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老宅藏诗心(散文)

精品 【东篱】老宅藏诗心(散文)


作者:狮子山中人 布衣,26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20发表时间:2023-09-02 06:40:25
摘要:很早以前,听教体局刘家平先生讲过,鄱阳湖文学主编明然先生在他的老家芗溪,费了相当的心力,依托其老宅为主体,增建了一个极具特色、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鄱阳湖文学长廊”,值得一游。故而,我便一直想着找机会去芗溪街上走一遭,到“明然老宅”去看一看,一睹“鄱阳湖文学长廊”之风采。

有一个人,给心爱的文学找了一处古宅。这个人叫“明然”,他说,文学是人。所以必须有住宅。
  
   一
   带着诗意前往吧,吟《文朋诗友长廊行》一首,让脚步铿锵起来,先把仪式感带起来。
   鄱阳湖上杨柳风,文学长廊觅影踪。芗溪村头寻老宅,明然屋里会友朋。
   很早以前,听教体局刘家平先生讲过,鄱阳湖文学主编明然先生在他的老家芗溪,费了相当的心力,依托其老宅为主体,增建了一个极具特色、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鄱阳湖文学长廊”,值得一游。故而,我便一直想着找机会去芗溪街上走一遭,到“明然老宅”去看一看,一睹“鄱阳湖文学长廊”之风采。
   有人把诗心写在纸上,明然先生的诗心满纸,纸张盛不下,于是藏老宅。
   2023年8月19日上午,借共青城市作协的晏翠萍主席等一行五人来都昌鄱阳湖文学编辑部参观,一地文人相聚,留下一段故事,有幸与他们一起前往芗溪老街探访“明然老宅”。
   十点左右,作协晏主席一行五人,便来到了位于都昌县教体局院内的鄱阳湖文学编辑部,与我们大家见面。见面后,明然先生就鄱阳湖文学研究工作阶段性成果以及《鄱阳湖文学研究》会刊的办刊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与说明。随之,他便系统地就鄱阳湖地域文学的起源与发展变化,如数家珍般地从秦汉讲到了南北朝,又从彭蠡泽讲到鄱阳湖,从鄱阳湖的人文历史又讲到了鄱阳湖的地域环境变迁……
   一时之间,编辑部里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双方开展了友好、愉快的文学交流。大家一起回忆并讲述一件件曾经发生在鄱阳湖上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
   这样深厚的文学发展简历,简直就是一部鄱阳湖的文学史,的确需要老宅寄存。
  
   二
   中餐及稍事休息之后,我和大家一起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去“明然老宅”“鄱阳湖文学长廊”的寻幽探密之旅。这时,天上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走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顶风破雨,终于来到了离县城五十公里开外的明然先生老家,位于芗溪乡芗溪老街东边芗溪湖南岸临水耸立,由徽派古建“明然老宅”为主体而增建的“鄱阳湖文学长廊”。
   白墙黛瓦,古木周边,仿佛进入古意悠悠之境,那阵雨把明然老宅洗刷得国外清丽,宛若从烟雨中沐浴而出的宫阙。
   好在天公作美,来时的风雨悄然遁去,到了的时候,则晴空碧霄,万里无云,鄱阳湖上还不时地送来一阵阵凉爽的秋风,舒适惬意。“明然老宅”坐西朝东,且偏北方位,西、北两面是老街、山舍,东、南秀水环绕,与八百里鄱阳湖仅一圩之隔,立圩堤之上能远眺古饶州城区,楼台亭榭,清楚可见。环老宅南、东、北三面建有高高的围墙,白色的墙壁上,进院门的右手边立柱上,竖有写着“明然老宅”四字的青石碑刻,围墙上则是明然先生亲自撰写的“鄱阳湖文学长廊”七个草书的不锈钢黑体大字,字字醒目、大气,乍一看,弥漫出浓浓的文化气息。
   能够给文学的殿堂做如此豪华装帧的人,的确是另类,明然先生就说自己不同于别人,心思都放在了文字上了。他很谦虚,说自己上学时对文字不持敬,现在必须弥补一下。
   从南门进入老宅,我先从进门的右方,绕长廊内部快速地转了一圈,心下有种先睹为快的惊喜。然后又随明然先生一起,从老宅大门出来,从左边开始参观“鄱阳湖文学文廊”,听明然先生讲着一块块嵌入墙内的黑色碑文石刻的故事,石刻上的诗词歌赋就是他深研鄱阳湖地域文学多年以来,一路走来的风雨见证。
   长廊中的碑刻,诗文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友题赠给明然先生的,书丹则是由来自省内外的不同层级的书法家们赠与的,“明然老宅”四个大字,是享有“文坛独行侠”之美称的当代著名文化学者,散文大家卞毓方先生挥毫题撰的,笔力雄厚,蔚为大观。还有“西部侠”的《读明然的<汉字笔划赋>感言》,颜体书家占太林先生的真迹,书画家陈细送老师的墨宝,以及明然先生自己的《鄱阳湖文学赋》等……
   一个人的影响力,不在于是否在各种场合抛头露面,那些墨宝,足以证明明然先生的名望。
   不过最出乎我意料的是,我的一位老乡及同事沈友福先生的一首诗《题明然先生童年照》:“转眼童年已鹤发,尤记当年骑竹马。鄱阳湖边放牛娃,书画文章成一家。”意境优美,语言简洁,具有浓浓的田园气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鄱阳湖文学长廊上的每一块石刻,它就是一个动人的片段,一个文化创作者的一段心路历程,一腔对文学专注而又热烈的真挚情怀。
   文学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的世界可能是孤独的,尤其是选择了文学,这种孤独怎样寄托呢?明然先生就选择了老宅,老宅便于会朋迎友,文化的氛围更利于文学人的创作。可能我读得肤浅,在这里,孤独成为弃婴,看明然先生指点那些石刻,讲着朋友的故事,很开心。
  
   三
   参观完明然先生以老宅为主体而增建的鄱阳湖文学长廊,我再度走进了明然先生的老宅。从大门进去,左右两边,厢房的木板鼓皮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明然先生创作的“明然三部曲”“鄱阳湖三部曲”及其他的各类文学著作,还有他一手编辑的《鄱阳湖文学》《散文中国》两刊,一本本,一帧帧,承载着明然先生走过的艰难文学历程。穿过天井,东西厢房与主房之间的过道,便来到了老宅的正厅——堂庼。明然先生的二哥,早已泡好了热气腾腾的茶水来招待我们,明然先生拿出从县城带来的,煮熟了的本地“挖结的”花生来分享。
   我们一边品茶,一边吃着本地花生,一边谈论着鄱阳湖的前世今生,一边观赏堂庼两边的字画。堂庼西边鼓皮上,从南向北分别挂着“龙”、“马”、“虎”三个长长的条幅。从断断续续的交谈中了解到,挂着的三个字分别是明然先生兄弟三个的生肖。
   明然先生说,这不是“桃园结义”,也不是家族关系的表达,而是对文学精神的恭敬,三个兄弟和文学都沾边,虽然不出名,但内心已经把自己的家族看成了“文学之家”。明然先生称兄弟喜欢文学那叫“染指”,不过,三兄弟的共同语言是来自文学的,人家凑一起谈生意,他们是谈文学,每个人都是文学评论家。
   这个老宅始建于1911年,是景德镇的瓷业工人余略北、余略南、余略松三兄弟的老屋,刚解放时被冲了公产。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明然先生一家因居民下放回原籍的缘故,当地政府安排住进了这所公宅之中。七十年代初期,这栋屋子又被政府退还给了原来的主人,明然先生的父母便陆陆续续地从房子的原主人手中分三次给买了下来,一直保存至今。如今,已被都昌县人民政府列入了县级的“古建保护单位”,成为建筑文物了。
   唯有明然先生进驻,这座老宅才有文学的生气。原来的主人也每每踏足,不胜感慨。他一定不是感慨老宅的易主,而是能有这样的景象而倍感欣慰。
   在回城的路上,我默默地思考着:一个从小生活在鄱阳湖边上,又从这个旮旯老街上的老宅走到外面世界里去的明然先生,有着一腔深深的鄱阳湖情怀,怀着满腔对母亲湖的挚爱,他必须转头回来。他对鄱阳湖文学研究工作锲而不舍的追求,这才有了他的“鄱阳湖三部曲”问世,以及今天“鄱阳湖文学长廊”的这些成果展示。
   游目四顾,“明然老宅”及“鄱阳湖文学长廊”之璀璨、绚丽、厚实及独特的丰富内涵,怎能不令人称羡,不让人难舍。一个人,一生之中只要真正用心去做成一件事,只要一件,那都是难能可贵,令人敬重的。
   有感于寻老宅所得,口占七绝:文朋诗友长廊行,期刊碑镌两相逢。鄱阳湖上寻老宅,湖深水远彭蠡东。
   老宅藏老事,藏着一颗热爱文学的诗心。我就用这首诗致敬老宅吧。
  

共 29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就一般的文学采风,或者文友相会,多流于记叙流程。这篇散文,将一个鄱阳湖畔热爱文学的人放在那座老宅,老宅有诗心,从此也焕然。文章以一首诗启篇,将“明然老宅”推出。作者向往的是一睹老宅藏诗心。文人相见,没有客套,马上走进文学的世界。不忘探访老宅,尽管遇雨,但老宅的出现却在秋风明朗里。水乡僻壤,徽建风光,一处老宅,环水背圩,最惹人眼目的是那些闪光的文学字迹。那些石刻,记录着明然先生的文学名望,无论大家,还是无名之辈,在这里都有印记,可见明然先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两个“三部曲”,代表着明然先生的文学实力。以茶相待,龙马虎的条幅,表达着家业之盛。这座老宅,几易其手,但终归文学之人,不能不说是一段佳缘。热爱,是文学的诗心,诗心藏于老宅,流传无需彪炳。这是一篇特色很鲜明的文学采风之作,眼见为实,明然先生的文学诗心,明然先生的文学成就,明然先生的影响力,都在作者的眼界里得到展示。关键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攒下文学的名望与基业,平生一件事,可贵令人羡。文章对从事文学的人,有着很好的启迪,究竟要有怎样的情怀,明然先生是一个榜样。文字简约,文思飘然,体现了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力荐赏读,以诗心入怀。【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907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02 06:46:17
  鄱阳湖岸边有座老宅,老宅藏着一个文学人的诗心。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去,一睹风采吧。感谢作者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远握,问候秋祺,希望在东篱创作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狮子山中人        2023-09-02 18:10:03
  谢谢编辑厚爱鼓励,辛苦了
2 楼        文友:简柔        2023-09-02 12:35:12
  娓娓道来,文脉流畅。见识了一座老宅,一份诗心。拜读佳作。
回复2 楼        文友:狮子山中人        2023-09-02 18:10:43
  谢谢文友厚爱鼓励,辛苦了
3 楼        文友:简柔        2023-09-02 12:55:08
  不错的文笔。
回复3 楼        文友:狮子山中人        2023-09-02 18:11:43
  谢谢文友厚爱鼓励,下午好
4 楼        文友:枫桦        2023-09-02 14:49:06
  喜欢这份诗心,其实这是一份秉承。这一个诗心,好像是一粒种子,会随时播撒到人们的心田里。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4 楼        文友:狮子山中人        2023-09-02 18:16:55
  这一个诗心,好像是一粒种子,会随时播撒到人们的心田里。拜读老师的好文!
   谢谢文友鼓励,一路同行!
5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3-09-02 16:49:10
  鄱阳湖畔,芗溪村头,文人宅里,藏着什么?不种花草建长廊,不藏珠宝藏诗心。一块块黑色碑文,一段段风雨历程,一腔腔文学情怀。文朋相聚,翰墨飘香,诗意盎然,纸短情长。一篇特色鲜明的文学采风之作,颇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回复5 楼        文友:狮子山中人        2023-09-02 18:18:15
  一篇特色鲜明的文学采风之作,颇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谢谢文友鼓励,一路同行!
6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3-09-02 16:51:51
  一篇特色鲜明的文学采风之作,颇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意。点赞、问好、敬茶!
回复6 楼        文友:狮子山中人        2023-09-02 18:19:29
  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意。点赞、问好、敬茶!谢谢文友鼓励,一路同行!
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9-02 17:42:03
  老师娓娓道来,把所见情景细致、生动、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感动不已!喜欢明然先生这份诗心,敬佩明然先生的坚持与执着,给人温暖与力量!好文,湘莉拜读点赞!遥握问侯,谨祝秋安精彩纷呈!
回复7 楼        文友:狮子山中人        2023-09-02 18:20:45
  谢谢文友鼓励,一路同行!
   老师娓娓道来,把所见情景细致、生动、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感动不已!
8 楼        文友:狮子山中人        2023-09-02 18:09:00
  谢谢编辑厚爱鼓励,辛苦了
9 楼        文友:白玄        2023-09-02 21:14:06
  有故事的老宅和长廊,彰显了明然先生对文学的挚爱。文字简洁,感情饱满,条理清晰,内涵丰富。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回复9 楼        文友:狮子山中人        2023-09-03 05:42:27
  谢谢文友厚爱鼓励,一路同行!
回复9 楼        文友:狮子山中人        2023-09-04 22:03:38
  谢谢文友美评鼓励,晚上好
10 楼        文友:夕泠        2023-09-02 22:05:32
  老宅藏诗心。美丽的诗心,在岁月的浇灌下开出美丽的花朵。喜欢这篇文学采风,浓浓的诗,深深的情。问好老师!
回复10 楼        文友:狮子山中人        2023-09-03 05:44:09
  文友好,谢谢一路同行!
回复10 楼        文友:狮子山中人        2023-09-04 22:04:14
  文友晚上好
   谢谢鼓励
   一路同行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