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红椿沟(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红椿沟(散文)


作者:黄金山 进士,7526.4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69发表时间:2023-09-14 15:50:31
摘要:遥望着长得粗壮的马褂木,满树翠绿的叶片,像千万件马褂服装装饰着这棵不平凡的树干和树枝,总书记心连着土家族人民,人民思念栽树人!

【菊韵】红椿沟(散文) 从利川到重庆的黔江区去,可以从利川乘坐直达车,在公路上行走到沙溪乡的与咸丰公路的连接处,有一个十分漂亮的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就叫“红椿沟”。如今的红椿沟属于元堡乡所辖,地处元堡集镇的南面,与集镇相距约11公里,从红椿沟也可以乘车到达毛坝镇。所以,这里虽是乡村,交通却十分方便。
   可是在六百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没有地名,只有一座高耸的山崖,下面一道幽深的狭沟,大约500多米,两边的小山包上长着杂草和一些零星灌木。当地有民间传说,说是朱元璋登基的那一年(1368年),这条幽深的狭沟夜晚突然发出数道淡红的光芒,这道道光芒直射云天。远处的人们跑去观看,也没有发现什么奇异。有一天黄昏,一个云游道士走到此处,坐在一块石板上休息,刚要合眼,就被一阵奇异声响和刺眼的霞光惊醒,一个身披云霓霞披的美丽少女从山崖上飞过,道士看得很真切,这个美丽的少女一边飞行一边从提篮里抓出一些籽粒样的东西撒进这一道沟里,一直向西而去。
   道士合眼,默默询问山神:“此是何景象?”山神说道:“适才是巫山神女路过,见到此地山沟富有发达气象,就把一篮红色的椿树种子撒播在这里了!”道士探明,连夜就走了,走了三百步后,道士回头对着那条山沟说:“我还要回来的!”
   第二年,这条500米的山沟两边就长出了成排的香椿树,这椿树特别能长,一年就达到三米多高。椿树叶片片鲜红,香味随风飘溢,成为山崖下的一道独特景观。第二年那个道士果然回来了,还带着四五个男人一起来了,道士脱掉道袍,选择一块平地就开始指挥那几个男子搭建房子。道士把这里取名为“红椿沟”,说要在这里居住,发展自己的家业。
   打从这时开始,这里就有了地名,有不少的人先后从湖南、四川、江西、河南等地搬迁到此。到清代咸丰年间,这里已经是一个有200多户居民的村庄,村民们开辟道路,做起各样生意,到民国初年,这里的道路就可以通向恩施、利川、万县、涪陵、奉节、成都等地,外地也有不少商客来红椿沟做药材、粮食、骡马生意。红椿沟建立起宽大的街道,成了一个名闻遐迩的地方。
   上世纪的1958年,红椿沟的街道成了最走俏的地方。这里既是毛坝管理区的驻地,又是朝阳大队的办公点。1975年建立元堡公社,红椿沟划归元堡公社,但是街道上仍然为朝阳大队的办公点。1984年撤社建区,红椿沟成为元堡区的一个下属乡,乡村两级的办公地点依旧好在红椿街上。1996年红椿乡变为红椿管理区,红椿沟村名不变,驻地不变。一个小小的村,历经多少变迁,但是,红椿沟却永远没有被刷掉!
   那一条不大的红椿街道,仅仅长200米,居民300来人,但是在街道的历史上却有几件非常显赫的事情。
   1958年4月清明期间,新西兰国际友人十余人到红椿沟访问,一次购走500斤红色椿芽。1959年春天,利川县委把样板林基地选在此地,每年三月,县委机关和县直单位的干部职工,都到此地开展植树活动。成百上千的人一起来到小街,顿时一片繁华。样板林年年成长,树木葱葱,像一队队排列的士兵。整齐而挺拔,上千亩样板林真的是“样板”,十分壮观。
   尤其令人难忘的是1984年4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率领中央组织部长乔石,团中央书记胡锦涛到利川视察,县委书记李宝亮,县长张洪轮来到红椿沟迎接。红椿沟一时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胡耀邦总书记下车,见到张洪轮穿着土家族服装,就和蔼的笑着说:“你的衣服上扣子是九颗,符合土家族的规矩。”胡耀邦说着,跨过公路的排水沟,向县委的样板林走去,望着一望无际的柳杉,又问道:“这些树栽了几年了?”县委书记李宝亮回答道:“是1982年栽的,两年多了。”
   “一年长多高?”总书记问。
   李宝亮答道:“一般都要长一米多,最快地可以长到1.8米以上。”总书记点头称“好!”
   上坡的路越来越陡,有人劝胡耀邦留步。胡耀邦看着新修的道路,风趣的回答道:“人家为我们新修了道路,又喝了人家的油茶汤,能不上去看看吗?”胡总书记坚定地迈步向前。
   爬上一座小山冈,几个妇女正在整理树苗中的杂草。胡总书记亲切地走上去问道:“是不是承包的,一天劳动几个小时?”妇女们给与了回答。胡总书记指着树苗说:“这是个自力更生,以短养长的好办法!”
   这时。林业管理员挖了一个树坑,李宝亮书记,张洪轮县长请总书记为利川种一棵树,为土家人民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胡耀邦书记欣然答应,说:“拿铁锨来!”胡锦涛掌正树苗,胡耀邦和乔石铲土,浇水,把一棵名贵的树——马褂木树苗,种植在利川红椿沟的土地上。这棵树长在土家人民的心坎上,胡耀邦总书记同植一棵树的历史镜头永远定格在红椿沟的样板林上。
   遥望着长得粗壮的马褂木,满树翠绿的叶片,像千万件马褂服装装饰着这棵不平凡的树干和树枝,总书记心连着土家族人民,人民思念栽树人!
   红椿沟,永远都有人民对党的大爱,永远都有党给人民的大爱!
  
   2023年9月13日卧薪斋原创首发

共 20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地处鄂渝交界的美丽乡村红椿沟,因沟内长满红叶香椿树而得名,又因一个美丽传说让人神往。自明清以来,因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成了远近文明的商品集散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新西兰国际友人一次性购走500斤红色椿芽,“红椿沟”由此蜚声海外。后来,又成为县委县政府选定的样板林基地。1984年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临“红椿沟”视察,他关心人民疾苦,与普通群众交谈,还亲手栽下一棵树,这棵树长在了人民的心坎上。散文语言流畅,文风朴实厚重,情感真挚充沛,总书记心连着土家族人民,人民思念栽树人!文章充满了正能量,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佳作,推荐欣赏。【责编:乐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9-14 16:51:36
  谢谢编辑老师辛苦编按!祝福您愉快每一天!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乐歌        2023-09-14 16:56:25
  散文语言流畅,文风朴实厚重,情感真挚充沛,总书记心连着土家族人民,人民思念栽树人!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9-15 15:18:10
  红椿沟如今依然很美!
活到老学到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