算是对校园温暖的流连。
   教室内却是另一番天地,每一天都重复昨天的故事:脾气火爆的语文老师,恨铁不成钢式的“暴骂”,不绝于耳;温文尔雅的数学老师,在提问后“朽木不可雕也”的叹息,余音绕梁。每到这个时候,一墙之隔的钢管钢铁厂里都会传来机器的轰鸣,仿佛随时随地附和着,嘲笑我们的愚蠢和笨拙。
   高一时恍恍惚惚,好像还没有从初中的青葱岁月中走出来。一切似乎成熟又显得格格不入,想做好又觉得力不从心。每天都在努力着,每天又身不由己。牛顿力学,解析方程,摩尔定律,就像语文课本上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样,看起来虚无缥缈,叫人琢磨不定。但校园是美丽的,高中的生活也是令人怀念的。每天有说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每天也有停不下来的笑声。
   想起紫藤花下女生晨读的情影;想起篮球场上男生跳跃的身姿;想起熄灯后舍友们高谈阔论,天马行空乱侃一通;今天说某某跟某某的关系,明天又议论谁和谁在操场上拉手。在羡慕与嫉妒中了却自己的青春好梦,如春水般的萌动,只能在梦里冲动。想起春天有百花盛开的芳香,清新的空气在校园里流淌;想起冬季天刚蒙蒙亮,就在洪亮而急促的铃声中翻身起床,匆匆在冷水池里洗把脸就跑步去操场。整个队伍在升起的浓雾中跟着哨声如长龙飞舞。等到浑身发热,额头冒汗,气喘吁吁的时候,哨声戛然而止。喇叭开始响起,跟着做第七套广播体操。这便是一天最隆重的开始,每天重复着,即新鲜又陌生。
   等到下午放学后,家住市区的同学都回家去了,校园里只剩下住校的我们,偌大的校园一下子安静了。这时三三两两席地而坐侃侃而谈,或摇头晃脑,或指手画脚。那便是记忆中最深最美,最难以忘怀的时候。即使到了以后,也常入梦里,叫人流连忘返。
   其实,当时说的最多的就是吃了。因为我家在农村,偏僻而荒凉,全家五口人只有不到三亩地。其中,大部分还是旱地,贫瘠荒芜,庄稼收成低,打下的粮食不够吃,每年有一半年月的口粮都是凑合。这样艰难困苦的日子,家家户户都是,你穷我穷,大家都穷。吃得差,穿得烂,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紧紧巴巴。我在高中读书的时候,吃的面都是家里省出来的,有时实在没有了,就去亲戚家借点。每隔半个月回家一趟,把面背到学校,在食堂里换成饭票。菜很少吃,如果要吃只能由父亲抽空送到学校,也几乎都是母亲用大瓷缸或瓦缸腌好的咸菜。
   九月份是庄稼成熟的季节,母亲用青辣椒和青豆拌在一起炒好,让父亲给我送来。满满一大缸子,那段时间再也不用担心没菜吃了,心里整天都是美滋滋的。到了深冬,实在熬不住了,只能花钱去买。那时候每个月有五块钱的零花钱,可以在食堂里打打牙祭。那真是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每到放假,盼着回家,又害怕回家。回家可以管吃管够,可是走的时候又得为钱发愁。高高兴兴地回去,愁眉苦脸地回来,一直走到学校,脸上还挂着眼泪呢。但是,只要一踏进校门,在铃声响起那一刻,一切烦恼,顷刻间烟消云散了。
   有一次下大雪,周末不能回家,身上的钱也花完了,带来的辣子酱也吃得一干二净,眼看着就要断炊挨饿了。星期一的早晨,跑完早操,跟着队伍往回走的时候,我看见一个臃肿的身影站在宿舍门口,在刺骨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他戴着一顶旧军帽,身上裹着粗布大衣,黑色的粗布大衣,硬邦邦的,看起来很滑稽。我从第六感应中猛然感觉到那是我的父亲。他一只手提着家里装咸菜的罐子,另一只手提着一个布兜。我猜的出来,他是给我送吃的来了。我突然有了莫名的恐惧,浑身起了鸡皮疙瘩。我害怕在同学们面前,让他们知道我的惨相。但我突然又从自卑中醒来。那是我的父亲,疼我,养我,供我上学的父亲。我不知道他起得有多早,从那个小山村一步一步走到这里来。在白雪茫茫的大地上,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只有他一个人的身影。只为了给他的儿子送来吃的,他顶风冒雪,在凛冽的寒风中一点一点地挪着。
   但是我知道他内心的火热,是寄希望于我,于不久的将来,希望我摆脱和他一样的命运,走上一条光荣的路。我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来,在同学们奇怪在眼睛里向他走去。我喊了一声爸爸,他发现了我,突然惊慌失措,紧张起来。他语无伦次地说着,只说他是顺路,只说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忙,着急地把东西塞进我手里,转身就走了。随着咯吱咯吱的响声,留下一个蹒跚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晨雾中。我知道他是怕他的寒酸给我丢脸,怕我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那一刻,我在他的心里,已经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我的自尊比他命值钱。
   父亲走了,留下我一个人站在那里,手里提着一大袋馒头,那是父亲火热滚烫的慈爱之心,沉甸甸的叫我难以克制,一个人站在哪里,在呼啸的寒风中,泪流满面。
   从那以后,我读书更加刻苦,知道自己到学校来的目的是什么。学习不光是为了我自己,还为了那个贫穷而可怜的家。那个把一切都寄托在我身上的父亲和母亲,我的所有亲人。从那天起,我从原来不折不扣只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到开始找课外辅导资料苦心攻读。我从被动变为主动,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学习,像一艘劈波斩浪的大船,在浩瀚无际的书海中浪遏飞舟,知难而上。
   高三的时候,我的成绩排名由原来的班级中等,已经名列前茅了。到了高考时,尽管高烧影响了发挥,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我还是比较顺利地进入到了本科院校。这样的结果算是给父母最大的安慰,让他们的汗水没有白流。
   我如父母所愿,终于出人头地,梦想成真。我完成了他们的心愿,终于离开了那里,走向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然而更庆幸的是,我有一颗报答他们的心和吃苦耐劳的品格,使得我在勤工俭学中度过了四年的大学时光。这种吃苦节俭的品格一直伴随着我,使我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一股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如同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中的一句话:“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其实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经历了改革开放,看到了它的艰辛,也尝到了它的甜头。我们参与其中,成为身体力行的一份子,这是一种光荣,也是一种使命。生活磨砺着每一个人,赐给他应该有的。而人也应该在生活的磨砺中饱尝它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这样他才会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拥有他应该拥有的东西,实现他梦想,度过他完美的一生。
   如今,社会主义的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高速发展,新农村处处增光,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早已一去不返。家家住的是楼房,汽车,电视、冰箱、空调、电脑、手机,什么都有了,人人都是新时代的宠儿。那个寒酸、辛苦、贫穷的时代,连同那个自卑的父亲,只能留在记忆里,为伤心的往事去缝缝补补,为流连的梦境滴一行清泪。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漂泊了多年之后,我又回到了这里。现在我的家离我的母校咸阳中学很近,每次从她的门前经过,我都会想起那个大雪纷飞的早晨。想起那一罐咸菜和那几十个干馒头。但对当时的我来说,它是那么的香甜可口,那么的回味无穷。

共 31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字朴实带着泥土的气息从山里走来,尤其看到“因为我家在农村,偏僻而荒凉,全家五口人只有不到三亩地。其中大部分还是旱地,贫瘠荒芜,庄稼收成低,打下的粮食不够吃,每年有一半年月的口粮都是凑合。”不禁让人感到震惊,改革开放十年后还有这样的地方,这是我这个居住在平原地区的人很难想象的。不由想起别人曾经在多年前说我的那句话“你也就住在京门脸子得了,你就应该去山里住些日子,住哭你。”当时以为是玩话,如今看来山里人的曾经确实如此艰难。“我猜的出来,他是给我送吃的来了。我的眼泪突然涌了出来,我不知道他起得有多早,从那个小山村一步一步走到这里来。在白雪茫茫的大地上,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只有他一个人的身影。”看到此不禁让人泪目,这是多么令人敬爱的一位父亲呀。“我知道我到这里来的目的是什么。学习不光是为了我自己,还为了那个贫穷而可怜的家。那个把一切寄托在我身上的他们,我的父亲母亲,我的所有亲人。”也许正是这份责任感才会让自己更加懂得家与家人对自己的重要性,也许正是那个年龄,那段人生让自己有了勇往直前的勇气。也正是一句“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让一个人的心里、形象和性格树立了起来。让读者看到一个人朴素踏实的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柳岸,期待更多佳作!【编辑:燕语千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904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巧眉        2023-08-31 07:15:35
  欣赏作品,品读学习。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 楼        文友:老百        2023-08-31 10:23:53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3 楼        文友:燕语千千        2023-09-01 18:53:43
  再来欣赏!祝贺加精!
在文字的路上我就是自己的品牌,无需谁来作证。一切过往再见了,好与不好各自安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