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菊韵】从金戈铁马到月色阑珊(赏析)

编辑推荐 【菊韵】从金戈铁马到月色阑珊(赏析) ——读《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之辛弃疾篇


作者:米香 布衣,22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91发表时间:2023-09-26 12:28:45

【菊韵】从金戈铁马到月色阑珊(赏析) 伏尔泰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相见甚欢,心情激动,仿佛和老朋友重逢一般,这也是我近期读《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的真切感受。
   《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融诗词、历史、传记于一体,把14位“千古风流人物”还原成普通人,以鲜活的方式走进他们真实的人生,通过解读这些人物的人生故事与他们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来梳理中华文明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核。
   不论是才高八斗但任性而行的曹植,至性至情、飘逸超脱的陶渊明;还是狂傲不羁、豪情万丈的李白,忧国忧民、坚忍不拔的杜甫,朴实无华、诙谐幽默的白居易;抑或是才华横溢、率真旷达的苏轼,敢爱敢恨、外柔内刚的李清照,豪迈倔强、坦然率性的辛弃疾……这本书以全景式的视角,让我们知道了这14位彪炳文学史的人物并不是从呱呱落地就开始向着“伟大”前进,而是在才华、尊严、荣誉、自尊、彷徨、自利、利益之间来回碰撞和抉择,最终才选择了放弃“小我”,走向“真我”的人生道路。
   跨越山海,与有趣的灵魂结伴同行,能文能武、才华横溢、谋略高超、胆识惊人、尚义任侠的辛弃疾,他如此鲜活地呈现在我的面前。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的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他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可见辛弃疾在中国诗坛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辛弃疾生于1127年靖康之变后的金宋乱世,年轻时打过仗、快刀利剑杀过人,22岁时曾组织起一支数千人的义军,任书记长、掌管印信。“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录,汉箭朝飞金仆姑。”在北方的这段峥嵘岁月,也成了辛弃疾一生中最快乐、最灿烂的记忆。
   辛弃疾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青少年时期23岁南渡前、青壮年时期的游宦、中晚年时期被迫归隐、晚年时期奉令出任。他的一生中虽有三次大的起用,但又三次放废。他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辛弃疾有出色的才干,但他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再加上,“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他本想着能领兵作战,收复失地,终究是“无人会,登临意”的事与愿违,得不到重用,报国无门。甚至于,在他29岁到42岁这13年间调换了14任官职。“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从气吞万里的少年将军,一步步变成种树的老翁,令人唏嘘,令人惋惜。
   在临安繁华的灯影里辛弃疾写下了著名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众里寻他”,这“他”便是毕生所求,至于他是在寻找自我,还是在寻找同道,又何须那么分明呢?
   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思今感慨万千,写下了词中佳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到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辛弃疾于北方抗金南归自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任镇江知府前后总共43年。作者通过追思古代英雄战事,歌颂了孙权和刘裕,以及拓跋焘等历史上在京口一代建功立业的大英雄。同时也鞭挞了刘义隆这种不自量力,仓皇北伐的失败者。这首词写得悲壮苍凉,情深意重,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
   自23岁“南归”后,辛弃疾就失去了“快刀利剑”,手中只剩下一支洋毫软笔,他“从北方的粗犷到江南的妩媚,当将军挥笔如刀,将英雄气原封不动落于纸上,文豪悄然登场。”
   辛弃疾的词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及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以入词的地步。他的词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情壮志;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闲情逸致;有“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默默柔情;有“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无奈心酸;有“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的悱恻缠绵;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乡风民俗……辛弃疾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与语言技巧,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能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辛弃疾从山东到江南,从刀枪到笔墨;从青年到老年,从金戈铁马到月色阑珊;他不停失望,但从未绝望。他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一代文豪,他的词有民族魂、复国志。辛弃疾,他是璀璨的光,把我们照亮;辛弃疾,他是伟大的传奇,让我们永远铭记。

共 20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从读《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后,来解读我国古代著名的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读此书,让作者体会到这些流传千古的著名诗词大家,他们也曾是平凡普通的人,而是在才华、尊严、荣誉、自尊、彷徨、自私、利益间不断地碰撞和抉择,最终成就自己的不凡。辛弃疾能文能武,才华横溢,谋略高超,胆识过人,一生过得不得志。这与他生活的环境有关,常说时势造英雄。他出于山东东路,(1140年至1207年),那个年代南宋受金侵扰,他在金人统治下长大。山东一带为金侵占,血气方刚的辛弃疾21岁便参加抗金义军,后归南宋。22岁时,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因表现突出,23时,为南宋朝廷效力,坚决抗击金兵,收复失地。这是他人生的高光时期。可命运多舛,有雄才大略的武将却屡不得志,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他一生三次被重用,又三次被放废,终生抱恨都矢志不愈,有出色的才干但他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以及自己"归正人"的身份,阻碍仕途发展,得不到重用报国无门,在人生盛年29岁到42岁13年间调了14任官职,一介武夫,不能领兵作战,便无用武之地。军事才能被隐去,便潜心切磋学问,抒发自己不得志的命运同时,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他的词艺术风格多变,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他的词题材广泛,善用典故,既有满腔抱负壮志难酬的悲愤,也表达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又对当时政府屈辱求和的抨击。他的词以悲壮为基调,在苏轼词础上扩大题材范围,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他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移“济南二安”。他在中国诗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从金戈铁马到月色阑珊,辛弃疾实现人生的伟大转变。他的一生是伟大的传奇,他是跨时代的旷世奇才。任岁月流转,他的诗词作为经典将永久流传。一篇不错的赏析文,读辛弃疾的词带给人无比震撼,作者解析精准透彻,让人对辛弃疾生平更加了解,更添敬佩之情。佳作倾情推荐!【编辑:明月千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千里        2023-09-26 12:46:09
  辛弃疾文武双全,有雄才大略,军事才能过人,武能领军杀敌当将军,文能自成流派,诗词文采更是卓尔不凡,他的光彩将永远留在历史的星空。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