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腰果湖”览异(散文)
一
真不知道纽约州哈德逊河西岸,与纽约市仅两小时车程的距离,还有一个颇具人气的熊山州立公园(BearMountainStatePark)。更不知道绵延的群山之中,还拥抱着迷人的湖泊。
女儿于租船处,按每人每小时15刀嘞(美元)的价格租了一个硬塑游艇。不是想象当中的那种荡双桨,泛清波的扁舟,而是前排并列着两副脚蹬子的小船。
缺了点儿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激情,也少了些胜似闲庭信步的浪漫。不过,船离码头,适应了左手旋转的方向盘,习惯了已远离多年,骑自行车一上一下的足蹬脚踏,才一会儿的工夫,两种感觉和惬意都从小艇中滋溢出来了。
湖并不大,才半个小时几乎就蹬到了转弯处的尽头。
“蹬技不错啊,方向也掌握得挺准成!”坐享其成的老伴儿先给了我一个甜枣。
“感觉还没有颐和园的昆明湖大呢!”我来了一句所答非所问的炫耀。
“你这一说,我倒想起来了,那年你六十出头儿,咱俩租了两个钟头,也是这样的脚蹬船,你转了整个昆明湖。穿过玉带桥,返回长廊码头时,还是从十七孔桥正中间的那个桥洞通过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突然想起曹丕的《燕歌行》的句子来。相思曾经,曾经在祖国的风景名胜泛舟闲游,如今身在“美东”,真的是生出“闲愁”来。西方的文化,我不懂,唯有在祖国盛满文化的湖泊,我才感觉游览才生出诗意。突然我觉得,风景在一个人的心中是有属性的,并非任何风景都可以让人找到所爱。
真是这样,那一次玩得好痛快,以致老伴儿这么多年还记忆犹新。
还没上船的时候,我伫立码头,眺望远方那一泓碧水萦回,绿树叠覆的转弯处。窃想,湖的那边会不会别有洞天,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呢?结果却怅然若失了,我有了一点儿抱怨。
“这湖咋感觉像是一个腰子形啊?刚转过来就到尽头儿了!”
“啥是腰子形?”坐在另一个位上,跟我一起蹬船的女儿开口了。
老伴儿给她一顿解释,没想到女儿语出惊人。
“你们这是有辱斯文,说得跟赵本山自嘲的猪腰子脸一样,土掉渣儿了!叫我说呀,说她像一个大腰果才更恰如其分!”
哈,到底是博士,书没白念,腰果、腰子,孰俗孰雅,自是分明。我俩也觉得这个联想实在是高,女儿说的那个一大串儿的英文名也记不住,姑且就叫她腰果湖吧。
二
湖上蹬舟,两腿不停地上下倒蹬,对一个已逾古稀的老叟,并不轻松。但能够随心所欲地徜徉远近东西,尽情恣意地欣赏湖光山色,那种情趣使然,也就不觉着累了。船到湖心,我右手涮了一下湖水,“哎呀,咋这么凉!”本来无风,可湖面清波荡漾,涟漪圈圈。葱茏绿树似高低错落的绿屏,紧紧依偎守护在四周。有邻水的大树,好像还觉得与湖不够亲密,急不可待地把繁盛的枝叶也探入了水中,与湖来了一个零距离拥吻。
抬头远望,一座锅盔似的山峰迎面耸立,诱人浮想联翩。美国人说,这山像是一头卧熊,把它命名为熊山,可在我这个龙为尊首的东方人眼中,却有另一种不同的感觉,和完全不一样的解读。若把这座山峰,与周边携手联袂的一众峰岭统起来欣赏,倒更像匍匐横亘,蜿蜒起伏的绿色长龙,在环伺玉如意形状的滢滢碧水。审美是一种文化的情感溢出,我还是喜欢龙腾的形象,就像我老家山,龙腾虎跃,逶迤千里,何处的山有这样的气魄!
蓦然之间,我有些神驰意飞起来,窃想,若能坐上直升飞机来一个腾空鸟瞰,一定会是一幅国人最为欣赏的,众龙共戏玉如意的绝美画图。突然又有些迷离了,依稀觉得,眼前这腰果湖,怎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啊,这一定是一个高山湖泊!女儿说我蒙对了,大熊山本身就是一座有1200英尺高的山峰。哦,怪不得觉出了有如家乡牡丹江的镜泊湖,那种高山堰塞湖的独特神韵。镜泊湖,现在是什么样子了?秋水宜人?还是薄冰作镜?真想一步踏上镜泊湖的岸边。
高山湖,自然与高山岩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果然,一面似刀切斧凿刨床子刨的庞大石壁,斜插水中。一株断树残桩歪斜着身躯,横在石壁脚下,像是在提醒过往舟客,一定不要错过欣赏石壁的机会。但细观石壁,只有那岁月刻蚀出的一道道斜纹,和光秃秃青峻峻的面容。除了会引人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外,其他一无所趣。窃想,这要是在国内的风景名胜之地,一如泰岳那样,怕早就有历朝历代,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笔走龙蛇,镌刻抒壮阔情怀,咏河山绮丽的诗词骈赋了。
那样的石壁,自然会是文化含量陡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了。冲着圣贤墨宝的镌刻,游人也自会纷至沓来,或能成为熊山公园,享誉全美的一张最炫目的旅游名片了。那守护提醒的烂木残桩呢,怕也早就被管理人员清理出湖,不再允许它尽显陋姿大煞风景了!
然而,这一切只能是一个梦想,因为这里是仅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与多于其20倍,甚至有更为久远文明史的龙的故里,自然是无法比拟的。我不再苛责它的粗糙了,不再贬损那些破烂的形象了。得饶景处且饶景吧,风景没有蓄足文化,我不能怪风景。
三
一缕阳光,突然从彤云密布的云缝里探出,如聚光灯斜照湖面。所及之处,澄碧的湖水顿时烁金抖银,波光粼粼。可正让人目不暇给,舒襟爽怀,陶陶然之际,却忽觉一丝清风,吹过来一种异样的味道。我下意识地逆风寻源,悠忽间就偏离了航线,差点儿与前船追尾。女儿淡定地说,不用看,前面那条船上肯定有人吸大麻。我听了略略一惊,猛然想起了前几年在邻居家房后看到的一幕,俩黑一白仨半大小子不知在鼓捣什么,离去后我就闻到了,啊,就是这种闹不腾,也说不清的怪味儿。真应该见怪不怪了,因为毗邻纽约的新泽西州,早就把大麻从毒品名册中剔除出去了。而从前年开始,纽约州大麻也合法化了,只是对未成年人,对在公园吸用仍有限定。不管怎样,此种情形,在我这个东方老古董思维的脑子里,就像是鲜美扑鼻的汤锅里,掉进了一粒老鼠屎那么恶心。估计在国人的眼里,也肯定难以接受。轻舟蹁跹的旖旎湖面,居然能闻到大麻的异味儿,醉人又熏人,这是一个多有意思的对比,简直就是一个神操作的组合!国人怕是连做梦也想象不到,北美的异域他邦,还有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什么叫“大煞风景”?之前,我总以为在树木上刻上“到此一游”,在风景区高声喧哗,或者随地吐痰这类的才是煞风景,哪知道还有更甚者。
湖山如画,游人若织。赶上一个礼拜天假日,湖边上热闹异常,是我来美东这几年头一回遇到的。偌大的停车场,没了停车位,绿荫之下,一组组长椅条桌都摆满了游客带来的食品。还有好几位男士,把折叠架一支,放上烤炉,小煤气罐儿一开,就燃火干活儿,麻利地烤起了羊牛大串儿。斜目觊觎,瓜果菜蔬,培根香肠,披萨汉堡,能烤的都入炉过火,有的人家连锅碗瓢盆儿都搬到了湖边。老少大快朵颐,小狗嬉戏撒欢儿,边赏美景,边品美食。美国人那种乐于亲近自然,较之国人更享受自助野餐的疯狂,由此可见一斑。
我努力寻找着两种文化之间的共同点,所有的普通人,都乐于亲近自然,或许这是共性吧。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酷爱野餐烧烤的疯狂,全是在湖边的草地上大展身手的。踩踏芳草,这在国内怕也绝无可能。不过在这里,公共绿地,草坪旁边,却从未见过有特意设置的警示牌提示。或许北美的草种特别,亦或是人少足稀,根本不用担心绿草被踏踩殆尽。我还是喜欢国人是草地上竖一个“脚下留情”的提醒牌子,多么温暖。
这么多人,如此铺张地在湖边烧烤,大吃大嚼,会产生多少垃圾,不污染环境吗?可事实又让我瞠目觉异了。没见到有穿作业服,提扫帚,持畚箕的环卫工人,那种饕餮之后狼藉一片的担忧,也徒耗了脑细胞。我留心注意了一下,一桌一桌的各族裔家庭,每一个桌子下面都自觉地放着自带的垃圾袋,而已经收摊儿归去的空桌周围,也都被捡拾得干干净净,做到了餐完料净场清人离,几乎像无人造访过一样。只是甬路口,公园专门放置的那好几个,如大油桶一般高的垃圾桶,却冒了尖儿,被堆成了小垃圾山。这与国内端午踏青、中秋夜后的满地鸡毛,狼藉一片,消费嚯嚯的心安理得,打理清场的精疲力竭,真的是迥然不同,不由不使人油然生发出深深的感慨与思考。
人类的活动,总是让人可以找出瑕疵,埋怨垃圾桶设置不足?找不到答案。
四
湖面泛舟,虽妙趣连连,但感觉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那有如万国旗一般,五彩斑斓,式样不同的各个族裔游客的服饰。纽约是全美最大的城市,地广人众,从来都不鲜见世界各地的任何族裔。但服饰上或许是受大都市现代气息的影响,彼此传统上的差异,已经被冲淡弱化了许多。而在这里,人们却几乎都成了时装模特,本色出演。都在原汁原味儿地尽情展示,款款过市。
只露着一双眼睛,全身从头到脚被一袭连体黑衣黑裙包裹严严实实的,应该是阿拉伯妇女;穿平底无跟儿布鞋,头扎黑帕,长裙白衫。犹太女人装束非常传统,不穿高跟儿鞋,更不敢穿短裙。着色彩鲜艳,从腰部到脚跟围成筒裙,将下摆披搭在左肩或右肩,叫莎丽的那种薄纱,又指定是印度,或孟加拉,巴基斯坦的妇女。
绅士先生们虽多数髭盛髯美,但不同的装束,却使他们的母国特征一目了然。其中最有特点的,犹太男人当首屈一指。已是仲夏,有的却还是身穿厚质料的长黑风衣,头戴宽沿儿卓别林式的黑礼帽,脚穿笨重的黑皮鞋。不穿风衣的,也是顶着只能护着头璇儿,比维吾尔族男人的小花帽,还要小一号的小黑瓜皮毡帽。下着宽裆松垮的黑制服长裤,上身则是清一色的白长袖衬衫。而有别于一般衬衫的是,两侧下摆,都垂着白色类似长流苏一样的装饰物。印度男人呢,却又是头戴白帽,身穿一身白色筒式的过膝长衫。至于游客的肤色就更全了,白、黄、棕、黑各个不同人种,都素面朝天,一展风采,尽情地释放风度,享受生活。
尊重习俗,把异域的穿着打扮看成风景吧,可能这是国人都感兴趣的事。就服饰而言,我特别喜欢国人的庄重,也不乏随意,朴素的本色,才是我们的追求。
饱览了湖光潋滟,青山葳蕤,又尽飨了熙熙游客的奇装异服,分享了异域他国的烟火风情,和贴地气的疯狂,此行可谓收获满满。
稍引以为憾的是,那烧烤的烟火气,随风飘荡。闻一口,初觉香入脾胃,继觉辣眼刺鼻。心想,下次再来重游,一定要事先看一看黄历,选一个能避开公假的黄道吉日才好。
初见“腰果湖”,突然生出想吃腰果的冲动。
2023年6月于纽约,9月25日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