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璞】纺纱姑娘(散文)

精品 【文璞】纺纱姑娘(散文)


作者:杨敏 布衣,138.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62发表时间:2023-09-11 10:37:10
摘要:20世纪80年代,美丽的纺纱姑娘阿芳在父亲的寿宴上初识了男朋友阿金,他们一起看电影,一起溜冰,一起了解了阿金家乡张家堡美丽又传统的故事,他们也组成了幸福的家庭。

一次儿时旧友的相聚,提起了纺纱的话题,掀开了我们尘封的记忆,有辛酸,有快乐,更多的是那种甜蜜。——题记
  
   一
   纺纱织布是一个古老传统的家庭手作坊,也曾是世世代代家庭妇女的主要劳作方式。记得,小时候穿的都是用棉纱毛线纺织的粗布衣,这些粗布绒衣给予了我们温暖。
   小时候奶奶用的是手纺车和脚踏织布机,手纺车是用木头和竹子做成的工具,一只手利用手摇的轮子控制手纺车的速度,另外一只手拉着长长的棉絮随着轮子快速旋转织成了纱线,一个个纺好的纱线通过同样是木头和竹子做成的织布机制作成了一块块棉布,织布机比手纺车更复杂,手纺车是用两只手在操作,而织布机需要双手双脚共同操作,棉布是有经纬线的,通常直的纬线是利用手脚控制上下的轮子,经线是用手操作木梭左右拉射,我觉的古代的人真聪明。
   我也曾经偷偷上去踩脚拉射,最终的结果是线条全乱甚至断了好多的纱线,偷偷地逃了出来,吃饭的时候听见奶奶的一句话,今天是哪个捣蛋鬼上了织布机,脸红的我一声不吭地快速吃着饭。每年的下半年奶奶还会利用自己家养的蚕蛹绞成蚕丝织成丝绸,那可是好宝贝,我一生有过2件丝绸背心,那可是奶奶对我积极采桑叶养蚕的奖励。
   电动纺纱机大概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出现的,改革开放后,又有了电力的保障,农村劳动力得到了解放,那时候老平阳县纺纱的主要地区是江南垟江山、湖前、平等一带,也就是现在龙港市的中北部,纺纱机的理论就是用马达电机带动轮轴转,纺纱机的规模取决于农户家庭房屋的大小,那时候大家住的都是解放初期分配的地主老房子,自己搭建的茅草屋一般是放不下纺纱机的。纺纱机一般高一点五米、宽一米,长度不一定,如果装棉花的铅板桶一边有三十个的话,长度五至六米;一边有五十个的话,长度八至十米。
   纺纱机的主要程序是:开花:买来纺织厂剩余布脚料用开花机反复拉毛成了棉花;然后是卷桶:棉花卷成棉花卷塞进纺纱机的桶内;接下来是牵头:用纺纱盘上的棉线接上棉花桶上的棉花(接线),利用纺纱机的机械旋转把棉花卷成了棉纱,绕在纺纱机上方的纺纱盘上;再就是脱盘:纺纱盘纱线绕满了以后,就把它脱下来放一起;最后一个自然是卖纱:积累一定数量的棉纱后,挑到宜山等市场卖掉,棉纱、腈纶纱主要是通过织布机、横机织成布匹销售到服装厂当做衣服材料。
   纺纱一般是由八至十五岁的女孩子来操作,十五岁以上的女孩子大都要学习织布。小姑娘织布时的姿态很美,腰肢随着织布机来回摆动,像风吹柳条一样,轻盈柔顺。而且,那时从小定下“娃娃亲”的女孩子也基本在十六至二十岁左右结婚了,超过二十来岁以后结婚会被人笑话的,如果家里女孩子少,男孩子也是要去纺纱牵头……
   小时候,我住的老房子是中仓的西厢房,中仓是典型的清末砖木式结构的三进式庄园。纺纱机就放在西厢房的厢厅一侧,三位姐姐负责纺纱的任务,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人口比较多,一般的家庭多有三五个孩子,孩子到了十来岁以后,男孩子的协助家长干农活,女孩子的在家里纺纱织布,年年月月一家人在一起干活吃饭,没有过多的物质期望和精神追求。
   纺纱机给每个女孩子带来的不单单是童年的天真快乐,同时也留下一些美好的人生故事。
  
   二
   阿芳是家中唯一的女孩,母亲四十多岁才生她,等她十四岁的时候,三个哥哥都已经结婚成家,读完小学的她便辍学在家,天天守护着一台一百筒的纺纱机。
   八十年代初,江南垟北部乡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台纺纱机,以补贴低微的农耕收入,当时的纺纱还是一个传统的半机械手工坊,主要利用人工进行操作。阿芳八岁开始就学会纺纱,从踩在凳子上的小姑娘,到长成妙龄的青春少女,她除了读了六年的书,就是跟纺纱机在一起,卷棉花桶、接棉头(牵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然也有快乐的事情,比如在纺纱机旁边的小桌子上写作业,在牵好棉头后跑到外面的蛎灰坛上跟小伙伴们玩游戏,时间过得也快乐。
   阿芳是在十岁的时候被父母订了娃娃亲,对方的父亲是爸爸的好朋友,看亲是由父母在对方父母的陪伴,到孩子的学校教室外瞄了一下,就算完成相亲的程序了,然后对方办了一些彩礼就算订婚。其实,两人从来没有见过面。
   阿芳十六岁的时候,父亲六十大寿,那时农村流行60过大寿的习俗,当对方父母过大寿的时候,未结婚的媳妇、女婿也要上门祝寿,而且是要带上贵重“伴手”(礼物)。
   祝寿当天,阿芳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整理一下前几天烫好的头发(用火钳烫的),穿上从“舮艚头”(鳌江)买来的蓝色连衣裙,活脱脱的一朵出水芙蓉,她羞涩的脸上露出粉红的笑容。中午时分,在媒人公的引领下,男方胆怯地进入了大家关注的视线,因为是新女婿,所以难免有人开玩笑,聪明的媒人公直接把男方带到楼上房间,并把阿芳和父母叫上来,一一给双方介绍。
   阿芳的未婚夫叫阿金,比她大三岁,俗话说“男大三,靠金山”,阿金刚刚已经初中毕业,也在父亲的帮助下,进了公社的一个企业工作,阿金身高一米七,唯一让阿芳有点不满意的是阿金肤色有点黑,但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很少跟村外的异性交流,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恋爱自由感,所以阿芳对阿金的第一印象还是比较满意的。
   八十年代初期,当时农村开始流行看电影、看录像、溜冰场滑冰等文化娱乐节目。这些情窦初开的少女们在纺纱之余纠缠在一起,分享文化娱乐节目的乐趣,特别喜欢讨论看电影的时候遇到的那个地方那个帅哥,暗地里露出快乐的笑容,由于大多数女孩子都早早订下娃娃亲,所以也很少有发生恋爱的关系。
   阿芳是个斯文胆小的姑娘,很少跟着闺蜜们(盟姐妹)出去看电影。父亲生日的那一天,阿金大胆地邀请阿芳明天晚上去张家堡(阿金的家乡)看电影,阿芳羞涩腼腆地答应了。
   第二天傍晚,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渐渐暗下来。可以听到远处的鸟鸣声和虫鸣声,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阿金在约定的地方等待阿芳,他环顾四周,希望能够看到阿芳的身影。虽然他和阿芳仅仅一天没有见面了,但是他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过了几分钟,阿芳终于出现了。她穿着一件红色的连衣裙,脸上带着甜美的微笑。阿金看到她,心里的喜悦无法掩饰,他走上前去,亲切地和她打招呼。阿芳告诉阿金,她刚刚跟小嫂子交代了自己与男朋友看电影的事情,还来不及换衣服。不过,她还是愿意和阿金一起去看电影。阿金听了非常感动,他觉得阿芳是一个体贴温柔的姑娘。
   于是,他们一起前往电影院。在路上,他们聊起了昨天爸爸生日的一些事情,分享了彼此的喜怒哀乐。阿金告诉阿芳,他最近买了几盒录音机磁带,如果阿芳愿意,可以邀请阿芳到阿金的家里放给她听,阿芳听了非常开心,她觉得阿金是一个非常细心和体贴的人。
   阿金早已买了第一场电影票,到了电影院,他们一起欣赏着这部精彩的电影《牧马人》。《牧马人》讲述了1970年代末,在西北敕勒川牧场做了几十年牧马人的小学教师许灵均来到北京看望自己数十年没见的父亲。父亲在美国已经成了亿万富翁,这次是想来接许灵均去美国享福,但许灵均并不愿离开故土,最后选择留下来。其中单纯美妙的爱情之美和情怀高尚的爱国之美,打动了无数年轻人的心。
   看完电影后,阿金再次邀请阿芳一起去他的家里坐坐。阿芳有些犹豫,但看到阿金这么热情,她不忍心拒绝。于是,他们一起向阿金家走去。到了阿金家里,阿金把阿芳带到自己的房间,打开了刚刚从芦浦林家院走私集中点买来的8080收录机,轻声地播放着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他告诉阿芳,这是他最喜欢的音乐,希望阿芳能够喜欢。
   阿芳环顾四周,看到房间的布置非常整洁和温馨,她对阿金说:“你真的非常细心和体贴,我很喜欢你的家。”
   阿金听了非常高兴,他走到阿芳面前,轻轻地拥抱了她一下。阿芳感到有些意外,但她并没有拒绝。他们静静地听着音乐,感受着彼此的呼吸和体温。
   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就八点多了,阿金问阿芳今晚是否留下来,阿芳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下一次好吗。阿金也不好勉强,就送阿芳一起回家,夜色渐深,天上的月光闪烁着温暖的光芒。阿金悄悄地拉起了阿芳的手,他们彼此相视一笑,心灵相通。
   阿金到阿芳的家大概有四公里远,其中途经一个二公里多偏僻无人的荒郊小路。这小路是从张家堡西村的河尾头开始,这里住的人家不多,河尾头在近代有许多离奇的故事。以前,一些胆小的人在经过破屋废墟或荒郊野外的地方,突然被某种怪异的东西遮住,看不见周边的环境和出路,很多人遇到这个情况会很紧张,越紧张就越走不出来,这个时候只有不能害怕,要大胆地骂娘或者撒泡尿就可以走出来了,乡民通常把这种经历叫做碰到“路闸”。
   跟心爱的女朋友一起走是快乐的,完全忘记了这是一条偏僻冷清的荒郊小道,阿金终于把阿芳送到家附近后就返回了。刚刚返回的时候,阿金还沉浸在那种快乐之中,当走到张姓桥凉亭时,一阵秋风吹来,冷不丁打了一个寒颤,此时的他强作镇定,唱起崔健的“一无所有”,中间时不时地插上几句“骂娘”的话,装作勇敢的样子昂首向着河尾头那闪着灯光的方向走去,毕竟河尾头那里还住着几户人家。
   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充满了爱与温暖。阿金和阿芳都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他们心中默默地祈祷,这份感情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从第一次约会以后,阿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阿芳家里,陪伴着阿芳纺纱牵头,在纺纱机的角落里不时传出她们快乐的笑声。夜深了,阿芳也知道阿金害怕在深夜里独自走那一段荒郊野道,她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嫂子,嫂子告诉了父母,在父母的同意下,阿金内心非常开心地留下来过夜了。
   夜深了,阿金和阿芳依偎在枕头上,他们谈论着以前童年的快乐,他们也倾诉着彼此的爱慕和思念,说着说着,阿金抑不住青春的冲动,亲吻着阿芳性感的嘴唇,阿芳故作矜持,但终究抵制不住阿金强烈的追求,他们终于坠入了爱情的海洋。
   一年以后,阿芳发现了自己的身体有了异样,聪明的阿金带着她去鳌江“舮艚头”看了老中医,诊脉了以后,老中医笑着告诉她们,阿芳有喜了。
   回来的路上,阿芳既开心又担心,毕竟还没有结婚,怎么好意思跟双方父母讲呢?阿金急忙安慰地说:阿芳可以先跟小嫂说,然后由小嫂跟父母说。阿金自己回家马上跟父母说明情况,马上让“媒人公”到双方家丽商量结婚的事宜。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阿金带着阿芳到"海鸥照相馆"拍了结婚照。
   阿芳与阿金照了结婚照以后,举行了简单的酒席,就这样她们顺理成章地结婚了,不多久生下了一个胖男孩。
   阿芳结婚后就没有从事纺纱的活儿了,阿金的家里当时从瑞安塘下买了“横机”,她们从市场上买来膨体线利用“横机”织成膨体衫,这个活比纺纱轻松干净了不少,也不需要占用整间房子,晚上有空的时候小夫妻俩还可以带着儿子去看一场电影,到了九十年代末,勤劳的小夫妻赚了钱后就去龙港镇内买了一间房子,后来与朋友一起办起了自动化的气流纺纺织厂,彻底改变了人工纺纱的习惯……
  
   三
   纺纱机和纺纱姑娘的故事,让我仿佛重新回到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重新梦回了羞涩纯真的青春气息。
   最近,我一直想去农村乡间寻找纺纱机的影子,无论是坍塌的地主屋还是废弃的单层楼都没有了纺纱机的踪影,通过无所不能的网络,仅仅能够搜到二张纺纱机的照片。从手纺车到纺纱机再到棉纺厂,显示了人类从手工业到机械化再到自动化的发展,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物质条件,也孕育了纺织姑娘的爱情和人生。
   三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纺纱机不见了,但在我的脑海里,还不时地浮现出那纺纱机旁纺纱姑娘的影子……
  
   (原创首发)

共 46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充满回忆色彩的叙事散文。文章采用小说似的叙事手法,讲述20世纪80年代,侧重描叙了美丽的纺纱姑娘阿芳在父亲的寿宴上初识了男朋友阿金,他们一起看电影,一起溜冰,一起了解阿金家乡张家堡美丽又传统的故事,他们最后也组成了幸福的家庭。散文充满浓郁的怀旧色彩,上世纪八十年代纺纱产业的历史,张家堡西村的乡间故事,新兴乡镇的面貌,纺纱姑娘的工作和生活,情感和爱情的故事,如一幅泛黄的优美画卷,一段终将逝去的青春挽歌,随着时代的变迁,已如老电影般成为过去,而记忆永存。文章叙事舒缓流畅,语言质朴淡然,情感含而不露,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期待新作。【文璞书苑编辑:别似幽居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914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3-09-11 10:49:58
  欣赏杨敏老师优美散文。纺纱姑娘,一个时代的记忆,一手青春的赞歌。感谢文友投稿文璞,欢迎多多交流探讨,以文会友。谢谢文友!
回复1 楼        文友:杨敏        2023-09-11 11:28:26
  谢谢老师的精心点评!
2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3-09-11 10:59:29
  一篇宏达的散文。
曾经的乡下少年,我愿用我的笔写我的过往,我的现在,甚至我的将来,分享我的喜极而泣,悲从中来,甚至是吊儿郎当。
回复2 楼        文友:杨敏        2023-09-11 11:29:13
  谢谢!
3 楼        文友:静净        2023-09-11 11:04:22
  回忆往事,感受时代变迁,那些曾经都留在记忆深处,被岁月打磨!
回复3 楼        文友:杨敏        2023-09-11 11:28:56
  谢谢文友的光临!
4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3-09-11 15:39:25
  很有历史感的文字,让人读出了那个年月的生活。
5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3-09-12 15:47:47
  欣赏杨敏老师精美散文。镌刻时代的印记,充满美好的回忆。好文点赞学习。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回复5 楼        文友:杨敏        2023-09-12 16:16:29
  谢谢老师的支持点评!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