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横穿横断山(散文)

精品 【星月】横穿横断山(散文)


作者:荷锄叟 秀才,225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02发表时间:2023-09-01 15:22:45
摘要:原创首发。

【星月】横穿横断山(散文) 318国道最艰险的路程是四川进入西藏的那一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川藏南线。这一段海拔高度相差悬殊,从低洼的四川盆地,一路攀升上青藏高原,海拔从600米左右上升到4000米以上,就好像是那只井底之蛙跃出井口,却没有落到地面,而是越过井边的围栏,直接就跳上了旁边的屋顶上一般。而挡在井口的围栏,就是这大名鼎鼎的横断山脉。
   横断山,那个曾在中学地理课本里熟知的名字,就这么真真切切地排列在我们的面前了。
   然而,横断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山脉;横断山脉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一条山脉,而是一条条山脉的组合体,是中国南北走向山系最长、最宽、最高大的山脉群落,因其均为南北纵向排列,阻断了东西横向交通而得名。然而,中国南北走向的山脉还有尚太行山、武夷山,为什么唯独这里以“横断”为名呢?我以为,横断山山脉异常高大,而且,每一条山脉之间,都夹着一条断裂而成的山谷,山谷汇聚了高山的融雪和丰沛的雨水,形成一条条汹涌的江河,山高可作“六龙回日之高标”,水深堪称“冲波逆折之回川”,绝壁深堑,自然而成山拦水隔之势,哪里才能找到可供通行的路途呢?横断前路——横断山!
   当然了,横断山的名字是清朝末年一位考察“黑水河”源头的贡生起的,这个名字的得来,也就一百来年,从地质学的角度说起来确实非常年轻。然而,横断山脉里的大山大河却早已世界闻名。著名的大山有邛崃山、大雪山、芒康山、怒山、高黎贡山等,著名的江河如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等。这几条江河水量充沛,常年水流湍急,因而水力资源异常丰富。澜沧江、怒江流出中国版图,成了东南亚、南亚主要水源河流,怒江还流经印度,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让横断山脉成为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特殊地区。
   自驾318国道,横穿横断山脉是必经之路。
   跨过金沙江大桥,就正式告别四川省进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公安边防检查站,号称“入藏第一站”,标志着从此时此地,我们已经进入祖国的边疆了。过了澜沧江,翻过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山垭口,最具代表性的艰险路段“怒江七十二拐”,考验着每一个出入西藏行人的胆气、体能与驾车技术。
   怒江七十二拐在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境内,是一条翻越业拉山的盘山公路,从海拔4100米的邦达镇盘旋上升,到达海拔4651米的业拉山垭口,然后再盘旋下降,到海拔3100米的山脚,这样大的落差,集中在只有12公里的路段内,而且,途经怒江大峡谷,山高谷深,坡陡路窄,其险可知。
   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正好赶上此路段抢修,施行阶段性限行,每天9:00-17:00之间因修路禁止通行,也就是说,每天放行时间只在下午的五点到次日的上午九点之间。
   自驾出游是最忌讳走夜路的。一来路况不熟,出行安全不能保障;二来,自驾游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尽赏沿途美景,跑夜路两眼一抹黑,路边美景傻傻看不清,这便失去了自驾游的意义。因而,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早上,争取在9点之前,通过“七十二拐”。
   我们凌晨五点从左贡县城出发,需要西行一百公里的山路,方能到达怒江七十二拐的起点邦达镇。殊不知,当我们打开车灯,试图照亮无边的暗夜的时候,其实,在我们的前面,早已是一条车灯的长龙。“莫言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千里迢迢,不辞劳苦,踏上了同一条征途。“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横断山脉最艰险的路段上,每天都有这样的一条灯火的长龙,在盘山道上蜿蜒前行,不见首尾。
   攀上业拉山口的时候,刚好是早上7:30,天刚蒙蒙亮,太阳还没有出,依然躲在层层叠叠的群山背后,但已经开始酝酿着一个光明的梦。山坡已经全亮了,就在最近的山坡上,自上而下清清楚楚地分布着好几个尖角的折痕,硬生生的,像是谁用一根树枝,在沙土地上急速又随意地划出的一般。——这就是318国道上著名的怒江七十二拐。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绝对不会相信,盘山公路根本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迂回盘桓,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尖利的折角,像一个又一个大小不一、正反相连的“V”字拼接起来一样。雅江的“天路十八弯”好歹还是有“弯”的,而这里只能用“折”,哦,对了,这里叫“拐”,是“折返”了的,怒江七十二拐。据说,七十二拐也只是个笼统的说法,也有人叫它“九十九道回头弯”或者“108拐”的,其实早就有人数过,这里的折拐130多个,而且集中分布在业拉山通往八宿县的短短的七公里的山坡上,其垂直落差超过了1500米。
   山坡陡峭,坡度很大,光秃秃的少有植被,几乎都是松散的碎石,即使是七月中旬,正值盛夏时节,远远望去,也只如早春时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因而滑坡、塌陷、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就成了家常便饭,几乎天天都有发生。再加上车多路窄,险象环生,也就难免会发生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庆幸的是,我们出来得早,又在山顶观光台上流连一阵,错开了拥挤的车流,因而很顺利地降到了山脚下。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么危险的道路,人们为什么要“此生必驾318”呢?我说不好,但我愿意把业拉山顶观景台上的一行字送给你:走过今天的弯路,今后人生尽是坦途。
   怒江大峡谷更是荒凉。进入怒江大峡谷,人们的视野一下子就被压缩到一个四面环山的狭长空间,而且,除了脚下弯弯曲曲的柏油马路是黑灰色以外,剩下的就一律变成了赭石色,就连深堑里的滚滚江水,也是跟山体一色的黄汤汤。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不毛之地,山坡上、石壁间寸草不生,而大山也都裸露着嶙峋的肌肤,连筋脉纹路都异常清晰。好在即将进入八宿县城的时候,眼前出现一幅油彩的画面。你看那山坡是五彩的,深绿、浅黄、暗红、洋红、青黛,像风中舞动的锦缎,也如藏族妇女传统服饰邦典上多彩的色条氆氇。
   在通过怒江大桥的时候,人们纷纷驻足,向深深的峡谷里,汹涌的江水上,一座孤零零的桥墩敬献水果、糕点、饮料等物品。据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参加修筑川藏公路的一名小战士,不小心掉进正在浇筑桥墩的混凝土里,而且永远凝固在那座桥墩里了,于是,这座桥墩也就成为小战士,还有因修筑川藏公路而牺牲的3000名解放军官兵和1000多名藏汉民工永远的丰碑。
   出了怒江大峡谷不远,318国道上有一处漫水路段,起初人们经过时还小心翼翼的,后来发现没有什么大碍,就回过车来,加大油门,迅速通过,让车轮飞溅起冲天的水花,有的干脆将车子开进奔腾的溪水里,给爱车洗去一路征尘。
  

共 26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网上曾经有人说,如果一生穿越一次川藏218线,人生便会没有遗憾,很羡慕作者亲自驾车能够感受一下川藏线的不易和沿途的风光,也很庆幸跟着作者的脚步移步换景的走了一趟川藏线。教科书上关于横断山的描述让人充满了想像,作者笔下的横断山是一条条山脉的组合体,因其南北纵向排列,阻断着东西横向交通而得名。山脉异常高大,山脉与山脉之间,均是断裂而成的山谷或者汹涌的江河,毛主席笔下的金沙江,是川藏线的风水岭,这里还有有名的怒江七十二拐,也许,拐的不止七十二,一个接一个的折痕,硬生生的像是画出来的,然后又来到怒江大峡谷,还是一片不毛之地。为了川藏的畅通,这里有一名小战士凝固在桥墩里,还有牺牲的3000名解放军以及1000名藏汉民工,也说明了川藏线的修通实在不易。一篇很好的游记,倾情推荐赏读!【编辑:红尘一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901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23-09-01 17:16:58
  终于有机会感受横断山脉的奇特,怒江七十二拐的险峻,贾老师几乎走遍了中国。
回复1 楼        文友:荷锄叟        2023-09-01 19:41:13
  教科书上的介绍很笼统,想象空间太大,所以就少了真切。谢谢一莲!
2 楼        文友:荷锄叟        2023-09-01 19:40:04
  谢谢红尘一莲及时编辑!西藏之行感触颇多,少不了给大家添麻烦,先道一声:辛苦了!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3 楼        文友:梁雨情        2023-09-01 20:20:24
  文章写得很好,特别是对横断山的叙论,更是长见识了!
回复3 楼        文友:荷锄叟        2023-09-01 20:43:21
  多谢朋友光临支持!也谢谢您的精准点评!
4 楼        文友:史建民        2023-09-01 21:02:20
  第一次知道横断山还是开国上将肖华写的长征组歌里,那歌词到现在还记忆记忆犹新。数年前曾去云南滇西旅行,最著名的旅游胜地腾冲,就处在横断山系中最西部的一列山脉的高黎贡山上,这里是因受怒江切割,山势陡峻的断块山地。今日跟随贾老师的游记又近距离地感受了怒江七十二拐的奇特,感受了怒江大峡谷的险峻,很佩服贾老师能驱车穿越318线的毅力,更感受贾老师把一路所见所闻奉献给读者,老师的游记散文条理清晰,语言精练,值得欣赏学习。
网名,香山红叶,太统烟雨
回复4 楼        文友:荷锄叟        2023-09-01 21:24:42
  史老师游历名山大川,走南闯北,阅历丰富,知识渊博,尤其是对平凉家乡风土民情了如指掌,且笔耕不辍,异常勤奋,令人敬佩。谢谢史老师!
5 楼        文友:巧眉        2023-09-02 06:08:33
  欣赏美文。品读学习。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回复5 楼        文友:荷锄叟        2023-09-02 11:19:23
  欢迎光临,请多指导!
6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23-09-02 13:02:07
  真是用脚走出来的好文章啊!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回复6 楼        文友:荷锄叟        2023-09-02 16:35:07
  看来用脚都能写出来并不能当做骂人的话。呵呵
7 楼        文友:赵积琦        2023-09-03 14:23:53
  哎吆,可怜我那揪着的心啊,随老师的文字险些呼吸困难,赶紧去看看老师公众号里的图片,看看艰难曲折的七十二拐奇路险滩.乌蒙磅礴走泥丸,想想伟人是何等自信的胸襟。结尾轻松一过,以为还有下一页,结果没了,是啊,所有的过程都惟妙惟肖的陈述了,还感慨什么,作者也是潇洒啊。
回复7 楼        文友:荷锄叟        2023-09-03 14:54:22
  赵老师这留言声情并茂,也是没谁了!
8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3-09-04 07:46:02
  欣赏贾老师的精彩游记散文,最近几天看到一个作者骑自行车去了川藏线,佩服你们的胆识和毅力。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8 楼        文友:荷锄叟        2023-09-04 08:17:12
  谢谢彩蝶!一路上见到开各种车的、骑摩托、自行车、徒步进藏的,也确实让人佩服。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