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璞】自砺强势锋芒(随笔)

编辑推荐 【文璞】自砺强势锋芒(随笔)


作者:朱炳初 白丁,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67发表时间:2023-09-26 21:06:25
摘要: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练。玉不琢不成器。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就要强势锋芒,敢于担当,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只有提高素质,才能创造人生价值!许多英雄人物就是榜样,我们应该向她们学习学习再学习!


   自砺,即在磨刀石上磨炼自己。磨炼就是砥砺及勉励,强势锋芒。
   “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炼”;“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真想使自己成才,有所成就,那就首先要自我奋起,砥砺意志,陶冶情操,成为道德高尚、意志坚强、无私无畏的勇士。
   一个人素质的提高,固然离不开社会教育、环境熏陶,但自觉磨砺、自我锻炼更为重要。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变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或成就卓著的人物,大都经过艰苦的磨炼,都有自砺、自勉、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就是古人孟子所曰:“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多难兴邦,磨难成才。实践出真知,磨难强意志,挫折增智慧。俗话说,“自古英雄多磨难”。我们读书看杂记,未见有一位英雄豪杰只有收获而未付出;只有悠然自得,而未艰辛磨炼的。他们都把含辛茹苦的磨炼与雕琢,当作一种财富,一种千金难买的精神财富。只有敢于面对风风雨雨,接受命运的挑战、百折不挠,才会增长才干,获得成功,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自觉磨砺,实际上是一种增强自身素质的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自我强势。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青年时期就发誓: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很有意义。为此,他下决心自砺,努力克服一切自然倾向、习惯或伙伴的诱惑。他给自己制定了一项包括13个名目在内的道德习惯计划,并严格地予以实行。比如为了校正他当时正在形成的空谈和好说笑话的习惯,他列了“沉默”一条,要求自己做到除非于人于己有利之言不谈,避免琐碎的谈话。为了保证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又列了“秩序”一条,规定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阅读,使生活始终有条不紊。后来有一位朋友说他常常显露骄傲,他又把“谦逊”加入表中。富兰克林把这种自我磨炼比作花园“除莠草”,开始虽然不易,逐步就养成习惯了。
   我们党的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青少年时期就注重思想品德修养,注重意志磨砺。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为适应将来从事救国救民事业的需要,他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寻师觅友,问道求学,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他顽强锻炼身体,刻苦磨炼意志,假期长途跋涉到农村搞调查研究,星期天经常与同学们一起到山上露营、野炊,到江河里游泳,常年坚持洗冷水浴;在生活方面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的格言是:“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些正是毛泽东能够由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位伟人、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重要因素。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就抱定拯救祖国的志向,提出了读书、交友、学业、习师、光阴等“五个不虚度”,后来又进一步定出了修养自砺要则七条。他的格言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再举一例“孙炳文刻苦自励”的事:革命先烈孙炳文与朱德于1922年9月前往欧洲寻求革命通路。孙炳文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修哲学。他刻苦钻研,严于律己,在他读过的《比较心理学手册》中留着两段自励的话:“欲于春假中读完本书三册,以便林中入校听讲:岂止前月柏林一行,耗去12日,从此病愁相侵,读书甚少。行年40,尚有几多春光!自今日起(11月28日),每日至少读书10页,虽星期日不以废。炳文!世人有星期,汝独无!识之!”3月后,他读完该书第一卷,又于卷末写道:“早拟春假中将本书三册读毕便入大学听讲,今天大学已将开学,仅读完此册,尚余三分之二未展卷。呜呼,百岁光阴已早去三分之一强;70光阴更已去二分之一强;60中寿,则汝已耗三分之二有余!孙炳文!汝更不懋而强食人间寂寞,何以对良知,何以谢社会,何以型后世?余二册即使予本期款刊可以入校,亦应竭日力兼治讫而再过秋假,便治其他。卧薪尝胆乃成虚语乎?炳文痛泪自志。”孙炳文就是这样刻苦学习从而达到较高造诣的。朱德也曾为他写下这样一段话:“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深通历史文学、哲学,最后在留学德国时,研究马列主义最有成效,并影响一批前进青年加入革命。平日生活最能刻苦自励,凡接近者均受其模范激励而有所振作……”
   严于自砺,就是敢于向自我挑战,决不姑息迁就自己。只有敢于挑战自我,才能经常“对镜自勉,防骄戒满”,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之舵,在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前,经受得起考验。一个人一旦放松自己,思想和工作标准就不会高,人生态度就不会积极,就会在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中泯灭既有的学习、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滋长贪图舒适、追求享乐的思想,养成疲塌拖拉的懒惰习性,或者碰见困难绕道走,遇到艰苦就退缩,这种人永远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自砺自勉,就得有一套正确的立身做人的准则,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搞端正。只有不断剔除身上消极的东西,不放过任何弱点、缺点和错误,从点滴入手,严格要求,才能让自己思想崇高,锋芒强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出贡献,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原北京市副市长李润五就是这样的人。1993年初,李润五任北京市副市长,1995年11月,终因劳累成疾过早去世。李润五“一生直着脊梁为官”,“鞠躬尽瘁为民”。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0岁时失去了母亲。艰苦的生活磨砺了他的心灵,使这位生在大城市,又主管经济的高级干部为官一生,两袖清风。他任北京市东城区区长期间,上班很少坐单位配的小车,总是蹬着那辆旧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诚心诚意为市民办事。当了副市长后,自行车还陪伴着他。组织上给他配的小车,他从不让家属坐,就是顺路搭乘也不行。他一生辗转很多工作岗位,始终不忘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始终严于律己,严格自砺,成为人民心中景仰的好公仆。当年,李润五同志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北京市乃至全国广大干部群众为我们党有李润五这样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深受群众拥戴的领导干部而骄傲。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优秀品德和优良作风,留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刻苦自砺的精神。
   自砺,乃是一支奋进的号角,一把锋利的宝剑,一块坚硬的砺石,一面闪光的镜子。一个严于自砺的人,必定是一个英勇善战,冲锋陷阵,奋斗不息的人;一个正气凛然,疾恶如仇,光明磊落的人;一个不畏艰险,敢于磨炼,一往无前的人;一个严于责己,锐意进取,勇于争先的人。自砺,在执著信仰中成长,在顽强奋进中伸延,在挺险排难中开花,在不屈不挠中结果。
   严格自砺,就要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比超越别人还难,然而,难,并非不能。难能,才是可贵的。我们,尤其是刚刚踏进人生入口处的青少年们,应该严格自砺,自强不息,以鲁迅那样的勇气无情地剖析自己,自我反省,自我磨炼,自我提高。在对
   自身要求上,自觉做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锻造美而慧的人格,以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严格自砺、奋进不止呢?我认为,需要解决好理想、奉献与毅力的问题。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之所以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刻苦磨炼自己,做出突出贡献,无一不是在这些方面有其突出的表现。
   崇高的理想,是自砺的明灯。理想,犹如心头的一盏灯火,总是鼓舞你自砺、搏击、奋进,照耀着你走向光明。只要心里埋下理想的火种,生命就富于活力,就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自觉自砺,努力奋斗,做出不凡的业绩。
  
   “模范团长”李国安,参军入党后就下定决心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跟党走,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于是经常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思想,高度自觉地修行品格。他的信条是:“做人,就要做一名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做官,就要做一个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好公仆;做事,就要多做为党立碑、增光添彩的事情。”他严格自砺,严于律己,像泉水那样无私地奉献自己,甘甜千万家。为找水,多年来路过家门而不入。他带领全团先后完成了解决内蒙古边防10万军民吃水、用水难的工程,张家口地震灾区的“救灾扶贫百井”工程和“大青山生态绿化”供水工程,共为边疆军民打井500多眼,有力地保证了地方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把党的温暖送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1994年春,李国安因患腰椎管肿瘤,下腰部3块椎骨各被切除了三分之一,留下了一条无法愈合的骨槽,但他围着一条15厘米宽的钢腰围,又拖着病体上路勘察。在4个多月里,他总行程多达24800公里,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写出了22万余字专题报告,还勘察了109眼井位。他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实践了“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的誓言,忠实地履行了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中央军委命名为“模范团长”。有句格言说得好:伟大的灵魂与普通的灵魂相比,不在于它情欲小,道德多,而在于它有伟大的理想与抱负,在于它有淬砺的觉悟与勇气。把自砺定格在崇高的理想上,必然造就人生、事业的辉煌。
   奉献的精神,是自砺的动力。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一个有价值的人生。真正的人活着,像春蚕,吐尽一缕缕绒丝;像蜡烛,照亮崎岖之路;像蜜蜂,酿出香甜之汁;像苍松,经得住风霜雪雨;像腊梅,凌严寒飘馨香;像黄牛,辛勤耕耘无悔怨,直至最后一息……无私的奉献者,对自己总是严厉而苛刻的,他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却不向别人索取,学雷锋模范就是这样的人。
  
   李志军,男,1956年11月出生,一级伤残军人,2016年12月退休。1991年5月12日,被中央军委授予“学雷锋模范”称号,并授予一级英雄奖章;同年11月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全军100位先进模范人物”。
   1981年7月1日,李志军和战友爆破拆除废弃的混凝土工事,被砸瞎了双眼,自此之后,在不离不弃的女友王萍(妻子)陪伴、鼓励下,刻苦自学中医按摩、人体解剖、生理等基础医学书籍,考进医科大学学习,又到7家医院进行深造,成为了全军第一个具有中医副主任职称的盲人军医.他首创出一套”六位十分”按摩法,建起全国第一家治疗儿童弱视、斜视、近视的李志军增视按摩中心。治疗有效率高达98%,一个个患者经过李志军的治疗,视力从零点几甚至零点零几,提高到了1.0、1.5。他为来自十几个国家的1.3万多名孩子们,改善了视力或摘掉了眼镜。李志军也曾用盲笔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作为人生的自勉:“一个盲人虽步履艰难,可我却要一步步走向太阳、拥抱太阳,和太阳一起燃烧!”李志军正是一位严格自砺、无私奉献的人。在成功和成名之后,他并没有陶醉在鲜花和掌声之中,更不为金钱所动。有的个体医生要和他合伙干,给他7成收入;有的人让他晚上出诊,每月1000元;有的想用他的名义作牌子开诊所,每月几千元;甚至还有的患者为感谢他,冒充他的亲戚给他送钱。所有这些,都被他谢绝了。他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标准要求自己。他说:“我要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像吴运铎那样把一切献给党,在为人民造福、奉献社会中追求光明的人生!”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给自砺以巨大的推动力,它将自砺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严于自砺,赋予生命新的活力,使奉献者更加光彩照人。
   顽强的毅力,是自砺的保证。自砺,是向艰难困苦挑战,是向新的高峰攀登,这就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搏击的毅力。否则,难以持久,难以前进。通向崇高目标的道路,总是艰难而曲折的。对着困难摇头叹息,就无法在胜利面前点头微笑。决心,测量着人们对理想的忠诚;毅力,检验着人们自砺不息的精神。
  
   在我军第一支迎外部队中,有一位战士叫马海生(后由志愿兵破格提升为连长),为了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他在参加连队正常训练的同时,坚持每天提前一小时起床,腿上绑着2公斤重的沙袋跑5公里越野;晚上坚持做150个俯卧撑,举150次杠铃,熄灯后躺在床上还要坚持做150个仰卧起坐。一次越野跑,两腿肿得抬不起来,双脚打起了血泡,仍咬牙坚持。一次打篮球不慎左肘摔成骨折,为了不影响训练成绩,打着石膏,吊着胳膊坚持训练;8种轻武器样样拿得起,次次射击得优秀。外军首脑、国际友人看了他的军事表演,赞叹不已。《解放军报》以“了不起的中国士兵”的长篇通讯报道了他的事迹。马海生的事迹与众多成功者的实践证明:毅力,保证自砺不辍,自强不息;自砺,磨炼意志品质,增强毅力。毅力在自砺中发热,自砺在毅力中生辉。
   朋友们,人生有几十年的航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千万不要抱怨现实的残酷和生活的“不公”,要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青年时代是生命的萌发,人生的起步,生活的开始。即使是中年老年,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磨炼,惟其如此,才能强势,锋芒毕露,有所作为,成就与奉献人生。严格自砺吧!愿你在理想与抱负中喷辉,在勇气和智慧里放彩。
   (2023年9月25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7岁休干)
  

共 518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严谨的有感染力的随笔。首先。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议题,自砺,即在磨刀石上磨炼自己。磨炼就是砥砺及勉励,强势锋芒。然后马上运用烟雨和名句解释这个论点,既有文化气息,由又具有说服力。接下来,作者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就是递进式来分析论点。分论点一:自觉磨砺,实际上是一种增强自身素质的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自我强势。为了论证这个论点,作者列举了富兰克林、毛泽东、孙炳文、朱德等伟人的事迹,说明严于自砺,才能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出贡献,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分论点二:自砺自勉,就得有一套正确的立身做人的准则,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搞端正。这个论点在原来的基础上,精神层面上超越一步。作者列举了原北京市副市长李润五的感人事迹,进一步说明自砺,乃是一支奋进的号角,一把锋利的宝剑,一块坚硬的砺石,一面闪光的镜子。最后,作者娓娓道来解决问题,怎样才能做到自砺。得要需要解决好理想、奉献与毅力的问题。李国安、李志军、马海生等这些身边活生生的人,正是有了他们,才诠释什么才保证自砺不辍,自强不息;自砺,磨炼意志品质,增强毅力。毅力在自砺中发热,自砺在毅力中生辉。这篇随笔,善于引用革命前辈、哲学家等名人言论事迹,用事实说话,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思想和科学依据支撑,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感染力。随笔短小精干,主题鲜明,观点正确,充满正能量,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欢迎大家或各位老师欣赏。【文璞书苑:飞不高蝴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3-09-26 21:42:02
  欣赏朱老先生随笔。自砺强势锋芒,砥砺前行,奋发有为,昂扬之气,催人奋进。向朱老先生学习!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