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明】周至秦腔缘(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明】周至秦腔缘(散文)


作者:纪昀清 秀才,1523.2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94发表时间:2023-09-20 21:21:26
摘要:周至与秦腔,宛若一对亲兄弟,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可谓情同手足,难分你我,难以分割。在热爱秦腔的金周至人的影响和带动下,秦声秦韵,业已在三秦大地开花结果,也必将涌现出更多的秦腔名角,使金周至之光更加闪耀夺目!

【柳岸·明】周至秦腔缘(散文)
   周至与秦腔,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周至人,对于秦腔,我再熟悉不过。
   我们神灵寺村早年就组建了秦腔剧团,我就是在该剧团的耳濡目染下长大的。神灵寺秦腔剧团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在村支书宋志茂带领下成立的,其中高社、郭精明、朱兴隆、张海与赵生武等人都相继担任过该剧团团长。而竹园头村的王兴国、张佐验、赵一言和高臭臭则分别担任过该剧团前四任导演。
   在这些导演中,有一个人叫我记忆犹新。记得儿时,我们村就盖有巍峨壮观的大戏楼,坐南朝北。我经常见一位叼着雪茄的戏曲教练,手持一根像教鞭一样的竹棍,领着一群朝气蓬勃的小伙姑娘在戏台上日复一日地训练或排练。后来才知,他就是神灵寺秦腔剧团的第二任导演张佐验。那时候,神灵寺秦腔剧团如日中天,远近闻名。不仅在本县焦镇、殿镇、富仁、新河、甘沟、千家湾、薛堡子、沙云、杨家大墙、马村等村落留下了表演的足迹,还在咸阳兴平、武功普集、户县大王、陕北、河南、甘肃等地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当时,在群众中口碑俱佳的本戏剧目主要有《二进宫》《三娘教子》《打焦赞》《牧羊圈》《对银杯》《软玉屏》《白玉楼挂画》《劈山救母》《串龙珠》《康义卖桃》《哑女告状》《转肠壶》《玉虎坠》等。在这些剧目中,较为著名的秦腔演员分别是:扮演老旦的张雪梅;扮演净角的牛宁宁;扮演小生的王棉英、侯亚娟;扮演旦角的纪美娟、侯红霞、纪劝劝、朱印尔、纪小利;扮演花旦的纪社社;扮演武旦的毛亚丽;扮演丑角的宋拴狗等。
   在这些演员中,令我记忆深刻的有三位。
   第一位是以扮演包拯出名的牛宁宁。她来自于兴平,是张佐验导演的得意门生,亦是人们眼中名副其实的假小子。她长得膀大腰圆,加之平常留着男生特有的短发型,不了解她的人,乍一看,说不定还真把她当男生看待呢。有一年隆冬,我就见她穿着黄大衣,骑着摩托风尘仆仆疾驰而去。当时,我还真就将她当成了男生。虽说她其貌不扬,但她扮演的包公形象,却深入人心。尤其是那富有威严的黑花脸扮相和与生俱来的雄浑有力的男性声腔,简直把铁面无私的包公形象演活了,怎能不叫人经久难忘呢?
   第二位是宋拴狗,与我在同村八组居住,且是我的邻居,也是张佐验导演的徒弟。由他主演的两部秦腔戏至今仍叫我镂骨铭心:一部是家喻户晓的《张琏卖布》,他在其中扮演的是丑角张琏——那副令人忍俊不禁的白眼窝的扮相,令我每逢想起都倍感滑稽可笑;尤其是他将与其妻子对答时牙尖嘴利、油腔滑调、百般狡辩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令我过目难忘。另一部,则是传统秦腔戏《杀狗劝妻》。该剧讲述了曹庄娶妻焦氏,焦氏性情刁泼,她不满婆母让曹庄弃官归家,动辄出手打骂,恶言相加。一日,曹庄打柴未归,曹母腹中饥饿,焦氏却以干馍、清汤敷衍。婆婆啃不动,焦氏竟将其喂犬。曹母要责打焦氏,焦氏反将婆母暴打。曹庄回家,强自忍耐,好言相劝。焦氏误以为得计,更加无理取闹。曹庄忍无可忍,举刀欲杀,因曹母阻挡,一气之下,误杀家犬。焦氏惧怕,于是向婆母赔罪央求宽恕。善良的曹母劝服了儿子,焦氏为婆母相救所感动,终于幡然悔悟、主动认错,从此全家和美的故事。
   宋拴狗在《杀狗劝妻》中饰演的就是楚国大夫曹庄。他将曹庄的一颦一笑以及由婉言劝妻到气冲牛斗、不可遏制,再到持刀怒杀家犬和气势汹汹追杀刁蛮妻子的一连串情绪变化,表演得丝丝入扣,惟妙惟肖,令人拍案称绝。由于这部戏情节曲折,跌宕起伏,更具有教化人“百善孝为先”的意义,加之宋拴狗和女主角相得益彰的精湛表演,因而备受百姓喜爱和好评。
   第三位是张雪梅,在我村七组太白街居住,还是我的小学同学宋小伟的母亲。从我打小记事起,她就一直在外跟随剧团唱秦腔。2012年4月17晚,我家为新房举行入烟仪式,就曾邀请秦腔自乐班来助兴演出。其中,就有张雪梅的精彩表演。她唱腔圆润,声线细腻,将旦角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叫人交口称赞。
   除此而外,板鼓手朱地地和盲人板胡手刘在理也特别有名。
   朱地地是我村九组村民。他皮肤黝黑,瘦高身材,是神灵寺秦腔剧团不可或缺的板鼓手。他的板鼓表演,丝毫不亚于陈彦《主角》中的胡三元。毫不夸张地讲,他的板鼓就是整个秦腔乐队的总指挥,贯穿了整个秦腔表演的由始至终。不管是板胡、二胡、三弦、琵琶,还是唢呐、铙钹、小锣、梆子等伴奏乐器,都要根据朱地地的鼓点节奏来伴奏。每逢大戏开场之时,朱地地就会将心爱的板鼓摆放在面前,并给腿面子上垫一块软布,然后手持一双类似筷子一般细长的鼓签,正襟危坐,并全神贯注地盯着板鼓,仿佛在迎接一个神圣的时刻的到来。随着大幕的徐徐拉开,只见他厚重的双手就开始在腿面子上时急时缓、时轻时重地来回跳舞,随着这一连串的舞动,那轻巧的鼓签便像珍珠落玉盘一般连续敲击在鼓皮上,发出的脆响亦时急时缓,时轻时重,时而如林鸟啼啭,委婉动听;时而如战马嘶鸣,浑厚有力;时而如飞来横祸,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时而如喜事连连,热热闹闹,欢欢喜喜乐乐。不管是哪种声响,皆如天籁之音,令人心潮澎湃,欲罢不能。
   而盲人刘在理更是神乎其神。他是我村四组村民,虽天生目盲,然而自幼却对板胡情有独钟,他的板胡拉得行云流水,每逢村上唱大戏,都要将他邀请至戏台一侧,予以伴奏。只见他端坐在那儿,先给腿面子上垫一张皮布,然后就将板胡末端放在腿面子上,双手则一上一下游刃有余地拨动着弦儿,那荡气回肠的声乐宛若潺潺流水一般倾泻而出,恰好与朱地地的板鼓等乐器配合得天衣无缝,令人心旷神怡,自我陶醉。
   毋庸置疑,不管是剧团导演、演员,还是乐手,他们都为神灵寺秦腔剧团的演出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切都让我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二
   而更叫我刻骨铭心的,却是庙会唱大戏。逢年正月二十五至二十六关帝庙过会,村上都要组织秦腔剧团唱大戏三天四晚上。那时候,人们的娱乐活动极少,看戏无疑就成了人们的最爱。尤其是到了晚上,随着铿锵有力的板鼓、铙钹、板胡等乐器的整齐合奏,原本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戏台底下,瞬间就变得鸦雀无声,只见黑压压一片的人群中,有自带凳子安然就坐目不转睛的,有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目不斜视的,还有将碎娃顶在肩头屏气凝神的,每逢唱到精彩处,人山人海中就有人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鼓掌喝彩,这一下子就堵住了后面的观众,惹得他们大声叫嚣。迫于无奈,村上干部就拿一条长竹竿,在有观众直起腰的地方,来来回回轻敲轻打,以便维持现场秩序。这样的阵势,真比过年还热闹。
   那时候,幸好我提前抢站在了第一排,由于个子矮小,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趴在戏台边沿上,聚精会神地看完了生平第一部妇孺皆知的秦腔传统折子戏《三娘教子》。它是《双官诰》其中一折,着重讲述的是机房训子的情节。演员以青衣扮三娘,老生扮薛保,是生旦并重的“对儿戏”。整部戏一主一仆,一生一旦,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体现出戏曲的集中性。这部戏的情节一波三折,催人泪下,令我至今念念不忘,主要讲述的是:明代,儒生薛广,往镇江营业。家中有妻张氏,二房妾室刘氏和三房妾室王春娥。刘氏生一子,薛倚,乳名倚哥。又有老仆薛保。薛广在镇江,遇到同乡,请同乡带回家500两白金。未曾想此人贪图白金,买了一口空棺材放在荒郊野外,谎称是薛广灵柩,回乡报丧,张氏等人悲痛大哭,派薛保把灵柩运回安葬。后来家道中落,张氏、刘氏先后改嫁。而三娘王春娥深鄙之,为了守节没有再嫁,发誓要和义仆薛保一起含辛茹苦,抚养倚哥,并将之送入学堂,自己则靠织布换口粮。倚哥虽然不是三娘亲生,但是三娘却担负起了一位母亲应有的责任。那就是把倚哥抚养成人,并且给他良好的教育。有一天,倚哥在学堂被同学嘲笑是无母之儿,倚哥气愤回家,就对三娘大发雷霆,且不认三娘为母亲。尔后倚哥再也不去上学,整天贪玩,也不把三娘当母亲,还处处顶撞她。三娘苦口婆心规劝倚哥回私塾念书,可是倚哥偏偏不听,三娘一怒之下就打了倚哥,并用刀砍断了机杼,想再也不管倚哥。忠实的奴仆薛保见状,跪求三娘不要撇下倚哥不管。后来,三娘把家里的不幸遭遇告诉了倚哥,希望倚哥能好好学习,倚哥听完之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就跪求三娘原谅,母子俩和好如初之后,倚哥再也不出去贪玩了,反而是发奋苦读。薛广在镇江生意失败后,弃商从戎,官至兵部尚书。十几年后薛倚金榜题名,成为新科状元。之后,父子相认一家团圆,荣归故里。而此时薛倚的大妈、亲妈又丢弃自己的家,都来认丈夫和状元儿子,三娘劝张氏回家照顾老伴,劝刘氏也回家照顾现在的老伴与几岁的孩子。并告诉她们:欲尝甜瓜自己种,自种苦瓜自己尝。显而易见,这是一部宣扬教育子女成才的久演不衰的秦腔经典戏,对我影响至深,致使我自小读书就格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说句心里话,我打小并不喜欢看戏,原因是在秦腔演员冗长拖音的唱腔中,那些戏词无从让我听得真切,我也不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后来爱上秦腔,是缘于一个扮演武旦的女演员。那武旦,长相姣好,一袭英姿飒爽的绮丽戏服,如同仙女下凡,尤其是她干净利落的武打动作,令我深深着迷。自此以后,就对秦腔武戏格外喜欢。
   而我充满耐心看完的第一场秦腔武戏就是《打焦赞》。讲的是天波杨府中,有一个大大咧咧、性格泼辣的烧火丫头,又是佘太君的贴身丫鬓,名叫杨排风,自幼得到高人传授指点,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一根烧火棍舞得出神入化、无人可敌,而且带有喷火的暗器。宋将杨延昭带领儿子杨宗保镇守边关,不料杨宗保被敌将韩昌擒获,身边的宋将都不是韩昌的对手,全部败下阵来。
   无奈之下,杨延昭派大将孟良回去搬兵求救,谁知朝内无将可用,派来了烧火丫头杨排风。焦赞非常看不起这个烧火丫头,言语中多有轻视冒犯,提出要与杨排风比试一番,不料交手几个回合,就被武艺高强的杨排风打败,由此心服口服,携同杨排风出兵三关,打败了敌将韩昌,救回了杨宗保,烧火丫头杨排风从此威名远扬、妇孺皆知。其剧情引人入胜,打斗精彩,令我啧啧称奇。
   自此以后,就逐渐喜欢上了秦腔。
   而且我还发现了一条规律:只要哪里有庙会,哪里准会有秦腔大戏。记得20余年前,马村过庙会。出嫁至马村的大姐就诚邀我前去看戏。还强调说,他们村上还特意花重金请来了名演郭明霞前去表演。对于郭明霞的大名,我早已如雷贯耳,她不仅是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著名秦腔旦角、国家一级演员,还是秦腔“郭派”创始人。代表剧目有《五典坡》《四贤册》《铡美案》等。她从长期的钻研与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一是一声传情,以情带声;二是抑扬有致,层次清楚;三是淳朴含蓄,刚柔相济;四是吐字清晰,字正腔圆;五是独创了“弹颤音”唱法,把歌剧的某些发音方法用到秦腔唱腔里,独树一帜,独创一派,开辟了秦腔美声唱法的新纪元。
   为了一睹这位秦腔名家的风采,我就毫不犹豫地前往。只见临时用帆布搭建的戏台底下,早已被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围得水泄不通。我便心存侥幸,尝试着从接踵摩肩的人群中钻入,孰料却无一次成功。迫于无奈,只好仿效其他小朋友,站在戏台旁边一土墙上,这一次,我终于见到了郭明霞的“庐山真面目”。只见她身着一袭青衣,脚蹬白底高靴,正在倾情表演《铡美案》中的秦香莲,那浑厚宽阔的嗓音和生动传神的一颦一笑,将秦香莲演得形象鲜明,真如其人。只见将台下一个个观众看得目瞪口呆,如痴如醉。
   这一幕,着实叫我真正领教了秦腔和秦腔名家的无限魅力。
   随后,出于对秦腔的热爱,我就专门查阅资料,学习了关于秦腔的相关知识。
   原来,秦腔属于陕西地方戏剧种,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之一。因陕西简称为秦而得名,又名“秦声”“乱弹”“梆子腔”,民间俗称“大戏”。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壮观。”2006年,秦腔被列入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秦腔表演主要采用“唱念做打”四种表现方式。其中,“唱”指唱功;“念”指的是具有音乐性的念白;“做”指的是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的是武功,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秦腔的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个行当在演出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行当唱腔和表演程式。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扮演中老年人物的叫老生,扮演青年不挂须的叫小生。旦角有正旦、小旦、花旦、武旦、老旦等。净角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丑角则细致分为文丑、武丑、方巾丑、袍带(官衣)丑、老丑、小丑、丑旦、贴旦、媒旦等。秦腔的音乐以弦乐器、打击乐器和管乐器为主,其中二胡、板胡、柳琴等弦乐器是秦腔的标志性乐器。秦腔所演的剧目,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多是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传统篇目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秦腔的优秀演员,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大艺术家魏长生外,还有被誉为花部四美的王湘云、陈媄碧和渭南派的电祥麟,同州派的栾小惠,周至派的桃琐儿,长安派的岳色子等。

共 835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细腻的笔墨,叙述了“我”的家乡周至与秦腔之间的不解之缘。周至人喜爱听秦腔,我们神灵寺村早年就组建了秦腔剧团,我就是在该剧团的耳濡目染下长大的。因此,我对秦腔剧团的历届团长、导演和剧团的名角都很熟悉,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尤其是扮演包公出名的牛宁宁和扮演丑角张琏的宋拴狗,还有一位是我同学的母亲——扮演旦角的张雪梅,他们的表演惟妙惟肖,演技精湛,把自己的角色演活了,令人叫绝!此外,板鼓手朱地地和盲人板胡手刘在理也特别有名。他们都为神灵寺秦腔剧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让我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尤其是每逢庙会,剧团都会大唱三天,当时,台下坐满村民,台上演员唱得慷慨激昂,精彩纷呈,台下是人山人海,掌声、喝彩声不断。而我,也从刚开始不喜欢,到后来被演员的精湛演技吸引,逐渐喜欢上了秦腔;我还去邻村的大姐家看过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郭明霞的戏,秦腔名家的风采,让我如痴如醉,不能自拔,我也真正领教了秦腔和秦腔名家的无限魅力。因为喜爱,所以我对秦腔的有关知识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对秦腔的常识,也是了然于胸。而周至县剧团,也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壮大,培养出一批大家熟知的名角,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令人自豪的是,他们还去北京参加全国汇演,并获得大奖,为周至争了光!除周至剧团外,还有在西北五省名声煊赫的周至秦腔剧社。其团长就是著名的秦腔旦角演员赵巧苗,如今,剧团已经融进周至百姓中,在当地开花结果,闪耀夺目!散文通过叙述当地秦腔剧团的发展史,反映出百姓对文化生活的渴求,反映出地方戏在当地百姓中根深蒂固的影响力,礼赞了在百姓中有着很好声誉的两大剧团,读之令人倍感温馨!散文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乡土文化,充满正能量,给人以向上的力量!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3-09-20 21:22:29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初秋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3-09-20 21:23:57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老百        2023-09-21 10:32:46
  【作者简介】
   纪昀清,本名纪堪迎,陕西周至人,一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北作家》《中外话语作家》《望月文学》及江山文学网与《七天网》签约作家,从2007年至今,在中国作家网、陕西作家网、江山文学网等网站和《路遥文学馆》《当代作家》《文學陝軍》《散文之声》《首都文学》《七天网》等微刊平台以及《西安商报》《文華》报、《金周至》报、《多爱诗歌》报、《现代文学》《望月文学》《长安》《芙蓉国文汇》《易说乾坤》《二曲文学》《李二曲思想研究文丛》《周至文艺》《周至文史》《周至人文》《竹林文苑》《秀美周至》《周至县优秀文艺作品选》《最美周至地名故事》《周至扶贫故事》《绿风》等刊物发表散文、小说、诗歌百万余字,曾获全国第二届孔子文学奖、“多爱杯”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第四届望月文学全国散文创作大赛二等奖、第二届中华文艺全国文学大赛“小说故事类”银奖和“散文随笔类”铜奖、全国“首届IP原创大赛”优秀美文奖、“首届瞳孔之光”全国青年文学大赛优秀奖、“渭河有奖征文大赛”优秀奖、周至县作家协会第五届兰亭文学奖新人奖和“圣象艾斯本杯·我心中的文人形象”征文大赛三等奖、海南卫视《异彩绽放》2023全国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等多种奖项。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4 楼        文友:老百        2023-09-22 08:20:03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3-09-22 15:33:48
  谢谢老师推荐!能得到社团的认可,倍感欣喜和鼓舞!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