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旧时光】我的乡愁古井的水(散文)

精品 【晓荷·旧时光】我的乡愁古井的水(散文)


作者:劳神 秀才,2017.8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32发表时间:2023-09-23 10:10:29


   我又一次回到了离别40多年的故乡。居住了五代人的老屋院子已经不复存在,宽敞的院坝一片荒草萋萋。只有老屋旁边那口古井,还在无私地滋养着留守湾里的人家。
   故乡除了亲情,就那口古井最容易勾起我的怀念,撩起我的乡愁。我站在井台上,望着映在古井里的模样顾影自怜,40多年前我背井离乡之时,还是一个满头黑发的小伙子,如今回到井台上的我,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
   岁月改变了老屋,改变了老屋院子人们的命运,却没有改变这口古井。我双手捧起井水喝一口,清冽甘甜的故乡水流进了我的心田,沉淀在古井里的记忆犹如泉水涌了出来……
   二
   这口古井坐落在红砂岩狮子鼻梁骨下,对面看去就像狮子大开口。水井方圆不过一米,周围长着墨绿色的石菖蒲和毛茸茸的虎耳草。最有特色的是水井后壁那礅石头,也就是狮子口里的上颚,活像一尊阿弥陀佛端坐井里。狮子口鼻上长着一根青皮樃树,树干盘曲向前斜伸,虬枝交错罩住了古井。
   一股常年不断的泉水从阿弥陀佛石墩底下流出来,这股泉水也忒有个性,山洪季节泉水不涨,干旱再久泉水不落,一年四季就茶杯那么大一股,无论天晴落雨,井水都不浑浊。热天生产队的人在我们老屋附近干活歇气的时候,父亲就吩咐我们去古井抬来一桶凉水请大家喝。
   关于这口古井的来历,听奶奶给我们讲过多次。那是在清朝乾隆年间,谭氏家族的祖先在这湾里安家,发现一墩石头活像庙里的菩萨,石头下面流出的泉水很好喝,认定这是一股“神水”,便围着这墩石头砌了一口水井。
   到了清朝末年的一个大雷大雨天气,谭家湾后面的大山发生了岩崩,泥石流将谭家的四合大院,碾米和煮酒的作坊全都掩埋在废墟中,泥石流在湾里隆起了一道缓坡。那天谭家其他人都走人户去了,只有一位姑娘留在家里赶嫁妆,可怜正在憧憬着幸福生活的待嫁姑娘,瞬间就被泥石流活埋了。谭氏家园毁于一旦,谭家大院旁边的那口古井却幸免于难。遭此大劫难,谭家主人万念俱灰,带着幸存的家人离开了谭家湾。
   不久,我的曾祖父拖家带口流落到谭家湾,以便宜的价格买下谭家这桩地,外搭滑坡地段北边那栋没有被泥石流卷走的空架子老屋,勉强在湾里安了家。为了长久生存下去,曾祖父引来古井水源,带着一家人在老屋前面泥石流堆积的坡上,开垦出了一层层梯田。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刚分家出来,在老屋旁边起场平坝新建房屋。在一米多深的地下挖出了黄蜡石碾槽,一批雕刻精湛的柱础石墩,好些麻条石梯,还有一些阴沉木。让我感到蹊跷的是,我家猪圈的选址竟然与谭家庄院的猪圈在同一个位置上,挖下去两米多深就发现了一口浆砌的大粪坑。这些“出土文物”和后山那道名叫岩湾的大壑口,不得不让我联想起当年山体滑坡的惨状,我只好放弃了在这宅基地建房的打算。
   三
   我们老屋院子是连五间的穿斗式木质结构瓦屋,两头还配有厢房,整个院子居住着我们和幺叔两家。在春天、夏天和秋天这几个季节的晴天夜晚,宽敞的老屋院坝成了我们儿时的乐园。
   绣球花、石榴花、木槿花、紫荆花、月季花次第开放在院坝边。秋高气爽之夜,月儿挂在星空,天河搭过屋梁,空气里不时飘来石榴、花红果、青菜李、蜂糖梨和八月瓜的香甜味,还有竹林下边梯田里成熟了的稻香味。鸟儿在房前屋后竹林里“啾啾啾啾”叫着,蟋蟀在屋檐下石缝里里“嘁嘁嘁嘁”附和着。
   我们坐在院坝那棵大香樟树下,缠着奶奶讲古井的故事。其实从我记事起,奶奶的故事不知讲过了多少遍,我们却常听不厌。
   在奶奶的讲的故事里,古井有精彩的神话传说,还承载着土家族地区独特的民风民俗。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雷雨天气,一道闪电从古井里刹那间射向天空,跟着天摇地动一串炸雷,把老屋南边那座高高的山梁炸出了一道垭口,给四围封闭的谭家湾打开了一条出山之路。听了奶奶讲的故事我才知道,原来我们上学最难爬的雷打包垭口是炸雷劈开的。我还贪心不足地想道,要是炸雷把垭口劈得更矮一些,我们上学去来也就更方便了。
   以前我挑水的时候,经常用扁担在古井里那尊阿弥陀佛的大肚皮上练习抵劲。自从听了奶奶讲的故事,我们对古井有了敬畏之心,生怕惹恼了菩萨遭到报应。
   我经常问奶奶,谭家大院被埋葬,是不他们是惹怒了雷神呢?要不然垮山那天为啥子打炸雷呢?奶奶有些讨厌我凡事爱刨根问底的毛病,就学着我的口吻回答:“天晓得呢?”
   奶奶还说过,遇上湾里早晨下午落太阳雨的时候,古井会打出五颜六色的一条“杠”,在半天云里架起一座天桥,天河两边的牛郎织女还在这桥上相会呢。
   我上学以后,才从《自然》课本里知道,古井里打出的“杠”,其实就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彩虹。奶奶还说,良心好的人看到古井里飞出的“杠”,一生都会走好运。
   奶奶的故事让我成天想入非非,每到落太阳雨的时候,我就憨痴痴地趴在老屋窗前,全神贯注地望着古井那边,盼望从古井里飞出一道彩虹来。我从小到大无数次看见过彩虹飞跨在空中,却一直没有看到古井里飞出彩虹来。我还听说改嫁到新寨湾的三伯娘屋后水井也有彩虹飞出来,我很想去看看,因为路途远,我小时候一直没有去过。
   四
   古井不仅为我们老屋院子的人们提供了日常生活用水,并且提供了煎药治病,驱邪消灾的“神水”。不仅仅是我们老屋院子常用这古井的“神水”,湾里和雷打包垭口那边的一些人家,也时常到古井提取“神水”。
   我们小时候生病几乎没有去过医院。感冒了大人就在古井前的溪边扯一把荆芥、防风、柴胡、桔梗之类的“发表药”,舀一罐古井水熬了喝几道就没事,万一病重,请来后山的余老中医看看脉,切几副中草药熬来喝了就好。
   我们这里是靠近长江三峡的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土家人崇拜白虎图腾,更崇拜各种神灵,巫教文化历来在民间广泛渗透,即使是在上世纪彻底扫除封建迷信的年代,形形色色的巫术依然在农村流行。民间的端公(巫师)一直被土家人尊称为“梯玛”,专门从事请神驱邪袪病等巫术活动。
   在老屋院子两家,我们这一辈有8弟兄、6姊妹。我是老大身体也最差,经常在睡梦里突发梦冲,大人认为我走了魂,看病吃药没有疗效,只能靠巫术打整。一般情况下,舀一碗古井水,请端公在水上画几道字符喝了,就表示收回了魂。如果遇上更凶的邪气,还得请端公上门主持“酿海水”、设法坛“打卦走阴”等各种法事驱鬼招魂。
   在我小时候那些年代,几分钱一盒的火柴大人也舍不得用。出门的时候把一节燃烧的木柴埋在红灰里,回家再掏出来架上干柴茅草,用吹火筒卯足劲儿吹,火就燃烧起来了。如果埋在红灰里的木柴熄了火吹不燃,就要到院子里或更远的人家聘火(借火),那年代,聘火也是湾里的妇女诉说家长里短,交流感情的机会。
   记得在一个十分闷热的秋夜,母亲在灶上忙着,叫我到隔壁幺娘家聘火煮晚饭。我挽了一个稻草疙瘩,垫上一层草木灰,把木炭火石放在冷灰里。回来要经过堂屋门外,这堂屋是我们和幺叔两家共用的,主要用于祭祀和碾米舂米,还有红白喜事招待客人,堂屋六扇对开的大门经常敞开着。我刚走到堂屋门口,一阵风吹来,我手上的稻草呼呼呼地燃起了明火。
   这时堂屋里窜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撞在我赤裸的背上,感觉被抓伤的疼痛,我吓得拼命喊叫。院子里的人都跑了出来,看到那个黑乎乎的东西窜到院坝外边竹林里去了。母亲照亮一看,我的背上有几道被抓的血痕。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那个黑东西到底是个啥子,多数人认为那是猫头鹰或者黄鼠狼,它们躲在谷砻子里吃散落的稻谷,见到火光就被吓跑了。
   只有我奶奶的猜测很玄乎,说是谭家那个黄花姑娘是冤死鬼,要找到童男做替胎才转得了人世。奶奶这一说我更害怕了,奶奶还提醒母亲不要大意,早点请端公打整。果然一连几个晚上我老是被恶梦惊醒,感觉泥石流掩埋谭家姑娘的位置就在我床底下。我夜夜睡觉惊恐不安,白天上学走路软得不行,上课忍不住打瞌睡,头上挨了好几回教鞭。
   我父亲在大队当会计,经常不在家。奶奶和母亲就把我带到古井舀“影子蛋”,看我走没走魂。
   我在井台边对着井里跪下,母亲喊我的名字,报我的生庚年月,照着我的影子连舀七次水。回家后,奶奶用3个鸡蛋依次在我头上和一双手臂上反复滚几转,然后给3个鸡蛋缠绕几股青线,放进母亲舀来的井水里煮熟了给我吃。如果鸡蛋黄没有变色,就没有走魂。结果3个鸡蛋的蛋黄都变成了青紫色,表明我确实走了魂,非得请端公了。
   端公了解我的症状后说道:“那还真的是黄花女鬼来讨童男做替胎呢,我这一打整,女鬼就转不了人世。我救了阳间的人,得罪了阴间的鬼,我这一行阴阳结交,左右为难啊!”奶奶和母亲都明白了端公的意思,无非是多给点喜钱。
   晚上,端公在我家鸡圈里抓出一只大红的雄鸡,在鸡冠子上掐出血来点在我的眉心,然后给雄鸡穿上我的衣服,让我抱着雄鸡,跟着奶奶抹黑走到幺叔家的菜园子。母亲在家门口拖着长长的声音呼唤我的乳名:“鸿娃子快点回来啊——!”奶奶在菜园里大声回答:“鸿娃子回来哒——!”听着母亲和奶奶一遍又一遍的喊话,我抱着雄鸡跟着奶奶终于回到了家门口。直到这时,我才敢回过头去看女鬼跟来没有,这不过100米远的招魂路,我感觉好像走了好远好远。
   端公又在鸡冠掐出几滴血,在两道字符上划了几道。一副字符缝在我的衣领里边,一副烧在刚舀来的井水里让我喝。完事后端公放下雄鸡拍拍手说:“好哒好哒,孙家童男的魂招回来哒!”
   经过这一打整,至少让我尚未成熟的心理得到了安慰,再也不担心女鬼向我讨替胎了。我的心情一放宽,夜里也少做恶梦了,腿脚也不那么软了。
   记得奶奶还说过,经常喝古井的水,细娃免灾老人长寿。小时候我对奶奶这话似信非信。现在看来,奶奶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在那些缺医少药的年代,我们家9姊妹和幺叔家5姊妹全都长大成人。老辈人中,我奶奶、母亲、幺娘都活到了80多岁才去世,如今幺叔90高龄还健在,父亲今年95岁了,还天天看武侠小说。
   五
   我老家那个湾里是新四河库区。大面积的好田好土在大跃进年代沉入了水底,剩下细娃尿片子大一块一块的挂坡地,还有那些斗笠都能够盖得住的阴山冷浸田,一年产不出多少粮食来。
   我家10口人每人每月只有9公斤基本口粮。每到青黄不接的季节,除了青菜粥当主粮,就是上山“开地仓”,挖蕨根打根粑度春荒。我和二弟在井边用一块墓碑石座当根盘,准备两个大木槌和两口木缸,还有筛子、布口袋,在青皮榔树上挂一个十字摇架,这就是我家的根粑作坊。
   我们在根盘里用大木槌使劲把洗净的蕨根捶烂,用井水浸泡过后,用筛子滤去粗渣,再用布口袋过滤到木缸里,第二天清晨就可以取粉做根粑了。古井水冬暖夏凉,过滤的根粉要比别处数量要多一些,质量也好一些,即使这样,一大家人每人也只能吃到拳头大一坨根粑。母亲觉得我和老二小小年纪上山挖根打蕨又苦又累,经常把她的那一份悄悄分给我们,她自己在一边喝着青菜粥。
   在那些年代,湾里的人都想逃离贫穷的老家。最先离开湾里的是大队书记一家,后来我在学校教书,也有了逃离老家的想法。
   即将带着妻儿迁居到条件最好的一个生产队,这本来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可是越临近搬迁之日,我心里越是高兴不起来。虽然我的新家所在地和老家还在同一个村,我心里却有背井离乡的不舍和伤感。
   搬家的头天晚上我彻夜难眠,天刚麻麻亮我就起床挑水,母亲和我妻子做饭,招待前来帮忙搬家的乡亲们。母亲早已在井台上淘洗蔬菜了。头晚在厨房忙了大半夜,母亲还带着一脸倦容,满眼血丝,儿孙要离开老家,想必母亲也是一夜没有合眼!
   母亲边淘菜边嘱咐我:“你们这一走虽说是从糠箩跳进了米箩,但到底还是离开了胎血之地(出生地),好比水里的浮漂(萍)没得根了。我晓得你的个性急躁,心里没得弯儿转,在外面要好生处世为人,才不会遭人欺负啊!”母亲说着说着,眼泪就掉进了淘菜盆里。我深深懂得母亲的一番苦心,便信誓旦旦请母亲放心:“儿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老家,不会忘记生我养我的父母和这口古井!”
   农村改革开放以后,幺叔家四弟兄和我家两个弟弟先后离开老屋,走出雷打包去深圳打工。第一次背井离乡南下几千里,不知何日能回到老家,怎不让人牵肠挂肚呢!
   我从城里赶回去陪他们出行那天早上,几家老老少少都没心思吃下饭,出门的和留守家里的都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幺叔家老二的妻子还在坐月子,老二爬上了雷打包垭口,回头对站在老屋侧边送行的妻子喊道:“你在家把娃儿带好,我出去把五千块钱的欠账还了就回来!”看到这个场面,我深深理解一个人的背井离乡该有多么难啊!
   几弟兄最初的想法仅仅是为了挣钱还债,由于他们都是有经济头脑的泥瓦工,又特别能吃苦,几年下来由打工仔变成了包工头。带领着一批青壮年劳力参与了深圳的高速公路建设和市政工程建设直到现在。
   挣得了更多的钱,就有了追求新生活的底气。除了我最小的兄弟读大学在城里参加了工作以外,其余6弟兄先后搬出了老家,离开了老屋院子,告别了那口滋养了几代人的古井。他们有的到柏杨坝集镇建房落了户,有的到利川城里买房安了家过上了湾里人向往的新生活。
   我幺叔家的堂弟老二,年近花甲越来越思念故乡,他将深圳的建筑工程交给儿子打理,自己提前告老还乡。在古井下边开垦出一片菜地,还开挖了一口鱼塘,在鱼塘边种植大面积食草养鱼。每当把青草投放鱼塘,看到成群的草鱼围拢来悠闲地吃草的时候,在外打拼了几十年的老二,好像有了真正的归属感。
   岁月就像古井前面那道山溪水,日夜不停地流淌;我积淀在古井里的乡愁,也如岁月和流水绵绵无尽……

共 541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阔别四十多年后我再次回到故乡,发现故乡不变的就只有那一口古井。这口古井,一直无私地滋养着湾里人。这口古井有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忧伤往事,在这段往事之后我的曾祖父于此落脚。曾祖父建起的老屋承载着我的童年,成了我的乐园。那里有我忘不了的次第开放各色鲜花的堤坝,有我忘不了的月夜星空,忘不了的瓜果甜香,忘不了的鸟儿以及蟋蟀的鸣唱,还有忘不了的奶奶常讲常新的故事。奶奶的故事让我对古井有了敬畏之心,奶奶对古井会打出五颜六色的一条“杠”的描述让人心生向往。那顶“神水”的面纱以及我儿时“走魂”的历险越发增加了古井的魅惑力,但终究“穷者思变”驱使着我们兄弟姊妹一个个走出湾子远离古井。正如母亲所说,“到底还是离开了胎血之地(出生地),好比水里的浮漂(萍)没得根了”,以致古井成了了游子永远的乡愁。全篇文字语言平实,描写有序,主旨鲜明。感谢老师的分享,力荐共赏!【晓荷编辑:至简至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928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9-23 10:11:58
  再一次学习老师精彩的文字,为老师扎实的笔力点赞。感谢老师一直以来对晓荷的支持,问好老师。
2 楼        文友:劳神        2023-09-23 10:27:01
  谢谢总编周末辛苦编发此稿,感谢精彩编按为小文增色添彩!在此敬茶,遥祝秋祺,双休快乐!
3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09-23 11:40:13
  非常棒的一篇散文,学习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4 楼        文友:何叶        2023-09-28 15:55:45
  恭喜精品!节日快乐!
何叶
5 楼        文友:雅痞        2023-09-29 00:41:00
  浓浓的乡愁扑面而来,看完意犹未尽。叹人生苦短,愿珍惜当下。
6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10-05 18:11:49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