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明】师生情(散文)
秋风带来一丝秋凉,九月乘风而来。作为一名教师,我比普通人更加关注九月。九月十日就是教师节,在节日来临之际,想起这些年与学生们的情谊,心中感慨万分。何谓师生情?我以为,师生情就像朵朵棉花,纯洁而温暖;师生情就像窖藏的老酒,越陈越香。打开心扉,随手翻阅曾经的校园故事,心甚欣慰,欣然命笔,记录满天桃李中的两件小事,留下文字,芬芳有迹可循。
一、永远的老师
“妹妹,你现在忙吗?如果可以,你来医院一趟吧。”接到阿紫妈妈的电话,一种不祥之感让我心头一阵慌乱。没有细问原因,我便匆匆地被阿紫的爸爸接到医院。
急诊室的病床边,高高的铁杆上倒挂着两瓶药水,药水正一滴一滴的顺着透明的输液管向下流。一看到我来,阿紫妈妈赶紧站起来,简单地告诉我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阿紫因和现在的老师怄气,三天没有吃饭,竟在课堂上晕倒了,就被救护车送进医院。在醒来的那一刻,阿紫告诉妈妈,最想见的人便是我。这话一出,我的眼眶湿润了。阿紫的妈妈悄悄地走出病房,只留下我和躺在床上的阿紫。
阿紫腊黄的小脸被散乱的黄头发遮挡着,苍白的嘴唇不曾开口,眼角已淌出泪水。
“阿紫,阿紫,你怎么样了?”我轻轻地喊着她的小名。
阿紫的眼睑微微地动了几下,慢慢地睁开了那双湿漉漉的丹凤眼。见到是我,泪水一涌而出,激动地说:“老师,我好想你呀。”
听完这句话,我一边流着泪,一边给她擦着泪。阿紫情绪平复之后,向我诉起衷肠。
“老师,开学两个多月来,我一直不适应现在的班主任老师。她上课远没有您风趣幽默,她讲课文远没有您分析得认真仔细,最主要她不像您一样知晓孩子们的心,也不理解和关心我们。她总找我的事儿,无论我做啥她都不喜欢。只要她一上课,我的眼前也总不自觉地浮现出您的影子。您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老师,我多希望那站在讲台上的人是您啊!”阿紫太委屈了,向我倾诉说着埋在心底里的忧伤和酸涩。
是啊,在阿紫的心里,有着一种被人排斥的感觉。因为阿紫长得白皙过人,一头与众不同的橘红色头发,连眼睫毛和眉毛都是橘红色的,这在别的同学眼中,成了阿紫的缺点,以前,阿紫时常被人以另一种眼光看待。所以阿紫很自卑,曾偷偷地买了染发剂去遮盖令她讨厌的一切。我也总是想法在同学们面前夸阿紫天生丽质,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小天使。阿紫对我有了依赖,同学们不再对她有异样的看法。在后来的日子里,阿紫变得开朗自信。如果偶尔遇到不开心,她会写在脸上,然后毫无保留地给我谈心,还会谈她的理想。阿紫说,将来要成为一个艺术家,去世界各国宣传中国的古典文化,让所有人都敬仰中国。多崇高的理想啊!我为阿紫的抱负自豪着。
也正是阿紫对我的信任和喜爱,我和阿紫妈妈建立了一种非同一般的关系,我们之间不是家长与老师,而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慢慢地,阿紫不再流泪,平静地看着我,我微笑着继续安慰她:“阿紫,我们在一起四年了,我当了你四年的老师,从上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毕业,都是我教的你,你对老师的印象肯定很深很深,就像你在我心里一样,我也早已把你当成了自己的女儿。与其说咱们是师生,不如说我们是母女,这种情意,应该比李白说的桃花潭水还要深。”
我肯定了我们之间的关系,接着又说:“现在你已经是初中生了,我不会一直跟着你的。人总得长大,就像鸟儿一样,该振翅飞翔的时候,就不能再躲在妈妈的羽翼下。路还很长,得去适应新的环境,好吗?”我语重心长地啰嗦着。
阿紫没有打断我的话,边听边若有所思地望着天花板。我摸着阿紫瘦弱的细胳膊,心疼地劝她一定要好好吃饭,养足精神去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多读书,多写作,将来在文学方面一定会有影响力,她的艺术家的梦也一定会实现。我等着她学有所成,凯旋而归。
经过我好长一段时间的开导,多愁善感的阿紫,渐渐地有了笑容,眼里也充满光亮。
医生告诉我和阿紫妈妈,孩子是心里有结,身体没有其它的毛病,打完针就可以出院。
药液输完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阿紫爸爸开车来把我们接出医院,又带阿紫去夜市上饱餐了一顿。
送别阿紫,我一个人走在幽静的街道上,沉思着。清风徐徐而来,路边的灯泛着黄色的光照着归家的我,在将要走进小区大门的那一刻,我接到了阿紫的信息:老师,真荣幸是您的学生。您是我永远的老师,我会记住您的话,重新开始,不负您的殷殷希望,晚安。
我激动得向四周望去,想找人分享那难以抑制的兴奋。一抬头,一轮刚挂起来的月牙,像清秀的阿紫一样,正笑眯眯地看着我……
二、桃园再相聚
“老师,你忙吗?我们想你了,什么时候能聚聚呀?”一条信息出现在微信里。
我笑了笑,没有片刻犹豫地回复道:“随时都可以。”
于是,我们约定在星期日的傍晚相聚。
这是我往年的学生,如今都已是八年级的孩子了。每年的一次相聚,他们都会跟我谈谈自己一年来的成长和收获。
太阳还没有落稳脚,金色的余晖晕染着一切,玫红的烧汤花举着初绽的小喇叭正在努力地盛放,不时还有几只晚归的蝴蝶,扇动着轻盈的小翅膀,在花丛中低飞。在农村,只要烧汤花一开,各家各户一准开始做起晚饭。我也急匆匆地走出小区,向预订的饭馆走去。
我刚到饭馆的门前时,一群学生模样的孩子向我围过来。走近一看,正是我一年来不曾见到的学生们。天呐,他们的变化太大了,才刚刚一年没见,都长得比我高许多,特别是几个男孩子,身高居然达到一米七五以上。
“我都快认不出你们了,孩子们,你们是吃了生长剂了吗?”我开玩笑地说。
“老师,我们长的再高,也永远是您的孩子。”孩子们咯咯地笑起来。
我们相拥着走进饭馆,十几个人齐刷刷地围着我坐下来。那一刻,温暖爆满我的心房。
“老师,现在的学生们惹您生气了没?他们有没有我们那个时候听话?”
“老师,您还是没有变样儿,还是这么年轻。”
女生还是比男生细心的多,向我问长问短。
一旁的小枫还是那么腼腆,在所有的孩子中,他是最不喜欢说话的一个。小文同学侃侃而谈,提起了陈年往事。
“老师,还记得吗?上小学的时候,每次刚开学,我都爬到树上给您找树枝,拿到班里让你‘振朝纲’用。”接着他又说,“还有那一次,我好不容易给您找了个可直可光的木棍儿,您首先把我给收拾一顿。”
“那是为啥呀?老师揍你亏不亏呀?”其他孩子不怀好意地取笑着。
“就那几次我上课说话了,咱老师可发虎威了。”他倒是坦诚。
“老师做的有错吗?你说,如果不是咱语文老师,咱们到现在的语文成绩还能保持得这么好吗?你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他们像以前那样,一见面就不免斗起嘴。
“唉,我没有埋怨的意思,只是那一次令我印象最深嘛。”
是啊,这些孩子在小学六年中,有好几个都跟了我四年,教他们一年的也有,但不管时间多久,在成为我的学生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教育他们做人,严格要求他们的学习,特别是课堂上,不允许任何人做小动作、说话,扰乱课堂秩序。在我的严格管理中,我们班的语文成绩在年级中总是名列前茅。
拿小丁来说吧,以前她是全班个头儿最矮的一个,但却非常有毅力。在小学的时候,每逢语文背诵过关,我是一个字都不允许他们错的,所以,很多孩子都怕找我背书。唯独小丁不怕,她总是第一个上讲台找我。她不带课本,不用在开始背书时再翻一下书看一下内容,而是两手空空、胸有成竹地站在我面前,能一口气一字不漏地完成背诵任务。正是她的语文基础打的很扎实,如今的语文成绩才在班里令其他同学们羡慕。
上初中后,小曦的语文成绩一直是班里的第一,没有人能给她争走过。小张的语文总保持在一百分以上,小蕊的字写的还是那么好,特别是小杨,在小学时她都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孩子,喜欢诗词,喜欢写作,曾在书刊上发表过文章。她的语言表达成熟而深奥,一般人读起来很费精力……
回忆的思绪还没有找到源头,一个轻柔的声音响起:“老师,我最近又写了一点儿小东西,您给我看看写的怎么样。”小杨用纤纤的细指打开了手机里的备忘录。
“对岸的山半青葱,更多的是些许凄落,比起夏,那明艳的绿要逊色,比起冬,那寒冷的白要惊艳。这畔,是朝暮,一片余晖紧紧抓着悬崖的边,一片黎明奋力追赶,那像是秋的贡品……”读着她诗一般的描写,我和同学们都连连称赞。
以前,我经常会给他们分享我文章被发表和获奖时的喜悦,他们对我这个还没有名气的作家老师充满敬佩。也正是我对他们无形的影响,在小杨的心里才树立了“长大也要当一个作家”的理想。她不断地看书,不断地练笔,一句又一句美妙的语句出现,让众人望尘莫及。她还告诉我,一定在不远的将来,写出一本书送给我。
再美味的佳肴也没有这些文化大餐可口,再好看的风景,也不及我眼前的这些孩子们壮丽。他们无拘无束地在我面前笑着,闹着,讲着过往,说着未来。
来给我们送饮料的老板娘看到眼前这一幕,脸也笑成了花儿,她有趣地说:“看看你这一块桃园,长势多好呀!”我愣了一下,恍然大悟,心中似春风拂过。
是啊,这些我亲手栽培的苗子们,正健康昂扬地向上,他们一定会长成硕果,去装满这个希望的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