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童年的秋收(散文)

精品 【东篱】童年的秋收(散文)


作者:岚亮 进士,11341.9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09发表时间:2023-09-30 07:18:11


   凡是从乡下长大的孩子,想必脑海里都曾烙下秋收的别样记忆,拾稻穗就是其中之一。
   儿时,我曾在秋天的田野上拾过不少的稻穗。这是我童年的秋收,也是我秋收的童年。
   最难忘的一次,是在垄上。
   垄上有一条小溪,一条小路,一垄梯田。垄叫黄垄,几十亩地,层层叠叠,一级一级的,缓梯一样铺展在山垄间,是大地上最美的曲线。溪叫黄龙坑,流水却是出奇的清澈,一点也不黄,水潭儿如蓝宝石融化了似的。小路无名,曲折蜿蜒。边上趴着一座破庙,孤零零的,叫黄龙宫。宫里有泥塑的佛像,没有龙,陪伴它的,惟有几棵老柿树,几窝灰麻雀,和流浪四季的风。
   秋天的日子,溪水蓝了,稻田黄了,谷穂红了,柿子火了,生产队割稻了,垄上便多了一群麻雀——那就是我们这些快乐的小屁孩了。我们散落在刚刚被收割了的稻田上,嘻嘻哈哈,叽叽喳喳,左顾右盼,东奔西窜,在忙着别样的秋收。
   我们的秋收,与大人不同。大人们是“割秋”,去收割一丘又一丘黄灿灿、沉甸甸的稻子。我们则是去收拾一簇又一簇掉落在地上的稻穗,叫“拾秋”。
   一个“拾”字,轻飘飘的,不劳而获的感觉。然而,在我的记忆中,却是沉甸甸的。
  
   二
   那年,我还在小学读三年级。那时候,学校假多,一到秋收时节,就会放农忙假。其实,彼时我们才八九岁,待在家里能帮上啥忙呢?但学校还是把我们与高年级的同学一起“参假”了。
   拔草、劈柴、挑水,这是我们的日常。一日,听说生产队要到黄垄割稻,而且中午还“送饭”,老屋的一班小伙伴们便不约而同地到垄上拾稻穗蹭饭吃去。早上,鸡唱三声,薄雾散去。六七个年龄相仿的小孩,男女参半,有的拎箩头,有的背竹篓,有的空着手,有的赤着脚,像一群活泼的小鸟,纷纷飞出家门,然后在路廊槛集合,屁颠屁颠地跟在大人们的后头,往垄上开拔。
   黄垄离村子约两里地,不是很远,直过一条开花的阡,横过一条放牧的陌,就到了。
   割稻的有六七十人,地道战一样,男女老少齐参战。麻子队长像一位运筹帷幄、身经百战的兵马大元帅,在打谷场点了两位猛将负责担稻,招了三位急先锋负责打稻,留下两位半劳力负责捆稻秆,其余的虾兵蟹将全部到田里割稻去。
   打谷场很简陋,两领大竹簟,在黄龙宫前的草坪上摊平了,再在一头的中央摆上人力打稻机,便成了。
   父亲没有去割稻。他力气大,韧劲足,是负责打稻的主力队员。布置好打谷场,他便与麻子队长一左一右地坐在打稻机上,吧达吧达地抽起烟来,样子像一只梅花鹿在月下到涧边饮水般惬意。他在静待稻子的到来。稻子一到,他马上就会变成一头猛虎,把左脚像树根一样牢牢地扎在地上,抬起右脚把打稻机踩得隆隆作响,双手接过一把又一把的稻把,打下的谷粒飞满天,散满地,威武极了。
   我往黄龙宫前一站,醉人的秋意便随风而至。放眼望去——嘿!垄顶隐在白云头,垄脚露在山外头。垄上种植的,是清一色的“红稻”。紫红色的稻浪从白云头一叠叠、一层层地绵延翻滚下来,是泛红的黄河从天而降的造型。我不由地在心里喝了声彩:天凉好个秋,黄垄变红垄!
   我也在等待,等待父亲把打稻机蹬得震天响。那隆隆之音,是一个信号,一旦响起,我们就可以去拾稻穗了。
  
   三
   每到割稻,总是会有不小心的镰者,在田间落下一些稻穗。这怎么可以呢?
   母亲说:“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一斤粮,千滴汗,省吃俭用细盘算。”我懂得,那些散落在地上的被人遗忘了的稻穂,棵棵都凝结着父辈的汗珠呢,我们必须要把它们收捡起来,不能浪费了。
   隆隆隆!隆隆隆!
   终于,打稻机的狂响曲响起了。刹那间,我们像一只只在空中练翅的雏鹰,纷纷从田埂上迎头扎向了稻田。拾稻穗,虽然没有像割稻那么辛苦,但要想去拾红稻的稻穗,却也并非轻松。现在回想起来,有“二要素”。
   一是耐寒。“红稻”又名“红壳糯”,是一个老品种,禾秆瘦且长,叶子碧而利,谷穗紫红有芒,米白如雪,晶莹剔透,米质特糯,是稻米中的上品。这种稻子,产量不高,生长期却特长。其他的稻子在中秋前后便可开割了,而红壳糯则须到了农历九月才成熟。此时,秋已走深,寒风起,霜降大地,天气由凉变冷。垄上的田,都是冷水田,透心的寒。耐不住寒,是不可能有收获的。二是眼手要快。田野上,遗落的稻穗毕竟有限,可以说是寥若寒星,而拾稻穗的小孩却很多,僧多粥少,怎么办?大家只能是比眼疾手快了。要想有所收获,你必须聚精会神,紧紧地跟在割稻人的屁股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地上,一旦发现有遗落的稻穗,便要立马把它拾起来,不然,就算是近水楼台,也会被他人捷足先登的。
   西风在吹,呼呼呼!呼呼呼!
   镰刀在割,刷刷刷!刷刷刷!
   雀群惊起,轰轰轰!轰轰轰!
   我把裤子高高绾起,赤足踩到水田里,脚板深深地陷入烂泥下。田水,刺骨的冷,透过脚掌心,寒流般往身上钻,钻得人心尖发颤,手脚麻木。稻叶上露珠凝结成了霜,白莹莹的,像噙在眼角的泪。我在坚持。我必须坚持,因为大家都在坚持。冷不冷?想想红梅怒放三九寒;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
   开始,我跟在我小姐姐的后面拾。小姐姐比我大六岁,是个割稻能手。想不到割了好一阵,旁边的金月妹妹都已拾了一束稻穗了,我却仅拾了两棵。这是为何?我观察了一会,又想了一下,终于看出了一点门道。金月的前头,割稻者是她的母亲“三宝婶”。三宝婶是尊光芒只照自家茅草房的月光佛,她是个跛子,稻子割得慢,但稻穗落得比她的心眼还要多,难怪了。而小姐姐呢?别看她长得面黄肌瘦,心却像向日葵一样灿烂,下手居然不留一点私心,几乎就没落下一棵稻穗。
   她是一棵迎着风雨长、比花更坚强的春苗,我还是泰山顶上一小松呢。我见形势不好,便及时地转移到了上丘田,跟在日康公的后头拾。日康公是个老右派,平时甚是疼我。不料他一看见我,就给我背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又说:“小孙子,你想拾稻穗,还是到别人的后面去吧,跟着我,是拾不到一棵稻穗的,因为我决不会糟塌一粒谷子。”
   这分明就是逐客令。我是个知趣的人,朝他眨眼笑了笑,爬上了另一丘田。
  
   四
   上丘田的割稻人,叫“老蒙头”。老蒙头是村里的老光棍,他的特点除了晚上睡觉会尿床,就是蒙,不仅头蒙,干活也蒙。我一爬上田坎,便见被他割了的稻田上散落着许多稻穗。我如获至宝,遂撒开手脚,去拾稻穗。我每拾一棵,都小心翼翼地剥掉稻秆和叶子,惟留茎蕊和穗子,未几,就拾了一束。接着,我又弯下腰去,低着头,在稻田里寻寻觅觅,收收拾拾。
   稻是从垄脚开始往上割的,太阳偏西,社员们便割到垄顶了。
   我追随着大家的脚步,从垄脚拾到了垄顶,也从火红的旭日拾到了缤纷的晚霞。一日过去,我竟然拾了四束稻穗。穂束不大,仅仅就小手的一握,却是红灿灿、沉甸甸的。我把它们扎在青藤的两端,往脖子上一挂,胸前就多了四条鲜艳的红领巾,也像四束红高梁,亦像四条染了紫的马尾辫,太可爱了。
   夕阳西下的时候,全队的人集中在打谷场,等待分谷。我独自一人,躲在黄龙宫的后墙,迟迟不敢现身。以往,不论是拾到多少稻穗,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交给生产队。因为老师说,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不但要好好学习,学工、学农、学军,还要批判资产阶级,只有这样,才能天天向上。那时候,我天真的以为,如果拾了集体的稻穗,私吞不交公,就是犯了资产阶级的错,这是绝不允许的。
   但这次,我真的犯难了。
   因原有二:第一,在我家,这红壳糯是用来酿酒给小叔喝的。小叔长年在福建光泽打铁,只有到了腊月才会回家过年。他很辛苦,惟嗜好母亲酿的“缸面清”,他待我特好,每年回家都会给我捎一袋的纸糖,我很想为他做点什么。另者,我很喜欢汤圆。红壳糯搓的汤圆,细腻、糯软、润滑,煮熟了,撒些红糖,入口即化,格外香甜,是我的最爱。
   彼时,我的内心十分矛盾,不知如何是好。
   纠结了许久,最终我还是咬着牙把稻穗交给了麻子队长。我想,作为毛主席的红小兵,任何时刻都要立场坚定,大公无私,不能犯错。结果,万万没想到,向来强硬吝啬的麻子队长那天竟大发慈悲,他打量了我一番,颇有感慨地说:“狗亮,我看全队的娒儿就算你最诚实,这次的稻穗就不须交公了,就当是我奖励给你做汤圆吃吧。”
   当时我听了,不知何故,居然感动得泪流满面。
  
   五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拾稻穗的时光,仅仅延续了七、八、九岁的三个秋天。从十岁开始,每当到了“遍地黄花分外香”的时候,我便拎起镰刀,跟着父亲到田地上割稻了,开启了人生真正的秋收。
   童年的秋收,有苦有甜,有泪有笑。是那样的筒单,那样的纯粹,又是那么的琐碎,那么的美好。
   我十分感谢那一段艰难困苦的岁月,是它让我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收获的不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日前,我从垄上走过。垄上一片秋色,景色依然。云天碧辽阔,野花满陌上,田野翻金浪,柿子在泛黄,雀群在织网,农夫忙收割。遗憾的是,再也难觅拾稻穗的小孩了。
   哦,远去的秋收,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童画。它悬挂在记忆的回音壁上,至今仍然在我的心里瑟瑟作响,随着岁月经年,愈发芬芳鲜亮。
  

共 36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条溪流,一段小路,一垄梯田,一座古庙,几棵老柿树,几窝灰雀和四季的风。作者仿佛是位丹青手,寥寥数笔就让一幅纯美的风景画跃然眼前。那年,“我”还在读小学三年级,放“农忙假”在家。某日听说生产队要到黄垄割稻,中午有送饭。我们一班小伙伴便去拾稻蹭饭吃。割稻有六七十人。作者通过具体分工,如割稻的,挑稻的,打稻的,捆稻杆的……为读者绘就了一幅各尽其职,热火朝天加油干的秋收画面。在拾稻的过程中,作者巧妙地截取几个小故事,呈现给读者是不谋私利,大公无私的人物形象。还有那麻子队长,看上去满脸麻子,不招人喜欢,可这次对待小孩子却尤为和善,一股疼爱之情溢于言表。本文写得是童年的秋收,其实是浓缩了一段历史,沉淀了一个童话。作者把多个镜头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流淌的是活力、乡韵、乡情,同时也塑造了一群淳朴善良的故乡人。读罢,有秋风和畅,百人竞技,风送稻香,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的美妙感受。当然,那时的故乡,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美好,文中隐藏着生活的困苦与艰辛,比如小孩去拾稻穗是为了蹭一顿饭。麻子队长让“狗亮”所拾稻穗不用交公。几把稻穗,几句话语,让一个几岁的小男孩感动的泪流满面。这些,无不隐藏着生活的艰辛与困苦。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这方面只字未提,呈现给读者是一幅纯净、美好与温暖的画面,是对童年,对故乡的感恩、留恋和向往。好文,力荐品读,感受精彩!【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930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9-30 07:31:27
  拾稻穗应该是逝去的风景,湘莉有幸编辑到此篇散文,心里感到分外亲切,有如临其境之妙感,同时也勾起我满满的回忆产生共情。此文,我一定转发给我的孩子们读读,让她们知道什么是割稻,什么是拾稻穗,什么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好文,力荐品读,感受精彩!遥握问候岚亮老师,谨祝双节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岚亮        2023-09-30 09:11:30
  老妹子好!凭心而论,此篇编按写得精悍凝练,意涵深远,精彩万分,让老哥仰视。辛苦了,敬茶献花。我知道,你和我一样,都是从乡间长大的农家子弟,对山野的那些事,会有独特的情结。时常感慨,老妹的植物知识要远比我丰富。深深的感谢!祝双节快乐!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9-30 08:10:49
  老师的拾稻穗经历,我似有体验,我捡过麦穗,那种快乐的心情值得一生回忆。老师的文,内容充满童心童趣,节奏明朗,文采灼灼,充分说明,老师能自由驾驭各种文体。点赞佳作,拜读学习,祝双节快乐!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岚亮        2023-09-30 09:14:18
  韩格拉图老师好!看来你也是一个从乡下长大的人,咱俩只不过是南北有别罢了。谢谢你的雅评和鼓励,祝双节快乐!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30 08:14:04
  和岚亮老师一样,也有着“拾秋”的童年,不过,没有拾稻穗,而是在夏天拾麦穗。秋天呢,“拦地瓜”,大约是这个“拦”,就是复收漏在泥土里的地瓜,捡过豆枝。也有趣的是“拦花生”。也有故事,但没有岚亮老师的这么精彩。文章里的几个人物,很有意思,一下子就把我带进了那时。一分钱要交给老师,一枝麦穗也要交给生产队,那时的境界,不掺假。更无非分之想。如果出现了私心,就要来一场自我革命——斗私批修。每个人的成长史是不一样的,岚亮老师小我几岁,差不多,都是从红色中走来,根红苗正啊。这篇散文写得是童年往事,但极有深度,很有时光感。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岚亮        2023-09-30 09:22:49
  大哥好!首先感谢你的精彩点评和强力支持。是啊,童年的秋收远不止拾稻穗。除了拾稻穗,还有掏番薯、扫枫叶、诱溪蟹、挖泥鳅等。那时候,我不敢说自己又专又红,却绝对是又劳又红。双节到了,祝节日快乐!
4 楼        文友:枫桦        2023-09-30 08:55:30
  这种经历差不多上五十岁的人,都经历过。老师的文笔细腻,把童年的往事写得津津乐道,绘声绘色。生活的艰苦与艰辛,在这样的时光里,悄然而过,那个曾经的场景,似乎很让人怀念!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4 楼        文友:岚亮        2023-09-30 09:25:27
  枫桦兄弟好!咱们那代人,小时候虽然有点苦,但那时候,天特别蓝,水格外清,现在回想起来,一切都是美好的。祝双节快乐!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30 09:44:58
  岚亮老师的文章很有看头,写童年,想想我就羞愧,智不如岚亮,因为我拾麦穗时有过偷奸耍滑的动作,麦地哪有麦穗了,为了完成任务,我只好跟大的孩子用石头砸掉拔出的小麦的根,混充捡拾的,当然最后还是被告发了,全校大会上罚站,读检查。不过,我是个不大干坏事的人,那次可能是所有坏事里最“精彩”的一件。不过我的老师还是原谅了我的做法,说,毕竟是给班级“增光”。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岚亮        2023-09-30 23:12:44
  大哥,你要是把那段故事写出来,肯定是文学的经典。
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9-30 09:46:43
  拾稻穗,曾经的农村孩子都有过,我也参与过,那个场景非常熟悉。我们这里现在还有个别老人常到稻田里捡遗落的稻穗,他们说,太可惜了,捡回家还可以给鸡吃呢。老师的文很耐看,童心向公,那时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思想境界都较高。好文章,点赞学习!祝老师双节快乐!
回复6 楼        文友:岚亮        2023-09-30 23:16:36
  红花老师好!在东篱,提起乡下事,我就怕俩人,一个是你,另一个是湘莉,因为你们的乡村认知远比我高。谢谢了,祝双节好!
7 楼        文友:夕泠        2023-09-30 09:47:19
  亮老师童年时候拾稻穗拾出了如此情趣,身临其境之感。好羡慕这样的童年。虽然辛苦却好精彩!好文,童年的秋收开启人生真正的秋收。美的寓意。欣赏拜读,问秋安,佳节快乐!
回复7 楼        文友:岚亮        2023-09-30 23:20:32
  夕泠老师好!火红的年代,是属于我们的年代。不知您是那个年代的新一辈,反正我们的那个年代是最灿烂的年代。感谢你的雅评,祝双节快乐!
8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9-30 10:26:12
  能把童年的秋收写的如此妙趣横生,如此精彩卓绝,如此文采灼灼,又如此意蕴深远的,唯亮哥也。那时候生活虽然不富裕,但童年却是那样纯粹而快乐,秋收的画面是那样温馨,时光虽然远去,但美好的记忆驻留了永恒!拜读学习,大赞特赞!问好亮哥,双节快乐!
回复8 楼        文友:岚亮        2023-09-30 23:26:44
  琳达妹子好!你远在加国,值此双节来临,想必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了吧。在东篱,论童年,你是最优渥的。但人生的旅程,大家的经历大同小异。经历过童年的秋收,是何等的幸运——这是现在的感觉。祝福你!祝节日快乐!
9 楼        文友:郑德友        2023-09-30 10:49:20
  每读老师的文章,都是一次饕餮的视觉盛宴!那别致的布局,精彩的语句使我陶醉其中,不忍释卷。本篇亦是如此,展现小时候农事里的欢乐,意趣盎然。也勾起了我对童年的一连串回忆……拜读,学习!遥致问候!
10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9-30 11:13:46
  上条留言,补充一句,能把童年的秋收写的如此精彩卓绝的,除了亮哥,还有怀才老师。怀才老师和亮哥都是大师级的作者,让我高山仰止!让我望尘莫及!向两位老师学习!问好亮哥,遥祝节日快乐!吉祥如意!
回复10 楼        文友:岚亮        2023-09-30 23:31:44
  郑德友老师好!咱们到江山,偶尔写的文,都是性情所至。就如同我们有时想说法,无人问津,那么就说给江山听。江山是个好地方,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谢谢你,祝双节快乐!
回复10 楼        文友:岚亮        2023-09-30 23:33:31
  琳达妹子!哈哈,没关系的,我和怀才大哥还认为你是楷模呢!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